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将散热功能集成于外壳的BMS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0:1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将散热功能集成于外壳的bms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bms壳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将散热功能集成于外壳的bms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2.bms电池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电池管理系统通常包括bms壳体和内置于其中的pcba,现有的bms壳体通常存在散热不好,导致电池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严重,影响pcba的性能。为了提升其散热效果,厂家会bms壳体内部设置大量的散热部件用于提升其散热效果。但是由于设置了大量的散热部件使得壳体内部可用空间变小,不利于其他部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散热功能集成于外壳的bms壳体结构,在bms壳体内嵌设有弯折的散热管路机构,在散热管路机构中循环流动有用于吸收bms壳体内部热量的导热油,在bms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在散热底座内部设置有与散热管路机构连接的吸热机构,用于接收散热管路机构中循环的导热油并将导热油中的热量进行散发,在散热底座底端的四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
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bms壳体的内壁上贴合有多个真空腔均热板。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路机构包括两个呈“回”字形设置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未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缺口,两个所述散热管在缺口处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长度与bms壳体宽度相同,其中一个散热管在缺口处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另一个散热管在缺口处的下端连接有进入管。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底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安装在空腔内部的循环泵和嵌设在散热底座上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空腔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贯穿散热底座延伸至散热底座的下方。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外部包裹有用于防水的金属外罩。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出管底端贯穿bms壳体和散热底座延伸至空腔内部,所述吸入管底端贯穿bms壳体和散热底座延伸至空腔内部还与循环泵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整个bms壳体中用于散热的结构全都置于bms壳体的外部,对bms壳体内部空间无占用,使得bms壳体内部有充足的空间进行bms系统部件的安装,且较大的空间易于bms壳体内部的散热,如此循环,提升bms系统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路机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1bms壳体、2散热管路机构、3散热底座、4吸热机构、5支撑杆、6真空腔均热板、7散热管、8引流管、9排出管、10进入管、11空腔、12循环泵、13半导体制冷片、14金属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5.如图1-2所示的一种将散热功能集成于外壳的bms壳体结构,在bms壳体1内嵌设有弯折的散热管路机构2,在散热管路机构2中循环流动有用于吸收bms壳体1内部热量的导热油,在bms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3,在散热底座3内部设置有与散热管路机构2连接的吸热机构4,用于接收散热管路机构2中循环的导热油并将导热油中的热量进行散发;
16.在使用过程中,bms壳体1内部的pcba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管路机构2中流动的导热油进行吸收,在导热油回流至散热底座3中的吸热机构4时,对导热油吸收的热量进行转移并散发,实现对bms壳体1进行散热的效果。
17.在上述的基础上,整个bms壳体1中用于散热的结构全都置于bms壳体1的外部,对bms壳体1内部空间无占用,使得bms壳体1内部有充足的空间进行bms系统部件的安装,且较大的空间易于bms壳体1内部的散热,如此循环,提升bms系统的散热效果。
18.在散热底座3底端的四角处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5,利用支撑杆5将散热底座3支撑起,与放置面之间留有间隙,方便气体的流通,有利于散热。
19.在所述bms壳体1的内壁上贴合有多个真空腔均热板6,真空腔均热板6厚度薄贴合在内壁上,能够有效的将热量传导至bms壳体1内的散热管路机构2中。
20.所述散热管路机构2包括两个呈“回”字形设置的散热管7,所述散热管7的两端未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缺口,两个所述散热管7在缺口处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引流管8,所述引流管8长度与bms壳体1宽度相同,其中一个散热管7在缺口处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9,另一个散热管7在缺口处的下端连接有进入管10;
21.在上述的基础上,导热油从进入管10处进入至整个散热管路机构2中,从进入管10处进入后,流至其中一个散热管7内进行循环,然后从该散热管7另一端连接的引流管8处流至另一个散热管7内,再从该散热管7另一端连接的排出管9处排出。
22.所述散热底座3内部开设有空腔11,所述吸热机构4包括安装在空腔11内部的循环泵12,所述排出管9底端贯穿bms壳体1和散热底座3延伸至空腔11内部,所述吸入管底端贯穿bms壳体1和散热底座3延伸至空腔11内部还与循环泵12连接。
23.在上述的基础上,空腔11内也贮存有导热油,通过循环泵12将导热油进行循环,输送至进入管10处,再输送至整个散热管路机构2中,循环泵12为导热油的循环提供动力,在
导热油循环一圈后,从排出管9出排放至空腔11内,完成整个循环。
24.所述吸热机构4还包括嵌设在散热底座3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制冷端位于空腔11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散热端贯穿散热底座3延伸至散热底座3的下方;
25.当吸收了bms壳体1内部热量的导热油循环至空腔11内部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3的制冷端对热量进行吸收,使得导热油的温度迅速降低,然后再通过循环泵12循环至散热管路机构2中,如此循环,对bms壳体1内的热量进行性有效的散发。
26.虽然导热油不具有导电性,不会对半导体制冷片13的pn节造成影响,但是为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空腔11内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冷凝水导致半导体制冷片13损坏,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制冷端外部包裹有用于防水的金属外罩14,能够延长半导体制冷片13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散热端受到挤压,设定支撑杆5的高度大于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散热端在散热底座3凸出的距离。
28.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