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7:15: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智慧停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机动出行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汽车已经在各家庭中日益普及,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停车位日益紧张,在学校、医院、老旧小区、商场等地尤为严重。
3.为了节约占地面积,人们设计了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是指利用空间资源,把车辆进行立体停放,节约土地并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车,其能有效提高停车效率,但立体停车库的建设成本较高且对建设空间有一定要求,此外,向上式的停车库影响市容市貌。
4.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来提高停车效率,是优化城市交通系统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停车位置有限,向上延伸的立式停车库对地上空间要求较高,智能化程度较低,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停车系统,其包括:支撑装置,其包括多个支撑柱;升降装置,其包括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并沿着所述支撑装置上下运动的升降支架以及沿着所述升降支架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升降台;导向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导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与各所述第一导向件相适配的第二导向件;定位装置,其包括分别固定在各所述支撑柱上的多个定位基座、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定位驱动件以及与各所述定位基座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件,所述定位驱动件与各所述定位件连接,用于驱动各所述定位件相对于对应所述定位基座呈角度转动。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柱,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与四个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连接的四个升降柱,各所述升降柱沿着对应所述支撑柱上下运动;各所述支撑柱上形成有竖直方向的升降内腔,各所述升降柱在对应所述升降内腔中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柱之间沿着所述升降柱的高度方向从低到高依次设置有下层升降台以及至少一个上层升降台。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为沿着各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外壁上的导向齿条,所述第二导向件为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下层升降台的底面且与所述导向齿条配合连接的导向齿轮,随着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各所述导向齿轮沿着对应所述导向齿条运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平行于所述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导向齿轮之间通过导杆连接;两个所述导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导杆以及所述同步带用于保证各所述导向齿轮的转动同步;所述同步轮为齿轮结构,所述同步带为齿条结构。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升降台的底部还设置有张紧件,所述张紧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下层升降台底部的固定板以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过渡轮,所述同步带经过所述过渡轮与两端的所述同步轮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竖直方向的长条孔,所述过渡轮用于固定在所述长条孔的不同位置,进而调节所述同步带的张紧程度。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定位基座,所述定位件上形成有导向斜面以及支撑面,所述下层升降台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有复位部,用于将所述定位件转动后复位;所述复位部为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固定;其中,随着所述升降台的上升,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定位基座接触,在所述定位基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呈角度旋转;当所述定位件移动至高于所述定位基座后,在所述复位部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旋转复位;之后,所述升降台下降至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定位基座接触,通过所述定位基座将所述定位件支撑固定。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垂直于所述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所述定位件之间分别形成有转接部,两个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转接部之间形成有拉杆;平行于所述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所述转接部之间通过中间连杆连接,所述中间连杆通过轴承座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台底部。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杆通过弧形板与所述定位驱动件连接,所述定位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板以及所述下层升降台铰接,其中,随着所述定位驱动件的伸缩,所述中间连杆带动所述转接部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定位件转动。