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3:5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高端食材的家庭储备量也在增加。经研究,食材的储存温度低于其玻璃化温度,食材性质会相对稳定,保质期限会大大延长。其中,食材的玻璃化温度多集中在-80℃~-30℃。现有的采用斯特林制冷的家用冰箱存在斯特林制冷机散热不佳,导致斯特林制冷机的故障率高,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斯特林制冷机的散热效果好的冰箱。
4.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小,更节能的冰箱。
5.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6.箱体,其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深冷间室;
7.蒸气压缩制冷系统,配置成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具有第一蒸发管;和
8.斯特林制冷系统,配置成向深冷间室提供冷量,包括斯特林制冷机,其中斯特林制冷机的热端配置成与第一蒸发管热连接,以便利用第一蒸发管的冷量实现降温散热。
9.可选地,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适配器,套设于热端外来与热端固定热连接,其中第一适配器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第一蒸发管迂回弯折延伸穿设于多个固定孔内。
10.可选地,箱体的后侧底部形成有器件室,斯特林制冷机、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横向间隔设置于器件室内,斯特林制冷机位于深冷间室的后方且冷端向上设置;
11.第一适配器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的多个固定孔,第一蒸发管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均处于第一适配器的靠近压缩机的一侧,且第一适配器的外部、第一蒸发管位于器件室的区段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件。
12.可选地,第一蒸发管的制冷剂温度为-10℃~0℃。
13.可选地,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第一蒸发管和回气管;或者
14.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第二蒸发管、冷冻蒸发器和回气管;其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还包括冷冻间室,冷冻蒸发器设置于冷冻间室内以向冷冻间室提供冷量;第一蒸发管的入口侧与电磁阀相连,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的入口侧相连。
15.可选地,电磁阀配置成:当斯特林制冷机运行时,导通第一蒸发管,以便对热端散热。
16.可选地,第一蒸发管的入口侧与电磁阀相连,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的入口侧相连;
17.电磁阀配置成:当斯特林制冷机运行时,导通第一蒸发管,断开第二蒸发管,以便对热端散热并对冷冻间室辅助供冷。
18.可选地,第一蒸发管与电磁阀之间设置有第一毛细管;
19.第一蒸发管与冷冻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毛细管。
20.可选地,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蒸发管,设置于深冷间室内以实现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向深冷间室提供冷量;其中
21.冰箱还配置成:当深冷间室的间室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导通第三蒸发管、斯特林制冷机不运行,以单独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为深冷间室供冷;当深冷间室的间室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断开第三蒸发管、斯特林制冷机运行,以单独利用斯特林制冷系统为深冷间室供冷。
22.可选地,冰箱还配置成:斯特林制冷机运行时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的第一工作转速不低于斯特林制冷机不运行时的压缩机的第二工作转速,且斯特林制冷机运行时的功率越高,第一工作转速相对于第二工作转速上调的值越大。
23.本发明的冰箱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具有第一蒸发管,通过将斯特林制冷系统的斯特林制冷机的热端与第一蒸发管热连接,可以利用第一蒸发管的冷量对斯特林制冷机的热端实现降温散热,提升了斯特林制冷机的散热效果,降低了斯特林制冷机的故障率,可以延长斯特林制冷机的使用寿命。
24.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的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适配器,通过将第一适配器套设于斯特林制冷机的热端外可以实现第一适配器与斯特林制冷机的热端的充分、稳固的热连接,并且通过在第一适配器上开设多个固定孔,将第一蒸发管迂回弯折延伸穿设于多个固定孔内,可以使第一适配器处的第一蒸发管长度尽可能长,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
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7.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部分部件立体示意图。
28.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部分部件后视示意图。
29.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斯特林制冷系统和第一蒸发管的立体示意图。
31.图5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组成框图。
32.图6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组成框图。
33.图7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双层门和门框架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34.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文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冰箱100本身为参考的方位,如图1中所示。
36.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部分部件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100的部分部件后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冰箱100的斯特林制冷系统和第一蒸发管251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冰箱100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组成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冰箱100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组成框图。
