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胃内容物返流胃管

2022-06-25 18:1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胃内容物返流胃管。


背景技术:

2.胃管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起到鼻饲、引流的作用,是一种既可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又可帮助消化道梗阻患者排出消化液的医用管路,一般分为口胃管及鼻胃管两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胃管插入胃部后,由于管路反折、堵塞、胃瘫或者短时间内快速鼻饲过多的食物等因素造成胃内容物过多,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快速、大量返流的胃内容物在会厌没有及时关闭的情况下,会顺着食管上涌倒流进入气管,给患者带来窒息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防胃内容物返流胃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胃内容物返流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外周套设有一外管,所述外管的前端距离胃管本体的前端33-36cm,所述胃管本体与外管之间嵌设有一柔性保护气囊,所述保护气囊的前端距离胃管本体的前端33-36cm或15-18cm,在所述保护气囊的前端至外管的前端之间、保护气囊的外周覆盖有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即保护气囊前端未被外管包裹的部分,由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替代包裹。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管、保护气囊并在保护气囊前部设置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正常状态下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包裹着保护气囊,如果发生胃液上涌,前端的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会被胃酸溶解,保护气囊没有了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的束缚,会从前端弹出,形成阻塞球体,将阻塞气球的这个点放置在了距离胃管前端35cm左右所在,这里一般刚好在成人食管第一至第三狭窄之间,从而对上涌胃液形成封堵,防止胃内容物顺着食管返流到气管。
6.对于保护气囊的前端与胃管本体的前端的距离的确定,由于目前胃管有多种类型,有鼻胃管、口胃管,而本实用新型是以鼻胃管为例,同种鼻胃管又分有成人使用的正常款和儿童使用的短款,所以该距离可以根据胃管类型的不同而分别设计,对于成人正常款鼻胃管该距离设定为33-36cm,而儿童的短款的该距离设定为15-18cm。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为过氧化镁。过氧化镁作为临床上常用于胃酸过多的中和物,具有不溶于水但是溶于胃酸的特点,而且用于人体内安全性高。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的四周与外管的外周平齐,目的是保证整过胃管的完整统一性,以及新型胃管置入时的便捷性;
9.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的四周的底部厚度为1mm,即与正常胃管壁厚度相同即可,目的是保证少量胃液上涌也能被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检测到。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直径为8-9mm。该直径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胃
管置入时的便捷性,因为对于正常的鼻胃管,其直径为4-6mm,外管包裹其外,直径设定为8-9mm,外管过大不方便从鼻孔置入,过小保护气囊相应过小,不能保证封堵胃液上涌的效果,对于口胃管,外管的直径可在8-9mm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外管的材质和外壁优选与胃管本体相同,即保证外壁的光滑性,且保证一定的刚度。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的长度为2-3cm,采用该长度,当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被上涌的胃液溶解后,保护气囊的前部分膨胀后的直径能够达到2-5cm,从而保证封堵食道口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气囊相当于是一个被压缩的气球,尽管其原本体积很大,但是由于外管的空间束缚,其体积被压缩了(可以想象成双手将一个气球挤压到一个小的形状,一松手,气球马上就弹回原来的大小)。一旦束缚其的外管底部破裂,保护气囊就会从破裂处释放、并膨胀出来,来实现添堵食道口的功能。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保护气囊内部靠近末端的位置设置有气动发生腔体,气所述动发声腔体是一个上下两侧设置有出气孔的腔体结构,并在所述气动发生腔的底部设置有气囊弹出指示片,所述气囊弹出指示片粘结于所述气所述动发声腔体的下侧出气孔孔。
1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弹出指示片为塑料薄膜。也可以是其他生物安全的轻薄材质。
15.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弹出指示片表面设置有颜色层。设置较为醒目的颜色,作为视觉标识更醒目更有效。
16.即优选在保护气囊内部靠近末端(远离前端)位置,设置保护气囊触发(弹出)的听觉和视觉标识,用以医护人员观察保护气囊是否有启动弹出保护。一旦弹出,需要立即进行相关处理工作(因为气囊保护只是临时应急措施,关键的工作是一旦保护被触发,需要医护人员尽快进行相关处理)。
