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4:55: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热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


背景技术:

2.正火机构是对消防瓶和氧气瓶进行正火工艺的提高性能的关键工序。
3.目前国内较大的钢瓶制造企业普遍采用非旋转风冷的正火机构对小钢瓶进行风冷。非旋转式风冷正火机构的原理为:钢瓶进入正火机构直接从上部或者底部吹风至小钢瓶上。故易导致小钢瓶上部或者底部能吹到强风,下部或者上部只能缓冷,正火不均匀,产生组织性能差,造成产品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正火后的小钢瓶进行更均匀的冷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包括正火架、正火冷却输送机构、风冷组件、挡料机构、升降旋转机构,所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小钢瓶,所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依次包括进料段、冷却段和出料段,所述风冷组件安装于正火架上且位于正火冷却输送机构冷却段上方,所述挡料机构用于阻挡小钢瓶使得小钢瓶被运输到对应风冷组件的位置,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位于正火冷却输送机构冷却段下方,所述升降旋转机构用于将小钢瓶顶离正火冷却输送机构且驱使小钢瓶自转。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执行正火工艺时,完成加热工序的小钢瓶传递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上,并通过正火冷却输送机构将小钢瓶向前输送。小钢瓶输送到挡料机构处被挡住,此时小钢瓶刚好位于风冷组件下方。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将小钢瓶托起,并带动小钢瓶旋转。然后使得风机组件启动,强风从上部指直接吹在小钢瓶上,伴随着小钢瓶的旋转均匀正火冷却。从而使得正火冷却后的小钢瓶组织均匀、产品性能提高,进而减少报废率,使得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6.可选的,所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包括若干沿小钢瓶传输方向间隔设置的冷却传输辊,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包括升降架、转动连接于升降架上的传动辊、用于驱使升降架沿竖直方向相对冷却传输辊运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驱使传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传动辊上固定套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位于两根相邻冷却传输辊之间,所述支撑盘沿小钢瓶运输方向设有若干个;当所述升降架上升至将小钢瓶顶离冷却传输辊时,若干所述支撑盘抵接于小钢瓶用于带动小钢瓶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辊向上运动使得支撑盘带动小钢瓶离开冷却传输辊,再通过支撑盘转动来驱使小钢瓶转动,进而使得风机组件吹出的冷风可较好的均匀冷却小钢瓶各个部位。同时支撑盘在两个两根相邻冷却传输辊之间运动,并不会与冷却传输辊发生干涉,可使得整个运动过程更顺利。
8.可选的,所述支撑盘半径大于相邻冷却传输辊之间的距离,相邻冷却传输辊上的支撑盘呈交错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支撑盘可将小钢瓶顶离冷却传输辊较远,使得冷却时小钢瓶下方也有气流穿过,从而更好的对小钢瓶进行正火后冷却。
10.可选的,所述支撑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支撑盘在撑起小钢瓶时,从上至下的冷却风依旧可以从导流通道内穿过,进而更好对小钢瓶进行正火后冷却。
12.可选的,所述支撑盘上设有圆弧凸起,当所述支撑盘转动至圆弧凸起与小钢瓶接触时,小钢瓶向上跳动;相邻冷却传输辊上的圆弧凸起对小钢瓶的驱动不同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小钢瓶跳动的过程中,有气流从小钢瓶下方经过,进而更高效的对小钢瓶进行正火后冷却。
14.可选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安装座、挡板和第三驱动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正火架,所述挡板中部转动连接于安装座,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挡板一端用于驱使挡板相对安装座转动;当所述挡板用于阻挡小钢瓶继续向前运输时,所述挡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当小钢瓶需继续向前运输时,所述挡板沿水平方向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挡料机构可顺利的在阻挡和开启两种状态下切换,更好的使得小钢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冷却。
