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6 00:04: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稳定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升降板受损。
3.现有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的问题:
4.1、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稳定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升降板受损;
5.2、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安全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站在上面的人前倾,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稳定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升降板受同时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安全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站在上面的人前倾,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损失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保护装置、升降装置和减震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柱、减震杆和减震弹簧,所述装置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曳引电动机、固定架、主动转轴、从动转轴、惯性轮、减速齿轮和曳引钢丝绳,所述装置本体内侧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桥厢、保护网、防护门、第一连接板、层门和第二连接板。
10.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安装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外壁套有减震弹簧,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对重板,所述对重板顶部固定安装
有曳引固定环。
11.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安装有桥厢,所述桥厢为中空结构,所述桥厢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矩形安装,所述桥厢一侧安装有防护门,所述桥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安装有层门,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
12.优选的,所述桥厢顶部固定安装有曳引固定环,所述桥厢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开设有导轨,所述连接块一侧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活动安装在导轨两侧。
13.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对称安装,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孔,所述防尘网和散热孔呈矩形安装,所述防尘网和散热孔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板。
14.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固定架上分别安装有曳引电动机、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曳引电动机一侧与主动转轴连接。
15.优选的,所述主动转轴外壁嵌合安装有惯性轮,所述从动转轴外壁嵌合安装有减速轮,所述惯性轮外壁嵌合连接有曳引钢丝绳,所述减速轮通过曳引钢丝绳与惯性轮连接。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通过减震装置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稳定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升降板受损的问题,通过减震装置的安装,在升降板下降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不会立马与底座产生硬性接触,降低了升降板的损坏程度,延长了升降板的使用时间。
19.(2)该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通过保护装置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安全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站在上面的人前倾,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损失的问题,通过保护装置的安装,在上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即使发生晃动,有保护网的保护,桥厢里面的人也不会发生意外,确保了人们乘坐的安全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装置本体;2、保护装置;21、桥厢;22、保护网;23、防护门;24、第一连接板;25、层门;26、第二连接板;3、升降装置;31、曳引电动机;32、固定架;33、主动转轴;34、从动转轴;35、惯性轮;36、减速轮;37、曳引钢丝绳;4、减震装置;41、固定柱;42、减震杆;43、减震弹簧;5、底座;6、顶盖;7、对重板;8、曳引固定环;9、导轨;10、连接块;11、滑轮;12、防尘网;
13、遮雨板;1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保护装置2、升降装置3和减震装置4,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部安装有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固定柱41、减震杆42和减震弹簧43,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6,所述顶盖6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曳引电动机31、固定架32、主动转轴33、从动转轴34、惯性轮35、减速轮36和曳引钢丝绳37,所述装置本体1内侧安装有保护装置2,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桥厢21、保护网22、防护门23、第一连接板24、层门25和第二连接板26,通过保护装置2、升降装置3和减震装置4的组合安装,在升降板下降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不会立马与底座产生硬性接触,降低了升降板的损坏程度,延长了升降板的使用时间,同时在上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即使发生晃动,有保护网22的保护,桥厢21里面的人也不会发生意外,确保了人们乘坐的安全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8.所述底座5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41,所述固定柱41顶部安装有减震杆42,所述减震杆42外壁套有减震弹簧43,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对重板7,所述对重板7顶部固定安装有曳引固定环8,通过固定柱41、减震杆42和减震弹簧43的组合安装,延长了升降板硬性接触底座5的时间,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升降板的损坏。
29.所述装置本体1内安装有桥厢21,所述桥厢21为中空结构,所述桥厢21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网22,所述保护网22矩形安装,所述桥厢21一侧安装有防护门23,所述桥厢21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4顶部安装有层门25,所述第一连接板24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6,通过桥厢21、保护网22、防护门23的组合安装,在桥厢21上升或者下降时发生晃动确保桥厢21里的人不受到伤害,通过第一连接板24、层门25和第二连接板26的组合安装,在桥厢21停稳后,固定在楼层后,进行搭建的临时过渡桥梁,不需要人们再跨到安全区域,行动上更加的安全。
30.所述桥厢21顶部固定安装有曳引固定环8,所述桥厢21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开设有导轨9,所述连接块10一侧安装有滑轮11,所述滑轮11活动安装在导轨9两侧,通过连接块10、导轨8和滑轮11的组合安装,方便带动桥厢21上下升降。
31.所述顶盖6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2,所述防尘网12对称安装,所述顶盖6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4,所述防尘网12和散热孔14呈矩形安装,所述防尘网12和散热孔14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板13,散热孔14的安装,能够在曳引发动机31长时间工作产生高温时及时地进行散热,确保曳引发动机31正常使用,遮雨板13的安装,确保了装置本体1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曳引发动机31不受到损坏。
32.所述顶盖6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2,所述固定架32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固定架32上分别安装有曳引电动机31、主动转轴33和从动转轴34,所述曳引电动机31一侧与主动转
轴33连接,曳引发动机31的安装,有效地带动主动转轴33和从动转轴34转动。
33.所述主动转轴33外壁嵌合安装有惯性轮35,所述从动转轴34外壁嵌合安装有减速轮36,所述惯性轮35外壁嵌合连接有曳引钢丝绳37,所述减速轮36通过曳引钢丝绳37与惯性轮35连接,通过惯性轮35、减速轮36和曳引钢丝绳37的组合安装,方便带动桥厢21上下升降。
34.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曳引发动机31的安装,有效地带动主动转轴33和从动转轴34转动,其次通过惯性轮35、减速轮36、曳引钢丝绳37、连接块10、导轨8和滑轮11的组合安装,方便带动桥厢21上下升降,接着通过桥厢21、保护网22、防护门23的组合安装,在桥厢21上升或者下降时发生晃动确保桥厢21里的人不受到伤害,通过第一连接板24、层门25和第二连接板26的组合安装,在桥厢21停稳后,固定在楼层后,进行搭建的临时过渡桥梁,不需要人们再跨到安全区域,行动上更加的安全,然后,通过固定柱41、减震杆42和减震弹簧43的组合安装,延长了升降板硬性接触底座5的时间,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升降板的损坏,最后通过散热孔14和遮雨板13的安装,能够在曳引发动机31长时间工作产生高温时及时地进行散热,确保曳引发动机31正常使用,同时确保了装置本体1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曳引发动机31不受到损坏。
35.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本体;2、保护装置;21、桥厢;22、保护网;23、防护门;24、第一连接板;25、层门;26、第二连接板;3、升降装置;31、曳引电动机;32、固定架;33、主动转轴;34、从动转轴;35、惯性轮;36、减速轮;37、曳引钢丝绳;4、减震装置;41、固定柱;42、减震杆;43、减震弹簧;5、底座;6、顶盖;7、对重板;8、曳引固定环;9、导轨;10、连接块;11、滑轮;12、防尘网;13、遮雨板;14、散热孔,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稳定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升降板受同时现有的智能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升降板的安全性一般,而且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缓冲的效果较差,导致升降板下降与底座接触产生硬性接触,容易使站在上面的人前倾,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减震装置的安装,在升降板下降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不会立马与底座产生硬性接触,降低了升降板的损坏程度,延长了升降板的使用时间同时通过保护装置的安装,在上降板上升或者下降时,即使发生晃动,有保护网的保护,桥厢里面的人也不会发生意外,确保了人们乘坐的安全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