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18:3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
3.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是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是: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具体过程是: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的冷媒,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水中,产生热水。
4.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在结构及功能上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但现有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现有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一般存在以下不足:需要配备大的水箱,整体空间占用较大,安装施工比较麻烦,另外,冷热水需要单独增加增压泵,能耗较高,同时并不是所有加热后的热水都是需要被用的,热水利用率也不够高;再者,当涉及楼层较多时,其供水会存在水压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耗低、热水利用率高、空间占用小、安装施工便利、供水压力稳定的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水箱和储热水箱,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水箱、储热水箱顺次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与加热水箱之间设有加热循环水泵,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储热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还与热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的底部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入水管道与冷水进水管、热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入水管道上设有动力泵、电磁阀;所述储热水箱通过入水管道与加热水箱底部的入水口相连通。
8.作为优选,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
9.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阀。
10.作为优选,所述储热水箱包括顺次串联的第一储热水箱、第二储热水箱、第三储热水箱、第四储热水箱和第五储热水箱。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储热水箱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储热水箱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储热水箱包括第三入口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四储热水箱包括第四入口和第四出水管,所述第五储热水箱包括第五入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
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第四出水管均延伸至相应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五储热水箱底部,所述出水口与加热水箱底部的入水口相连通。
12.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二出水管与第三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四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出水管与第五入口相连通。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二排气阀,第二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三排气阀,第三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四排气阀,第四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五排气阀,第五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六排气阀。
14.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水箱的容积为500l,第一储热水箱、第二储热水箱、第三储热水箱、第四储热水箱、第五储热水箱的容积分别为500l。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冷热水压力均来自市政管网,冷热水压力保持平衡;冷热水无需单独增加增压泵,有效降低热水系统运行能耗,热水分仓储存,水箱之间不会发生冷热混合,解决了系统补水造成的供水温度下降的问题,实现全天候恒温恒压供水,可以单个或多个并联组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安装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者替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18.参照图1,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1、加热水箱2和储热水箱,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加热水箱2、储热水箱顺次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与加热水箱2之间设有加热循环水泵3,加热水箱2的热水出口4与储热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2的热水出口4还与热水出水管5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2的底部设有入水口6,所述入水口6通过入水管道7与冷水进水管8、热水回水管9相连通,所述入水管道7上设有动力泵10、电磁阀11;所述储热水箱通过入水管道7与加热水箱2底部的入水口6相连通。
19.所述储热水箱包括顺次串联的第一储热水箱12、第二储热水箱13、第三储热水箱14、第四储热水箱15和第五储热水箱16。
20.所述第一储热水箱12包括第一入口17和第一出水管18,所述第二储热水箱13包括第二入口19和第二出水管20,所述第三储热水箱14包括第三入口21和第三出水管22,所述第四储热水箱15包括第四入口23和第四出水管24,所述第五储热水箱16包括第五入口25和出水口26,所述第一出水管18、第二出水管20、第三出水管22、第四出水管24均延伸至相应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口26设置在第五储热水箱16底部,所述出水口26与加热水箱2底部的入水口6相连通。
21.所述加热水箱2的热水出口4与第一入口17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18与第二入口19相连通,所述二出水管20与第三入口21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22与第四入口23相连通,
所述第四出水管24与第五入口25相连通。
22.所述热水回水管9上设有回水泵27,所述加热水箱2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阀28,所述第一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二排气阀29,第二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三排气阀30,第三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四排气阀31,第四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五排气阀32,第五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六排气阀33。
23.所述加热水箱2的容积为500l,第一储热水箱12、第二储热水箱13、第三储热水箱14、第四储热水箱15和第五储热水箱16的容积分别为500l。
24.本实用新型冷热水压力均来自市政管网,冷热水压力保持平衡;冷热水无需单独增加增压泵,有效降低热水系统运行能耗,热水分仓储存,水箱之间不会发生冷热混合,解决了系统补水造成的供水温度下降的问题,实现全天候恒温恒压供水,可以单个或多个并联组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安装施工难度。
2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水箱和储热水箱,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水箱、储热水箱顺次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与加热水箱之间设有加热循环水泵,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储热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还与热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加热水箱的底部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入水管道与冷水进水管、热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入水管道上设有动力泵、电磁阀;所述储热水箱通过入水管道与加热水箱底部的入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包括顺次串联的第一储热水箱、第二储热水箱、第三储热水箱、第四储热水箱和第五储热水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水箱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储热水箱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储热水箱包括第三入口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四储热水箱包括第四入口和第四出水管,所述第五储热水箱包括第五入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第四出水管均延伸至相应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五储热水箱底部,所述出水口与加热水箱底部的入水口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二出水管与第三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四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出水管与第五入口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二排气阀,第二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三排气阀,第三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四排气阀,第四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五排气阀,第五储热水箱顶部设有第六排气阀。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的容积为500l,第一储热水箱、第二储热水箱、第三储热水箱、第四储热水箱、第五储热水箱的容积分别为500l。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顺次连通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水箱和储热水箱,空气源热泵机组与加热水箱之间设有加热循环水泵,加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热水出水管相连通;加热水箱的底部设有入水口,入水口通过入水管道与冷水进水管、热水回水管相连通,入水管道上设有动力泵、电磁阀;储热水箱通过入水管道与加热水箱底部的入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冷热水压力均来自市政管网,冷热水压力保持平衡;冷热水无需单独增加增压泵,有效降低热水系统运行能耗,热水分仓储存,水箱之间不会发生冷热混合,解决了系统补水造成的供水温度下降的问题,实现全天候恒温恒压供水,可以单个或多个并联组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安装施工难度。施工难度。施工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威恳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6/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