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童车的车架以及折叠童车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6:34: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童车的车架以及折叠童车。


背景技术:

2.童车是一种为婴幼儿出行活动提供便利的工具车。为了方便携带使用,童车大都设计成折叠方式。可折叠童车包括把手杆、前脚杆、后脚杆,把手杆、前脚杆、后脚杆之间一般通过关节连接实现车架的展开和折叠。
3.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及具有折叠关节的儿童推车,折叠关节具有折叠位置展开位置,折叠关节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连接第二杆件与第三杆件的连接件。折叠关节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转换时,连接件对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实现联动折叠。
4.又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推车车架包括通过转动关节转动连接的前支架、后支架和推杆,转动关节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驱动件。折叠童车时下压推杆,驱动件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实现联动折叠。
5.现有技术中车架的关节部位为了实现联动收折、结构相对复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进一步简化,能够实现把手杆和前脚杆联动收折的车架以及应用该车架的童车。
7.本技术一种折叠童车的车架,包括把手杆以及相对的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把手杆、前脚杆和后脚杆三者分别固定连接有配合件,所述三者通过各配件相互铰接配合,所述各配合件分别为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以及第三配合件,其中:
8.所述第一配合件上确定有互不重合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配合件上开设有绕所述第一铰接点分布的导向槽;
9.所述第二配合件绕所述第一铰接点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上设置沿所述导向槽运动的传动销;
10.所述第三配合件绕所述第二铰接点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三配合件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销置入的联动槽;
11.所述第二配合件和所述第三配合件两者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件转动过程中,所述传动销在所述联动槽内滑动使所述两者联动。
12.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于后脚杆的顶部,所述第二配合件和固定于把手杆的底部,所述第三配合件固定于前脚杆的顶部;
14.所述把手杆、前脚杆和后脚杆具有相对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下,所述
把手杆和所述前脚杆从两相对侧向所述后脚杆并拢。
15.可选的,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错位布置;
16.所述导向槽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的区域。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两相对侧边缘中一侧为凹陷区,另一侧为外凸区,所述第一铰接点邻近凹陷区一侧,所述第二铰接点设置在所述外凸区;
18.所述后脚杆与第一配合件的连接部位处在所述凹陷区和所述外凸区的交界部位,且所述后脚杆的延伸方向大致经过所述第一铰接点。
19.可选的,所述第二配合件上开设有绕所述第一铰接点分布的引导槽,所述第一配合件上固定有置入所述引导槽的加强销,所述第二配合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件转动过程中,所述加强销在所述引导槽内滑动。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边缘为带有凹陷区的圆形,且由一优弧和一劣弧围成,所述把手杆连接至优弧部位且大致沿优弧切向朝劣弧一侧延伸,所述把手杆与优弧的连接部位邻近优弧与劣弧的交界处;所述第一铰接点邻近劣弧的弧顶。
21.可选的,展开状态下,所述传动销处、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围成三角形,且任一内角不小于30度。
22.可选的,所述第三配合件为条状且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联动槽为直槽,且沿所述第三配合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23.可选的,所述前脚杆固定于所述第三配合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配合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前脚杆的延伸方向呈钝角;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配合件邻近所述前脚杆的一端。
