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1:23: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2.工程建筑安装用的支撑架,在建筑施工现场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会用木材(木棍)作为支撑架,然后支撑在上一层施工好的带有钢筋笼(钢筋圈)的木板包围盒腔底部,该木板包围盒腔包围在预期建设楼板的外围,由此提高稳定性,减少出现塌陷的问题,进而便于向盒腔内浇筑混凝土。
3.根据建筑建设标准,通常楼层的层高往往会随着楼层数量的增加而有所变化,因此用于支撑架的木材(木棍)也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高度进行调整,通常是将较长的木材锯短,或者在较短的木材末端通过螺钉打入木板以增加长度,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存在操作困难和通用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能够实现调节整体长度,以适用不同建筑高度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调节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适配,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
7.进一步得,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螺纹孔的末端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板,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下支撑板的平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与所述调节杆的其一末端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板,所述调节杆垂直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平面设置。
8.进一步得,所述下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面设置有下锯齿面,所述上支撑板远离所述调节杆的端面设置有上锯齿面。
9.进一步得,所述下锯齿面和上锯齿面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10.进一步得,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螺纹孔一侧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调节杆的外周面贯通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沿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11.进一步得,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头,所述调节杆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安装头,若干所述安装头关于所述活动环的轴线沿环形间隔分布设置,所述安装头远离所述活动环的末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螺纹头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适配。
12.进一步得,所述安装头的外周面设置有橡胶层。
13.进一步得,所述安装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头关于所述活动环的轴线沿环形方向等角度分布设置。
14.进一步得,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下支撑板一侧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槽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四个组装头,四个所述组装头关于所述转动环的轴线沿环形方向等角度分布设置,所述组装头远离所述转动环的一端开设有组装孔,所述连接杆的螺纹头与所述组装孔螺纹适配。
15.进一步得,所述组装头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层。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旨在于实现调节支撑架整体长度,以适用不同建筑高度的作用,从而达到使用通用性和便利性的有益效果。故而通过在支撑杆的一端设置螺纹孔,而在调节杆的外周面设置螺纹部,利用调节杆的螺纹部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杆和调节杆整体结构长度的作用,由此达到适用不同建筑楼层高度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连接调节长度的方式,具有操作简易快速的作用。另外的,通过在支撑杆和调节杆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撑杆利用第一支撑部支撑底部,调节杆利用第二支撑部支撑顶部,以扩大支撑面积,进而实现提高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使用状态图。
21.图中:1、支撑杆;11、螺纹孔;12、防滑纹;13、环形槽;14、转动环;15、组装头;151、组装孔;152、防滑层;16、下支撑板;17、下锯齿面;2、调节杆;21、螺纹部;22、上支撑板;23、上锯齿面;24、活动环;25、安装头;251、连接孔;252、橡胶层;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包括支撑杆1和调节杆2,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杆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1,调节杆2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部21,螺纹部21与螺纹孔11螺纹适配,支撑杆1远离螺纹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调节杆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
2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实现调节支撑架整体长度,以适用不同建筑高度的作用,从而达到使用通用性和便利性的有益效果。故而通过在支撑杆1的一端设置螺纹孔11,而在调节杆2的外周面设置螺纹部21,利用调节杆2的螺纹部21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杆1和调节杆2整体结构长度的作用,由此达到适用不同建筑楼层高度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连接调节长度的方式,具有操作简易快速的作用。另外的,通过在支撑杆1和调节杆2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撑杆1利用第一支撑部支撑底部,调节杆2利用第二支撑部支撑顶部,以扩大支撑面积,进而实现提高支撑稳定性的有
益效果。
25.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起到良好支撑作用的功能。第一支撑部包括与支撑杆1远离螺纹孔11的末端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板16,支撑杆1垂直于下支撑板16的平面设置;第二支撑部包括与调节杆2的其一末端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板22,调节杆2垂直于上支撑板22的平面设置。因此,在使用时,利用下支撑板16与底部的楼板顶面抵接支撑,然后通过螺纹调节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整体长度至上支撑板22与顶部楼板的底面支撑,同时将杆末端的点支撑转变为板的面支撑,从而达到提高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26.为了减少下支撑板16和上支撑板22与相应的支撑面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下支撑板16远离支撑杆1的端面设置有下锯齿面17,上支撑板22远离调节杆2的端面设置有上锯齿面23。具体的,通过设置上锯齿面23和下锯齿面17,以增强下锯齿面17和上锯齿面23支撑位置的粗糙度,从而达到增强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下锯齿面17和上锯齿面23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对下锯齿面17和上锯齿面23的材料进行限定,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下锯齿免和上锯齿面23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27.为了方便调节转动调节杆2,支撑杆1靠近螺纹孔11一侧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12,以增强支撑杆1表面的防滑度。调节杆2的外周面贯通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沿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因此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初步调节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整体长度,然后再利用扳手插入通孔内进而进一步的加紧紧固调节,从而达到提高调节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28.参照图1至图3所示,通过单一的相互连接的支撑杆1和调节杆2进行支撑,有时会存在支撑稳定性低的问题,为了将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一体结构相互连接,从而达到实现面支撑的作用,进而实现提高支撑稳定性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头(图中未示出),调节杆2的螺纹部21螺纹连接有活动环24,活动环24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安装头25,若干安装头25关于活动环24的轴线沿环形间隔分布设置,安装头25远离活动环24的末端开设有连接孔251,连接杆3的螺纹头与连接孔251螺纹适配。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连接杆3两端的螺纹头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调节杆2的连接孔25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相邻相互连接的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一体结构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功能,其中活动环24与调节杆2的螺纹部2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调节活动环24沿杆长方向运动的功能,由此减少由于水平面不一而难以连接的情况。
29.为了便于转动安装头25,使得连接杆3的螺纹头与连接孔251螺纹连接的功能。安装头25的外周面设置有橡胶层252。于此同时,安装头2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头25关于活动环24的轴线沿环形方向等角度分布设置。由此使得与活动环24的安装头25的连接孔251螺纹连接的多个连接杆3处于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平行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体结构的整体更为整齐规范易于整体。
30.为了进一步提高多个通过连接杆3连接的互连的支撑杆1和调节杆2的一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支撑杆1靠近下支撑板16一侧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13的轴线与支撑杆1的轴线同轴设置,环形槽13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4,转动环14的外周面转动连接有
四个组装头15,四个组装头15关于转动环14的轴线沿环形方向等角度分布设置,组装头15远离转动环14的一端开设有组装孔151,连接杆3的螺纹头与组装孔151螺纹适配。且组装头15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层152。由此实现整体结构稳定,且易于组装的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