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膨胀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0:3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牵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2.在刚性悬挂的轨道交通中,多在交通车辆顶部悬挂设置供电接触网,且在交通车辆顶部固定安装受电弓,受电弓与供电接触网相接触,从而达到给交通车辆供电的目的。供电接触网由多段汇流排组成,受到温度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两段相邻的汇流排之间的间隙会产生变化,为此需要在两段相邻的汇流排之间设置膨胀接头,使得多段汇流排之间既有形变的空间,又能够保证受电弓平稳通过且不断电。
3.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膨胀接头,参照公告号为cn2122199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汇流排膨胀接头,安装于刚性接触网系统中两段沿线路纵向并按固定间距平行布置的汇流排之间,其具有导流板和电连接装置;每个导流板的内侧面均设有向两端延伸的滑槽,两个导流板以内侧面相对而并排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嵌入滑槽中的导滑块形成可相对滑动的卡合结构;两段汇流排分别位于该卡合结构的两端,并分别固定连接在不同导流板上;电连接装置设置于卡合结构的顶部或侧面,包括导电支撑座和导电杆,能够将两个导流板电连接。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中灰尘等杂物可能会接触导电杆,从而可能会降低导电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灰尘等杂物与导电杆接触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膨胀接头。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膨胀接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膨胀接头,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导电座,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上均设置有导电杆,每个所述导电杆对应两个所述导电座设置,所述导电杆与两个所述导电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杆上均套设有防尘管,每个所述导电座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防尘管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导电杆穿过防尘管,接着利用固定组件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然后使得导电杆与导电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导电座以及导电杆之间均能够电连接,最后将第一导流板安装在一侧汇流排上,并将第二导流板安装在相邻的另一侧汇流排上,使得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能够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两个汇流排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时,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利用防尘管的作用,能够降低灰尘等杂物与导电杆接触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延长导电杆的使用寿命。
9.优选的,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硬管和多个弹性片,所述硬管与所述导电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硬管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防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多个所
述弹性片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弹性片均与所述硬管相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得导电杆依次穿过防尘管和硬管后,为了能够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移动固定环,固定环移动使得硬管进入防尘管内,在硬管移动的过程中,硬管的外壁始终与多个弹性片相抵接,同时多个弹性片产生形变,使得多个弹性片始终与硬管相抵紧,从而能够使得硬管与防尘管相对固定,进而达到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的目的。
11.优选的,所述硬管上套设有套筒,所述硬管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且所述套筒与多个所述弹性片的相对内侧均相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更换防尘管时,为了能够使得防尘管与硬管相分离,移动套筒,套筒移动驱动多个弹性片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多个弹性片不再与硬管相抵紧,即可移动防尘管使得防尘管与硬管相分离。
13.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推动筒和直筒,所述直筒与所述推动筒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筒呈喇叭状,且所述推动筒的管径从靠近所述导电座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导电座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推动筒与多个所述弹性片的相对内侧相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动筒的作用,能够降低移动套筒推动多个弹性片产生形变的难度。
15.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直筒通过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所述推动筒能够与所述限位环相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环的作用,能够降低套筒和推动筒脱离固定环的可能性。
17.优选的,所述硬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导电杆通过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硬管的内壁相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层的作用,能够减少导电杆与硬管之间的刚性接触,从而能够降低导电杆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能够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能够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的作用,能够降低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在产生相对滑动时相分离的可能性。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时,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产生损坏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首先将导电杆穿过防尘管,接着利用固定组件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然后使得导电杆与导电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导电座以及导电杆之间均能够电连接,最后将第一导流板安装在一侧汇流排上,并将第二导流板安装在相邻的另