16.可选的,所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出料端一侧设有正火卸料机构,所述正火卸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正火架上的固定架、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上的卸料架、转动连接于卸料架上的卸料传输辊、用于支撑卸料架的支撑组件,所述卸料架自由端一侧设有用于将小钢瓶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出料输送机构;当支撑组件支撑卸料架时,所述卸料传输辊沿水平方向设置;当卸料架失去支撑组件对其的支撑力时,所述卸料架一端朝下转动,所述卸料传输辊上的小钢瓶朝向出料输送机构运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火冷却完毕后,小钢瓶被正火冷却输送机构输送到卸料传输辊上,然后通过卸料架的转动使的卸料传输辊上的小钢瓶朝向出料输送机构运动,完成卸料。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搬运,减少了人工劳动力。
18.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架上的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上的支撑杆和用于驱使支撑杆相对第一连接座转动的第四驱动件,当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时,所述支撑杆支撑于卸料架下端面且卸料传输辊沿水平方向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支撑件的转动来实现对支撑组件状态的切换,从而是得卸料传输辊在向前传输和卸料两种工况下进行自由切换。
20.可选的,所述正火卸料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之间设有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用于将卸料传输辊上的小钢瓶挨个传递到出料输送机构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少由于小钢瓶出料速度过快导致小钢瓶堆叠在出料输送机构上的概率,使得出料输送机构可以等量稳定的接受并向前运输小钢瓶。
22.可选的,所述传递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正火架上的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上的翻板、用于驱使翻板转动的第五驱动件,所述翻板上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连通翻板两端,所述承接槽包括第一承接面和第二承接面,第一承接面和第二承接面之间
形成钝角。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承接面承接上一个小钢瓶后,翻板转动,从而使得小钢瓶滑动到第二承接面上,并沿着第二承接面滑动到出料输送机构上,完成出料。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可对小钢瓶进行均匀的正火冷却,使得正火冷却后的小钢瓶组织均匀、产品性能提高;2.减少报废率,使得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3.减少了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26.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实施例的侧视图。
28.图4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实施例中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实施例中传动辊和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另一个实施例在支撑盘处的剖视图。
32.图8是实施例中正火卸料机构、传递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33.图9是实施例中传递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34.图10是实施例中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正火架;2、正火冷却输送机构;3、风冷组件;4、挡料机构;5、升降旋转机构;6、正火卸料机构;7、传递机构;8、出料输送机构;9、小钢瓶;10、风机;11、行走轮;12、正火冷却架;13、冷却传输辊;14、传输轮;15、安装座;16、挡板;17、第三驱动件;18、第一挡板单元;19、第二挡板单元;20、升降架;21、传动辊;22、第一驱动件;23、第二驱动件;24、导向轴;25、直线轴承;26、支撑盘;27、支撑单元;28、导流通道;29、圆弧凸起;30、固定架;31、卸料架;32、卸料传输辊;33、支撑组件;34、第一连接座;35、支撑杆;36、第四驱动件;37、第一支撑杆部;38、第二支撑杆部;39、支撑轮;40、第二连接座;41、翻板;42、第五驱动件;43、承接槽;44、第一承接面;45、第二承接面;46、驱动缸;47、连接杆;48、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包括正火架1、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风冷组件3、挡料机构4、升降旋转机构5、正火卸料机构6、传递机构7、出料输送机构8。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用于承接正火加热完成后的小钢瓶9。风冷组件3包括若干个风机10。风冷组件3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位于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上方。挡料机构4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位于风冷组件3一侧。参照图2和图3,当小钢瓶9运动到风冷组件3下方后被挡料机构4阻挡,通过升降旋转机构5将小钢瓶9顶离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且驱使小钢瓶9自转,通过风冷组件3对小钢瓶9进行风冷,使得小钢瓶9均匀冷却。
