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5:47: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立柱、溜槽和升降组件,所述溜槽的顶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支座立柱的顶端,其底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升降组件与溜槽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溜槽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支架和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的顶端,所述手拉葫芦的链条的下端与溜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挂框,所述挂框设置在手拉葫芦的链条的下端,所述挂框套设在溜槽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框由上挂杆、左挂杆、下挂杆和右挂杆组成,所述上挂杆中部向远离下挂杆方向凸起形成悬挂槽,所述手拉葫芦的链条的下端与悬挂槽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第一横梁和悬挂耳板,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接,所述悬挂耳板设置在第一横梁上,其上开设有用于悬挂所述手拉葫芦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大于第一立柱的长度,所述右支架的结构与所述左支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的第二立柱和右支架的第二立柱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截面呈倒几字形,所述溜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呈倒几字形的第一肋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底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背楞钢管,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供背楞钢管穿过的开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包括接料段和溜料段,所述接料段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支座立柱的顶端,所述溜料段与接料段之间呈一角度连接,所述接料段远离溜料段的一端设有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挡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立柱的顶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有可转动的芯杆,所述芯杆的顶端设有第一铰耳板,所述第一铰耳板上铰接有第二铰耳板,所述第二铰耳板与溜槽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潮差混凝土自卸溜槽装置,包括支座立柱、溜槽和升降组件,溜槽的顶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支座立柱的顶端,其底端向下倾斜设置,升降组件与溜槽连接,用于带动溜槽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吊装,快捷完成混凝土陆运转水运,避免耗费大量时间分次吊装,降低了安全风险,也提高了浇筑工效。也提高了浇筑工效。也提高了浇筑工效。


技术研发人员:陆治周 邹子丰 吴青华 林治平 黄国忠 胥沛锋 曹玉红 王惠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7/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