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汽车液压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3:3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汽车液压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
3.现有的大多数智能汽车没有设置液压升降系统,汽车底盘始终保持固定高度,这就导致车辆在遇到一些坑洼较大的路况时难以正常通过,并且现有的智能汽车在急转弯时,其伸缩柱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会出现汽车倾斜幅度过大,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问题,而且现有的智能汽车由于减震效果一般,当轮胎坠入大坑时,会出现剧烈的颠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汽车液压升降系统。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智能汽车液压升降系统,包括底盘架,所述底盘架上设有四组用于为底盘架提供支撑力的支撑组件,底盘架上设有用于升降底盘架的升降组件,底盘架上还设有用于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来源的驱动组件,底盘架上设有用于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的减震组件。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每组支撑组件包括车轮,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为整个汽车提供支撑力,车轮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位于第二连接柱正上方,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充当连接支架,为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连接支点。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固定有支撑柱,加强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的支撑力,避免在长期的颠簸过程中,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臂,在使用过程中为第一转动臂的转动提供支撑力。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臂,两组第一转动臂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侧壁和第二支撑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使第一转动臂能够以第一支撑板为支点进行转动,两组第一转动臂的一侧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臂,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连接形成v型,保证底盘架具有一定的升降区间,每组第二转动臂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两组固定板分别与底盘架固定连接,当第二转动臂和固定板上下移动时,促使底盘架跟随固定板一起上下移动,当汽车坑洼路况时,即可升高底盘架,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当需要减小汽车行进的风阻时,即可降低底盘架,使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更快。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组与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每组第三连接柱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柱,两组第一伸缩柱为汽车在急转弯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汽车在急转弯时,出现汽车倾斜幅度过大,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问题,第一伸缩柱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液压分泵,液压分泵与汽车中控台电性连接,通过液压分泵可以实现底盘架的升降。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分泵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端面与处于上方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当液压分泵的伸缩端伸长时,推动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和固定板一起向上移动,致使底盘架对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柱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圆形挡块,圆形挡块的下端面和第一伸缩柱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圆形挡块的上端面和液压分泵的下端面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首先第一减震弹簧对车轮传导上来的震动进行缓冲,由于第一伸缩柱与液压分泵之间也是通过活塞活动连接的,所以第二减震弹簧可以进一步缓冲产生的震动,降低颠簸对乘坐人员舒适性的影响。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安装板,为第二伸缩柱和第三减震弹簧提供支撑平台,圆形挡块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连接第二伸缩柱,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设置有多组第二伸缩柱,每组第二伸缩柱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第三减震弹簧,用于进一步缓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在车轮遇到大坑突然下坠时,底盘架会在惯性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设置的第二伸缩柱和第三减震弹簧可以加强第一伸缩柱的减震效果,为其分担一部分震动,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第一伸缩柱、液压分泵和固定板的配合,使车辆可以在遇到坑洼路况时,液压分泵的伸缩端伸长,推动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和固定板一起向上移动,致使底盘架对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当需要减小汽车行进的风阻时,即可降低底盘架,使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更快,并且在汽车遇到突发情况急转弯时,两组第一伸缩柱为汽车在急转弯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汽车在急转弯时,出现汽车倾斜幅度过大,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问题。
14.2、通过设置的圆形挡块、第二伸缩柱和第三减震弹簧的配合,使车轮遇到大坑突然下坠时,底盘架会在惯性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设置的第二伸缩柱和第三减震弹簧可以加强第一伸缩柱的减震效果,为其分担一部分震动,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车轮和支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转动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三连接柱和第一伸缩柱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的正视图。
