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隐藏式升降插座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1:41: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办公桌及升降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隐藏式升降插座。


背景技术:

2.透明显示交互是一种在透明玻璃或者其他透明的材质表面进行显示和触摸交互的技术,例如一块透明玻璃,不用的时候是透明状态,需要使用时就成了具备显示和触摸功能的透明屏幕。本发明人通过对透明显示交互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智能透明办公桌,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包括透明桌面、桌腿立柱,所述透明桌面采用无边框透明设计,在所述透明桌面上可实现触摸显示交互,所述透明桌面由桌腿立柱及与所述桌腿立柱垂直的支撑桁条支撑,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采用极简透明设计,不透明的电子元器件都隐藏在所述桌腿立柱和支撑桁条内。
3.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应用场景是与其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同时也作为基本办公桌使用,这两个应用场景中,都会用到各种需要插电或充电的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蓝牙耳机等,因此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上应当设置有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且由于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采用极简透明设计,所述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也应当不影响到极简透明的设计理念,所以需要对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进行恰到好处的隐藏,同时还要方便使用,另外,所述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的种类和数量也应当尽可能的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隐藏式升降插座,隐藏式安装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桌腿立柱的顶端,完美实现了对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的隐藏,丝毫不会影响到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极简透明的设计理念,同时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升降式设计还兼具了实用性和科技感。
5.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隐藏式升降插座,隐藏式安装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桌腿立柱的顶端,包括插座本体、插座升降驱动模块、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所述桌腿立柱的顶部设有升降插座安装孔,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与所述桌腿立柱同轴,所述插座本体安装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内,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实现所述插座本体的升降,所述插座本体的状态包括升起状态和未升起状态,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7.优选的,所述插座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充电插孔,所述若干充电插孔分布在所述插座本体的四个侧面,包括若干家用交流电插孔、若干usb充电输出口、若干typec充电输出口。多种类多数量的充电插孔可以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充电和插电需要,增强实用性。
8.优选的,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采用电动升降驱动的方式,包括插座电机、插座电
机减速箱、插座升降丝杠、插座升降螺母,所述插座本体包括插座升降螺母安装孔,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底部设有插座电机安装孔,所述插座升降螺母固定在所述插座本体下端的插座升降螺母安装孔中,所述插座电机固定在插座电机安装孔内,所述插座电机减速箱将插座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后输出给所述插座升降丝杠,插座升降丝杠的转动可以使所述插座升降螺母发生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插座本体升降。
9.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还包括导杆、导杆孔,所述导杆位于插座本体的底部,所述导杆孔位于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底部与所述导杆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导杆与所述导杆孔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导杆和导杆孔用于为所述插座本体的升降进行导向,同时平衡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升降过程中的受力,减少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的负担,同时防止插座本体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并与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孔壁发生摩擦导致卡顿或卡死。
10.优选的,在所述导杆和导杆孔的配合间隙中设置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润滑油或润滑脂。设置所述润滑剂的目的是使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升降更为顺滑,减少升降过程中的阻力。
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还包括透明桌面,在所述未升起状态下,所述插座本体隐藏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内部,所述透明桌面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上方开有插座通过孔,所述插座本体可穿过所述插座通过孔实现上升,上升至所述升起状态时,所述插座本体侧面的若干充电插孔全部露出,可用于为其他设备充电。
12.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还包括无线充电输出模块,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的上端,无论所述插座本体处于未升起状态还是升起状态,都可以为其上方放置的需要无线充电的其他设备充电。在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上端设置无线充电输出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可升降智能透明办公桌的实用性和科技感,也满足了各种需要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
13.优选的,在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玻璃盖板,当所述插座本体处于未升起状态时,无线充电输出模块上的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明桌面的上表面齐平,这样可以使得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与所述透明桌面在视觉效果上融为一体,提高外观的整体性和简洁性。
14.优选的,所述插座本体的升降采用电容触摸控制,在插座本体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所述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与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连接,当在插座本体的上表面进行双击轻触操作时,可以使插座本体由未升起状态上升变为升起状态,或由升起状态下降变为未升起状态。采用这种触控操作的升降控制方式更方便实用,且更酷更有科技感。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隐藏式升降插座,隐藏式安装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桌腿立柱的顶端,完美实现了对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的隐藏,不需要用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时候,可以将其隐藏在桌腿立柱顶端的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内部,需要使用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进行插电或充电时只需要升起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即可,这样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桌面上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多种插电和充电输出接口。这种设计非常巧妙的利用了桌腿立柱的内部空间来对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进行隐藏,且由于所述升降插
座安装孔与所述桌腿立柱同轴,丝毫不会影响到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极简透明的设计理念,同时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升降式设计还兼具了实用性和科技感。
