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承插式涂塑电缆金属导管的制作方法

2022-06-24 22:59: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插式涂塑电缆金属导管。


背景技术:

2.内外涂塑复合钢管又称涂塑管、钢塑复合管、涂塑复合钢管,是以钢管为基体,在内表面焊接一层塑料防腐层或防腐层。内外涂塑复合钢管(底管)采用喷、滚、浸、吸等方法,是内外表面焊接有塑料防腐层的钢塑复合钢管。涂塑钢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相对较小的摩擦阻力。环氧树脂涂层钢管适用于给排水、海水、温水、油、气等介质的输送,而pvc涂层钢管适用于排水、海水、油、气等介质的输送。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外涂塑复合钢管是以pe(改性聚乙烯)热浸或ep(环氧树脂)为内外涂层的产品,采用这种涂层的钢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不会引起电腐蚀。则作为电缆的保护管道,埋设在地下,能够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和电气隔绝性能。
3.现有的管道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包括法兰、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承插连接、管道黏合连接等,其中承插法是管孔与管孔间接续时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但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内外均由涂层,采用常规承插方式和承插结构容易伤到内外涂层,导致其电气绝缘性能下降。但若直接改变其间隙大小,容易导致其接缝处密封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插式涂塑电缆金属导管,其具有特殊的承插结构设计,能够在安装时管体的插入端能顺利插入且在插入过程中不会使管头端面的切边直接与另一管体内壁接触导致涂层擦伤。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承插式涂塑电缆金属导管,具有管体和承插部分,其两端通过承插部分与相邻管体密封连接,承插部分包括承接部与插入承接部内形成套接的插口部;
7.承接部内端部具有环形弧面,所述插口部端面弯折形成与环形弧面贴合的插口弯折部,且接触贴合部分为环状的面。
8.值得说明的是,管体即为导管的主体结构,为等厚度的金属管结构,并在其内外均设有涂层。而承插部分是包括设置在同根管体两端的不同结构,即插入的部分和被插入的部分,通过过盈配合或其他的套接方式与相邻管体连通。由于以往的插口部的端面的外侧或内测边沿较为“锋利”,且其尺寸明显要小于承接部。则在安装时将插口部插入后容易造成其端面边沿刮蹭到承接部的内壁,致使承接部内壁的涂层挂落。而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内设有电缆,则其电气绝缘性能会因为涂层的脱落而受影响。
9.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插口部的端面形状,通过折弯或外部设置独立结构等方式,将其原本切割所形成的锋利边沿向内外弯折或包括,使其在插入承接部内时,无论如何移动,都无法直接与承接部内壁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
10.而承接部内部设有的环形弧面同样是为了保护插口部端部,避免过于锋利的转角边沿对插口部外壁的涂层造成损坏。其所谓的接触贴合的部分,是指插口部的插口弯折部与该环形弧面接触的部分始终是环形的面,通过调整恰当的尺寸以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的减小在安装过程中产生摩擦接触对涂层表面的影响。
11.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部为管体任一端向外隆起形成凸环且截面内径不小于管体内径的部分,所述凸环即为插口弯折部。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弯折部为管体的任一端面向管内弯折不小于90
°
所形成的结构,且该管体的端面在弯折固定后形成与管体内壁具有相同半径的环形面。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弯折部为管体的任一端面向管外弯折超过270
°
所形成的结构,贴合时由该管体弯折前的内壁部分与环形弧面贴合。
14.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接部为管体任一端半径扩张形成的可以容纳整个插口部的部分,所述环形弧面即为插口部扩张时形成的承接折弯部的内壁表面。
15.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部外表面还具有凹凸部,在凹凸部表面设置有环形软质的堵料,当插口部插入对应承接部内时所述堵料与承接部内壁贴合。
16.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堵料为具有环形塑料底座的热膨胀体。
1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部尾部具有一个环状的抵部,当插口部插入对应承接部后由抵部抵靠在承接部的开口端面实现限位。
1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所述凹凸部与抵部均为管体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的等厚度结构。
1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所述凹凸部与抵部均为焊接在管体外壁的独立结构。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弯折部结构,能够将原本锋利的管口边沿向内或向外卷曲,从而使其在插入承接部内的部分仅有一个环形的弧面与其内壁接触,从而降低刮擦风险,提高装配成功率;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凹凸部结构,能够在插口部外侧环形面上形成多个环形槽,在该环形槽内设置恰当的堵料,既能够实现密封,同时其软质的特性能够在插入时通过贴合承接部内壁实现限位定位效果;
23.(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热膨胀的堵料结构,可在承插时轻松插入,同时在外部加热一定时间使得内部堵料膨胀从而将间隙填满,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导管的连接轴侧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导管的拆分轴侧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导管的拆分平面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导管的连接平面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实施方式的承插部分的剖切面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实施方式的承插部分的剖切后轴侧图。
30.图中:1-管体,2-承接部,2.1-承接折弯部,2.2-膨胀密封部,3-插口部,3.1
‑ꢀ
插口弯折部,3.2-凹凸部,3.3-抵部,3.4-第一凹部,k-密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承插式涂塑电缆金属导管,内外均具有较好绝缘性能的涂层。
40.如图1-4所示,该金属导管具有管体1和承插部分,承插部分是分别设置在同一根管体1两端的结构。单根管体1通过承插部分与相邻管体1密封连接。
41.其中,承插部分包括承接部2与插入承接部2内形成套接的插口部3;而在承接部2
内端部设有环形弧面,插口部3端面弯折形成与环形弧面贴合的插口弯折部3.1,且接触贴合部分为环状的面。
42.优选的,插口部3为管体1任一端向外隆起形成凸环且截面内径不小于管体1内径的部分,凸环即为插口弯折部3.1。具体来说,插口部3是管体1本身通过工艺使其任一端端头产生特定形变而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43.该实施方式中,插口部3与管体1等厚度,其部分向外隆起形成的环状的凸环,而该凸环靠近插口部3端面,并利用该凸环将插口部3端面阻挡,避免其直接与承接部2的内壁接触。
44.优选的,在上述方案中继续限定,该插口弯折部3.1为管体1的任一端面向管内弯折不小于90
°
所形成的类结构,此时且该管体1的端面在弯折固定后形成与管体1内壁具有相同半径的环形面。
45.如图5和图6所示,同样是形成了一个凸环结构,该结构使管体1该侧端口处的外径增大,形成一个拱起的环结构。并且该凸环的外部末端即为该管口的端面。具体来说,是先将该管口的端面向外弯曲,然后回转形成与管体1轴线方向平行的状态,此时与最初的管口端面可看作是向内弯折90
°