37.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一般可包括:箱体101、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和斯特林制冷系统。箱体101内限定有储物间室,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为深冷间室112。蒸气压缩制冷系统配置成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具有第一蒸发管251。斯特林制冷系统配置成向深冷间室112提供冷量。斯特林制冷系统包括斯特林制冷机300。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配置成与第一蒸发管251热连接,以便利用第一蒸发管251的冷量实现降温散热。由于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在蒸发温度不是太低的时候(>-40℃),效率远高于斯特林制冷系统,因此考虑采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为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散热,这样综合散热效率(尤其在环境温度高的时候)能明显高于常规的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采用风循环散热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将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设置成具有第一蒸发管251,将斯特林制冷系统的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与第一蒸发管251热连接,可以利用第一蒸发管251的冷量对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实现降温散热,提升了斯特林制冷机300的散热效果,降低了斯特林制冷机300的故障率,可以延长斯特林制冷机300的使用寿命。
38.箱体101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以及设置于外壳与内胆之间的隔热层。内胆限定出储物间室,冰箱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普通内胆和至少一个深冷内胆,其中普通内胆限定出普通间室,深冷内胆限定出深冷间室112。本文中,“普通内胆”是指除深冷内胆以外的其他内胆,例如冷藏内胆、冷冻内胆、变温内胆。对应的,“普通间室”是指除深冷间室112以外的其他不利用斯特林制冷系统供冷,不能实现超低温的非超低温间室,例如冷藏间室122、冷冻间室111、变温间室123,分别由冷藏内胆、冷冻内胆、变温内胆限定出。冷藏间室122的保藏温度一般可为2℃~9℃,冷冻间室111的保藏温度一般可为-20℃~-16℃。变温间室123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来作为冷藏间室122或者作为冷冻间室111使用。深冷间室112是指至少采用斯特林制冷系统供冷的间室。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冰箱100为十字门冰箱,储物间室包括位于上部的冷藏间室122,位于下部右侧的冷冻间室111,位于下部左侧上方的变温间室123和位于下部左侧下方的深冷间室112。
39.参考图2至图4,斯特林制冷机300可包括机壳、气缸(图中未示出)、活塞(图中未示出)、和驱动活塞运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机壳可由主体部301和圆筒部302组成。驱动机构可设置于主体部301内。活塞可设置为在圆筒部302内往复运动,以在圆筒部302的远离主体部301的一端形成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冷端,在圆筒部302的靠近主体部301的一端形成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
40.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一般还包括压缩机201、冷凝器202等。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01的后侧底部形成有器件室102,斯特林制冷机300、压缩机201、冷凝器202横向间隔设置于器件室102内,斯特林制冷机300位于深冷间室112的后方且冷端向上设置。通过将斯特林制冷机300、压缩机201、冷凝器202布局在器件室102内,可以使冰箱100的部件布局合理、紧凑,且方便安装和维护。在器件室102的两个侧壁下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口,以利于气流流通。此外还可以在压缩机201和冷凝器202之间设置散热风机203,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斯特林制
冷机300可以通过弹簧、减震底座等固定在器件室102内。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的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适配器341,套设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外来与热端固定热连接,其中第一适配器34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第一蒸发管251迂回弯折延伸穿设于多个固定孔内。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的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适配器341,通过将第一适配器341套设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外可以实现第一适配器341与热端的充分、稳固的热连接,并且如图4中所示,通过在第一适配器341上开设多个固定孔,将第一蒸发管251迂回弯折延伸穿设于多个固定孔内,类型u型走管,可以使第一适配器341处的第一蒸发管251长度尽可能长,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341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的多个固定孔,第一蒸发管25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均处于第一适配器341的靠近压缩机201的一侧,且第一适配器341的外部、第一蒸发管251位于器件室102的区段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件。通过将第一蒸发管25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均处于第一适配器341的靠近压缩机201的一侧,可以缩短第一蒸发管251与压缩机201、冷凝器202之间的距离,进而缩短传冷距离,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通过在第一适配器341的外部、第一蒸发管251位于器件室102的区段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件,可以减少冷量损失。如图4所示,在第一适配器341的外部设置有方形的第一保温件361,在第一蒸发管251位于器件室102的两个区段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保温件362。第一保温件361和第二保温件362可以是保温棉,厚度不小于20mm。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蒸发管251的制冷剂温度为-10℃~0℃。将第一蒸发管251的制冷剂温度控制在-10℃~0℃使得对保温件的保温要求不用太高,更容易配置且成本更低,同时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效率也更高。