一侧汇流排上,使得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能够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两个汇流排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时,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利用防尘管的作用,能够降低灰尘等杂物与导电杆接触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延长导电杆的使用寿命;
25.2.在使得导电杆依次穿过防尘管和硬管后,为了能够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移动固定环,固定环移动使得硬管进入防尘管内,在硬管移动的过程中,硬管的外壁始终与多个弹性片相抵接,同时多个弹性片产生形变,使得多个弹性片始终与硬管相抵紧,从而能够使得硬管与防尘管相对固定,进而达到将防尘管固定在导电座上的目的;
26.3.当需要拆卸更换防尘管时,为了能够使得防尘管与硬管相分离,移动套筒,套筒移动驱动多个弹性片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多个弹性片不再与硬管相抵紧,即可移动防尘管使得防尘管与硬管相分离。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爆炸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推动筒、限位环、固定环以及防尘管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第一导流板;11、第一滑动条;12、第二滑槽;13、第一限位片;14、第一弹簧;2、第二导流板;21、第二滑动条;22、第一滑槽;23、第二限位片;24、第二弹簧;3、调节板;4、导电座;41、导电杆;5、防尘管;51、固定环;52、限位环;6、固定组件;61、硬管;62、弹性片;63、缓冲层;7、套筒;71、推动环;72、推动筒;73、直筒。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膨胀接头。参照图1和图3,膨胀接头包括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第一导流板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滑动条11,第二导流板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2,第一滑动条11与第一滑槽22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导流板2上一体成型有第二滑动条21,第一导流板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动条21与第二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
35.第一导流板1上的调节板3能够与一侧汇流排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2上的调节板3能够与相邻的另一个汇流排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膨胀接头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由于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形变时,在第一滑动条11和第二滑动条21的作用下,第一导流板1与第二导流板2能够产生相对滑动,补偿两个汇流排之间的形变距离,保证交通工具能够正常使用。
3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流板1远离第二导流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片13,第一限位片13能够与第二导流板2相抵接;第二导流板2远离第一导流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片23,第二限位片23能够与第一导流板1相抵接。
37.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片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流板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片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另一端与
第一导流板1固定连接。
38.在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限位片13和第二限位片23的作用,能够降低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相分离的可能性;利用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24,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39.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导流板1顶部的两端和第二导流板2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电座4,第一导流板1顶部和第二导流板2顶部均设置有导电杆41,每个导电杆41对应两个导电座4设置,且导电杆41的两端与两个导电座4对应固定连接;导电杆41上套设有防尘管5。
40.利用导电座4和导电杆41的作用,能够使得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之间电连接;利用防尘管5的作用,能够降低灰尘等杂物接触导电杆41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延长导电杆41的使用寿命,使得汇流排能够正常工作。
41.如图1和图4所示,每个导电座4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硬管61和多个弹性片62,硬管61与导电座4固定连接,硬管61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层63,导电杆41通过缓冲层63与硬管61相抵接;防尘管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1,多个弹性片62与固定环51固定连接,且多个弹性片62由靠近导电座4的一端到远离导电座4的一端倾斜设置,多个弹性片62均与硬管61相抵接。
42.首先使得导电杆41依次穿过硬管61和防尘管5,接着移动固定环51,使得硬管61进入防尘管5中,硬管61推动多个弹性片62产生形变,从而能够使得多个弹性片62与硬管61相抵紧,进而能够使得防尘管5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43.如图4所示,硬管61上套设有套筒7,硬管61与套筒7的内壁滑动连接,套筒7上固定连接有推动环71,推动环71与硬管61滑动连接;固定环51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2,套筒7包括推动筒72和直筒73,直筒73与限位环52滑动连接;推动筒72呈喇叭状,且推动筒72的管径从靠近导电座4的一端到远离导电座4的一端逐渐增大,且推动筒72能够与多个弹性片62相抵接。
44.当需要拆卸更换防尘管5时,移动推动环71,推动环71移动带动直筒73移动,直筒73移动带动推动筒72移动,利用推动筒72的作用,能够降低推动多个弹性片62产生形变的难度,从而能够使得多个弹性片62与硬管61相分离,进而使得防尘管5与硬管61相分离,达到拆卸防尘管5的目的。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膨胀接头的实施原理为:在利用调节板3将膨胀接头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后,首先使得导电杆41依次穿过防尘管5和硬管61,然后将导电杆41与对应的两个导电座4固定连接,接着利用固定组件6将防尘管5固定安装在导电座4上,从而能够减少灰尘等杂物与导电杆41接触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延长导电杆41的使用寿命。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