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中间连杆之间还形成有连接套筒,所述中间连杆上沿着其周向形成有弧形的避让槽,所述连接套筒内形成有延伸至所述避让槽内的限位柱,初始状态下,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避让槽的一端,所述升降装置上升过程中,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定位基座的作用下转动,同时,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所述转接部以及所述连接套筒转动,所述避让槽相对于所述限位柱移动,所述中间连杆静止,避免与所述定位驱动件发生干涉。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升降台上还设置有信号部,所述支撑柱上形成有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下层升降台的位置;所述检测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位驱动件以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上升过程: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装置上升,当所述定位件上升至所述定位基座上方,定位件在复位部作用下复位,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信号部的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台下降至支撑面与所述定位基座接触;下降过程:
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装置上升一段高度后,定位驱动件带动连接套筒转动,在所述限位柱以及所述避让槽的相互作用下,所述中间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接部转动,转接部转动的同时,拉杆带动定位件转动,直至避开所述定位基座,随之,所述升降驱动件继续带动所述升降装置下降,直至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基座下方后,定位驱动件复位,在复位部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复位,完成所述升降装置的一次升降过程。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液压泵以及多个液压缸,各所述液压缸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各升降内腔底部,且分别与对应所述升降内腔中的所述升降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柱在所述升降内腔中运动。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升降台上形成有平行与所述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驻车道,所述驻车道的宽度大于车辆的轮胎宽度。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驻车道的前端,沿着停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驻车凸起以及第二驻车凸起,所述第一驻车凸起以及所述第二驻车凸起的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驻车道,所述第一驻车凸起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驻车凸起。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升降台上形成有向下层升降台方向延伸的安装内腔,所述液压泵安装在所述安装内腔中。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升降台以及所述下层升降台上还形成有检查口,所述上层升降台的检查口以及所述安装内腔上设置有盖板。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斜撑,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有加强连杆。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停车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从地面向下延伸设置地下停车位,停车系统位于该地下停车位内,沿着地下停车位的高度方向升降,空间利用率提高,且有利于空间整洁以及美化环境;停车系统中设置的导向装置,通过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第二导向件和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第一导向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升降装置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增强;使得升降过程平稳,有利于操作安全;其上设置的张紧件有利于调整导向装置中的同步带的松紧,提高同步带传动的准确性以及使用寿命;停车系统中设置有定位装置,对升降装置上升后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和固定支撑,不同定位件之间通过拉杆、转接件以及中间连杆实现同步运动,使得整个运动过程更加准确,智能化程度更高。
23.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 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中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中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中的张紧件位置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停车系统中的中间连杆位置示意图;图11是中间连杆与转接部连接状态示意图;图12是中间连杆与转接部拆分状态示意图;图13是驻车道位置示意图;图14是安装内腔位置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支撑装置;101、支撑柱;110、斜撑;120、加强连杆;130、连接横梁;200、升降装置;210、升降支架;220、下层升降台;230、上层升降台;231、安装内腔;2311、油管;240、驻车道;241、第一驻车凸起;242、第二驻车凸起;250、检查口;300、导向装置;310、导向齿条;320、导向齿轮;330、导杆;340、同步轮;350、同步带;360、张紧件;361、固定板;3611、长条孔;362、过渡轮;2621、限位槽;400、定位装置;401、连接板;410、定位基座;420、定位件;421、导向斜面;422、支撑面;430、拉杆;440、转接部;441、连接套筒;442、限位柱;450、中间连杆;451、支撑板;452、避让槽;460、轴承座;470、升降驱动件;
500、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2.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停车系统,其安装在室内或者是室外,用于停车,安装方式为预先从地面向地底方向开设地下停车位,将该停车系统设置在各地下停车位内,停车系统沿着地下停车位的高度方向升降,各地下停车位中的停车系统在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停车平台,用于停放多个车辆。