44.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既可以是仅向普通间室供冷,也可以是向普通间室和深冷间室112供冷。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中,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向普通间室和深冷间室112供冷。以图1所示的冰箱100为例,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201、冷凝器202、干燥过滤器209、电磁阀208、冷冻蒸发器204、冷藏蒸发器205、第一蒸发管251、第二蒸发管252、第三蒸发管253和回气管210等。电磁阀208为一进四出结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部件连接关系如图5和图6所示。
45.第一蒸发管251有两种配置方式。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蒸发管251的入口侧与电磁阀208的第一出口相连,出口侧与回气管210的入口侧相连;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蒸发管251的入口侧与电磁阀208的第一出口相连,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相连。冷冻蒸发器204设置于冷冻间室111内以向冷冻间室111提供冷量,其中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经第二蒸发管252与电磁阀208的第二出口相连,出口侧与回气管210的入口侧相连。冷藏蒸发器205设置于冷藏间室122内以向冷藏间室122提供冷量,其中冷藏蒸发器205的入口侧与电磁阀208的第三出口相连,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相连。对变温间室123,参考图2,可以是通过与冷冻间室111之间设置送风风道261和回风风道262实现对变温间室123的供冷。第三蒸发管253设置于深冷间室112内以实现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向深冷间室112提供冷量,第三蒸发管253的入口侧与电磁阀208的第四出口相连,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相连。
46.将第一蒸发管251的出口侧直接连接回气管210,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适用
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产热量大的情形。而从与冰箱100常规设置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配合角度考虑,优选将第一蒸发管251的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相连。同时,第一蒸发管251与电磁阀208之间设置有第一毛细管271,第一蒸发管251与冷冻蒸发器204之间设置有第二毛细管272,以继续节流来达到冷冻间室111的蒸发温度要求(-30℃左右)。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208配置成: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导通第一蒸发管251,以便对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散热。也就是说,仅在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才使第一蒸发管251导通,可以减少冷量损失,节约能源。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蒸发管251的出口侧与冷冻蒸发器204的入口侧相连时,电磁阀208配置成: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导通第一蒸发管251,断开第二蒸发管252,以便对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散热同时对冷冻间室111辅助供冷。也就是说,利用第一蒸发管251的冷量可以实现对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端散热的同时实现对冷冻间室111辅助供冷,提高冷量整体利用率,同时减少斯特林制冷机300的散热对冷冻间室111的制冷效率的影响。同时,为了避免冷冻间室111过冷,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还配置成:当冷冻间室111的间室温度低于其目标温度时,控制冷冻间室111的送风风机关闭,此时虽然第一蒸发管251的制冷剂会流入冷冻蒸发器204,但不向冷冻间室111内送风。例如,冷冻间室111的目标温度为-18℃,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检测冷冻间室111的间室温度为-15℃,此时控制冷冻间室111的送风风机继续运行,利用第一蒸发管251的制冷剂对冷冻间室111辅助制冷。再例如,冷冻间室111的目标温度为-18℃,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检测冷冻间室111的间室温度为-20℃,此时控制冷冻间室111的送风风机关闭。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还配置成:当深冷间室112的间室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导通第三蒸发管253、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以单独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为深冷间室112供冷;当深冷间室112的间室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断开第三蒸发管253、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以单独利用斯特林制冷系统为深冷间室112供冷。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配置成在深冷间室112的间室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利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单独向深冷间室112供冷,在深冷间室112的间室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换为斯特林制冷系统单独向深冷间室112供冷,不仅在整体上提高了向深冷间室112的制冷效率,还降低了冰箱100的能耗,延长了斯特林制冷机300的使用寿命。