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8:2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合气体,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组份,或虽属非有效组份但其含量超过规定限量的气体,气体回收装置是对生产中的废气,如氢气、氩气和氦气进行回收再利用,采用该系列装置是一项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
3.但是,现有的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还存在着出气时不能对气体进行及时补充、连接处拆卸比较费力和管道连接时比较费力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包括外侧框架,内侧支撑架,气体管道系统,总管道,总开关阀门,蜗轮回收架结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连接管道,分控阀门,电器控制系统,开关按钮和混合气体吸放系统,所述的内侧支撑架焊接在外侧框架的内侧;所述的气体管道系统安装在外侧框架内侧支撑架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总管道螺栓连接在外侧框架的上部左侧;所述的总开关阀门螺纹连接在总管道的右侧;所述的蜗轮回收架结构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内部左侧;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安装在蜗轮回收架结构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总开关阀门的右侧;所述的分控阀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道的前端右侧;所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安装在内侧支撑架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开关按钮镶嵌在电器控制系统的前端下部;所述的混合气体吸放系统安装在外侧框架的内侧下部。
7.优选的,所述的总管道的后端下部与气体管道系统内侧的出气管道连通,所述的总开关阀门的内部右侧与连接管道的内部左侧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吸气涡轮壳、涡轮叶片和连接涡轮壳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涡轮叶片和同轴安装架结构整体的相互配合,气体流过吸气涡轮壳的内侧时,将气体吸入该装置的内侧,对气体进行及时补充。
10.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通气管道和补气管道的设置,有利于对气体进行导向,使进气气体和出气气体分开,配合吸气涡轮壳、涡轮叶片和连接涡轮壳,对气体进行回收或气体补充。
1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承安装架和中间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通过中间连接轴,使吸气涡轮壳内侧的涡轮叶片和连接涡轮壳内侧的涡轮叶片同时旋转,在该装置出气的同时对气体进行回收补充。
1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纹限位环和端部连接帽的设置,有利于将涡轮叶片固定在中间连接轴的外侧,防止涡轮叶片在中间连接轴的外侧自动转动,并且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处进行拆卸。
13.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锥形导向块和橡胶密封环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锥形导向块对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送入涡轮叶片的内侧,推动涡轮叶片旋转,橡胶密封环对连接处进行密封。
14.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管道、连接法兰盘和插拔管道的设置,有利于配合限位金属柱和限位凹槽,对外部管道和补气管道进行快速拆卸,从而便于对补气管道进行维护或清理,增加该装置的维护效果。
15.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金属柱和限位凹槽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限位金属柱和限位凹槽的相互配合,对固定管道和连接法兰盘的连接处进行锁紧,从而便于对连接处进行快速拆卸。
16.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橡胶圈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管道和连接法兰盘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混合气体从缝隙处漏出,影响连接处的密封性,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回收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外侧框架;2、内侧支撑架;3、气体管道系统;4、总管道;5、总开关阀门;6、蜗轮回收架结构;61、吸气涡轮壳;62、通气管道;63、连接涡轮壳;64、同轴安装架结构;641、轴承安装架;642、中间连接轴;643、螺纹限位环;644、端部连接帽;645、锥形导向块;646、橡胶密封环;65、涡轮叶片;66、补气管道;7、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71、固定管道;72、限位金属柱;73、连接法兰盘;74、插拔管道;75、限位凹槽;76、弹性橡胶圈;8、连接管道;9、分控阀门;10、电器控制系统;11、开关按钮;12、混合气体吸放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4.实施例:
