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7-06 14:4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大蒜素(allicin)是大蒜内一类含硫化合物的总称,化学名为三硫二丙烯,是大蒜中蒜氨酸和其自身的蒜酶在一定条件下酶解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式为:
[0003][0004]
早在1946年,raghunandana rao等研究证明大蒜的抗菌活性主要是大蒜素起作用。通过测量大蒜素对各受试菌的抑菌环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发现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痢疾志贺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抑菌作用,显示大蒜素对g 菌、g-菌、真菌都具有抑菌效果。此外,大蒜素也能抑制结核杆菌和对特定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
[0005]
但是大蒜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提取收率低、臭味明显,给后续应用造成困难。因此如何提高大蒜素的收率及解决大蒜素本身的臭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蒜素的收率和解决臭味问题。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s1,将大蒜在富马酸溶液中浸泡、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10]
s2,将半胱氨酸、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0011]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浸提酶解;
[0012]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13]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14]
优选地,所述富马酸溶液浓度为2%,浸泡时间为10~15h;
[0015]
所述乙醇浓度为65%~75%,所述大蒜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5~1:8。
[0016]
优选地,所述搅拌条件为在25~35℃下,搅拌10~30min;
[0017]
所述浸提酶解条件为在25~35℃下,浸提酶解1~2h。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器包括开口朝上的搅拌筒以及封闭搅拌筒开口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进料筒,所述搅拌筒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封闭板在朝向搅拌筒内的一侧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u形摆杆,所述摆杆上转动连接有延伸进入搅拌筒内的搅拌杆,所述摆杆上设有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第一电
机。
[0019]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驱动板远离封闭板一端的缺口,所述缺口相对口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设有与第一转杆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和第一转杆呈十字形,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杆的两端,所述驱动板上设有驱动第一转杆转动的动力件。
[0020]
优选地,所述动力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杆外壁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在驱动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
[0021]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外壁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摆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摆杆在靠近第二齿条的一侧外壁设有供第二齿条滑移的导向板。
[0022]
优选地,所述搅拌筒底部设有辅助搅拌的辅助件。
[0023]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搅拌筒底部的滑轨,所述滑轨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搅拌筒在滑轨的两侧均分布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高度低于第二转动座的高度,所述第一转动座位于搅拌筒的筒底,所述第二转动座位于搅拌筒的筒壁,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所述第二搅拌框位于第一搅拌框的上方,所述滑块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一搅拌框内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二搅拌框内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在第二搅拌框内滑移,所述第一导向块在第一搅拌框内滑移,所述搅拌筒外壁设有驱动第一搅拌框转动的第二电机。
[0024]
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框上端沿第二搅拌框周边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动力杆。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
采用大蒜在富马酸中浸泡及加入半胱氨酸的协同前处理方式,有效去除大蒜臭味,有利于拓展大蒜素后续的利用;
[0027]
采用大蒜在富马酸中浸泡及加入半胱氨酸的协同前处理方式,使得大蒜在低酸性条件下提取大蒜素,进一步增加了大蒜素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采用搅拌与浸提酶解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大蒜素的提取率,提取率达到0.96%,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图中:1、搅拌筒;11、封闭板;12、进料筒;121、出料管;13、驱动板;131、摆杆;132、搅拌杆;133、第一电机;134、缺口;135、第一转杆;136、第二转杆;14、第一齿轮;141、第一气
缸;142、第一齿条;143、第二齿轮;144、第二气缸;145、第二齿条;146、导向板;15、滑轨;151、滑块;152、第一转动座;153、第二转动座;154、第一搅拌框;155、第二搅拌框;156、第一导向块;157、第二导向块;16、动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
s1,将大蒜在富马酸溶液中浸泡、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38]
s2,将半胱氨酸、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0039]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浸提酶解;
[0040]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41]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42]
实施例1
[0043]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
s1,将5kg大蒜在1l浓度为2%的富马酸溶液中浸泡13h,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45]
s2,将50g半胱氨酸、6l浓度为70%的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在30℃下,搅拌20min,使混合物搅拌均匀;
[0046]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在30℃下,浸提酶解1.5h;
[0047]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48]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49]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96%,臭味显著降低。
[0050]
如图2和图3,第一反应器包括开口朝上的搅拌筒1以及封闭搅拌筒1开口的封闭板11,封闭板11上设有进料筒12,搅拌筒1底部设有出料管121,出料管121上设有截止阀,此时出料管121可以竖直向下,搅拌筒1底部设有若干立柱,各个立柱支撑搅拌筒1,使得搅拌筒1与地面分离,封闭板11在朝向搅拌筒1内的一侧设有驱动板13,驱动板13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u形摆杆131,摆杆131上转动连接有延伸进入搅拌筒1内的搅拌杆132,摆杆131上设有驱动搅拌杆132转动的第一电机133。此时第一电机133和搅拌杆132分别位于摆杆131的两侧。且在搅拌筒1使用时,搅拌筒1内的液面不能高于摆杆131所在的高度。进料管的出料口可以延伸至摆杆131的下方。
[0051]
如图2和图3,连接件驱动摆杆131摆动的同时增大了搅拌杆132搅拌的范围,此时第一电机133带动搅拌杆132转动,使得搅拌杆132对搅拌筒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此时搅拌杆132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片,连接件配合第一电机133的使用,增大了搅拌杆132的搅拌效率和搅拌范围,便于搅拌筒1对物料搅拌均匀。
