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保护片上料机构及贴保护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4:52: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片上料机构及贴保护片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其装配工序通常为:正极、负极和隔膜通过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合成具有一定尺寸的电芯,在电芯外加上外壳后,再注入电解液后进行活化等后续生产。
3.在电芯注入电解液工序中,电解液常常会污染到电芯的注液口,从而影响到后面的焊接工序,易造成虚焊等情况,进而影响电池气密性,最终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为此,在向电芯注入电解液之前,需要先在注液口处贴上保护片,以防止电解液污染注液口,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自动化贴保护片的设备,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贴保护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片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收放料带的收放卷组件、以及设置于料带的传送路径上的导向辊组件,用于导向料带;分离平台,所述分离平台上形成有间隙,所述料带穿过所述间隙以令所述料带和保护片分离;上料组件,获取所述分离平台上保护片并上料。通过收放卷组件驱使贴附有保护片的料带移动,再通过导向辊组件对料带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料带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分离平台,料带经过分离平台后使得料带和保护片分离,实现快速将料带和保护片分开,此时再通过上料组件抓取分离平台上的保护片,并将保护片上料至电芯上,进而实现高效将保护片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提高生产效率。
5.优选的,所述分离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所述料带穿过的所述间隙以令所述保护片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料带从收放卷组件出来后经过第一平台,并且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向下弯折,由于间隙仅可以供料带穿过,进而料带上的保护片脱离料带后停留在第二平台上,实现料带和保护片快速分离,保证高效生产。
6.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上装设有用于将所述料带靠近于所示第一平台台面的压辊。通过压辊将料带贴紧在第一平台上,确保料带能穿过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的间隙中,实现将保护片与料带快速分离。
7.优选的,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收料盘、放料盘、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收料盘的旋转驱动组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收料盘收卷,进而牵引着放料盘不断放料带。同时在收料盘和放料盘分别对应设置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检测收料盘和放料盘上料带的厚度,实现及时更换料盘。
8.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用于获取分离平台上的保护片的取料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取料组件位置移动的位移驱动组件。其中,取料组件可以是吸盘,通过驱动吸盘下降到
第二平台,进而将第二平台上的保护片吸附,再通过位移驱动组件将保护片转移到电芯上,实现保护片的高效上料。位移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和机械臂组成,进而通过驱动机械臂摆转实现将第二平台上的保护片上料,提高上料速度。
9.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上装设有用于检测保护片位置的检测组件。通过检测组件检测并准确获取第二平台上的保护片的位置,进而通过取料组件的吸盘将第二平台上的保护片吸取,再通过检测组件检测电芯注液口的位置,进而将保护片准确地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装配效率高的同时提高装配精度,保证电芯的组装质量。
10.一种贴保护片设备,包括上述的保护片上料机构、以及用于承载和转移电芯的转盘机构,沿所述转盘机构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电芯上料机构、刻码机构、所述电芯上料机构和扫码机构。通过刻码机构对电芯进行刻码,再通过保护片上料机构将保护片上料到电芯上,进而通过扫码机构扫码登记后下料,通过转盘机构实现对电芯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全自动上料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证保护片贴合在注液口上的准确度,提高电芯的装配质量。
11.优选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若干组设置于所述转盘周边的夹持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开合的开合驱动组件。通过开合驱动组件使得夹持组件张开,进而电芯上料机构将电芯放置在夹持组件后,夹持组件32对电芯进行夹紧固定,并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通过夹持组件将电芯固定实现防止电芯位置偏移,保证后续刻码和贴保护片时的位置精度,有效提高组装质量。
12.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定位板、以及若干块弹性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活动板,所述支撑座滑动设置有插块、以及连接所述插块和所述支撑座的弹性件;所述插块可插入所述活动板之间,以令所述活动板相远离。若干块活动板分别通过弹簧连接于支撑座,电芯放置在支撑座上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支撑座周边的活动板将电芯紧固夹持。