预设温度阈值可大于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最低制冷温度,例如,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最低制冷温度为-40℃,预设温度阈值可为-25℃。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可以间歇获取多个深冷间室112的间室温度,并分别进行前述的判断,每次判断后依照最新的判断结果来选择制冷模式,实现制冷系统与间室温度的匹配,进而有效降低能耗。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还配置成: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压缩机201的第一工作转速不低于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的压缩机201的第二工作转速,且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的功率越高,第一工作转速相对于第二工作转速上调的值越大。由于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第一蒸发管251会导通,这样增大了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热负荷,所以此时压缩机201的工作转速需保持或上调,也即第二工作转速不低于第一工作转速。而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的功率越高,热端的产热越多,第一蒸发管251的冷量也需要更多才能保证散热效果,因此,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时的功率越高,第一工作转速相对于第二工作转速上调的值越大。
51.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范围为0-80w。压缩机201为变频压缩机,最高工作转速为4800rpm,压缩机201的档位所对应的工作转速示例如下表1中所示,由低到高分为r1-r9。
52.表1压缩机档位对应的工作转速
53.档位工作转速(rpm)r11200r21600r32000r42400r52700r63000r73600r84000r94500
54.表2斯特林制冷机的功率和压缩机档位对应关系
[0055][0056]
表2中示出了在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和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之间的关系。当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可以依照需要在r1-r9中调整。
[0057]
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且功率处于0-30w时,即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较低时,压缩机201此时的档位与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相同。这是考虑到虽然斯特林制冷机300的运行会使得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热负荷增大,但由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较低,热端产热少,从控制简易角度以及节能角度考虑,控制压缩机201依然保持原档位运行即可。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为r3,此时斯特林制冷机300开始运行且功率为20w,压缩机201的档位依然为r3。
[0058]
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且功率处于30-60w时,即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处于中等水平时,压缩机201此时的档位与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上升一档。特别地,若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已经为r9则压缩机201此时的档位依然为r9。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为r3,此时斯特林制冷机300开始运行且功率为40w,压缩机201的档位上调为r4。再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为r9,此时斯特林制冷机300开始运行且功率为40w,压缩机201的档位依然为r9。
[0059]
当斯特林制冷机300运行且功率处于60-80w时,即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较高时,压缩机201此时的档位与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上升两档。特别地,若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已经为r9则压缩机201此时以最高转速
4800rpm运行。当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功率较高时,热端必须保证良好的散热,因此尽管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已经为r9,仍然需要将压缩机201继续提速,直至其最高转速。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为r3,此时斯特林制冷机300开始运行且功率为70w,压缩机201的档位上调为r5。再例如,斯特林制冷机300不运行时压缩机201的档位为r9,此时斯特林制冷机300开始运行且功率为70w,压缩机201以最高转速4800rpm运行。
[0060]
斯特林制冷机300的热量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主体部301的驱动机构产生的热量。因此,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可包括:第二适配器(图中未示出)、导热热管342和散热翅片343,其中第二适配器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设置驱动机构的主体部301热连接,导热热管342的一端与第二适配器热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散热翅片343。图2、图3和图4中,设置驱动机构的主体部301被包裹在罩壳内,因此第二适配器是设置于罩壳内、主体部301外部,图中301实质上是指向罩壳,以方便表示主体部301和圆筒部302的相对位置。通过对热端采用第一蒸发管251散热,而对主体部301采用导热热管342和散热翅片343散热,可以使斯特林制冷机300的整体散热效果更佳。
[0061]
