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的制作方法

2022-06-17 20:14: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发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2.高压发生器线圈是高压发生器的重要部分,而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是高压发生器线圈的主体。现有的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中,初级线圈仅对应1个次级线圈,有绕线区域少,绕线方式单一,绕线效果差等问题,因此上述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适用场合少,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解决了绕线区域少、绕线方式单一、绕线效果差、适用场合少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包括套管、套设在套管上的初级线圈部、套设在套管上的第一次级线圈部和第二次级线圈部,所述初级线圈部包括起绕隔离板、结尾隔离板,所述起绕隔离板、结尾隔离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次级线圈部和第二次级线圈部分别设在初级线圈部两侧,所述第一次级线圈部包括第一外侧挡板,所述第一外侧挡板设在起绕隔离板的右侧,所述起绕隔离板与第一外侧挡板之间设有至少1个过线挡板,所述第二次级线圈部包括起第二外侧挡板,所述第二外侧挡板设在结尾隔离板的左侧,所述第二外侧挡板和结尾隔离板之间设有至少1个过线挡板。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绕隔离板上设有初级线圈起绕槽和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所述初级线圈起绕槽和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反方向设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外侧挡板上设有第二次级线圈起绕槽。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线挡板的外周面上设有压线槽,所述过线挡板的右端面上设有过线槽。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侧挡板的上端面、第二外侧挡板的上端面上各设有1个插针。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绕隔离板上端面、结尾隔离板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插针。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侧挡板的左端面、第二外侧挡板的右端面分别设有2个过线槽。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侧挡板的右端面、第二外侧挡板的左端面分别设有至少1个凸块。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侧挡板的右端面、第二外侧挡板的左端面分别设有3个凸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初级线圈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次级线圈部和第二次级线圈部,然后通过初级线圈部的起绕隔离板进行绕线形成第一次级线圈部中的线圈,通过设置至少1个过线挡板,来形成至少2个绕线区域,以第二挡板作为起绕点向结尾隔离板进行绕线形成第二次级线圈部中的线圈,通过设置至少1个过线挡板,来形成至少2个绕线区域,这样就增加次级线圈的圈数,并形成多区域的结构;
15.2)优选的,过线挡板上的压线槽防止导线松动,过线槽便于导线向下一个方向过渡;
16.3)优选的,起绕隔离板上端面、结尾隔离板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插针便于灵活绕线;
17.4)优选的,凸块对绕线设备的绕线治具进行卡位,防止绕线过程中线圈骨架晃动,进一步优选的,设置3个凸块提升止动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3为图2的右视图;
21.在图1-3中,1、套管;2、初级线圈部;201、起绕隔离板;2011、初级线圈起绕槽;2012、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202、结尾隔离板;3、第一次级线圈部;301、第一外侧挡板;4、第二次级线圈部;401、第二外侧挡板;4011、第二次级线圈起绕槽;5、过线挡板;501、压线槽;6、插针;7、过线槽;8、凸块;9、绕线治具;901、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23.请参照图1-3,一种高压发生器线圈骨架,包括套管1、套设在套管1上的初级线圈部2、套设在套管1上的第一次级线圈部3和第二次级线圈部4,所述初级线圈部2包括起绕隔离板201、结尾隔离板202,所述起绕隔离板201、结尾隔离板20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次级线圈部3和第二次级线圈部4分别设在初级线圈部2两侧,所述第一次级线圈部3包括第一外侧挡板301,所述第一外侧挡板301设在起绕隔离板201的右侧,所述起绕隔离板201与第一外侧挡板301之间设有至少1个过线挡板5,所述第二次级线圈部4包括起第二外侧挡板401,所述第二外侧挡板401设在结尾隔离板202的左侧,所述第二外侧挡板401和结尾隔离板202之间设有至少1个过线挡板5;套管1的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套管1套设在绕线治具9上,绕线治具9上设有固定部901,第一次级线圈部3和第二次级线圈部4设在初级线圈的两侧,绕线更加灵活,通过过线挡板5隔离成多个绕线区域,过线挡板5的数量为2个或3个或4个或5个,灵活设置,套管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长或缩减,这样第一次级线圈部3和第二次级线圈部4均有多个绕线区域,适用多种型号的高压发生器绕线。
24.如图1-3所示,所述起绕隔离板201上设有初级线圈起绕槽2011和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2012,所述初级线圈起绕槽2011和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2012反方向设置,起绕隔离板201同时设置初级线圈起绕槽2011和第一次级线圈起绕槽2012,这样绕线更加方便,无需在第一外侧挡板301上开槽,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25.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外侧挡板401上设有第二次级线圈起绕槽4011,用于在第二线圈部进行绕线。
26.如图1-3所示,所述过线挡板5的外周面上设有压线槽501,所述过线挡板5的右端面上设有过线槽7,导线绕在压线槽501中,防止导线松动,绕线更加紧凑,并从过线槽7进入下一个部位。
27.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外侧挡板301的上端面、第二外侧挡板401的上端面上各设有1个插针6,第一外侧挡板301上的插针6作为绕线的结尾端,第二外侧挡板401上的插针6作为绕线的起始端。
28.如图1-3所示,所述起绕隔离板201上端面、结尾隔离板202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插针6,2个插针6使得绕线更加灵活。
29.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外侧挡板301的左端面、第二外侧挡板401的右端面分别设有2个过线槽7,起到过线的作用。
30.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外侧挡板301的右端面、第二外侧挡板401的左端面分别设有至少1个凸块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侧挡板301的右端面、第二外侧挡板401的左端面分别设有3个凸块8,当绕线治具9插入套筒中,绕线治具9上的固定部901与第一外侧挡板301接触,其中2个凸块8对称设置,且2个凸块8的一端与并位于固定部901的上下两侧,第三个凸块8位于固定部901的前侧,固定部901为偏心结构,对称设置的2个凸块8卡住固定部901的平面,第三个凸块8卡住固定部901的弧面,这样就对固定部901形成限位,从而绕线治具9也无法晃动,止动效果更好。
31.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