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8:2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施工中墙体的浇筑通常采用现场浇筑,即在预设墙体位置的两侧现场组装浇筑模板,在两侧浇筑模板之间设置横竖钢筋框架,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框架到一侧浇筑模板之间的混凝土层即为钢筋保护层,两侧浇筑模板之间的间隙即为墙体的截面尺寸。
3.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钢筋顶模棍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此对墙体的截面尺寸进行控制,一般采用的结构为将长短一致的钢筋顶模棍焊接在钢筋框架上,且将钢筋顶模棍两端各抵接在一侧的浇筑模板上。但在实际施工中,钢筋顶模棍由人工焊接操作后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甚至在浇筑拆模后,有些钢筋顶模棍的一端漏在混凝土墙体外侧;且浇筑前确认时,墙体与钢筋框架之间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都是施工人员视力判断进行确认,质量难以保证,对墙体的截面尺寸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墙体施工时质量较难保证,对墙体截面尺寸产生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
5.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包括安装在钢筋框架上且两端抵接在浇筑模板侧面上的顶模垫块和固定在地面或浇筑底板上且抵接在浇筑模板侧面上起到限位作用的顶模支架;所述顶模支架包括设置有两件且分别布置在对应浇筑模板一侧的支座和焊接在支座上且将两件支座连为一体的撑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模垫块位于浇筑模板中间,对墙体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起到控制作用,顶模支架位于浇筑模板一侧,对浇筑模板进行限位;顶模垫块和顶模支架都抵接在浇筑模板上,共同配合对墙体的截面尺寸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8.可选的,所述支座为镀锌角铁,所述支座包括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的固定板和抵接接触在浇筑模板一侧的限位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选用镀锌角铁,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制作方便,节省了施工时间,且支座外侧为镀锌保护层,防腐蚀能力强,延长了使用寿命。
10.可选的,所述支座的阳角边线与墙线重合,浇筑模板位于所述支座的阴角处且与支座背离撑杆的一侧紧贴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自身的定位通过阳角与墙线重合来实现,浇筑模板的定位通过支座的阴角来实现,定位准确且安装方便快捷,极大的提升了墙体修筑的施工效率。
12.可选的,所述顶模垫块为混凝土制作而成,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强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模垫块可由施工剩余的混凝土进行制作,节省了施工成本,且混凝土为c20强度等级的顶模垫块强度大,不会因受力过大而导致变形,保证了墙体的牢固性。
14.可选的,所述顶模垫块设置有与钢筋框架的水平筋对应配合的卡槽,且通过扎丝与钢筋框架绑紧固定,所述卡槽处设置有倒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模垫块无需焊接,只要扣合在钢筋框架的水平筋上进行扎丝固定即可,对施工效率起到了明显的提升效果,且卡槽处设置倒角,更加方便布置安装顶模垫块。
16.可选的,所述顶模垫块和顶模支架均根据墙体长度设置有若干件;所述顶模垫块呈梅花形分布,且相邻两件顶模垫块间距设置为600mm;相邻两件顶模支架的间距设置为600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件顶模垫块和顶模支架间距合理布置,在保证了墙体结构安全以及牢固强度的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顶模垫块和顶模支架,顶模垫块和顶模支架都与浇筑模板抵接贴合,对浇筑模板进行了限位安装,有效的控制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保证了墙体的截面尺寸。
20.2.通过设置顶模垫块由混凝土制作,且开设卡槽,顶模垫块只需放置在钢筋框架的水平筋上进行扎丝紧固即可,无需焊接,安装方便,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明显提升了施工效率。
21.3.通过设置支座为镀锌角铁,在支座自身安装时利用阳角进行定位,在浇筑模板安装时利用阴角进行定位,定位准确且方便快捷,保证控制墙体截面尺寸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供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顶模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顶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顶模垫块;11、卡槽;2、顶模支架;21、支座;211、固定板;212、限位板;22、撑杆;3、钢筋框架;4、浇筑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参照图1,包括顶模垫块1和顶模支架2,顶模垫块1绑扎在钢筋框架3的水平筋上,顶模支架2安装在地面或浇筑底板上,对浇筑模板4进行限位;顶模垫块1和顶模支架2配合使用,对墙体的截面尺寸实现有效的控制作用。
28.参照图2,顶模垫块1是由依据墙体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制作而成,且混凝土等级不得低于c20强度。顶模垫块1为矩形条状结构,一侧开设有内凹的卡槽11,卡槽11设置为两
组,且两组卡槽11对称分布。顶模垫块1的卡槽11与钢筋框架3的水平筋对应设置,卡槽11扣合在钢筋框架3的水平筋上,卡槽11内还设置有方便嵌入的倒角,倒角坡度设置为15-20度。若干顶模垫块1呈梅花形布置,通过扎丝与钢筋框架3绑紧固定,且相邻两件顶模垫块1的间距设置为600mm。顶模垫块1的长度与墙厚相等设置,若干顶模垫块1的端面控制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顶模垫块1的两端分别垂直抵接在墙体两侧的浇筑模板4上。
29.参照图3,顶模支架2包括支座21和撑杆22,支座21为镀锌角铁,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板211和限位板212,固定板211上设置有通孔,通过穿设水泥钉进行固定,限位板212位于固定板211的一端且垂直伸出,在固定板211和限位板212的连接处,形成支座21的阴角和阳角。
30.支座21设置有相对的两件,撑杆22焊接固定在两件支座21的限位板212相对的侧面上,且撑杆22的轴线与限位板212垂直布置,将两件支座21连接起来形成一组顶模支架2。撑杆22可选用调直一级钢,保证其良好的直线度以及切割尺寸。撑杆22的长度加上限位板212的厚度等于两侧浇筑模板4之间距离,即为预设墙体的截面尺寸。
31.顶模支架2设置有若干件,若干件顶模支架2中的支座21阳角边线处沿着预先绘制的墙线进行定位安装,且相邻两件顶模支架2的间距设置为600mm,支架的阴角处则贴合安装浇筑模板4。
3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墙体浇筑时,先对墙体的预设位置进行测量放线,随后进行钢筋框架3的搭设;之后将顶模垫块1扣合在钢筋框架3的水平筋上并扎丝固定,将顶模支架2中支座21的阳角边线与墙线重合布置并穿设水泥钉固定;之后进行浇筑模板4合模,浇筑模板4置于支座21的阴角处并紧贴抵压在支座21的限位板212外侧面上,浇筑模板4定位后采用通丝螺杆进行固定,最后进行墙体的混凝土浇筑。
33.顶模垫块1的两端矩形面抵接在两侧浇筑模板4之间,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顶模支架2限定了两侧浇筑模板4之间的间距,对浇筑模板4的正确位置起到定位作用;顶模垫块1和顶模支架2两者配合使用,操作方便可靠,有效减少墙体截面尺寸的误差。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