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3:3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磁悬浮轴承是一种精密的机械结构。参见图2,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端盖103通过法兰盘安装在磁悬浮电机本体上,在端盖103中设置用于缠绕线圈的轴承铁芯104,且通过第一挡圈101、第二挡圈102定位,形成定子。由于磁悬浮轴承为高精度机械结构,故要求端盖、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均采用不导磁的316不锈钢材料制备,导致磁悬浮轴承的生产成本十分高昂。
3.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磁悬浮轴承的制造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保证对轴承铁芯具备隔磁性能的基础上,可有效降磁悬浮轴承的低制造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包括用于与磁悬浮电机本体连接的端盖本体、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还包括衬套,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端盖本体采用碳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在端盖本体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挡圈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且通过衬套隔开,多颗固定螺栓穿过第一挡圈、衬套,与第二挡圈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内孔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轴承铁芯的空间。
6.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开口槽,所述衬套设置在第一挡圈的内侧面和第二挡圈的内侧面之间,且与环形开口槽相对应。
7.所述衬套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
8.所述衬套的内孔壁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轴承铁芯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键,所述衬套通过定位槽与配套的轴承铁芯上的定位键配合,形成周向限位。
9.多颗固定螺栓沿第一挡圈的周向均匀分布。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包括用于与磁悬浮电机本体连接的端盖本体、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还包括衬套,其中,端盖本体作为安装基础,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用于限位配套的轴承铁芯,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成,对轴承铁芯隔磁,所述端盖本体采用碳钢材料制成,可有效降低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的加工成本。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在端盖本体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也即,第一挡圈和端盖本体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挡圈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且通过衬套隔开,也即,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多颗固定螺栓穿过第一挡圈、衬套,与第二挡圈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也即,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且该整体结构位于端盖本体的内孔
中,与端盖本体固定相连。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内孔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轴承铁芯的空间,配套的轴承铁芯装配在衬套的内孔中,形成径向定位,且由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轴向定位,保证轴承铁芯的稳定性,由于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备,对轴承铁芯形成有效的隔磁效果,保证磁悬浮轴承正常作业。经申请人验证,与传统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相比,本专利申请的制造成本降低了34%以上。
12.2、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开口槽,所述衬套设置在第一挡圈的内侧面和第二挡圈的内侧面之间,且与环形开口槽相对应,衬套的内壁与环形开口槽的槽壁配合,对衬套形成径向定位,保证衬套在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之间的稳定性。
13.3、衬套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端盖本体对衬套形成径向定位,进一步保证衬套在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之间的稳定性。
14.4、衬套的内孔壁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轴承铁芯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键,所述衬套通过定位槽与配套的轴承铁芯上的定位键配合,形成周向限位,进一步保证衬套的稳定性。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背景技术中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为第一挡圈,2为第二挡圈,3为端盖本体,4为衬套,5为固定螺栓,6为环形开口槽,7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见图1,为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包括用于与磁悬浮电机本体连接的端盖本体3、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还包括衬套4,很显然的,端盖本体的外周设有连接法兰盘,且端盖本体的内孔设置为平孔,所述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衬套4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端盖本体3采用碳钢材料制成,具体的,采用q235a碳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圈1固定在端盖本体3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具体的,第一挡圈通过多颗螺栓固定在端盖本体的左侧端面上,这些螺栓沿第一挡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挡圈2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3的内孔中,且通过衬套4隔开,具体的,衬套4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第一挡圈的内侧面、第二挡圈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开口槽,且环形开口槽与端盖本体的内孔壁相连,衬套4设置在第一挡圈1的内侧面和第二挡圈2的内侧面之间,且与环形开口槽6相对应,多颗固定螺栓5穿过第一挡圈1、衬套4,与第二挡圈2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通常的,多颗固定螺栓沿第一挡圈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衬套4内孔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轴承铁芯的空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衬套的稳定性,衬套4的内孔壁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7,轴承铁芯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键,所述衬套4通过定位槽7与配套的轴承铁芯上的定位键配合,形成周向限位。
20.本实用新型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通过多颗螺栓穿过端盖本体的连接法兰盘与磁悬浮电机本体固定相连,配套的轴承铁芯缠绕线圈后装配在衬套的内孔中,且通过第一挡圈、第二挡圈限位,形成磁悬浮轴承的定子,轴承铁芯的内孔装配转子。轴承铁芯通过衬套、
第一挡圈、第二挡圈隔磁,满足隔磁标准,且端盖本体利用q235a碳钢材料替代了传统的316不锈钢材料,可有效降低磁悬浮轴承的制造成本达到34%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磁悬浮电机本体连接的端盖本体(3)、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还包括衬套(4),所述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衬套(4)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端盖本体(3)采用碳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圈(1)固定在端盖本体(3)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挡圈(2)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3)的内孔中,且通过衬套(4)隔开,多颗固定螺栓(5)穿过第一挡圈(1)、衬套(4),与第二挡圈(2)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衬套(4)内孔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轴承铁芯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1)、第二挡圈(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开口槽(6),所述衬套(4)设置在第一挡圈(1)的内侧面和第二挡圈(2)的内侧面之间,且与环形开口槽(6)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3)的内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的内孔壁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7),轴承铁芯上设有对应的定位键,所述衬套(4)通过定位槽(7)与配套的轴承铁芯上的定位键配合,形成周向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多颗固定螺栓(5)沿第一挡圈(1)的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一种磁悬浮轴承端盖结构,包括用于与磁悬浮电机本体连接的端盖本体、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还包括衬套,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均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端盖本体采用碳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在端盖本体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挡圈间隙配合在端盖本体的内孔中,且通过衬套隔开,多颗固定螺栓穿过第一挡圈、衬套,与第二挡圈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衬套内孔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轴承铁芯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保证对轴承铁芯具备隔磁性能的基础上,可有效降磁悬浮轴承的低制造成本。承的低制造成本。承的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仇枫懿 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开山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7/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