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1:12: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设施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


背景技术:

2.箱涵一般用于市政排水管网的主排水管路上,箱涵损坏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尤为严重。城区某些排水工程架空箱涵位于河道边缘,下部采用桩基础,上部采用墩柱和盖梁结构。由于河道上有行船,河面上建设有桥梁,并且河道弯曲延伸,行船拥挤,有较大概率出现行船与排水工程发生擦挂碰撞事故,特别是曲度较大河段更易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排水工程受损。不同季节河面水位起伏,行船可能与箱涵桩或箱涵碰撞。因此,需要为架空箱涵设计防护结构,以避免或降低行船碰撞对架空箱涵造成损坏。由于结构特征不同,箱涵墩柱和箱涵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护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关键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防撞胶条,所述防撞胶条包括槽状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两边缘分别向槽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
6.最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至少有两个,同一层的所有所述防撞胶条并列排布且槽口朝向相同,同一层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撞胶条相靠近的边缘相连;
7.任意相邻两层的所述防撞胶条相互错开排布,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的数量较其相邻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的数量少一个;
8.除最内层外,任意一层的所述防撞胶条的两个所述贴靠部分别抵靠位于其内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撞胶条的槽底外侧面,并与其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撞护甲采用多个防撞胶条拼接层叠组装形成,具有较强的抗冲击缓冲能力,装配方便,能够灵活适应不同长度箱涵的需求。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防撞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13.图4为搭挂式贴护装置安装在箱涵上的示意图;
14.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防撞胶条100,所
述防撞胶条100包括槽状的橡胶条210,所述橡胶条210的两边缘分别向槽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220。最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至少有两个,同一层的所有所述防撞胶条100并列排布且槽口朝向相同,同一层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撞胶条100相靠近的边缘相连。任意相邻两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相互错开排布,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数量较其相邻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数量少一个。
17.除最内层外,任意一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两个所述贴靠部220分别抵靠位于其内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槽底外侧面,并与其连接。这样,形成层层堆叠的防撞护甲。
18.防撞护甲的装配方式如下:如图3,防撞胶条200的两个贴靠部220外边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在所述橡胶条210的槽底外侧面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13。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三连接部213形成一个连接组,同一所述连接组内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三连接部213在所述橡胶条210的宽度方向上沿着同一直线方向排布。每个所述橡胶条2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所有所述连接组沿着所述橡胶条210的长度方向分布。
19.结合图1、4和5可以看到,同一层内,一个所述防撞胶条200上的第一连接部211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防撞胶条200上的第二连接部212相连。任意相邻的两层内,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2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与位于内层的相应所述防撞胶条200上的第三连接部213连接。
20.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均为支耳,所述支耳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贴靠部220外边缘并向外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在平行于所述贴靠部220的方向上相互错开,例如第一连接部211靠近橡胶条210的槽口,第二连接部212靠近橡胶条210的槽底。这样同一层的防撞胶条200在进行拼接时,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能够重叠,便于通过螺栓连接。
21.所述第三连接部213为一体成型于所述橡胶条210槽底外侧面上的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上开设有盲孔。任意相邻的两层内,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2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与位于内层的相应所述防撞胶条200上的橡胶凸块通过螺柱连接。
22.为提高防撞胶条200的冲击吸能效果,所述橡胶条210内包被有刚性的吸能变形体230。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橡胶条210的槽底为平面状,所述橡胶条210的两侧槽壁分别为平滑曲面状,所述橡胶条210的两侧槽壁分别连接在所述槽底的相应边缘,两侧所述槽壁对应槽口的边缘分别向所述槽底的同一侧延伸并向外偏移,然后分别呈平面状向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220,所述贴靠部220与所述槽底平行。所述吸能变形体230为包埋于所述橡胶条210内的槽形钢板,该槽形钢板与所述橡胶条210的形状相适配。当槽底外侧受到撞击时,橡胶条210的槽状结构部分向内凹陷变形,同时槽壁两侧向外伸展。
