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19:2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传统线性电阻丝加热器,电阻丝会将部分电能转换成内能,也就有了无用的光能,在达到一定高温时电阻丝会发红光,影响使用条件。而半导体电热膜在工作状态下将电能几乎全部转换成了热能,不会释放无用的光能。半导体电热膜的电热转换效率高于电阻丝15-30%,半导体电热膜产生的总热量更高,更省电。
3.由于电阻丝是采用线性发热的形式,其发热表面积很小。相同功率线性发热形式的电阻丝加热器的表面温度要远比面状发热形式的半导体电热膜加热器的高,在加热空气时会将空气中的水分急速蒸干,吹出的热风中湿度会极具下降,常常给人干燥的感觉。而半导体电热膜将相同的总功率分摊到整个加热器基体表面积上,单位面积发热温度远低于电阻丝,但产生的总热能却超过电阻丝,因此将半导体电热膜做成电加热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包括陶瓷基体,所述陶瓷基体正面边缘固定连接有侧固定座,所述陶瓷基体侧壁及所述侧固定座下表面开设有电极接线槽,所述陶瓷基体反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电极接线孔,所述陶瓷基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纳米电热膜,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上表面在所述电极接线孔对应位置及所述陶瓷基体圆周边缘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极,所述电极分为内外两圈且分别与所述电极接线孔和所述电极接线槽相对应,两个电极之间区域为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且电极与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陶瓷基体上通过连接接地导线实现接地处理,保证其上产生的静电被及时导出,确保安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陶瓷基体中部开设有蜂窝状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通孔实现空气的流通,便于对空气的加热,所述侧固定座上在所述电极接线槽中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陶瓷基体上在所述电极接线孔底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中可以外接电源线,实现电极与电源线的连接,所述侧固定座边缘开设有安装卡槽,便于将陶瓷基体安装到起到防护作用的外壳体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在高温环境下镀膜加工在所述陶瓷基体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极为银浆通过丝印加工和高温烧结后加工在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和所述陶瓷基体上,电极连接上电源后便可实现对半导体纳米电热膜的通电。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陶瓷基体上加工了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和电
极,利用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通电均匀发热的特性及陶瓷基体耐高温、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特性形成了陶瓷加热器,具有发热效果好、电热转化率高的优点,而蜂窝状的陶瓷基体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对空气的加热更加的均匀,同时增加了空气接触加热面积,加热效果更好,本加热器可以做成微小型产品,适用于低电压及高电压工况,适用面广,相比传统电热丝加热器,更加的节能,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
11.图中:1陶瓷基体、101通气孔、102第一螺丝孔、103第二螺丝孔、104安装卡槽、2电极、3半导体纳米电热膜、4侧固定座、5电极接线槽、6电极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2.实施例1
1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包括陶瓷基体1,所述陶瓷基体1正面边缘固定连接有侧固定座4,所述陶瓷基体1侧壁及所述侧固定座4下表面开设有电极接线槽5,所述陶瓷基体1反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电极接线孔6,所述陶瓷基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在高温环境下镀膜加工在所述陶瓷基体1上,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上表面在所述电极接线孔6对应位置及所述陶瓷基体1圆周边缘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极2,所述电极2分为内外两圈且分别与所述电极接线孔6和所述电极接线槽5相对应,两个电极2之间区域为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且电极2与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极2为银浆通过丝印加工和高温烧结后加工在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和所述陶瓷基体1上,电极2连接上电源后便可实现对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的通电,所述陶瓷基体1中部开设有蜂窝状的通气孔101,所述通气孔101为通孔实现空气的流通,便于对空气的加热,所述侧固定座4上在所述电极接线槽5中开设有第一螺丝孔102,所述陶瓷基体1上在所述电极接线孔6底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一螺丝孔102和第二螺丝孔103中可以外接电源线,实现电极2与电源线的连接,所述侧固定座4边缘开设有安装卡槽104,便于将陶瓷基体1安装到起到防护作用的外壳体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陶瓷基体1的其他部位镀上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所述陶瓷基体1上通过连接接地导线实现接地处理,保证其上产生的静电被及时导出,确保安全。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加热器可以安装到具有防护作用的外壳中,在陶瓷基体1的绝缘处和外壳之间用接地导线连接,便可实现对陶瓷基体1的接地处理,便于其上产生的静电的释放,而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螺丝孔102和第二螺丝孔103中可以外接电源线在电极接线槽5和电极接线孔6处,实现两个电极2与电源线的连接,两个电极2不分正负极,电极2通电后便可使位于两个电极2之间的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发热,空气从通气孔101处流通穿过陶瓷基体1实现加热。
15.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及电路连接部分为现有技术。
16.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体(1),所述陶瓷基体(1)正面边缘固定连接有侧固定座(4),所述陶瓷基体(1)侧壁及所述侧固定座(4)下表面开设有电极接线槽(5),所述陶瓷基体(1)反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电极接线孔(6),所述陶瓷基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上表面在所述电极接线孔(6)对应位置及所述陶瓷基体(1)圆周边缘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极(2),所述电极(2)分为内外两圈且分别与所述电极接线孔(6)和所述电极接线槽(5)相对应,所述电极(2)与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之间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体(1)中部开设有蜂窝状的通气孔(101),所述通气孔(101)为通孔,所述侧固定座(4)上在所述电极接线槽(5)中开设有第一螺丝孔(102),所述陶瓷基体(1)上在所述电极接线孔(6)底部开设有第二螺丝孔(103),所述侧固定座(4)边缘开设有安装卡槽(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在高温环境下镀膜加工在所述陶瓷基体(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为银浆通过丝印加工和高温烧结后加工在所述半导体纳米电热膜(3)和所述陶瓷基体(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陶瓷加热器。本实用新型在陶瓷基体上加工了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和电极,利用半导体纳米电热膜通电均匀发热的特性及陶瓷基体耐高温、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特性形成了陶瓷加热器,具有发热效果好、电热转化率高的优点,而蜂窝状的陶瓷基体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对空气的加热更加的均匀,同时增加了空气接触加热面积,加热效果更好,本加热器可以做成微小型产品,适用于低电压及高电压工况,适用面广,相比传统电热丝加热器,更加的节能,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 杨小华 蔡建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晶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6/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