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障装置和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3:42: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障装置和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的车头下方一般设有排障装置,用于清理轨道上的异物。排障装置在清理异物时,异物在排障装置处容易进入到轨道车辆的下方,可能影响到车辆下方的部件运行,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排障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排障部,所述壳体包括前端部和自所述前端部的两端向后延伸的侧部,所述第一排障部设于所述前端部的前侧;所述排障装置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前端部的后方,且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个所述侧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排障装置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封住所述腔体的底部。
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部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底部;所述封板的前侧、后侧,一者搭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上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另一者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
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部设有能够观测到所述壳体内侧的观察窗。
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障装置还包括第二排障部,所述第二排障部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部。
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障部包括至少两块板面叠置放置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外表面包括所述板面和侧边;所述橡胶板的侧边包括底边,至少一个所述橡胶板的底边低于另一个所述橡胶板的底边。
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障部设于所述侧部的内侧的下端。
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的内侧设有底部开口的盒体,所述橡胶板固定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橡胶板向下伸出所述盒体。
1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内固定有金属板,所述橡胶板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和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夹紧所述橡胶板。
1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障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为螺栓,多个所述螺栓通过金属丝缠绕连接。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底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障装置,所述排障装置与所述底架固定。
13.本技术中的排障装置壳体的前端部设置第一排障部,并设置向后延伸的侧部,连接部用于和底架固定,连接部和壳体围合形成的腔体的底部由封板封住,这样,排障装置的
壳体将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防止异物侵入车下,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排障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排障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俯视图;
17.图4为图3的左视图;
18.图5为3的仰视图;
19.图6为图2中排障装置和底架安装后的示意图;
20.图7为图6的前端视角视图;
21.图8为图6另一视角的视图;
22.图9为图1中排障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23.图10为图9中封板的示意图;
24.图11为图1中排障装置沿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25.图12为图11中封板的前侧、后侧分别与壳体的前端部、连接部连接的示意图;
26.图13为图1中未安装封板、观察窗、第二排障部的示意图;
27.图14为图9中观察窗的示意图;
28.图15为图5中a部位的放大图;
29.图16为图8中b部位的放大图。
30.图1-16中附图标记如下:
31.11-前端部;111-罩体;112-第一固定部;12-侧部;12a-窗口;13-盒体;14-骨架;15-上盖板;
32.2-安装平板;21-螺栓;
33.3-观察窗;31-连接件;32-活动门;
34.4-第二排障部;41-第一橡胶板;42-第二橡胶板;43-金属板;44-螺栓;45-金属丝;
35.5-封板;51-止转部;52-连接孔;
36.6-支撑梁;
37.7-连接部;71-螺栓;72-第二固定部;73-止转部;
38.10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0.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前”、“后”分别是以轨道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基准,朝向前进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具体示于图3、5。需要说明的是,排障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头位置,这里所述的前进方向即为该车头作为牵引车头行驶为基准。
41.请参考图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排障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排障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且未显示壳体顶部的上盖板15;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3的仰视图。
42.该实施例中的排障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前端部11和自前端部11的两端向后延伸的侧部12,如图1所示,壳体大致呈开口朝向后侧的u形,并且两个侧部12由前至后渐扩设置,前端部11大致为弧形,以和轨道车辆的车头随型设置。这里的前端部11和侧部12主要是便于描述壳体的形状,图1中前端部11和侧部12实际上为一体式,并无明确的物理区分边界。本实施例中壳体为空心型材结构,壳体包括围合形成空心型材腔体的盖板和位于空心型材腔体内的骨架14,盖板和骨架14都是拼焊结构,如图2所示,壳体顶部的上盖板15可以封盖住骨架14,还可以结合图11理解壳体的空心型材结构。
43.排障装置还包括第一排障部,第一排障部设于前端部11的前侧,如图4、5所示,第一排障部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罩体111,罩体111可以是如图5所示由壳体前端部11的前侧向后凹陷形成,具体即由壳体前侧的盖板向后凹陷形成,形成的两个罩体111大致呈v形布置,沿排障装置的前后中线对称设置,罩体111的开口斜向前和向下,轨道上的异物可以由罩体111的下沿予以清除并限制于罩体111中,从而防止异物飞溅,该排障装置例如可以用于除雪。