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童车,包括:
25.如本技术所述的车架;
26.安装于所述前脚杆底部的前轮组件;
27.安装于所述后脚杆底部的后轮组件;
28.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座椅组件。
29.本技术车架以及折叠童车减少了额外传动部件,仅仅利用三个配合件本身实现收折联动。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叠童车的侧视图;
31.图2为图1中折叠童车的爆炸图;
32.图3为图1中折叠童车在展开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33.图4为与图3同一视角下,折叠童车另一侧架的示意图;
34.图5为图1中折叠童车在折叠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35.图6为与图5同一视角下,折叠童车另一侧架的示意图;
36.图7为图1中折叠童车在中间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37.图8为与图7同一视角下,折叠童车另一侧架的示意图;
38.图9为第一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第二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第三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2.1、后脚杆;11、第一配合件;111、导向槽;112、加强销;113、凹陷区;114、外凸区;12、后轮组件;
43.2、把手杆;21、第二配合件;211、传动销;212、引导槽;213、劣弧;214、优弧;
44.3、前脚杆;31、第三配合件;311、联动槽;32、前轮组件;
45.4、第一铰接点;
46.5、第二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4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0.如附图1~图8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童车的车架,包括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三者分别固定连接有配合件,三者通过各配件相互铰接配合。
51.沿折叠童车的宽度方向,车架一般包括两个侧架,两个侧架结构特点以及运动原理类似,各附图中以其中一个侧架为例进行说明,另一侧同理。
52.为了便于显示,一些附图中主要示意了三个配合件的收折变化,该变化同理视为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三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具有相对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使用时,为了保持展开状态,可在车架上设置必要的锁定机构,以限制三者的相对运动,由于本实施例中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是联动的,因此锁定机构作用在三者中的至少两者即可实现限位,就锁定机构自身而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锁销、卡齿等结构。
53.作为应用,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折叠童车,可采用各实施例的车架,并在前脚杆3的底部安装有前轮组件32;后脚杆1的底部安装有后轮组件12,承载儿童的座椅组件(图中未示)可固定于前脚杆3、后脚杆1、把手杆2中的至少一者,或利用适配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前脚杆3、后脚杆1、把手杆2中的至少一者。本实施例中各配合件分别为第一配合件11、第二配合件21以及第三配合件31,其中:
54.第一配合件11上有互不重合的第一铰接点4和第二铰接点5,第一配合件11上开设有绕第一铰接点4分布的导向槽111;
55.第二配合件21绕第一铰接点4转动的安装于第一配合件11,第二配合件21上设置沿导向槽111运动的传动销211;
56.第三配合件31绕第二铰接点5转动的安装于第一配合件11,第三配合件31上开设有供传动销211置入的联动槽311;
57.第二配合件21和第三配合件31两者相对于第一配合件11转动过程中,传动销211在联动槽311内滑动使所述两者联动。
58.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脚杆1、把手杆2和前脚杆3与相应的配合件固定,因此从运动关系上看,在关节部位仅设置三个部件,无需额外的传动件,当然与车架收折并无功能关联的防护件或外饰件等并不在考虑之列。由于三个部件直接联动,因此在整个关节部位结构更加紧凑,可避免额外传动件带来的成本增加、装配复杂、使用异响甚至安全隐患。
59.各铰接点既可以理解为部件的具体部位,也可以理解为空间概念,在做空间概念时,除第一配合件11以外,其他配合件也可以视为具有与该空间对应的具体部位。