38.参照图2和图3,正火卸料机构6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位于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的出料端。出料输送机构8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位于正火卸料机构6的出料端。传递机构7位于正火卸料机构6和出料输送机构8之间,用于将卸料传输辊32上的小钢瓶9挨个传递到出料输送机构8上。风冷完毕后,升降旋转机构5下降使得小钢瓶9重新被放置在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上。然后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将小钢瓶9传输到正火卸料机构6上。在传递机构7的作用下降正火卸料机构6上的小钢瓶9一个一个分别传递到出料输送机构8,运输到下一道工序,方便后续工序操作。
39.参照图3,为了方便使得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可以顺利的承接正火加热后的小钢瓶9,正火架1下方设有若干个行走轮11,行走轮11至少设有四个且分别转动连接于正火架1下方四角。
40.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4,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包括正火冷却架12、转动连接于正火冷却架12上的冷却传输辊13和用于驱使冷却传输辊13转动的减速机组件。冷却传输辊13沿小钢瓶9传料方向等间隔设有若干根。冷却传输辊13上沿其轴向等间隔固定套设有若干传输轮14,传输轮14上开设有截面呈v型的环槽。通过减速机组件带动冷却传输辊13转动,从而带动传输轮14转动,进而带动小钢瓶9向前传输。为了使得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更好的承接正火加热后的小钢瓶9,正火冷却架12一端穿出正火架1,且穿出正火架1的正火冷却架12的一端上设有冷却传输辊13。
41.参照图3和图5,挡料机构4包括安装座15、挡板16和第三驱动件17。安装座15安装于正火架1,挡板16包括第一挡板单元18和第二挡板单元19,第一挡板单元18和第二挡板单元19之间呈夹角设置,且夹角呈钝角。第一挡板单元18朝向第二挡板单元19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5。第三驱动件17为液压缸。第三驱动件17缸体端转动连接于正火架1且第三驱动件17活塞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挡板单元18背离第二挡板单元19一端。第三驱动件17用于驱使挡板16相对安装座15转动。
42.参照图3和图5,当挡板16用于阻挡小钢瓶9继续向前运输时,挡板16转动至第二挡板单元19沿竖直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小钢瓶9运动到抵接于第二挡板单元19时停止,从而使得钢瓶更好的对准风冷组件3。当小钢瓶9需继续向前运输时挡板16转动至第二挡板单元19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小钢瓶9在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的作用下可向前传输。
43.参照图3和图4,升降旋转机构5包括升降架20、转动连接于升降架20上的传动辊21、用于驱使升降架20沿竖直方向相对冷却传输辊13运动的第一驱动件22、用于驱使传动辊21转动的第二驱动件23。第一驱动件22为气缸,第一驱动件2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驱动件22的缸体固定安装于正火架1上且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升降架20。升降架20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轴24,导向轴24设有设有两根且分别位于升降架20两端,导向轴24通过直线轴承25滑动连接于正火架1。通过第一驱动件22可带动升降架20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调节传动辊21相对冷却传输辊13的位置。第二驱动件23为减速机组件,通过减速机组件给与传动辊21驱动力,使其相对升降架20转动。
44.参照图3和图4,传动辊21上固定套设有支撑盘26,支撑盘26沿小钢瓶9运输方向设有若干个。支撑盘26位于两根相邻冷却传输辊13之间,支撑盘26半径大于相邻冷却传输辊13之间的距离,相邻冷却传输辊13上的支撑盘26呈交错设置。参照图6,支撑盘26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27,支撑单元27之间形成导流通道28。
45.在风冷时,升降架20沿竖直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盘26相对冷却传输辊13向上运动,将小钢瓶9推离冷却传输辊13。然后传动辊21转动,带动支撑盘26转动,进而带动小钢瓶9转动,从而使得风冷组件3的冷风可以较为均匀的吹向小钢瓶9的每一面,使得小钢瓶9各处更均匀的进行正火冷却。吹过小钢瓶9的风,从小钢瓶9下方穿过,使得对小钢瓶9有预冷,使其组织结构更稳定。
