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海洋浮台或平台的自浮力稳定水下休闲观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1:49: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观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浮台或平台的自浮力稳定水下休闲观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观光旅游逐渐向水下和太空发展。目前水下世界风光的领略还是主要以旅游业的潜水为主。然而世界各地每年均会因为潜水造成人员安全事故,绝大多数人员因为恐惧而错失领略海底大好风光的机会。虽然有部分国家已先后建立了海底宾馆,供人们欣赏和享受水下美景,但此种海底建筑多需要在特定地点筑坝抽干水后修建,完工后再放水进来;此种方式虽然提供了水下观光的可行性,但仅能在特定区域进行,而且修建建筑会对水下环境造成污染及破坏,极大程度上降低自然景观的观赏性,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施工造价极高。
3.cn 201010180684.x公开了一种水下人居构筑物,其技术方案是:采用金属制造的水上部分、水下部分分别与竖直通道连接,其竖直通道通过下端法兰与地面连接,并在竖直通道内设有连接水上和水下的楼梯,竖直通道周围设有圆形通道分别通向环形居住舱,环形居住舱分隔为多个居住室,居住室上设有水密门和水密窗;其水下观光结构复杂,采用固定水下人居构筑物的可观赏面积极小。
4.cn 201210464302.5 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浮体水下房屋,其技术方案是:在浮体平台下固设有水下屋,在水下屋上方平台设有水上屋,还设有水下屋通往浮体平台或水上屋的通道、通风管道、强弱电系统。此方案存在检修维护困难的问题,一旦出现进水问题,将无法保证居住人员安全;另一方面,此种水下房屋的抗风浪能力较差,难以适应海洋观光观景,体验感较差。
5.cn 201821716832 .3公开了一种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在船底增加一层带舷窗的舱室,不仅增加了船行进阻力,而且观光舱室无法有效全景观景,同时直接导致观光船水下排水体积增大,浮力剧增,整体重心升高造成整船稳定性差,耐风浪冲击、耐波性能差,难以让观光人产生舒适的体验。
6.cn 201822109114 .6 公开了一种半潜观光船,其在船底增加球形透明观光舱并通过框架和法兰连接构成船底的观光舱室,实质也是一种沿海半潜观光船,也存在整船及人员存在安全风险及耐风浪冲击及耐波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建造、易于检修和维护、耐风浪冲击性能好、耐波性好、安全性高、自浮力稳定的用于海洋浮台或平台的自浮力稳定水下休闲观景装置。
8.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洋浮台或平台的自浮力稳定水下休闲观景装置,包括导流分流厢体、厢体重心升降装置、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升
降进出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嵌入式固定装置,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与导流分流厢体的底部连接;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与导流分流厢体的顶部或顶部周围连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设于导流分流厢体中心处或周围且分别与导流分流厢体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与导流分流厢体的顶部或升降进出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固定装置与导流分流厢体或升降进出装置的周围连接。
9.进一步,所述导流分流厢体包括中空幕墙框架、中空顶部框架、中空底部框架、玻璃幕墙、天花组件、地台组件以及自浮稳定气囊组件,所述中空幕墙框架的顶部与中空顶部框架连接,底部与中空底部框架连接,构成导流分流厢体的框架结构;所述玻璃幕墙嵌入式安装在中空幕墙框架上,所述天花组件与中空顶部框架相连,所述地台组件与中空底部框架连接,构成浮力自稳定的水密的球状、半球状、塔状、锥状、棱锥状、柱状或星柱状的导流分流休闲观景舱,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设于中空幕墙框架和/或中空底部框架内或周围并与之相连。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可排水调节导流分流厢体的浮力,增强导流分流厢体的安全性。
10.进一步,所述厢体重心升降装置包括可伸缩杆或可滑动升降架以及压载重锤,所述压载重锤设在可伸缩杆或可滑动升降架上,所述可伸缩杆或可滑动升降架的至少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底部或底部框架连接。利用本装置,可快速调整导流分流厢体重心的位置,拉大与浮心的距离,以快速稳定和更好的适应海洋不同等级风浪。
11.进一步,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包括设于导流分流厢体顶部或顶部周围的一个或多个自扶正高压气囊,自扶正高压气囊与导流分流厢体相连接,作为导流分流厢体自浮稳定向上的保障的同时,降低振荡,提高整体舒适性。
12.进一步,所述的升降进出装置包括进出通道和设在进出通道内的升降轿厢/平台、设在进出通道顶部的动力机构和设在进出通道内壁上的导轨机构,所述升降轿厢顶部与动力机构通过钢索连接,所述升降轿厢/平台至少一侧与导轨机构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部增氧机构和外部去碳净化机构;所述外部增氧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进风防浪阀、进风风机、进风管道以及进风出口,所述的进风防浪阀和进风风机设于升降进出装置或导流分流厢体顶部,所述进风管道可采用设置在升降进出装置侧部的风管管道或设置在导流分流厢体上的管道;所述进风出口采用格栅或散风百叶窗,所述进风出口设于天花组件或中空幕墙框架或升降进出装置侧壁上部;所述外部去碳净化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出风进口、出风管道、出风风机、出风防浪阀;所述出风进口采用格栅或百叶窗,所述出风风口设于升降进出装置侧壁或出风管道下部;所述出风管道可采用设置在升降进出装置侧部的风管管道或设置在导流分流厢体上的管道,所述的出风防浪阀设于升降进出装置或导流分流厢体顶部,所述的出风风机设于出风管道上。
14.进一步,所述嵌入式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刚性连接件,所述多个刚性连接件分别与导流分流厢体和海洋浮台或平台固连或卡接。
15.或,所述嵌入式固定装置以刚性连接件与海洋浮台或平台顶部铰接,底部以多个阻尼连接器连接,所述阻尼连接器一端位于海洋浮台或平台侧部或底部,另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的框架相连。
