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

2022-06-29 07:3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


背景技术:

2.目前对复杂管道广泛采用的加热方法是火焰加热法,加热速度慢,加热时的温度不易受到有效控制。在中高频感应加热系统中,感应加热线圈作为核心部件,是由中空铜管按需求绕制成螺旋形,经过绝缘和加固制作而成。加热系统工作时,感应线圈在交变电流作用下产生高强磁场,工件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进而由于自身电阻而被加热。通常使用的感应线圈多为一段式,螺旋线圈各匝之间沿中心线方向均匀排布,温度控制主要由中频电源和电容器来调节。
3.在对较长管件的局部加热采用闭合式线圈从一端套入的感应加热方式,一方面使用不便,另一方面,某些特定场合对工件的装夹要求较高,无法套入。
4.目前的可开合式的加热线圈采用人工手动开合的方式较多,人工将感应器锁紧,加热完成后将缩进机构拆下手动打开,安全性不高,并且增加成本。针对复杂管件和较长管件的局部加热,提出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
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包括线圈和变压器,线圈包括上弧条框架和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上弧条框架一端与位于其一侧的感应下框架上端可转动连接,上弧条框架另一端可与位于其另一侧的感应下框架上端相接触,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的铰接端上面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铰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一侧的感应下框架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驱动机构可带动上弧条框架相对于一侧的感应下框架转动,变压器与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下端电连接。
8.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线圈还包括铰固定支架,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包括夹持部和支架,支架上端与夹持部一端固定连接,夹持部呈弧形,两个夹持部可与上弧条框架形成近圆形的非封闭框架,铰固定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铰链销,上弧条框架一端通过铰链销与铰固定支架铰接,铰固定支架与感应下框架的夹持部上端固定连接,且感应下框架端部位于铰链销下方。
9.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加强筋和连接架,夹持部与支架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夹持部和支架均与加强筋固定连接,连接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加强筋固定连接,连接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10.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驱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气缸,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铰链销、第二连杆和y接头,y接头与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气缸与固定块铰接连接,第二
连杆一端与y接头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上弧条感应线圈铰接端上面固定连接。
11.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均为空心结构,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可与外部相连通。
12.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驱动机构采用绝缘材料或使用绝缘涂层或套绝缘皮套。
13.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驱动机构外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绝缘涂层或套绝缘皮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并且使得上弧条框架一端与感应上框架端部铰接,并且通过在感应下框架下端设置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可带动上弧条框架可相对于感应下框架转动,进而控制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上端相接触或分离,达到控制加热线圈开合的效果。即可方便于在管件的任意位置将其放入感应下框架和上弧条框架之间,同时便于取出。同时上弧条框架与感应下框架可对管件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弧条框架与连杆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弧条框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19.图中:上弧条框架1、感应下框架2、加强筋3、支架4、气缸5、y 接头6、第二连杆7、第一连杆8、胶固定架9、固定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1.参阅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和本实用新型上弧条框架与连杆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流程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开合式感应加热线圈,包括线圈,线圈包括上弧条框架1、铰固定支架9和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2。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2包括夹持部和支架4,支架4上端与夹持部一端固定连接,夹持部呈弧形,两个夹持部可与上弧条框架1形成近圆形的非封闭框架。还包括加强筋3和连接架,夹持部与支架4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3,夹持部和支架4均与加强筋3固定连接,连接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加强筋3固定连接,连接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22.铰固定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铰链销,上弧条框架1一端通过铰链销与铰固定支架9铰接,铰固定支架9与感应下框架的夹持部上端固定连接,且感应下框架端部位于铰链销下方。上弧条框架1另一端可与位于其另一侧的夹持部上端相接触。上弧条框架1与感应下框架2 的铰接端上面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铰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与设置有铰固定支架9的感应下框架2下端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可带动上弧条框架相对于设置有铰固定支
架9感应下框架2转动,固定块1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23.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上弧条框架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包括气缸5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铰链销、第二连杆7和y接头6,气缸5与固定块10铰接连接,固定块10与支架4 下端固定连接。y接头6与气缸5输出端固定连接,y接头6上设置有铰链销,第二连杆7一端通过铰链销与y接头6铰接,第二连杆7 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一端铰接,第一连杆8另一端与上弧条感应线圈铰接端上面固定连接。
24.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管件局部进行加热时,气缸5伸缩端可带动第二连杆7向下移动,第二连杆7进而带动第一连杆8向下移动,第一连杆8可带动上弧条框架1相对于铰固定支架9上设置的铰链销向上翻转,此时上弧条框架1远离铰接端的一端与位于其另一侧的感应下框架2上端分离,因此控制加热线圈的开合,即可方便于在管件的任意位置将其放入感应下框架2和上弧条框架1之间,同时便于取出。将管件放入感应下框架2和上弧条框架1之间后,再次启动气缸5,气缸5通过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7带动上弧条框架1向下翻转,至上弧条框架 1远离铰接端的一端与位于其另一侧的感应下框架2上端相接触,打开电源即可形成闭合电路,开始工作,并且上弧条框架1与感应下框架2可对管件进行夹持,固定其位置。变压器与相互对称设置的感应下框架下端电连接。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弧条框架1与感应下框架2,并且使得上弧条框架1一端与感应上框架端部铰接,并且通过在感应下框架下端设置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可带动上弧条框架1可相对于感应下框架2转动,进而控制上弧条框架1与感应下框架2上端相接触或分离,达到控制加热线圈开合的效果。即可方便于在管件的任意位置将其放入感应下框架2和上弧条框架1之间,同时便于取出。同时上弧条框架1与感应下框架2可对管件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27.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