33.具体而言,该停车系统包括起到整体支撑作用的支撑装置100、沿着支撑装置100实现升降功能的升降装置200、用于提高升降装置200升降过程中稳定性的导向装置300以及在上升完成后,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的定位装置400。
34.下面,将针对各个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停车装置,其具体包括多个支撑柱101,支撑柱101的下方固定在从地面向地底位
置延伸的停车位底部,即,固定在地表下方。
35.优选的,支撑柱101为四个,分布在停车位的四个角上,为了提高支撑柱10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各支撑柱101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130,且各支撑柱101边侧设置有斜撑110,提高支撑柱101的稳定性,相邻支撑柱101之间还设置有交叉分布的加强连杆120。
36.升降装置200,其相对于支撑柱101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升降装置200包括升降驱动件470、与升降驱动件470连接并沿着支撑装置100上下运动的升降支架210以及沿着升降支架210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升降台。
37.升降台用于停放车辆,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升降支架210沿着高度方向可以设置多个升降台。
38.升降台具体可以分为下层升降台220以及上层升降台230,下层升降台220位于升降支架210的最底端,上层升降台230位于下层升降台220的上方,下层升降台220与上层升降台23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上层升降台230之间的距离大于车体的最大高度。
39.升降支架210具体包括与四个支撑柱101一一对应连接的四个升降柱,各升降柱沿着对应的支撑柱101上下运动。
40.各支撑柱101上形成有竖直方向的升降内腔,各升降柱在升降内腔中上下运动。
41.升降驱动件470与升降支架210连接,用于为升降支架210的升降提供动力,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470包括液压泵以及多个液压缸。
42.各液压缸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各升降内腔底部,且分别与对应升降内腔中的升降柱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柱在升降内腔中运动。
43.升降柱与升降内腔之间还形成有空隙,液压泵与各液压缸之间连接的油管2311从空隙中穿过,将液压泵中的液压油输送到各液压缸内,为升降支架210的运动提供动力。
44.当然,升降驱动件470还可以是其他可以为升降支架210提供升降动力的其他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推杆等。
45.如图3、图4所示,导向装置300用于提高升降支架210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的,其包括设置在各支撑柱101上的第一导向件以及设置在升降台上与各第一导向件相适配的第二导向件。
46.具体而言,第一导向件为沿着各支撑柱101的高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柱101外壁上的导向齿条310,第二导向件可转动连接在下层升降台220的底面且与导向齿条310配合连接的导向齿轮320,导向齿条310和导向齿轮320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一对应。
47.在升降装置200升降过程中,导向齿轮320沿着导向齿条310升降,为了实现各导向齿轮320的转动同步,平行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导向齿轮320之间通过导杆330连接;两个导杆330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同步轮340,两个同步轮340之间通过同步带350连接。
48.同步轮340固定在导杆330上,与导杆330同步转动。
49.导杆330以及同步轮340将各导向齿轮320连接,从而实现各导向齿轮320同步转动。
50.为了保证同步过程准确,各导杆330上设置有两个同步轮340,同步轮340分别设置在导杆330的两端,位于两个导杆330同一端的两个同步轮340之间均通过同步带350连接,同步轮340为齿轮结构,同步带350为齿条结构。
51.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同步带350使用时间过长发生松动或者安装过程中产生安装
偏差的情况,在下层升降台220的底部还设置有张紧件360,张紧件360用于调整同步带350的松紧。
52.为了保证同步带350的平衡,在环形同步带3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张紧件360,同步调整同步带350两侧的松紧,保证运动平稳。
53.具体而言,张紧件360包括固定在下层升降台220底部的固定板361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61上的过渡轮362,同步带350经过过渡轮362上方与两端的同步轮340连接。
54.固定板361为l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下层升降台220底部,另一端向下延伸,固定板361向下延伸的一端设置有长条孔3611,用于调整过渡轮362的安装位置。
55.当同步带350松动的情况下,将过渡轮362在长条孔3611上的固定位置升高,使得同步带350张紧,反之,过渡轮362在长条孔3611上的固定位置降低,过渡轮362放松。
56.过渡轮362上沿周向形成有向内延伸的限位槽3621,同步带350定位在限位槽3621内,保证同步带350与过渡轮362连接的准确性。
57.如图6-13所示,升降装置200带动升降台上升到目标高度之后,为了保证升降装置200在该目标位置的稳定性,设置有定位装置400。
58.定位装置400包括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定位基座410、与升降装置200连接且用于卡接在定位基座410上的定位件420以及为定位件420的动作起驱动作用的定位驱动件。
59.定位件420安装在下层升降台220上,定位基座410固定在各支撑柱101上,每个支撑柱101上的定位基座410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60.例如,在升降装置200上的升降台的数量为两个时,定位基座4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初始状态下,上层升降台230与地面平齐,当车辆需要停驻在下层升降台220上的时候,升降装置200带动下层升降台220上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定位件420支撑在定位基座410上方,车辆停驻在下层升降台220上,然后,升降装置200带动车辆以及下层升降台220下降至地下停车位内。
61.在升降装置200上的升降台的数量为n个时,定位基座4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n-1个,初始状态下,上层升降台230与地面平齐,当车辆停驻在从底部数的第n层升降台上的时候,升降装置200带动第n层升降台上升至与地面平齐,此时,定位件420定位在从下至上的第n个定位基座410上,此时,第n层升降台与地面平齐,方便停驻。