25.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包括外侧框架1,内侧支撑架2,气体管道系统3,总管道4,总开关阀门5,蜗轮回收架结构6,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7,连接管道8,分控阀门9,电器控制系统10,开关按钮11和混合气体吸放系统12,所述的内侧支撑架2焊接在外侧框架1的内侧;所述的气体管道系统3安装在外侧框架1内侧支撑架2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总管道4螺栓连接在外侧框架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总开关阀门5螺纹连接在总管道4的右侧;所述的蜗轮回收架结构6设置在连接管道8的内部左侧;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7安装在蜗轮回收架结构6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管道8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总开关
阀门5的右侧;所述的分控阀门9螺纹连接在连接管道8的前端右侧;所述的电器控制系统10安装在内侧支撑架2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开关按钮11镶嵌在电器控制系统10的前端下部;所述的混合气体吸放系统12安装在外侧框架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蜗轮回收架结构6包括吸气涡轮壳61,通气管道62,连接涡轮壳63,同轴安装架结构64,涡轮叶片65和补气管道66,所述的通气管道62分别焊接在吸气涡轮壳6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涡轮壳63一体化设置在吸气涡轮壳61的前端;所述的同轴安装架结构64安装在吸气涡轮壳6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涡轮叶片65分别设置在吸气涡轮壳61的内侧和连接涡轮壳63的内侧;所述的补气管道66分别焊接在通气管道62的上部和连接涡轮壳63的前端;气体通过通气管道62进入吸气涡轮壳61的内侧,推动吸气涡轮壳61内侧的涡轮叶片65旋转,并且带动连接涡轮壳63内侧的涡轮叶片65旋转,通过补气管道66将外部气体回收至该装置的内侧,并且可以对气体进行补充。
26.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同轴安装架结构64包括轴承安装架641,中间连接轴642,螺纹限位环643,端部连接帽644,锥形导向块645和橡胶密封环646,所述的中间连接轴642分别一体化设置在轴承安装架64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纹限位环643分别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轴642靠近轴承安装架641的一侧;所述的端部连接帽644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轴642远离轴承安装架641的一侧;所述的锥形导向块645一体化设置在端部连接帽644远离中间连接轴642的一侧;所述的橡胶密封环646分别套接在轴承安装架641的左右两侧。
27.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7包括固定管道71,限位金属柱72,连接法兰盘73,插拔管道74,限位凹槽75和弹性橡胶圈76,所述的限位金属柱72分别焊接在固定管道71内侧上部的前后两端;所述的连接法兰盘73放置在固定管道71的上部;所述的插拔管道74一体化设置在连接法兰盘73的下部;所述的限位凹槽75分别开设在插拔管道74的前后两端;所述的弹性橡胶圈76胶接在插拔管道74的外侧上部;将插拔管道74插入固定管道71的内侧,并且限位金属柱72从限位凹槽75下部的开口处插入,然后向左侧旋转插拔管道74,使限位金属柱72移动至限位凹槽75右侧的凹槽处,配合弹性橡胶圈76的弹性,对连接处进行快速连接。
28.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气涡轮壳61的后端与连接涡轮壳63的前端分别螺栓连接端盖,并且连接涡轮壳63前端的补气管道66与端盖焊接,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处进行拆卸。
29.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气管道62远离吸气涡轮壳61的一侧与连接管道8螺栓连接,并且通气管道62的内侧与连接管道8的内侧连通,保证气体的正常流动。
30.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涡轮壳63前端设置的补气管道66下部与气体管道系统3内侧的回收管道连通,实现快速回收与补气功能。
31.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总管道4的后端下部与气体管道系统3内侧的出气管道连通,所述的总开关阀门5的内部右侧与连接管道8的内部左侧连通。
32.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轴承安装架641通过轴承镶嵌在吸气涡轮壳61和连接涡轮壳63的连接处,并且延伸至吸气涡轮壳61的内侧和连接涡轮壳63的内侧,保证内侧的蜗轮同时转动。
33.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涡轮叶片65分别套接在中间连接轴642的外部左右
两侧,所述的橡胶密封环646分别胶接在吸气涡轮壳61和连接涡轮壳63的连接处,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34.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螺纹限位环643与涡轮叶片65的后端紧密贴合,所述的端部连接帽644与涡轮叶片65的前端紧密贴合。
3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管道71的下部与补气管道66的上部焊接,并且内侧与补气管道66的内侧上部连通。
36.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限位金属柱72插接在限位凹槽75的内侧,所述的弹性橡胶圈76的下部与固定管道71的上部接触。
37.工作原理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法兰盘73与外部管道进行法兰连接,然后将插拔管道74插入固定管道71的内侧,并且限位金属柱72从限位凹槽75下部的开口处插入,然后向左侧旋转插拔管道74,使限位金属柱72移动至限位凹槽75右侧的凹槽处,配合弹性橡胶圈76的弹性,对连接处进行快速连接,打开总管道4,气体通过总管道4送连接管道8的内侧,并且通过通气管道62进入吸气涡轮壳61的内侧,推动吸气涡轮壳61内侧的涡轮叶片65旋转,并且带动连接涡轮壳63内侧的涡轮叶片65旋转,通过补气管道66将外部气体回收至该装置的内侧,并且可以对气体进行补充。
39.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