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眩光组合物、防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2-07-02 09:14: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防眩光组合物包括20~80%的光固化预聚物、0.5~10%的硅氧化物微粒、0.5~30%的纤维素化合物和0.1~10%的光引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化合物包括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醋酸酯丙烯酸酯和钙甲基纤维素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80000g/mo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化合物的分子中包括羟基,所述羟基的质量含量与所述纤维素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不高于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直径为1~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化物微粒与所述防眩光组合物的质量比例为0.5~7%;所述硅氧化物微粒为二氧化硅或硅树脂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预聚物的分子中含有丙烯酸酯、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不饱和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光固化预聚物选自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组合物还包括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调平剂、表面活性剂、防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羟基酮类、氨基酮类和氢去氧型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10.一种防眩膜,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防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层的远离基板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所述防眩层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组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硅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直径的比例为80~95%;优选地,所述防眩层的厚度为0.7~4.95μm。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化物微粒在所述防眩层中呈单粒子层排列分布。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所述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具有3000~30,000nm的延迟;优选地,所述透明基材选自聚酯薄膜。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与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之差nx-ny即δn为0.05~0.30,优选地,δn为0.09~0.20,所述慢轴方向为折射率大的方向,所述快轴方向为与所述慢轴方向正交的方向。15.一种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所述防眩光组合物混合搅拌溶解,分散均匀,得到涂布液;(2)将涂布液以刮板涂布或凹板涂布方式涂布在基板上,在30~150℃的温度下蒸发10s~1h,优选在30s~10min内,蒸发并干燥挥发物,然后照射uv光使其硬化得到所述防眩膜;优选
地,所述uv光的照射量为0.01~10j/cm2;优选地,所述uv光的照射量为0.1~2j/cm2。16.一种偏振片,其为具备偏振元件而成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在偏振元件的至少一面具备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1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或者具备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偏振片,优选地,所述图像显示装置选自液晶显示装置、阴极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或触摸板式输入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组合物、防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防眩光组合物包括光固化预聚物、硅氧化物微粒、纤维素化合物。所述纤维素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80000g/mol;所述羟基的质量含量与所述纤维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不高于5%;所述硅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直径为1~5μm。由于防眩光组合物中的纤维素化合物可以使硅氧化物微粒更均匀地分散于防眩层,且防眩层的厚度相对于硅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直径的比例为80~95%,所以在防眩层产生了与表面凹凸形状对应的膜厚差,同时硅氧化物微粒在防眩层中呈单粒子层排列分布。在本发明的防眩膜中,层压在透明基材一面的防眩层在保持优秀防眩性的同时,还具有防止干涉条纹、白浊、表面闪烁等优点。表面闪烁等优点。表面闪烁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文堤煜 赵忠丹 郭平胜 季立富 王化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