1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局限于上述描述,可结合具体技术方案对有益效果进行理解,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和后文的实施方式中也穿插有对于某个具体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和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及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三维示意图,图中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处于升起状态,图中右上角的方向标记指定了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顶部”、“顶端”,其中的“顶”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底部”、“底端”,其中的“底”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下”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竖直”,则“竖直”方向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下”方向为同一含义。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及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三维示意图,图中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处于未升起状态,图中右上角的方向标记指定了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顶部”、“顶端”,其中的“顶”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底部”、“底端”,其中的“底”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下”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竖直”,则“竖直”方向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下”方向为同一含义。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所述桌腿立柱顶端及其两端的支撑桁条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所述桌腿立柱顶端及其两端的支撑桁条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所述透明桌面与所述桌腿立柱及支撑桁条分离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6.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藏式升价插座及所述的智能透明办公桌的示意图,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包括透明桌面18,可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实现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触摸交互,所述智能终端既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投影仪、带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等独立的外部智能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内部的有交互操作需求的智能设备。所述透明桌面18可通过在其下表面设置透明触摸介质实现触摸交互,所述透明触摸介质可以是电容式透明触摸膜。所述透明桌面18的材质为透明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透明材料不需要严格意义上透明,也不限定其颜色,只要材质具备透光能力,都可以算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明材料。例如轻磨砂透明玻璃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透明材料,但是因为其同样具备透光能力,也可以算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明材料。当然,透光率越高、越接近无色透明的材质,越适合用于制作所述透明桌面18。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玻璃、透明树脂、透明塑料及其他常用的天然透明材料、人造透明材料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明材料。
27.优选的,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透明桌面18采用双桌腿支撑,包括左腿和右腿,所述左腿包括左底板1、左桌腿立柱7、左支撑桁条9,所述左支撑桁条9垂直于所述左桌腿立柱7,左支撑桁条9包括左前桁条904、左后桁条903,所述右腿与所述左腿对称,包括右底板2、右桌腿立柱8、右支撑桁条10,所述右支撑桁条10垂直于所述右桌腿立柱8,右支撑桁条10包括右前桁条1004、右后桁条1003。优选的,所述左腿和右腿之间还设置有桌腿横梁11,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左腿和所述右腿。
28.优选的,所述桌腿立柱为可升降式桌腿立柱,图1、图2中展示的桌腿立柱采用的是三段式可升降桌腿立柱。
29.如图1-4所示,优选的,所述桌腿立柱的顶端与桌腿立柱的下部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设计,例如左桌腿立柱7的顶端为左方柱9013,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设置在左方柱9013内,所述左方柱9013可与左桌腿立柱7的下部拆卸分离,在左方柱9013的下端设置有左方柱凸起905,在左方柱凸起905的侧面设置有左方柱螺钉孔906,所述左方柱凸起905用于将左方柱9013安装在左桌腿立柱7的下部上时实现定位,所述左方柱螺钉孔906用于将左方柱9013固定在左桌腿立柱7的下部上。所述左前桁条904固定在所述左方柱9013的前端,左后桁条903固定在所述左方柱9013的后端。
3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藏式升降插座隐藏式安装在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左桌腿立柱7的顶端,包括插座本体13、插座升降驱动模块、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所述左桌腿立柱7的顶端设有升降插座安装孔907,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与所述左桌腿立柱7同轴,所述插座本体13安装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内,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实现所述插座本体13的升降,所述插座本体13的状态包括升起状态和未升起状态,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31.优选的,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为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可以是通用芯片,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等,也可以是专用的控制芯片。
32.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插座本体13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充电插孔,所述若干充电插孔分布在所述插座本体13的四个侧面,包括若干家用交流电插孔1301、若干usb充电输出口1302、若干typec充电输出口1303。
33.如图3、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采用电动升降驱动的方式,包括插座电机30、插座电机减速箱29、插座升降丝杠28、插座升降螺母31,所述插座本体包括插座升降螺母安装孔1304,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底部设有插座电机安装孔909,所述插座升降螺母31固定在所述插座本体13下端的插座升降螺母安装孔1304中,所述插座电机30固定在插座电机安装孔909内,所述插座电机减速箱29将插座电机30的高转速低扭矩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后输出给所述插座升降丝杠28,插座升降丝杠28的转动可以使所述插座升降螺母31发生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插座本体13升降。
34.如图3、图5所示,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还包括导杆1306、导杆孔9011,优选的,所述导杆1306位于插座本体13的底部,所述导杆孔9011位于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底部与所述导杆130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导杆1306与所述导杆孔9011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
述导杆1306和导杆孔9011用于为所述插座本体13的升降进行导向。
35.优选的,在所述导杆1306和导杆孔9011的配合间隙中设置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润滑油或润滑脂。
36.如图1、图2、图6所示,在所述未升起状态下,所述插座本体13隐藏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内部,所述透明桌面18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上方开有插座通过孔1801,所述插座本体13可穿过所述插座通过孔1801实现上升,上升至所述升起状态时,所述插座本体13侧面的若干充电插孔全部露出,可用于为其他设备充电。
37.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升降插座还包括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13的上端,无论所述插座本体13处于未升起状态还是升起状态,都可以为其上方放置的需要无线充电的其他设备充电。
38.优选的,在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玻璃盖板,当所述插座本体13处于未升起状态时,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上的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齐平。
39.优选的,所述插座本体13的升降采用电容触摸控制,在插座本体13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所述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与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连接,当在插座本体13的上表面进行双击轻触操作时,可以使插座本体13由未升起状态上升变为升起状态,或由升起状态下降变为未升起状态。
40.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源。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藏式升降插座及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的主电源20连接的是家用交流电。优选的,所述左前桁条904的内部是中空的,主电源20的电源线从所述左前桁条904最前方进入左前桁条904内部,左前桁条904内部设置有电源适配装置,可以将主电源20所接的家用交流电转换输出为所述智能透明办公桌各个模块所需要的电压及功率,同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藏式升降插座供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