[0052]
如图2和图3,连接件包括开设在驱动板13远离封闭板11一端的缺口134,缺口134
相对口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5,第一转杆135远离封闭板11分布,第一转杆135上固定设有与第一转杆135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转杆136,第二转杆136和第一转杆135呈十字形,摆杆1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杆136的两端,驱动板13上设有驱动第一转杆135转动的动力件。动力件驱动第一转杆135转动,即可使得第一转杆135通过第二转杆136带动搅拌杆132摆动,增大搅拌杆132的搅拌范围,在此过程中第二转杆136的一端在缺口134内摆动。
[0053]
如图2和图3,动力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杆135外壁的第一齿轮14以及设置在驱动板13上的第一气缸141,第一气缸141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4啮合的第一齿条142。此时第一气缸141的活塞杆带动第一齿条142往返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齿条142带动第一齿轮14正反转动,当第一齿轮14正反转动时,便于第一转杆135也正反转动,使得第一转杆135上的第二转杆136带动摆杆131上的搅拌杆132在搅拌筒1内往返摆动。操作方便。
[0054]
如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增大搅拌杆132的搅拌范围,因此第二转杆136外壁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143,摆杆131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144,第二气缸144的活塞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143啮合的第二齿条145,摆杆131在靠近第二齿条145的一侧外壁设有供第二齿条145滑移的导向板146。此时由于摆杆131的两端与第二转杆136的两端是转动连接的,因此在第二气缸144驱动第二齿条145往返移动时,第二齿条145沿着第二齿轮143外壁啮合走动,使得摆杆131绕第二转杆136转动,使得搅拌杆132也绕第二转杆136转动。导向板146的作用便于对第二齿条145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二齿条145与第二齿轮143啮合连接。
[0055]
如图4,为了增大对搅拌筒1底部物料的搅拌,因此搅拌筒1底部设有辅助搅拌的辅助件。
[0056]
如图4,辅助件包括设置在搅拌筒1底部的滑轨15,滑轨15内滑移连接有滑块151,搅拌筒1在滑轨15的两侧均分布有第一转动座152和第二转动座153,第一转动座152的高度低于第二转动座153的高度,且第一转动座152位于搅拌筒1的筒底,第二转动座153位于搅拌筒1的筒壁,第一转动座152和第二转动座15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框154和第二搅拌框155,第二搅拌框155位于第一搅拌框154的上方,滑块151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一搅拌框154内的第一导向块156,第一导向块156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二搅拌框155内的第二导向块157,第二导向块157在第二搅拌框155内滑移,第一导向块156在第一搅拌框154内滑移,搅拌筒1外壁设有驱动第一搅拌框154转动的第二电机。
[0057]
如图4,此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搅拌框154转动时,第一搅拌框154转动时带动第一搅拌框154内的第一导向块156也随着第一搅拌框154移动,此时第一导向块156一方面带动滑块151在滑轨15内滑动,另一方面带动第二导向块157随着第一导向块156一起移动,通过第二导向块157带动第二搅拌框155转动,此时第一搅拌框154和第二搅拌框155形成交叉转动,便于对蓄积在搅拌筒1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
[0058]
如图4,第二搅拌框155上端沿第二搅拌框155周边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动力杆16。动力杆16的设置便于第二搅拌框155在转动时带动动力杆16移动,便于对搅拌筒1内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
[0059]
实施例2
[0060]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1]
s1,将5kg大蒜在1l浓度为2%的富马酸溶液中浸泡10h,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62]
s2,将50g半胱氨酸、8l浓度为65%的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在35℃下,搅拌10min,使混合物搅拌均匀;
[0063]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在35℃下,浸提酶解1h;
[0064]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65]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66]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94%,臭味显著降低。
[0067]
实施例3
[0068]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9]
s1,将5kg大蒜在1l浓度为2%的富马酸溶液中浸泡15h,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70]
s2,将50g半胱氨酸、5l浓度为75%的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在25℃下,搅拌30min,使混合物搅拌均匀;
[0071]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在25℃下,浸提酶解2h;
[0072]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73]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74]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93%,臭味显著降低。
[0075]
对比例1
[0076]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7]
s1,将5kg大蒜在1l浓度为2%的富马酸溶液中浸泡13h,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78]
s2,将6l浓度为70%的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在30℃下,搅拌20min,使混合物搅拌均匀;
[0079]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在30℃下,浸提酶解1.5h;
[0080]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81]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82]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69%,臭味少许降低。
[0083]
对比例2
[0084]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5]
s1,将5kg大蒜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0086]
s2,将50g半胱氨酸、6l浓度为70%的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在30℃下,搅拌20min,使混合物搅拌均匀;
[0087]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在30℃下,浸提酶解1.5h;
[0088]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0089]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90]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58%,臭味少许降低。
[0091]
对比例3
[0092]
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3]
s1,将5kg大蒜去皮捣碎,加入到反应器中;
[0094]
s2,将6l浓度为70%的乙醇加入到反应器中,在30℃下,浸提酶解1.5h;
[0095]
s3,浸提完成后,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0096]
得到的大蒜素收率为0.30%,臭味明显。
[0097]
实施例1与对比例1~3比较可以看出,大蒜在富马酸中浸泡及加入半胱氨酸的协同前处理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大蒜素的臭味,同时使得大蒜在低酸性条件下提取大蒜素,进一步增加了大蒜素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采用搅拌与浸提酶解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大蒜素的提取率。
[0098]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