62.下面,以升降台为二层为例,对定位件420的定位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此情况下,各支撑柱101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定位基座410,当定位件420定位到定位基座410上的时候,下层升降台220露出地面。
63.再次参考图7,定位件420上形成有导向斜面421以及支撑面422,下层升降台220上固定有连接板401,定位件420与连接板401铰接;为了实现下层升降台220上的各个定位件420同步运动,垂直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定位件420之间分别形成有转接部440,两个定位件420与转接部440之间形成有拉杆430。
64.平行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转接部440之间通过中间连杆450连接,中间连杆450通过轴承座460可转动连接在升降台底部。
65.再次参考图10,由于中间连杆450的长度较长,在下层升降台22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451,支撑板451上开有弧形支撑口,中间连杆450插接到支撑口内,为中间连杆450提供
支撑。
66.定位驱动件通过弧形板与中间连杆450连接,定位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板以及下层升降台220铰接。
67.其中,随着定位驱动件的伸缩,中间连杆450带动转接部440转动,进而带动定位件420转动。
68.定位驱动件可以控制各定位件420的转动,进而避开定位基座410,避免影响升降装置200升降运动,当在升降过程中定位件420顺利经过定位基座410后,定位驱动件控制各定位件420反向转动,将定位件420归位。
69.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全部依赖定位驱动件控制定位件420转动,定位件420在上升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身结构实现自动转动和复位。
70.具体的,定位件420与连接板401之间形成有复位部,用于将定位件420转动后复位;复位部为扭簧,扭簧一端与连接板401固定,另一端与定位件420固定;其中,升降装置200在升降驱动件470的作用下上升,导向斜面421与定位基座410接触,在定位基座410的作用下,定位件420呈逆时针角度旋转,避开定位基座410的干涉,向上移动。
71.当定位件420移动至高于定位基座410后,在复位部的作用下,定位件420旋转复位;之后,升降驱动件470控制升降支架210带动下层升降台220下降至支撑面422与定位基座410接触,通过定位基座410将定位件420支撑固定,完成升降装置200的上升过程。
72.弧形板与中间连杆450之间还形成有连接套筒441,中间连杆450上沿着其周向形成有弧形的避让槽452,连接套筒441内形成有延伸至避让槽452内的限位柱442。
73.再次参考图11、图12,初始状态下,限位柱442位于避让槽452的一端(图11中为最左端),升降装置200上升过程中,定位件420在定位基座410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此时,与该定位件420连接的拉杆430向右移动,在拉杆430的作用下,转接部440顺时针转动,限位柱442在避让槽452中向右转动,中间连杆450始终静止,避让槽452的作用使得避免与定位驱动件发生干涉。
74.上升结束后,在复位部的作用下,定位件420顺时针转动,拉杆430左移,转接部440逆时针转动,限位柱442归位到避让槽452的右端。
75.之后,升降驱动件470带动下层升降台220以及其上的定位件420下移直至定位件420上的支撑面422与定位基座410接触。
76.当升降装置200下降时,升降驱动件470先带动下层升降台220上升一端距离,然后,定位驱动件伸长,中间连接件顺时针转动,在避让槽452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柱442、连接套筒441以及转接部440顺时针转动,拉杆430向右移动,带动定位件420顺时针转动。
77.定位件420顺指针转动,使得导向斜面421避开定位基座410,然后升降驱动件470带动下层升降台220下降至底部,定位件420下降至定位基座410下方的时候,定位驱动件收缩,中间连接件逆时针转动,带动定位件420归位。
7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层升降台220上还设置有信号部,支撑柱101上形成有检测部500,用于检测下层升降台220的位置;检测部500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定位驱动件以及升降驱动件470连接;
上升过程:升降驱动件470驱动升降装置200上升,当定位件420上升至定位基座410上方,定位件420在复位部作用下复位,检测部500检测到信号部的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件470带动升降台下降至支撑面422与定位基座410接触;下降过程:升降驱动件470驱动升降装置200上升一段高度后,定位驱动件带动连接套筒441转动,在限位柱442以及避让槽452的相互作用下,中间连杆450转动,进而带动转接部440转动,转接部440转动的同时,拉杆430带动定位件420转动,直至避开定位基座410,随之,升降驱动件470继续带动升降装置200下降,直至定位件420位于定位基座410下方后,定位驱动件复位,在复位部的作用下,定位件420复位,完成升降装置200的一次升降过程。
79.如图13所示,具体而言,各升降台上形成有平行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驻车道240,驻车道240的宽度大于车辆的轮胎宽度,方便车辆停靠。
80.驻车道240的前端,沿着停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驻车凸起241以及第二驻车凸起242,第一驻车凸起241以及第二驻车凸起242的方向均垂直于驻车道240,第一驻车凸起241的高度低于第二驻车凸起242。
81.车辆从升降台的一端驶入,前轮行至第一驻车凸起241和第二驻车凸起242之间,车辆停车。
82.如图14、图15所示,上层升降台230上形成有向下层升降台220方向延伸的安装内腔231,液压泵安装在安装内腔231中,液压泵中输出的油管2311连接固定在下层升降台220的底面,然后分散输送到液压缸内。
83.上层升降台230以及下层升降台220上还形成有检查口250,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检修查看,上层升降台230的检查口250以及安装内腔231上设置有盖板,用于将位于最上方的上层升降台230盖合,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
84.除此之外,支撑装置100上还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以及排水泵,排水泵以及水位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其用于在雨天或者其他情况下,地下停车位中存在积水,此时,水位监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信息,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排水泵将积水排出。
8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