16.进一步,还设有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所述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设于导流分流厢体上,分别通过高压气管与自浮稳定气囊组件和自扶正高压气囊连接。
17.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内部增氧机构和内部去碳净化机构,所述内部增氧机构包括氧气瓶及压力阀组,所述氧气瓶通过压力阀组与进风管道连接,在进风防浪阀关闭时,可通过氧气瓶及压力阀组为导流分流厢体供氧;所述内部去碳净化机构主要包括碱液水洗罐及单向阀以及微压气泵,所述微压气泵将出风进口的含碳废气抽吸并通过单向阀与碱液水洗罐下部连接,经碱液水洗罐清洗净化后由罐体顶部的出口排气至导流分流厢体内。
18.进一步,还设有用于休闲、住宿和水上观光的水上休闲观景装置,所述水上休闲观景装置与导流分流厢体顶部连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的出口位于水上休闲观景装置内。
19.进一步,所述中空幕墙框架、中空顶部框架、中空底部框架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有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或金属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中空幕墙框架、中空顶部框架、中空底部框架的结构为由圆弧或方形或三角型或上述组合的异型中空框架。
20.进一步,所述玻璃幕墙的材质为透光的弧面或平面的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板;所述天花组件或地台组件的材质为平面或弧面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或金属复合板或有机复合板或金属复合板。
21.进一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升降进出装置布设在导流分流厢体的中心处或圆周处;所述升降进出装置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或金属复合材料或pc压力板或有机玻璃板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22.进一步,所述导流分流厢体底部设有进水报警系统,在漏水时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即时与自浮稳定气囊组件以及厢体重心调整装置的浮力气囊以及压载水舱浮力气囊联动,设置的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即时为导流分流厢体充气增浮,保证厢体快速增浮升高以便脱离水体下层。
23.本实用新型以嵌入式安装在海洋浮台或平台上且位于水下2-5米的导流分流厢体卸力分流海浪,降低海浪对水下休闲观光装置的冲击,增强海洋浮台或平台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大小海浪的冲击,以厢体重心升降装置和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调整导流分流厢体的重心及横纵倾斜角度,降低导流分流厢体的高频震动,增强抗冲击能力和抗风浪能力;为海洋浮台或平台提供较强浮力的同时,可通过升降进出装置进入导流分流厢体内进行休闲观光;以设置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双通道增氧机构和双通道去碳净化机构对舱室的氧气含量和有害含碳气体进行调节,保持导流分流厢体内空气质量,以达成短时或长时的休闲观光的条件。
24.本装置易于建造及安装,易于检修和维护,耐风浪冲击,耐波性好,安全性高,舒适性好,易于模块化施工,且快速扩展规模。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导流分流厢体,11-中空幕墙框架,12-中空顶部框架,13-中空底部框架,14-玻璃幕墙,15-天花组件,16-地台组件,17-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1-槽孔,2-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1-可伸缩杆,22-压载重锤,23-可滑动升降架,3-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1-自扶正高压气囊,4-空气净化装置,41-外部增氧机构,411-进风防浪阀,412-进风风机,413-进风管道,414-进风出口,42-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1-出风进口,422-出风管道,423-出风风机,424-出风防浪阀,43-内部增氧机构,431-氧气瓶,432-压力阀组,44-内部去碳净化机构,441-碱液水洗罐,442-单向阀,443-微压气泵;5-升降进出装置,51-进出通道,52-升降轿厢,53-动力机构,54-导轨机构,55-钢索,6-嵌入式固定装置,7-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8-水上休闲观景装置,9-海上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导流分流厢体1、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升降进出装置4、空气净化装置5、嵌入式固定装置6,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4设于导流分流厢体中心处,分别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可通过升降进出装置4快速进出导流分流厢体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5与升降进出装置4的顶部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固定装置6与导流分流厢体1周围连接。
35.所述导流分流厢体1包括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玻璃幕墙14、天花组件15、地台组件16以及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所述中空幕墙框架11的顶部与中空顶部框架12连接,底部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导流分流厢体1的框架结构;所述的玻璃幕墙14嵌入式安装在框架结构侧部,即分别与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所述天花组件15与中空顶部框架12相连,所述地台组件16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浮力自稳定的水密的星柱状的导流分流休闲观景舱,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设于中空幕墙框架11内并与之相连;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可通过中空幕墙框架11上设置的槽171进排水调节导流分流厢体的浮力,增强导流分流厢体1的安全性。
