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

2022-06-29 04:53: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的不断应用和推广,该体系结构上的需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其中,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主要是用索结构来支撑光伏组件的自重以及各种外部作用力,如风、雨和雪等。由于采用柔性的索结构进行支撑,不能依照传统光伏支架光伏组件的固定方式,索系和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紧固需要重新进行考虑。
3.目前,索系和组件之间连接常见的方式是使用索扣,索扣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同时扣件部分可以将索系牢牢锁死。但是,索扣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摩擦力损失等耐久性问题,但是缺乏相关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包括光伏系统、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系统的支撑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系统振动和位移的激振系统和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系统参数的采集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支撑索、光伏组件和索扣,所述索扣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上,另一端锁紧在所述支撑索上,所述支撑索安装在所述支撑系统的支架上。
6.进一步的,所述激振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组件发生所需频率和振幅的振动的激振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组件沿着所述支撑索位移的位移驱动器。
7.进一步的,所述位移驱动器包括砝码连接绳和多个砝码,所述砝码连接绳水平的一端沿着所述支撑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所述砝码可堆叠的悬空设置在所述砝码连接绳竖直的另一端。
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砝码连接绳水平和竖直的连接处绕接在所述第一定滑轮上。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索上用于调整所述支撑索张紧力的转扭装置。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支架另一侧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支撑索竖直的一端与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索竖直和水平的连接处绕接在所述第二定滑轮上,所述转扭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索竖直的一端上。
11.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系统包括两个激光位移计和索力计,所述索力计安装在所述砝码连接绳竖直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激光位移计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以测量光伏组件的横向位移,另一个所述激光位移计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上侧或下侧以测量光伏组件的竖向位移。
12.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系统根据真实的索支撑光伏结构等效而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光伏系统和支撑系统充分模拟了索支撑的光伏组件在真实结构中的安装状态,通过激振系统模拟光伏系统的索扣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模拟可能出现摩擦力损失等情况,并且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索支撑光伏组件在振动情况下索扣的紧固摩擦力,对索扣的性能进行检测,进而为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支撑,为后续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15.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的立体线框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光伏系统;11、支撑索;12、光伏组件;13、索扣;2、支撑系统;21、支架;22、第二定滑轮;23、转扭装置;24、第一定滑轮;3、激振系统;31、激振器;32、砝码;33、砝码连接绳;4、采集系统;41、激光位移计;42、索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包括光伏系统1、用于支撑光伏系统1的支撑系统2、用于驱动光伏系统1振动和位移的激振系统3和用于检测光伏系统1参数的采集系统4,其中,光伏系统1根据真实的索支撑光伏结构等效而成,光伏系统1包括支撑索11、光伏组件12和索扣13,索扣13的一端安装在光伏组件12的边缘的下侧,另一端锁紧在支撑索11上,支撑索11安装在支撑系统2的支架21上,其中,支撑索11设置在光伏组件12的两侧,而索扣13的数量为四个。
23.在本实施例中,激振系统3包括用于驱动光伏组件12发生所需频率和振幅的振动的激振器31和用于驱动光伏组件12沿着支撑索11位移的位移驱动器。激振器31可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振动,也可以直接采用振动马达安装到光伏组件12上。其中,位移驱动器包括砝码连接绳33和多个砝码32,砝码32可以逐步堆叠添加。砝码连接绳33水平的一端沿着支撑索11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12连接,从而提供横向拉力,砝码32可堆叠的悬空设置在砝码连接绳33竖直的另一端,用于检测在不同振动情况下索扣13的紧固摩擦力。
2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砝码连接绳33在转弯处的摩擦力,提高用于检测在不同振动情况下索扣13的紧固摩擦力的测量精度,还包括第一定滑轮24,第一定滑轮24安装在
支架21的一侧,砝码连接绳33水平和竖直的连接处绕接在第一定滑轮24上。
2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2还包括安装在支撑索11上用于调整支撑索11张紧力的转扭装置23,其中转扭装置23可以采用螺杆和螺套螺纹连接的方式,其中螺杆与下侧的支撑索11连接,螺套与上侧的支撑索11,通过旋转螺套即可实现支撑索11的索力调整。同样的,还包括安装在支架21另一侧的第二定滑轮22,支撑索11竖直的一端与支架21的底部连接,支撑索11竖直和水平的连接处绕接在第二定滑轮22上,转扭装置23安装在支撑索11竖直的一端上,一方面可以减少支撑索11转弯处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也避免调整转扭装置23时干扰采集系统4。
26.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系统4包括两个激光位移计41和索力计42,索力计42安装在砝码连接绳33竖直的一端,通过传感器显示砝码连接绳33的拉力,其中一个激光位移计41安装在光伏组件12的一侧以测量光伏组件12的横向位移,激光照射到光伏组件12的一侧,另一个激光位移计41安装在光伏组件12的上侧或下侧以测量光伏组件12的竖向位移,激光从上侧或者下侧测量位移。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系统(1)、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系统(1)的支撑系统(2)、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系统(1)振动和位移的激振系统(3)和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系统(1)参数的采集系统(4),所述光伏系统(1)包括支撑索(11)、光伏组件(12)和索扣(13),所述索扣(1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12)上,另一端锁紧在所述支撑索(11)上,所述支撑索(11)安装在所述支撑系统(2)的支架(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系统(3)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组件(12)发生所需频率和振幅的振动的激振器(31)和用于驱动所述光伏组件(12)沿着所述支撑索(11)位移的位移驱动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驱动器包括砝码连接绳(33)和多个砝码(32),所述砝码连接绳(33)水平的一端沿着所述支撑索(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伏组件(12)连接,所述砝码(32)可堆叠的悬空设置在所述砝码连接绳(33)竖直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滑轮(24),所述第一定滑轮(24)安装在所述支架(21)的一侧,所述砝码连接绳(33)水平和竖直的连接处绕接在所述第一定滑轮(2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索(11)上用于调整所述支撑索(11)张紧力的转扭装置(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支架(21)另一侧的第二定滑轮(22),所述支撑索(11)竖直的一端与支架(21)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索(11)竖直和水平的连接处绕接在所述第二定滑轮(22)上,所述转扭装置(23)安装在所述支撑索(11)竖直的一端上。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系统(4)包括两个激光位移计(41)和索力计(42),所述索力计(42)安装在所述砝码连接绳(33)竖直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激光位移计(41)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12)的一侧以测量光伏组件(12)的横向位移,另一个所述激光位移计(41)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12)的上侧或下侧以测量光伏组件(12)的竖向位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索支撑光伏组件索扣检测装置,包括光伏系统、用于支撑光伏系统的支撑系统、用于驱动光伏系统振动和位移的激振系统和用于检测光伏系统参数的采集系统,光伏系统包括支撑索、光伏组件和索扣,索扣的一端安装在光伏组件上,另一端锁紧在支撑索上,支撑索安装在支撑系统的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为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的耐久性等研究提供了支撑,为后续柔性索支撑光伏组件结构体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系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辉 雷智皓 敬海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6/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