16.图中:1、底盘架;2、支撑组件;3、升降组件;4、驱动组件;5、减震组件;6、车轮;7、第一连接柱;8、第二连接柱;9、支撑柱;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一转动臂;13、第二转动臂;14、固定板;15、第三连接柱;16、第一伸缩柱;17、液压分泵;18、第一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20、圆形挡块;21、第一减震弹簧;22、第二减震弹簧;23、第一安装板;24、第二安装板;25、第二伸缩柱;26、第三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8.参照图1-6,智能汽车液压升降系统,包括底盘架1,底盘架1上设有四组用于为底盘架1提供支撑力的支撑组件2,底盘架1上设有用于升降底盘架1的升降组件3,底盘架1上还设有用于为升降组件3提供动力来源的驱动组件4,底盘架1上设有用于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的减震组件5。
19.每组支撑组件2包括车轮6,每个车轮6与地面接触,为整个汽车提供支撑力,车轮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7和第二连接柱8,第一连接柱7位于第二连接柱8正上方,第一连接柱7和第二连接柱8充当连接支架,为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连接支点。
20.第一连接柱7和第二连接柱8之间固定有支撑柱9,加强第一连接柱7和第二连接柱8之间的支撑力,避免在长期的颠簸过程中,第一连接柱7和第二连接柱8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第一连接柱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0,第二连接柱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1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臂12,在使用过程中为第一转动臂12的转动提供支撑力。
21.升降组件3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臂12,两组第一转动臂12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0的侧壁和第二支撑板11的侧壁转动连接,使第一转动臂12能够以第一支撑板10为支点进行转动,两组第一转动臂12的一侧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臂13,第一转动臂12与第二转动臂13连接形成v型,保证底盘架1具有一定的升降区间,每组第二转动臂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4,两组固定板14分别与底盘架1固定连接,当第二转动臂13和固定板14上下移动时,促使底盘架1跟随固定板14一起上下移动,当汽车坑洼路况时,即可升高底盘架1,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当需要减小汽车行进的风阻时,即可降低底盘架1,使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更快。
22.驱动组件4包括两组与第二连接柱8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柱15,每组第三连接柱15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柱16,两组第一伸缩柱16为汽车在急转弯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汽车在急转弯时,出现汽车倾斜幅度过大,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问题,第一伸缩柱16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液压分泵17,液压分泵17与汽车中控台电性连接,通过液压分泵17可以实现底盘架1的升降。
23.液压分泵17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8,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一侧端面与处于上方的固定板14固定连接,当液压分泵17的伸缩端伸长时,推动第一连接板1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19和固定板14一起向
上移动,致使底盘架1对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24.第一伸缩柱16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圆形挡块20,圆形挡块20的下端面和第一伸缩柱16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21,圆形挡块20的上端面和液压分泵17的下端面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22,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首先第一减震弹簧21对车轮6传导上来的震动进行缓冲,由于第一伸缩柱16与液压分泵17之间也是通过活塞活动连接的,所以第二减震弹簧22可以进一步缓冲产生的震动,降低颠簸对乘坐人员舒适性的影响。
25.第二支撑板11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安装板23,为第二伸缩柱25和第三减震弹簧26提供支撑平台,圆形挡块2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板24,用于安装连接第二伸缩柱25,第一安装板23与第二安装板24之间转动设置有多组第二伸缩柱25,每组第二伸缩柱25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第三减震弹簧26,用于进一步缓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在车轮6遇到大坑突然下坠时,底盘架1会在惯性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第一减震弹簧21和第二减震弹簧22,设置的第二伸缩柱25和第三减震弹簧26可以加强第一伸缩柱16的减震效果,为其分担一部分震动,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26.本发明在使用时,当汽车遇到坑洼路况时,液压分泵17的伸缩端伸长,推动第一连接板1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19和固定板14一起向上移动,致使底盘架1对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当需要减小汽车行进的风阻时,即可降低底盘架1,使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更快,当汽车遇到突发情况急转弯时,两组第一伸缩柱16为汽车在急转弯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汽车在急转弯时,出现汽车倾斜幅度过大,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问题,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首先第一减震弹簧21对车轮6传导上来的震动进行缓冲,由于第一伸缩柱16与液压分泵17之间也是通过活塞活动连接的,所以第二减震弹簧22可以进一步缓冲产生的震动,降低颠簸对乘坐人员舒适性的影响,当车轮6遇到大坑突然下坠时,底盘架1会在惯性的作用下进一步挤压第一减震弹簧21和第二减震弹簧22,设置的第二伸缩柱25和第三减震弹簧26可以加强第一伸缩柱16的减震效果,为其分担一部分震动,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