36.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包括可滑动升降架23和压载重锤22,所述压载重锤设在可滑动升降架23上,所述可滑动升降架23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
37.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包括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的三个自扶正高压气囊31,自扶正高压气囊31与导流分流厢体1相连接,作为浮体自浮稳定向上的保障的同时降低振荡,提高舒适性。
38.所述的升降进出装置5包括进出通道51和设在进出通道51内的升降轿厢52、设在进出通道51顶部的动力机构53、设在进出通道51内壁上的导轨机构54。所述升降轿厢52顶部与动力机构53通过钢索55连接,所述升降轿厢42一侧与导轨机构54连接。
39.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包括外部增氧机构41和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所述外部增氧机构41包括依次相连的进风防浪阀411、进风风机412、进风管道413以及进风出口414,所述的进风防浪阀411和进风风机412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顶部,所述进风管道413采用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侧部内的风管管道;所述进风出口414采用散风百叶窗,所述进风出口414设于升
降进出装置侧壁上部和中空幕墙框架11上部;所述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包括依次相连的出风进口421、出风管道422、出风风机423、出风防浪阀424;所述出风进口421采用百叶窗,所述出风风口421设于升降进出装置4的侧壁下部和中空幕墙框架11下部;所述出风管道422设置在升降进出装置5侧部,所述的出风防浪阀424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顶部,所述的出风风机423设于出风管道422上。
40.所述嵌入式固定装置6包括刚性连接件,本实施例的刚性连接件采用卡接块与所述的导流分流厢体1的中空幕墙框架11顶部的槽孔171卡接。
41.本实施例还设有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7;所述高压气储罐及压力7组件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上,分别通过高压气管与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和自扶正高压气囊31连接。
42.所述的中空幕墙框架11为不锈钢方管和三角管构成的组合中空框架,中空顶部框架12和中空底部框架13的材质为不锈钢方管。
43.所述的玻璃幕墙14的材质为透光平面的有机玻璃(pmma);所述的天花组件15和地台组件16的材质为平面有机复合板。
44.实施例2
45.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包括导流分流厢体1、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空气净化装置4、升降进出装置5、嵌入式固定装置6,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周围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5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中心,分别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可通过升降进出装置5快速进出导流分流厢体1;所述的嵌入式固定装置6与导流分流厢体1连接。
46.所述导流分流厢体1包括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玻璃幕墙14、天花组件15、地台组件16以及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所述中空幕墙框架11顶部与中空顶部框架12连接、底部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导流分流厢体1的框架结构;所述的玻璃幕墙14嵌入式安装在框架结构侧部,即分别与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所述天花组件15与中空顶部框架12相连,所述地台组件16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浮力自稳定的水密的半球状导流分流休闲观景舱,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设于中空幕墙框架11和中空底部框架13周围并与中空幕墙框架11和中空底部框架13相连;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通过中空幕墙框架11和中空底部框架13间隙格栅进排水调节导流分流厢体1的浮力,增强导流分流厢体1的安全性。
47.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包括可伸缩杆21以及压载重锤22,所述压载重锤22设在可伸缩杆21上,所述可伸缩杆21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
48.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包括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周围的多个自扶正高压气囊31,自扶正高压气囊31与导流分流厢体1相连接,作为浮体自浮稳定向上的保障的同时降低振荡以及提高厢体观光舒适性。
49.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包括外部增氧机构41和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所述外部增氧机构41包括依次相连的进风防浪阀411、进风风机412、进风管道413以及进风出口414,所述的进风防浪阀411和进风风机412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顶部,所述进风管道413可采用升降进出装置5侧部设置风道;所述进风出口414采用散风百叶窗,所述进风出口414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侧壁上部;所述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包括依次相连的出风进口421、出风管道422、出
风风机423、出风防浪阀424;所述出风进口421为百叶窗,所述出风风口421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侧壁下部;所述出风管道422设置在升降进出装置5侧部,所述的出风防浪阀424设于升降进出装置5顶部,所述的出风风机423设于出风管道422上。