44.该排障装置的前侧设置的第一排障部位于壳体的前端部11前侧,且向后凹陷,整个前端部11、罩体111都是曲面造型,壳体前端部11围合的内侧空间有限,壳体两侧的侧部12则向后延伸,可以增加壳体围合的内侧空间,此时,侧部12延伸到轨道车辆的设备舱位置,可以包裹到设备舱的两侧。
45.再看图1,排障装置还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位于壳体的前端部11的后方,处于壳体的内侧空间,且连接部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壳体的两个侧部12,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大致竖立布置的立板结构,连接部设有多个连接孔。如图1所示,排障装置还包括支撑梁6,支撑梁6的前端连接壳体前端部11的后侧盖板,支撑梁6的后端连接至连接部7的前侧。
46.可结合图6-8理解,图6为图2中排障装置和底架100安装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前端视角视图;图8为图6另一视角的视图,示意出排障装置的底部。
47.该实施例中的排障装置与底架100安装时,底架100的端部立面可通过紧固件插入连接孔而与连接部7紧固,紧固件例如是图2中所示的多个螺栓71。壳体的侧部12设有安装平板2,底架100的两侧边梁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安装平板2,紧固件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多个螺栓21。支撑梁6可以起到加强支撑底架100的作用。轨道车辆在遭遇前端障碍物撞击时,碰撞力通过排障装置的传力路径依次为:排障器的前端部11的外曲面-骨架14-支撑梁6-底架100的前端面-牵引梁,力的传递路径近乎为直线,能够有效承受大型障碍物碰撞。
48.如图3所示,壳体的前端部11和两个侧部12包围形成壳体的内侧空间,设置的连接部7会将壳体的内侧空间划分为位于前侧的腔体,和位于后侧的空间,前侧的腔体即由连接部7和壳体围合形成,而划分的后侧的空间对应于设备舱的位置。
49.请结合图9、10理解,图9为图1中排障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示意出排障装置的底部;图10为图9中封板5的示意图。
5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排障装置还包括封板5,封板5封住上述腔体的底部,这样,排障装置的壳体将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前侧的腔体底部由封板5封住,后侧空间由设备舱的部分封住。如此设置,可以防止异物侵入车下,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51.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板5大致呈梯形,梯形的短边位于长边的前侧,封板5的结构根据连接部7和壳体围合的腔体形状而定,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的限制。
52.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1理解,图11为图1中排障装置沿前后方向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封板5的前侧、后侧分别与壳体的前端部11、连接部7连接的示意图。
53.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前端部11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部112,第一固定部112具体为壳体前端部11的底部边缘向后延伸设置的连接板结构,连接部7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72,第二固定部72具体为连接部7的底部边缘向前延伸的连接板结构。第一固定部112和第二固定部112可以具有高度差,第一固定部112的顶部低于第二固定部72的底部,这样,封板5的前侧可以搭接到第一固定部112之上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封板5的后侧可以位于第二固定部72的下方,第二固定部72搭接在封板5的后侧之上,封板5与第二固定部72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都可以是螺栓,图10示意出封板5后侧用于和螺栓配合的连接孔52,和示于前侧的螺栓以及防止螺栓转动的止转部51,图12示意出止转部73。在本实施例中,梯形的封板5的短边和两条侧边均为封板5的前侧,梯形的封板5的长边为封板5的后侧,梯形封板5的前侧与壳体对应,后侧与连接部7对应。
54.如此设置,封板5可以直接插入到安装位置,易于进行安装操作,并且不易掉落。可知,顶部较低的第一固定部设置到连接部7,底部较高的第二固定部设置到前端部也可以,此时,封板5的前侧位于第二固定部之下,封板5的后侧搭接在第一固定部之上,也是可以的,不再赘述。
55.请继续参考图9并结合图13、14理解,图13为图1中未安装封板5、观察窗3、第二排障部4的示意图;图14为图9中观察窗3的示意图。
56.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部12可设有能够观测到壳体内侧空间的观察窗3,如图14所示,观察窗3具有活动门32和连接件31,连接件31用于固定到图13中侧部12开设的窗口12a位置。如前所述,壳体的后侧空间对应于设备舱,则通过手动打开观察窗3的活动门可查看车下设备状态,例如观察沙位。
57.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2、13,并结合15-16理解,图15为图5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16为图8中b部位的放大图。
58.排障装置还包括第二排障部4,第二排障部4设于壳体的侧部12,为了达到排障目的,显然第二排障部4至少部分位于侧部12的下方。第二排障部4作为第一排障部的补充,第二排障部4可以更接近轨面设置,以清除轨道上的异物。
59.如图16所示,第二排障部4包括两块橡胶板,橡胶板的外表面包括板面和位于四周的侧边,两块橡胶板的板面相对,二者相贴靠以叠置布置。这里定义两块橡胶板分别为第一橡胶板41和第二橡胶板42,橡胶板的侧边包括底边,第一橡胶板41的底边高于第二橡胶板42的底边。第一橡胶板41和第二橡胶板42叠置在一起,可以增加第二排障装置的强度;而,第一橡胶板41低于第二橡胶板42,则排障时,异物首先接触第一橡胶板41,第一橡胶板41承担了主要的排障功能,可以降低第二排障部4的磨损,当第一橡胶板41磨损后,可以由第二橡胶板42进行排障,而且更换时,在第二橡胶板42尚未磨损时,仅需更换第一橡胶板41即可。当然,在第一橡胶板41未损坏时,也并非仅由第一橡胶板41排障,在异物较多且部分异物也可以接触到第二橡胶板42时,则可以由第一橡胶板41和第二橡胶板42共同排障。可以理解,第二排障部4不限于包括两块橡胶板,也可以是更多块。
60.图15、16中,第一橡胶板41位于第二橡胶板42的外侧,这里定义朝向两个侧部12之间的方向为向内,反之为向外。第一橡胶板41设于外侧更易于磨损,则选取其设置为更低以
首先接触异物。
61.如图1所示,第二排障部4具体设于侧部12的内侧的下端,设于内侧便于保证整体的宽度限制和外观效果。具体地,结合图13理解,壳体侧部12的内侧设有底部开口的盒体13,盒体13可以是一体形成于壳体的侧壁,也可以是分体设置。上述的第二排障部4的第一橡胶板41、第二橡胶板42均固定于盒体13内,且两个橡胶板向下伸出盒体13的底部开口,这样盒体13对橡胶板具有保护的作用,并且清除的异物可以限制在盒体13内,以免飞溅到内部影响到其他部件的运作。
62.如图15所示,盒体13内可进一步固定有金属板43,例如是钢板,第一橡胶板41和第二橡胶板42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金属板43,金属板43固定于盒体13内,可以是焊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紧固,金属板43和盒体13的壁将第一橡胶板41和第二橡胶板42夹紧固定,固定更为可靠,且可提升强度。如图15所示,第二排障部4包括多个第三紧固件,第三紧固件为螺栓44,多个螺栓44通过金属丝45缠绕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螺栓44发生转动而导致橡胶板的紧固失效。
6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底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障装置,排障装置与底架固定,具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6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