60.第一配合件11固定于后脚杆1的顶部,第二配合件21固定于把手杆2的底部,第三配合件31固定于前脚杆3的顶部;同理,不同的配合件位置可以互换,第一配合件11固定于把手杆2的底部第二配合件21固定于后脚杆1的顶部。
61.折叠状态下,把手杆2和前脚杆3从两相对侧向后脚杆1并拢,展开状态下,把手杆2和前脚杆3从后脚杆1相对两侧互相远离,为了适应这一运动特点,下文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配合件形状、各铰接点以及传动销211、联动槽311的位置关系提出了优选的方案。
62.为了在车架宽度方向上减少厚度,尽可能的拓展车架内部空间,各配合件优选均为板状,且沿折叠童车的宽度方向相互叠置。叠置区域即相当于上文中的关节部位,为了保证车架结构强度,把手杆2、前脚杆3和后脚杆1一般选取空心或实心且有足够外径尺寸的杆件,为了避免空间干涉,各杆件尽可能的避让叠置区域。
63.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在有关方位的描述中(例如高、低等)可理解为车架展开后的正常使用姿态,即图3所示。
64.为了进一步适应联动关系,优化整体结构,参见图9,第一配合件11的两相对侧边缘中一侧为凹陷区113,另一侧为外凸区114,第一铰接点4邻近凹陷区113一侧,第二铰接点5设置在外凸区114;
65.后脚杆1与第一配合件11的连接部位处在凹陷区113和外凸区114的交界部位,且后脚杆1的延伸方向大致经过第一铰接点4。
66.参见图10,第二配合件21的边缘为带有凹陷区的圆形,且由一优弧214和一劣弧213围成,把手杆2连接至优弧214部位且大致沿优弧214切向朝劣弧213一侧延伸,把手杆2与优弧214的连接部位邻近优弧214与劣弧213的交界处;第一铰接点4邻近劣弧213的弧顶。
67.参见图11,第三配合件31为条状且具有一长度方向,联动槽311为直槽,且沿第三配合件31的长度方向延伸。前脚杆3固定于第三配合件31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三配合件3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脚杆3的延伸方向呈钝角(图中虚线的夹角);第二铰接点5位于第三配合件31邻近前脚杆3的一端。
68.参见图3、图4,展开状态下,第一配合件11和第二配合件21两者的凹陷区位置大致对应,且处在后脚杆1和把手杆2之间。凹陷区对正可进一步减少干涉以及空间的占用,外观上与相邻部件的圆滑过渡也可以减少安全隐患以及提高美观度。
69.两个铰接点错位布置,弧形的导向槽111整体上处在第一铰接点4和第二铰接点5之间。
70.按照叠置关系,第二配合件21和第三配合件31两者分别贴靠在第一配合件11的两相对侧,传动销211与第二配合件21固定,且从第一配合件11的一侧穿过导向槽111延伸至另一侧,并在该侧伸入联动槽311,为了防止传动销211在工作过程中脱出联动槽311,可以在传动销211穿出联动槽311的一端安装轴环、防脱帽等限位件。
71.传动销211处在第一铰接点4的下方,把手杆2与第二配合件2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铰接点4的上方,可以优化第二配合件运动时提供的力矩。此外传动销211处、第一铰接点4、第二铰接点5围成三角形,且任一内角不小于30度。即理解为传动销211处、第一铰接点4、第二铰接点5任意两者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进一步保证姿态的结构稳定性。
72.联动槽3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展开状态下,第一端指向后脚杆1,且传动销211处在该第一端,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其中第二铰接点5邻近第二端,第二铰接点5相对于第二端更靠近前脚杆3,且第二铰接点5低于第二端。结合图3、图5,在折叠状态下和展开状态下,传动销211分别处在导向槽111的两端,传动销211均处在所述联动槽311远离前脚杆的一端。可利用导向槽111以及联动槽311的端部辅助限位。
73.为了保证结构稳定以及引导相对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件21上开设有绕第一铰接点4分布的引导槽212,第一配合件11上固定有置入引导槽212的加强销112,第二配合件21相对于第一配合件11转动过程中,加强销112在引导槽212内滑动。加强销112用于加强配合件之间的稳定性。在第一铰接点4的径向上,传动销211处在引导槽212的外侧,展开状态下加强销112处在引导槽212的一端。
74.下文结合图3~图8进一步说明车架的展开和折叠过程:
75.从展开到折叠的过程中,把手杆2绕第一铰接点4向后脚杆1靠拢(同理也可以是前脚杆3主动绕第二铰接点5向后脚杆1靠拢),传动销211从导向槽111靠近后脚杆1的第一端向相对的第二端滑动,由于传动销211处在联动槽311内,因此会带动第三配合件31即前脚杆3向后脚杆1靠拢,在此过程中,把手杆2和前脚杆3两者联动,传动销211在联动槽311内先向第二端滑动,再折返回第一端。
76.切换至折叠状态时,把手杆2和前脚杆3两者分别靠拢在后脚杆1的两侧,传动销211位于导向槽111的第二端,以及位于联动槽311的第一端。
77.本技术车架结构通过配合件数量以及配合关系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关节部位的体积,实现联动收折。
7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7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