50.所述的升降进出装置5包括进出通道51和设在进出通道内的升降轿厢52、设在进出通道顶部的动力机构53和设在进出通道内壁上的导轨机构54。所述升降轿厢52顶部与动力机构53通过钢索连接,所述升降轿厢52两侧与导轨机构54连接。
51.所述嵌入式固定装置6为刚性连接件,所述的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及周围与海洋平台以刚性连接件(嵌入式固定装置6)固连。
52.本实施例还设有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7;所述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7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上,分别通过高压气管与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和自扶正高压气囊31连接。
53.本实施例还设有用于休闲、住宿和水上观光的水上休闲观景装置8,所述水上休闲观景装置8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连接;所述升降进出装置5的出口位于水上休闲观景装置8内。
54.所述的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和中空底部框架13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方形框架构成。所述的玻璃幕墙14的材质为透光的弧面有机玻璃(pmma);所述的天花组件15和地台组件16的材质为平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
55.实施例3
56.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包括导流分流厢体1、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升降进出装置5、空气净化装置4、嵌入式固定装置6,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连接;所述六套升降进出装置5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周围,分别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构成导流分流厢体1的纵骨架;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固定装置6与导流分流厢体1周围连接。
57.所述导流分流厢体1包括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玻璃幕墙14、天花组件15、地台组件16以及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所述中空幕墙框架11顶部与中空顶部框架12连接、底部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导流分流厢体1的框架结构;所述的玻璃幕墙14嵌入式安装在导流分流厢体1侧部,即分别与中空幕墙框架11、中空顶部框架12、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所述天花组件15与中空顶部框架12相连,所述地台组件16与中空底部框架13连接,构成浮力自稳定的水密的柱状导流分流休闲观景舱,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设于中空底部框架13周围并与中空底部框架13相连;所述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可排水调节导流分流厢体1的浮力,增强导流分流厢体1的安全性。
58.所述的厢体重心升降装置2包括可伸缩杆21及压载重锤22,所述压载重锤22设在可伸缩杆21上,所述可伸缩杆21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1底部连接,所述可伸缩杆21采用电动伸缩缸,所述压载重锤22采用v型槽板。
59.所述自扶正浮力调整装置3包括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的一个自扶正高压气囊,自扶正高压气囊与导流分流厢体1相连接,作为导流分流厢体1自浮稳定向上的保障的同时降低振荡,提高舒适性,同时可有效进行浮力调整。
60.所述的升降进出装置5包括进出通道51和设在进出通道51内的升降轿厢52、设在进出通道顶部51的动力机构53和设在进出通道52内壁上的导轨机构54。所述升降轿厢52顶
部与动力机构53通过钢索连接,所述升降轿厢52至少一侧与导轨机构连接。
6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包括外部增氧机构41、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内部增氧机构43和内部去碳净化机构44;所述外部增氧机构41包括依次相连的进风防浪阀411、进风风机412、进风管道413以及进风出口414,所述的进风防浪阀411和进风风机412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所述进风管道413可采用设置在导流分流厢体1上的管道;所述进风出口414采用格栅,所述进风出口414设于天花组件15上;所述外部去碳净化机构42包括依次相连的出风进口421、出风管道422、出风风机423、出风防浪阀424;所述出风进口421采用格栅,所述出风风口421设于出风管道422下部;所述出风管道422设置在导流分流厢体1上,所述的出风防浪阀424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顶部,所述的出风风机423设于出风管道422上。
62.所述内部增氧机构43包括氧气瓶431及压力阀组432,所述氧气瓶431通过压力阀组432与进风管道413连接,在进风防浪阀411关闭时,可通过氧气瓶431及压力阀组432为导流分流厢体1供氧;所述内部去碳净化机构44主要包括碱液水洗罐441及单向阀442以及微压气泵443,所述微压气泵443将出风进口的含碳废气抽吸并通过单向阀442与碱液水洗罐441下部连接,经碱液水洗罐441清洗净化后由罐体顶部的出口排气至导流分流厢体1内。
63.所述嵌入式固定装置6以刚性连接件61与海洋浮台或平台9顶部铰接,底部以多个阻尼连接器62与海洋浮台或平台9连接,所述阻尼连接器62一端与海洋浮台或平台9侧部连接,另一端与导流分流厢体1的框架相连。
64.本实施例还设有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77;所述高压气储罐及压力组件设于导流分流厢体1上,分别通过高压气管与自浮稳定气囊组件17和自扶正高压气囊31连接。
65.所述的中空幕墙框架11或中空顶部框架12或中空底部框架13可采用有机材料的构成的方形中空框架构成。
66.所述的玻璃幕墙14的材质为透光的弧面聚碳酸酯板(pc压力板);所述的天花组件和地台组件的材质为平面pc压力板有机复合材料。
6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68.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