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2:10: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


背景技术:

2.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在针对肿瘤内科病情时部分需要通过化疗来进行治疗,在化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给药器,现有的给药器在进行给药时容易出现药液渗漏的情况,使得药液造成浪费且药液渗漏后导致药袋内部的压力降低,不利于药液稳定的输送到患者体内,传统的给药器不便于控制给药的流速,使得患者会出现疼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给药器在进行给药时容易出现药液渗漏的情况,使得药液造成浪费且药液渗漏后导致药袋内部的压力降低,不利于药液稳定的输送到患者体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药袋,所述药袋的底部设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顶部通过防渗漏机构固定连接于药袋的瓶口,所述注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注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斗,所述滴斗的底部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管针。
5.为了使得实现防漏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渗漏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注药管顶部的两个限位环,所述注药管的顶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分别活动套设有密封胶圈和连接套,所述密封胶圈位于连接套的顶部,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开设有用于与药袋连接的螺纹槽。
6.为了使得调节给药流速,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注药管中部的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穿插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量孔,所述阀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在阀座的表面,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
7.为了使得正常流速给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量孔的直径与注药管的孔径大小相同。
8.为了使得将输液管固定在皮肤表面,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液管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块。
9.为了使得便于操作套管针,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液管的一端靠近套管针处固定连接有针翼。
10.为了使得便于调节给药流速,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钢针,所述注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有的防渗漏机构,当注药管与药袋连接时,通过注药管顶部套设的连接套与药袋连接,连接套内壁开设的螺纹槽与药袋瓶口处进行螺纹连接,当连接套与药袋拧紧过程中,连接套带动密封胶圈向注药管顶部的其中一个限位环靠近并将连接套和注药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药液从连接套处发生渗漏,保证正常的给药;
13.(2)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当给药准备阶段,阀芯表面开设的流量孔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注药管处于封闭状态药液无法流通到滴斗内部,当套管针插入患者静脉内部后,拧动调节阀带动连接杆螺纹转动在阀座表面,连接杆转动带动底部的阀芯跟随转动,阀芯转动带动表面开设的流量孔与注药管连通,使得进行给药,通过转动连接杆控制阀芯表面的流量孔开度大小实现给药量的调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漏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黏贴块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塑钢针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固定板;2、药袋;3、注药管;4、防渗漏机构;41、限位环;42、密封胶圈;43、连接套;5、调节机构;51、阀座;52、阀芯;53、流量孔;54、连接杆;55、调节阀;6、滴斗;7、输液管;8、套管针;9、黏贴块;10、针翼;11、塑钢针;12、流量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药袋2,药袋2的底部设有注药管3,注药管3的顶部通过防渗漏机构4固定连接于药袋2的瓶口,注药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5,注药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斗6,滴斗6的底部连通有输液管7,输液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管针8。
23.在本实施例中:防渗漏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注药管3顶部的两个限位环41,注药管3的顶部位于两个限位环41之间分别活动套设有密封胶圈42和连接套43,密封胶圈42位于连接套43的顶部,连接套43的内壁开设有用于与药袋2连接的螺纹槽。
24.具体使用时:当注药管3与药袋2连接时,通过注药管3顶部套设的连接套43与药袋2连接,连接套43内壁开设的螺纹槽与药袋2瓶口处进行螺纹连接,当连接套43与药袋2拧紧过程中,连接套43带动密封胶圈42向注药管3顶部的其中一个限位环41靠近并将连接套43和注药管3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药液从连接套43处发生渗漏,保证正常的给药。
25.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注药管3中部的阀座51,阀座51的内部穿插连接有阀芯52,阀芯5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量孔53,阀芯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螺纹连接在阀座51的表面,连接杆5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55,流量孔53的直径与注药管3的孔径大小相同。
26.具体使用时:当给药准备阶段,阀芯52表面开设的流量孔53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注药管3处于封闭状态药液无法流通到滴斗6内部,当套管针8插入患者静脉内部后,拧动调节阀55带动连接杆54螺纹转动在阀座51表面,连接杆54转动带动底部的阀芯52跟随转动,阀芯52转动带动表面开设的流量孔53与注药管3连通,使得进行给药,通过转动连接杆54控制阀芯52表面的流量孔53开度大小实现给药量的调节。
27.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7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块9。
28.具体使用时:输液管7表面连接的两个黏贴块9便于粘贴在皮肤表面,使得输液管7固定。
29.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7的一端靠近套管针8处固定连接有针翼10。
30.具体使用时:输液管7一端连接的针翼10便于在进行静脉扎针时便于控制套管针8扎入静脉。
31.实施例2
32.参阅图5所示:为了使得便于连接袋装营养液,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注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钢针11,注药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器12。
33.具体使用时:注药管3一端连接的塑钢针11便于连接橡胶塞密封类的药袋2,使得应用方位更广,注药管3表面连接的流量调节器12便于控制注药管3的流量大小。
34.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