斯特林制冷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305和导冷装置303,热交换器305可设置于深冷间室112内,来实现斯特林制冷系统向深冷间室112提供冷量。参考图4,热交换器305可包括导冷板35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冷翅片352,多个导冷翅片352自导冷板351的前表面向前延伸形成,相邻导冷翅片352间限定出气流通道。导冷板351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的多个固定孔,第三蒸发管253迂回弯折穿设于多个固定孔内,来与热交换器305集成于一体,方便第三蒸发管253在深冷间室112内的设置。导冷装置303包括冷端适配器331和导冷热管332,冷端适配器331与斯特林制冷机300的冷端固定,导冷热管332的一端与冷端适配器331热连接,另一端与导冷板351的后表面热连接。在导冷装置303外还可以设置有第三保温件363。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将热交换器305设置成包括导冷板35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冷翅片352,可以实现大面积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在图1所示的冰箱100中,在深冷间室112的后壁内侧设置有风道盖板(图中未示出),在风道盖板的上部开设有送风口,下部开设有回风口,同时风道盖板与深冷间室112的内胆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热交换器305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气流通道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自回风口流入容纳空间的气流自下向上穿过热交换器305,从而在深冷间室112内形成下回风上出风的结构。
[0062]
图7是图1所示的冰箱100的双层门400和门框架430的爆炸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冰箱100的深冷间室112的前侧设置有双层门400,以增强冰箱100的保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门400包括外门体401和内门体402;内门体402位于外门体401的内侧,设置于深冷间室112的前侧,用于开闭深冷间室112;且外门体401和内门体402相互独立设置,以使得外门体401向外打开时内门体402保持关闭。深冷间室112的保藏温度比较低,当深冷间室112和普通间室(图1中为变温间室123)共用同一外门体401,将双层门400设置成包括相互独立的外门体401和内门体402,且外门体401的尺寸大于内门体402的尺寸,普通间室由外门体401开闭,这样,用户自普通间室取放物品时,在外门体401打开的状态下,内门体402可以保持关闭的状态,也就是深冷间室112依然密封,可以有效减少漏冷。内门体402和外门体401的距离不大于5mm。距离过大,结霜风险大。此外,内门体402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可以是间歇开启或者是依条件开启。同时,为了保证内门
体402的外侧不结霜,内门体402内部还可以设置有真空绝热保温板,使内门体402的外表面的温度大于0℃。为了克服深冷间室112的负压问题,在内门体402的门封上还可以开设有压力平衡孔,以保证内门体402可以顺利打开。
[0063]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包括:门框架430和机械锁紧机构。门框架430设置于深冷间室112的箱体101的前部。内门体402的一端与箱体101连接,另一端通过机械锁紧机构与门框架430可分离地连接。通过在深冷间室112的箱体101前部设置独立的门框架430,可以使内门体402内嵌在箱体101内。在内门体402和门框架430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具体地,为了保证内门体402的密封性,在内门体402与门框架430的配合面设置有密封条,并且在内门体402的凸起部分也设置有密封条,即双重门封,缩小了内门体402和门框架430之间的间隙。同时,为了防止漏冷,在内门体402的上部和普通间室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条。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门体402与箱体101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合页450连接。通过将内门体402与箱体101利用合页450连接,可以保证内门体402打开时的角度达到90
°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门体402与箱体101通过两个合页450连接。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框架430的前端面开设有卡槽431。机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结构件501、第二结构件502、第三结构件503和旋转杆504,其中第一结构件501的侧端板512上形成有卡接头5121,且第一结构件501通过第三结构件503和旋转杆504与内门体402的侧端面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结构件502与门框架430连接,具有延伸至卡槽431处的凸起部521。通过将卡接头5121移入卡槽431并与凸起部521适配来实现内门体402和门框架430的密封固定,通过将卡接头5121移出卡槽431来实现内门体402和门框架430的分离。通过在门框架430上设置卡槽431,利用机械锁紧机构的卡接头5121实现内门体402和门框架430的固定与分离,也即实现内门体402的关闭和打开,结构巧妙,方便操控。参考图8,第一结构件501包括前端板511和侧端板512,在侧端板512上开设有与旋转杆504的第一杆部(图中未示出)匹配的通孔。第三结构件503包括前端板和侧端板,在侧端板上利用两个安装孔和固定件530与内门体402固定,同时两个安装孔之间对应第一结构件501的通孔处也开设有供旋转杆504通过的通孔,第三结构件503的通孔与旋转杆504的第二杆部(图中未示出)匹配。并且旋转杆504的第一杆部的外径大于第二杆部的外径,也就是说旋转杆504与第一结构件501接触区域的外径大于旋转杆504与第三结构件503接触区域的外径,从而使得第一结构件501既能与内门体402保持连接,同时还能旋转。此外,为了使第三结构件503与内门体402的安装更稳固,可以在第三结构件503的侧端板下方设置一垫片。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501在前后方向转动,卡接头5121是向下向后延伸形成,第二结构件502具有设置有安装孔的平板部和自平板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521。可以理解,第一结构件501也可以在上下方向转动,此时卡槽431可以是左右方向开设,凸起部521可以是向左或向右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门体402的前端面形成有凹陷部421;第一结构件501的前端板511延伸至凹陷部421内,且前侧设置有指示牌422。第一结构件501的前端板511位于凹陷部421内的部分可作为手柄使用,方便用户操作,通过设置指示牌422可以提醒用户操作方向,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66]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
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