46.在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7,支撑盘26上设有圆弧凸起29,当支撑盘26转动至圆弧凸起29与小钢瓶9接触时,小钢瓶9向上跳动。相邻传动辊21上的圆弧凸起29对小钢瓶9的驱动不同步。从而使得小钢瓶9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间歇跳动,从而使得吹过小钢瓶9的冷风经过小钢瓶9下方,在小钢瓶9直面冷风前有一定的预冷,使小钢瓶9更好的进行正火冷却。
47.参照图8,正火卸料机构6包括安装于正火架1上的固定架30、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0上的卸料架31、转动连接于卸料架31上的卸料传输辊32、用于支撑卸料架31的支撑组件33、安装于卸料架31上用去驱使卸料传输辊32转动的减速机组件。出料输送机构8位于卸料架31的自由端。支撑组件33支撑于卸料架31自由端下方,使得卸料架31和卸料传输辊3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此时卸料传输辊32平行于冷却传输辊13。卸料传输辊32上也沿其轴向等间隔固定套设有若干传输轮14。
48.通过减速机组件带动卸料传输辊32转动,从而使得冷却传输辊13上冷却完毕后的小钢瓶9被传输到卸料传输辊32上,并运动到对应出料输送机构8的位置。然后支撑组件33撤去对卸料架31的支撑力,使得卸料架31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架30转动,使得小钢瓶9朝向传递机构7滚动,为出料做准备。为了使得小钢瓶9更好的滚落到传递机构7处,固定架30上设有朝向传递机构7的导向板48,导向板48朝向传递机构7一端呈倾斜设置,小钢瓶9沿着导向板48滑动可更好的运动到传递机构7处。
49.参照图8,具体的,支撑组件33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架30上的第一连接座34、支撑杆35和第四驱动件36。支撑杆35包括第一支撑杆部37和第二支撑杆部38,第一支撑杆部37和第二支撑杆部38相互固定且形成夹角,夹角为钝角。第一支撑杆部37朝向第二支撑杆部38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34。第四驱动件36为气缸,第四驱动件36缸体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0且第四驱动件36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部37背离第二支撑杆部38一端。第二支撑杆部38背离第一支撑杆部37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轮39。支撑杆35通过支撑轮39支撑于卸料架31下端面。通过第四驱动件36带动支撑杆35转动,从而调节支撑轮39相对卸料架31的位置,从而使得卸料架31在水平和倾斜两种状态下进行切换。
50.参照图8和图9,传递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于正火架1上的第二连接座4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40上的翻板41、用于驱使翻板41转动的第五驱动件42。参照图8和图10,翻板41上开设有承接槽43,承接槽43连通翻板41两端,承接槽43包括第一承接面44和第二承接面45,第一承接面44和第二承接面45之间形成钝角。参照图8和图9,第五驱动件42包括驱动缸46和连接杆47,连接杆47一端固定连接于翻板41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缸46活塞杆,驱动缸46的缸体转动连接于卸料架31。参照图8和图10,在小钢瓶9沿着导向板48落到第一承接面44上后,翻板41转动,从而使得小钢瓶9滑动到第二承接面45上,并沿着第二承接面45滑动到出料输送机构8上,完成出料。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的实施原理为:需要执行正火工艺时,正火架1通过行走轮11移动至正火炉的出料台前,当完成加
热工序的小钢瓶9通过出料台输送辊输送到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上,冷却传输辊13转动将小钢瓶9向前输送。此时挡料机构4的第三驱动件17带动挡板16旋转,挡板16起到阻挡作用。小钢瓶9输送到此挡住,第一驱动件22带动升降架20上升,通过支撑盘26将小钢瓶9托起,第二驱动件23通过传动辊21带动支撑盘26转动,从而带动小钢瓶9旋转,风冷组件3启动,强风从上部指直接吹在小钢瓶9上,伴随着小钢瓶9的旋转均匀正火冷却。
52.正火冷却完毕,风冷组件3关闭,升第一驱动件22带动升降架20下降,小钢瓶9落在正火冷却输送机构2上,挡料机构4的第三驱动件17带动挡板16旋转,挡板16打开,冷却传输辊13转动将小钢瓶9向前输送,使得小钢瓶9从冷却传输辊13运行到卸料传输辊32上;第五驱动件42带动翻板41转动至第二承接面45朝向出料输送机构42的位置。第四驱动件36带动支撑杆35转动,使得卸料架31失去支撑杆35对其的支撑,卸料架31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小钢瓶9全部落在导向板48上。第五驱动件42带动翻板41转动至第一承接面44朝向导向板48,翻板41的特殊结构为放行一个钢瓶就阻挡一个钢瓶,小钢瓶9滚入承接槽43内,五驱动件带动翻板41转动至第二承接面45朝向出料输送机构42的位置。承接槽43内的小钢瓶9沿着第二承接面45滑到出料输送机构42上,出料输送机构42带动小钢瓶9向下道工序运行,完成一个循环。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