46.在图5中展示了,由于形成了凸环结构,则插口弯折部3.1与承接部2内壁接触的面积增大。且由于是弧形且平滑的过度表面,则不具有优化前的锋利边沿,对承接部2的内部涂层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47.亦或是,该插口弯折部3.1为管体1的任一端面向管外弯折超过270
°
所形成的结构,贴合时由该管体1弯折前的内壁部分与环形弧面贴合。这种方式并未在附图中示出,与上述方案相同的是,同样是通过工艺将原本的管口向外延伸扩张,从而形成类似喇叭口的状态。由于是外翻结构,则要保证其端面能够不与涂层接触,则需要其外翻角度超过270
°

48.优选的,承接部2为管体1任一端半径扩张形成的可以容纳整个插口部3 的部分,环形弧面即为插口部3扩张时形成的承接折弯部的内壁表面。具体的,图5中可以看到,承接部2包括一段承接弯折部2.1和膨胀密封部2.2。其中的承接弯折部2.1的内壁即为环形弧面,而膨胀密封部2.2为等直径的扩张部分。
49.也就是说,承接部2同样是管体1扩张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且扩张形变的部分采用弧形弯曲过度,避免采用直角或折角弯曲时在内壁形成较为锋利的转角线。
50.如图5和图6所示,采用上述的向内弯折90
°
并形成一个向外的凸环的插口部3实施方案中,插口弯折部3.1先接触到承接部2内壁后继续向内移动,并在抵住承接部2的环形弧面后停止。由于环形弧面与插口弯折部3.1的表面接触面积增大,则产生摩擦时也会减小对承接部2内壁或插口弯折部3.1外壁涂层的影响。
51.同时,由于设置有尺寸适合的插口弯折部3.1与承接部2,使得插口部3插入承接部2后,又环形弧面引导和限制,插口弯折部3.1部分能够实现局部限位。由于采用套接的方式,插口部3的尺寸明显小于承接部2,则使其在插入时存在一定间隙。若端头在抵住时也能够产生晃动,会导致其端面与环形弧面之间不断摩擦,同样会影响表面涂层。
52.优选的,插口部3外表面还具有凹凸部3.2,在凹凸部3.2表面设置有环形软质的堵料,当插口部3插入对应承接部2内时所述堵料与承接部2内壁贴合。同时,凹凸部3.2与抵部3.3均为管体1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的等厚度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展示了在插口部3完全插
入承接部2后,凹凸部3.2与承接部2 的内壁之间所具有的密封间隙k。
53.由于插口弯折部3.1仅是用于避免其切割形成的管口断面过于锋利的边沿对承接部2内壁造成刮伤,但为了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和连接稳定性,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则在承插部分留有一个密封间隙k,并在插入时在插口部3的凹凸部3.2上设有堵料,通过多节堵料在密封间隙k内形成多个密封环,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54.优选的,堵料为具有环形塑料底座的热膨胀体。图5中可以看到,图中虽然未示出堵料结构,但凹凸部3.2具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内放置有一个堵料。该堵料的环形塑料底座则与凹槽表面贴合,而环形塑料底座内的热膨胀体为软质的材料,在插入时并未达到较好得贴合强度,需要在插入定位后在膨胀密封部2.2外壁上设置加热结构进行一定时间的加热。此时内部的热膨胀体会进行膨胀将密封间隙k填充并达到密封强度。
55.同时,图5中还可以看到,在凹凸部3.2与插口弯折部3.1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一凹部3.4。该第一凹部3.4具有较深的凹槽,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更好的绝缘性能和密封性能,在第一凹部3.4设有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具有较高的压缩形变比,能够将承接部2内壁紧紧贴合形成第一层的密封环。同时,通过在第一凹部3.4设有密封胶条,也能够给插口部3提供一定的定位支撑效果。
56.优选的,插口部3尾部具有一个环状的抵部3.3,当插口部3插入对应承接部2后由抵部3.3抵靠在承接部2的开口端面实现限位。
57.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