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相对两侧的第一活动板、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且相对于所述定位板另一侧的第二活动板,所述插块的两侧形成有倾斜面,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端部设置有抵靠于所述倾斜面的滚轴。当开合驱动组件驱动插块插入时,通过插块两侧的倾斜面推动第一活动板的滚轴,进而使得第一活动板向两侧张开,再通过插块的端部推动第二活动板,进而将第二活动板张开,进而电芯上料机构可以将电芯放置到支撑座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用于收放料带的收放卷组件、以及设置于料带的传送路径上的导向辊组件,通过收放卷组件驱使贴附有保护片的料带移动,再通过导向辊组件对料带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料带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分离平台,料带经过分离平台后使得料带和保护片分离,实现快速将料带和保护片分开,此时再通过上料组件抓取分离平台上的保护片,并将保护片上料至电芯上,进而实现高效将保护片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包括承载和转移电芯的转盘机构,沿转盘机构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电芯上料机构、刻码机构、电芯上料机构和扫码机构。通过刻码机构对电芯进行刻码,再通过保护片上料机构将保护片上料到电芯上,进而通过扫码机构扫码登记后下料,通过转盘机构实现对电芯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全自动上料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证保护片贴合在注液口上的准确度,提高电芯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片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片上料机构局部放大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贴保护片设备俯视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盘机构俯视图;
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盘机构仰视图;
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刻码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保护片上料机构;11、分离平台;111、第一平台;112、第二平台;113、间隙;114、压辊;115、在位传感器;116、调节板;12、收放卷组件;121、收料盘;122、旋转驱动组件;123、放料盘;13、导向辊组件;14、立板;20、上料组件;21、取料组件;22、位移驱动组件;23、检测组件;30、转盘机构;31、转盘;32、夹持组件;321、第一活动板;322、第二活动板;323、定位板;324、支撑座;325、插块;326、弹簧;33、开合驱动组件;34、弹性件;40、扫码机构;50、刻码机构;51、激光器;52、除尘罩;53、位移驱动器;60、电芯上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片上料机构10,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收放料带的收放卷组件12、以及设置于料带的传送路径上的导向辊组件13,通过收
放卷组件12驱使贴附有保护片的料带移动,再通过导向辊组件13对料带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料带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分离平台11,料带经过分离平台11后使得料带和保护片分离,实现快速将料带和保护片分开,此时再通过上料组件20抓取分离平台11上的保护片,并将保护片上料至电芯上,进而实现高效将保护片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全自动上料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证保护片贴合在注液口上的准确度,提高电芯的装配质量。
30.具体的,为了实现将料带上的保护片分离出来,如图2所示,分离平台11包括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在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之间形成有供料带穿过的间隙113,料带从收放卷组件12出来后经过第一平台111,并且从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之间的间隙113穿过并向下弯折,由于间隙113仅可以供料带穿过,进而料带上的保护片脱离料带后停留在第二平台112上,实现料带和保护片快速分离,保证高效生产。其中,为了确保料带靠近在第一平台111上,在第一平台111上装设有压辊114,通过压辊114将料带靠近在第一平台111上,使得料带沿第一平台111移动,确保料带能穿过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之间的间隙113中。
31.进一步的,还包括立板14,收放卷组件12、导向辊组件13和分离平台11均安装在立板14一侧面,第二平台112可以通过调节板116安装在立板14上,通过调整调节板116的高度位置,进而使得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的台面处于同一平面,确保料带和保护片分离后,保护片能够置于第二平台112上,防止保护片未能分离造成生产混乱,保证设备顺畅运行。其中,在第一平台111上设置有在位传感器115,通过在位传感器115检测是否有料带经过第一平台111,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导向辊组件13为多个设置在立板14上的过辊,通过导向辊组件13起到导向料带的作用。
32.为了实现将收放卷组件12包括设置在立板14上的收料盘121、放料盘123、以及传动连接于收料盘121的旋转驱动组件122,旋转驱动组件122为驱动电机,电机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实现带动收料盘121旋转收料。通过旋转驱动组件122驱动收料盘121收卷,进而牵引着放料盘123不断放料带,进一步的,在收料盘121和放料盘123分别对应设置有感应器124,通过感应器124检测收料盘121和放料盘123上料带的厚度。