17.其中,气动发声腔体作为听觉标识,其结构类似口哨糖,原理是空气快速通过发声腔体时,引起腔体内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响。当外管前端的保护气囊弹出时,由于底部气压变低,保护气囊内上部的压缩气体会整体向下方快速释放,当气体通过气动发声腔体时,如图5所示,会发出尖啸声,用来提醒患者以及周围人员注意,出现胃内容物上涌问题;
18.而气囊弹出指示片作为视觉标识,优选为一个带有颜色的轻质薄片(可以是塑料薄膜或其他安全材质,越轻薄效果越好),使用较弱的黏合力黏贴于气动发声腔体的下侧出气孔处。正常情况下,由于保护气囊内上下压力平衡,气囊弹出指示片可以稳定的贴合在气动发声腔体的下侧。一旦保护气囊弹出,保护气囊下端压力变小,上端的空气会快速涌入下端,这时指示片会被小孔喷出的高速气体冲击,从而脱落,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气囊弹出指示片是否在原始位置来判断保护气囊是否有启动弹出保护。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胃内容上涌导致的胃内容物顺着食道反流到气管造成的危险,有效提高了胃管使用的安全性,免除了因为胃内容物上涌造成的医患负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护气囊弹开后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的气动发生腔体与气囊弹出指示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气囊弹出指示片弹出的原理图。
25.图中:1、胃管本体;2、外管;3、保护气囊;4、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5、阻塞球体;6、气动发生腔体;7、出气孔;8、气囊弹出指示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1:
28.参见图1,一种防胃内容物返流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所述胃管本体(1)的外周套设有一外管2,所述外管2的前端距离胃管本体1的前端35cm,所述胃管本体1与外管2之间嵌设有一柔性保护气囊3,(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的,保护气囊3相当于是一个被压缩的气球,尽管其原本体积较大,但是由于外管的空间束缚,其体积被压缩,即保护气囊3初始是被挤压在外管2内部的,与外管2的内壁不会有空隙,正常情况下保护气囊3与外管2不会发生位移,因为保护气囊3被挤压在外管2内,其与外管2的内壁会有很大摩擦力,不易移动,即使其发生相对移动,也不会影响其功能,因为当一个位置的束缚力消失后,其都会从这个点向外膨胀,以试图恢复其原本大小),所述保护气囊3的前端距离胃管本体1的前端35cm,即图1中a的距离为35cm(如上所述,因为挤压的效果,保护气囊3底部是完全贴合在外管2内壁的),在所述保护气囊3的前端至外管2的前端之间、保护气囊3的外周设置有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也可以理解为外管2底部是用金属氧化物制作成的,以方便其被胃酸溶解后可以破裂,让内部的保护气囊弹出;
29.本实施例中,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为过氧化镁,过氧化镁通过粘结剂粘合后与保护气囊3裸露的部分粘结,从而对保护气囊3形成包裹,并且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的四周与外管2的外周平齐,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的四周的底部厚度为1mm;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的直径为9mm,所述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的长度为3cm,即图1中b的距离为3cm,这样可以使图2中的阻塞球体5的直径达到5cm,可以更宽,因为目的是为了堵塞整个食道,如果食道直径较小,气囊也会挤满整个食道,不会完全展开;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靠近胃部的一端,是相对于原理胃部的一端而言的,也是图1后图2中的下端。
32.如图2所示,使用时,整个新型胃管采用与传统胃管的使用方式置入胃部,正常状态下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包裹着保护气囊3,如果发生包含胃液的胃内容物上涌,前端的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会被胃酸溶解,保护气囊3没有了酸溶性金属氧化物衬底层4的包裹束缚,会从前端弹出,形成阻塞球体5,对上涌的胃内容物形成有效封堵。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保护气囊3触发(弹出)的听觉和视觉标识,具体结构如图3-5所示,
35.在所述保护气囊3内部靠近末端的位置设置有气动发生腔体6,气所述动发声腔体6是一个上下两侧设置有出气孔7的腔体结构,并在所述气动发生腔的6底部设置有气囊弹
出指示片8,所述气囊弹出指示片8通过微弱粘结力粘结于所述气所述动发声腔体6的下侧出气孔7;
36.当外管2前端的保护气囊3弹出时,由于底部气压变低,保护气囊3内上部的压缩气体会整体向下方快速释放,当气体通过气动发声腔体6时,如图5所示,会发出尖啸声,用来提醒患者以及周围人员注意,出现胃内容物上涌问题;
37.气囊弹出指示片8作为视觉标识,正常情况下,由于保护气囊3内上下压力平衡,气囊弹出指示片8可以稳定的贴合在气动发声腔体6的下侧。一旦保护气囊3弹出,保护气囊3下端压力变小,上端的空气会快速涌入下端,这时指示片会被出气孔7喷出的高速气体冲击,从而脱落,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气囊弹出指示片是否在原始位置来判断保护气囊是否有启动弹出保护。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