23.这种防撞护甲用于箱涵100的防护时,采用如下结构:对需要安装防护装置的箱涵100,使用合适长度的柔性的搭条300将两个防撞胶条200相连,形成一个胶条对,然后搭挂在箱涵100上,防撞胶条200的槽口朝向箱涵100侧壁,贴靠部220贴靠箱涵100侧壁。沿着箱涵100的轴向,放置多个胶条对,再将同侧相邻的两个防撞胶条200连接,完成最内层防撞胶条200的安装。根据需要,再依次装配外层的防撞胶条200。根据设计要求,可以装配两层或
者多层防撞胶条200。防撞胶条200之间的连接均可采用高分子螺栓或螺柱。这样,在箱涵100的每个侧壁均形成一个防撞护甲。如图4和5所示,两个防撞护甲之间以搭条300连接,组成搭挂式贴护装置。
24.为便于安装防撞护甲,防撞胶条200的一端设置有吊耳214,安装时吊耳214位于上方。箱涵100两侧的防撞护甲对称设置以保持平衡,并方便装配。
25.由于防撞胶条200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变形能力,多层防撞胶条200装配到一起后组成的防撞护甲形成框架式的抗冲击结构,受冲击时力量逐层传递并分散。当临江的箱涵100受江面上的船体撞击时,若冲击力较小,防撞胶条200发生弹性变形以吸收冲击力;若冲击力较大,防撞胶条200内的槽形钢板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冲击力,并且橡胶材料发生弹性变形,以缓冲船体对箱涵100的冲击。这种防撞护甲具有抗冲击力强,吸能性好的特点,并且根据需要进行装配,安装方式非常灵活,能够作为临江排水箱涵最后一道防护结构。
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防撞胶条(100),所述防撞胶条(100)包括槽状的橡胶条(210),所述橡胶条(210)的两边缘分别向槽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220);最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至少有两个,同一层的所有所述防撞胶条(100)并列排布且槽口朝向相同,同一层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撞胶条(100)相靠近的边缘相连;任意相邻两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相互错开排布,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数量较其相邻内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数量少一个;除最内层外,任意一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两个所述贴靠部(220)分别抵靠位于其内侧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槽底外侧面,并与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胶条(100)的两个贴靠部(220)外边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在所述橡胶条(210)的槽底外侧面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13),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三连接部(213)形成一个连接组,同一所述连接组内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三连接部(213)在所述橡胶条(210)的宽度方向上沿着同一直线方向排布;同一层内,一个所述防撞胶条(100)上的第一连接部(211)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防撞胶条(100)上的第二连接部(212)相连;任意相邻的两层内,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与位于内层的相应所述防撞胶条(100)上的第三连接部(2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均为支耳,所述支耳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贴靠部(220)外边缘并向外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在平行于所述贴靠部(220)的方向上相互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213)为一体成型于所述橡胶条(210)槽底外侧面上的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上开设有盲孔;任意相邻的两层内,位于外层的所述防撞胶条(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与位于内层的相应所述防撞胶条(100)上的橡胶凸块通过螺柱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210)内包被有刚性的吸能变形体(2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210)的槽底为平面状,所述橡胶条(210)的两侧槽壁分别为平滑曲面状,所述橡胶条(210)的两侧槽壁分别连接在所述槽底的相应边缘,两侧所述槽壁对应槽口的边缘分别向所述槽底的同一侧延伸并向外偏移,然后分别呈平面状向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220),所述贴靠部(220)与所述槽底平行;所述吸能变形体(230)为包埋于所述橡胶条(210)内的槽形钢板,该槽形钢板与所述橡胶条(210)的形状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箱涵防撞护甲,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防撞胶条,防撞胶条包括槽状的橡胶条,橡胶条的两边缘分别向槽外延伸以形成贴靠部,其中最内层的防撞胶条至少有两个,同一层的所有防撞胶条并列排布且槽口朝向相同,同一层内任意相邻的两个防撞胶条相靠近的边缘相连;任意相邻两层的防撞胶条相互错开排布,位于外层的防撞胶条的数量较其相邻内层的防撞胶条的数量少一个;除最内层外,任意一层的防撞胶条的两个贴靠部分别抵靠位于其内侧的相邻两个防撞胶条的槽底外侧面,并与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较强的抗冲击缓冲能力,装配方便,能够灵活适应不同长度箱涵的需求。长度箱涵的需求。长度箱涵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 王正诚 刘石虎 李康 陈永红 何华 肖宁 张强 郭舟路 李亮 蒋熠 吉晓鹏 官进 余升 黄晶 柳菁翠 李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6/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