33.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将第二平台112上的保护片上料,如图3所示,上料组件20包括用于获取分离平台11上的保护片的取料组件21、以及驱动取料组件21位置移动的位移驱动组件22。其中,取料组件21可以是吸盘,通过驱动吸盘下降到第二平台112,进而将第二平台112上的保护片吸附,再通过位移驱动组件22将保护片转移到电芯上,实现保护片的高效上料。位移驱动组件22可以是电机和机械臂组成,进而通过驱动机械臂摆转实现将第二平台112上的保护片转移上料。
34.为了实现准确的吸取和上料保护片,在取料组件21上装设有用于检测吸取位置和放置位置的检测组件23。检测组件23可以是视觉检测,通过拍照检测并准确获取第二平台112上的保护片的位置,进而通过取料组件21的吸盘将第二平台112上的保护片吸取,再通过检测组件23检测电芯注液口的位置,进而将保护片准确地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装配效率高的同时提高装配精度,保证电芯的组装质量。还可以的,在取料组件21的吸盘设置成匹配于电芯的注液口大小的尺寸,当吸盘底面吸取到保护片并放置在注液口上后,吸盘可以伸入注液口内,实现保护片的中部嵌入于电芯的注液口,进一步达到密封的效果,确保电解液不会污染到电芯的注液口,保证后面焊接工序的焊接质量。
35.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保护片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上述的保护片上料机构10、以及用于承载和转移电芯的转盘机构30,沿转盘机构30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电芯上料机构60、刻码机构50、电芯上料机构60和扫码机构40。电芯上料机构60将电芯上料至转盘机构30后,转盘机构30将电芯固定,并且将电芯依次转移到刻码机构50、保护片上料机构10和扫码机构40,通过刻码机构50对电芯进行刻码,在通过保护片上料机构10将保护片上料到电芯上,进而通过扫码机构40扫码登记后下料,通过转盘机构30实现对电芯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刻码和扫码对电芯进行记录,防止生产出错。
36.进一步的,如图5-6所示,转盘机构30包括转盘31、若干组设置于转盘31周边的夹持组件32、以及驱动夹持组件32开合的开合驱动组件33。通过开合驱动组件33使得夹持组件32张开,进而电芯上料机构60将电芯放置在夹持组件32后,夹持组件32对电芯进行夹紧固定,并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通过夹持组件32将电芯固定实现防止电芯位置偏移,保证后续刻码和贴保护片时的位置精度,有效提高组装质量。
37.为了实现夹持固定电芯,夹持组件32包括设置于转盘31上的支撑座324、设置于支撑座324上的定位板323、以及若干块弹性连接于支撑座324的活动板,若干块活动板环绕于支撑座324上并且通过弹簧326连接于支撑座324,进而电芯放置在支撑座324上后,通过弹簧326的弹力,使得支撑座324周边的活动板将电芯紧固夹持。其中,开合驱动组件33为伸缩气缸,在支撑座324滑动设置有插块325,在支撑座324设置有连接插块325和支撑座324的弹性件34,通过启动开合驱动组件33,开合驱动组件33的伸缩端伸出推动插块325,使得插块325朝向并插入若干个活动板之间,进而使得多个活动板相远离,此时将电芯放置在支撑座324上后,开合驱动组件33的伸缩端缩回并脱离插块325,插块325通过弹性件34的弹力复位,此时插块325离开若干个活动板之间,进而活动板在弹簧326的弹力下夹紧支撑座324上的电芯,实现稳固夹持电芯。
38.其中,支撑座324可以形成两个放置位,进而可以同时装载两个电芯,同时对两个电芯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刻码机构50包括激光器51和除尘罩52,除尘罩52设置有两个,对应于支撑座324上的两个电芯,除尘罩52可以通过气缸驱动升降,进而除尘罩52罩于电芯顶部,在通过激光器51对电芯进行刻码的同时,除尘罩52将碎屑吸走。其中,刻码机构50还包括驱动激光器51移动的位移驱动器53,进而通过位移驱动器53实现驱动激光器51在两个电芯之间位置切换,提高刻码的效率。
39.进一步的,如图5-6所示,活动板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撑座324相对两侧的第一活动板321、以及活动设置于支撑座324上且相对于定位板323另一侧的第二活动板322,进而实现两块第一活动板321、一块第二活动板322和定位板323围绕于支撑座324,电芯放置在支撑座324后第一活动板321和第二活动板322相移动实现夹持电芯。插块325的两侧形成有倾斜面,第一活动板321的端部设置有抵靠于倾斜面的滚轴,当开合驱动组件33驱动插块325插入时,通过插块325两侧的倾斜面推动第一活动板321的滚轴,进而使得第一活动板321向两侧张开,再通过插块325的端部推动第二活动板322,进而将第二活动板322张开,进而电芯上料机构60将电芯上料到支撑座324上,当电芯上料到支撑座324后,开合驱动组件33缩回使得插块325在弹性件34的弹力下复位,插块325脱离第一活动板321和第二活动板322,第一活动板321和第二活动板322在弹簧326的弹力下夹紧电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开合驱动组件33设置在电芯上料机构60处的上下料工位,即在上下料时通过开合驱动组件33驱
动夹持组件32开合,在刻码机构50、电芯上料机构60和扫码机构40时电芯只需要固定,为此通过在支撑座324上设置弹簧326连接于第一活动板321和第二活动板322,实现电芯在刻码机构50、电芯上料机构60和扫码机构40时均被夹紧固定,通过该结构可以省去多个夹持气缸,节省生产的成本。
40.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收放料带的收放卷组件、以及设置于料带的传送路径上的导向辊组件,通过收放卷组件驱使贴附有保护片的料带移动,再通过导向辊组件对料带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料带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分离平台,料带经过分离平台后使得料带和保护片分离,实现快速将料带和保护片分开,此时再通过上料组件抓取分离平台上的保护片,并将保护片上料至电芯上,进而实现高效将保护片贴在电芯的注液口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包括承载和转移电芯的转盘机构,沿转盘机构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电芯上料机构、刻码机构、电芯上料机构和扫码机构。通过刻码机构对电芯进行刻码,在通过保护片上料机构将保护片上料到电芯上,进而通过扫码机构扫码登记后下料,通过转盘机构实现对电芯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全自动上料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证保护片贴合在注液口上的准确度,提高电芯的装配质量。
41.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