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12:40: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


背景技术:

2.软包锂电池是指由铝塑膜和极耳为外包装的锂离子电池;软包锂电池极耳及软包锂电池的结构可从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2323813.8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包锂电池极耳及软包锂电池获得了解;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用于连接负极片和外电路,负极耳通常由铜极耳3和极耳胶条5两部分热压复合而成,(参见附图3)铜极耳3包括铜片1、镀于铜片1表面的利于防止氧化并利于与铝箔超声焊接的镀镍层2;软包锂电池的封装是否可靠关系重大,软包锂电池在组装锂电池组时或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一旦泄漏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软包锂电池封装时,铜极耳3需要与铝塑膜的铝箔超声焊接在一起,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较高热量会在极耳胶条5下边缘会形成一个降低极耳胶条5与铜极耳3之间连接强度的热辐射区10,使用过程中存在极耳胶条下边缘易与铜极耳剥离,且随着剥离范围扩大产生极耳胶条及镀镍层脱落,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使用过程中极耳胶条不会与铜极耳剥离,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负极耳使用过程中存在极耳胶条下边缘易与铜极耳剥离,且随着剥离范围扩大产生极耳胶条及镀镍层脱落,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极耳胶条不会与铜极耳剥离,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
4.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包括:由铜片、镀于铜片后表面的镀镍层构成且用于与铝塑膜的铝箔超声焊接在一起的铜极耳,设于铜极耳下部的焊接区,热压复合于铜极耳前表面中部的极耳胶条、位于极耳胶条与焊接区之间的吸热极耳胶条。
5.作为优选,所述的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极耳胶条下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吸热极耳胶条下端与焊接区上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
6.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片前表面设有若干个横向排列且位于吸热极耳胶条后侧的凹槽,铜片后表面设有个数与凹槽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对的凸条。
7.作为优选,作为优选,所述的极耳胶条的宽度为吸热极耳胶条的宽度的4倍至6倍;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相等;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分别大于铜极耳的宽度。
8.作为优选,所述的铜极耳的形状为矩形;铜极耳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在铜极耳与铝塑膜的铝箔超声焊接在一起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较高热量会被位于极耳胶条与焊
接区之间的吸热极耳胶条吸收,不会在极耳胶条下边缘形成一个降低极耳胶条与铜极耳之间连接强度的热辐射区,使用过程中极耳胶条不会与铜极耳剥离,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极耳胶条的宽度为吸热极耳胶条的宽度的4倍至6倍,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极耳胶条下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符合软包锂电池的结构设计要求;吸热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利于不会在极耳胶条下边缘形成一个降低极耳胶条与铜极耳之间连接强度的热辐射区效果更好。铜片前表面设有若干个横向排列且位于吸热极耳胶条后侧的凹槽,利于提高吸热极耳胶条与铜片的结合强度,防止吸热极耳胶条剥离脱落;铜片后表面设有个数与凹槽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对的凸条,利于提高镀镍层与铜片的结合强度,防止镀镍层剥离脱落。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相等;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分别大于铜极耳的宽度,利于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与铝塑膜牢固连接。铜极耳的形状为矩形;铜极耳的四个角均为圆角,利于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负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铜片1,镀镍层2,铜极耳3,焊接区4,极耳胶条5,吸热极耳胶条6,凹槽7,凸条8,圆角9,热辐射区10。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13.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包括:由铜片1、镀于铜片1后表面的镀镍层2构成且用于与铝塑膜的铝箔超声焊接在一起的铜极耳3,设于铜极耳3下部的焊接区4,热压复合于铜极耳3前表面中部的极耳胶条5、位于极耳胶条5与焊接区4之间的吸热极耳胶条6。
14.所述的极耳胶条5上端与铜极耳3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极耳胶条5下端与铜极耳3下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6上端与铜极耳3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吸热极耳胶条6下端与焊接区4上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6上端与铜极耳3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
15.所述的铜片1前表面设有五个横向排列且位于吸热极耳胶条6后侧的凹槽7,铜片1后表面设有个数与凹槽7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对的凸条8。
16.所述的极耳胶条5的宽度为吸热极耳胶条6的宽度的4倍至6倍;极耳胶条5和吸热极耳胶条6的长度相等;极耳胶条5和吸热极耳胶条6的长度分别大于铜极耳3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极耳胶条5的宽度为吸热极耳胶条6的宽度的5倍.所述的铜极耳3的形状为矩形;铜极耳3的四个角均为圆角9。
17.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包括:由铜片、镀于铜片后表面的镀镍层构成的铜极耳,设于铜极耳下部的焊接区,其特征是,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还包括:热压复合于铜极耳前表面中部的极耳胶条、位于极耳胶条与焊接区之间的吸热极耳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的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极耳胶条下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吸热极耳胶条下端与焊接区上端之间的距离;吸热极耳胶条上端与铜极耳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片前表面设有若干个横向排列且位于吸热极耳胶条后侧的凹槽,铜片后表面设有个数与凹槽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对的凸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的极耳胶条的宽度为吸热极耳胶条的宽度的4倍至6倍;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相等;极耳胶条和吸热极耳胶条的长度分别大于铜极耳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的铜极耳的形状为矩形;铜极耳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包括:由铜片、镀于铜片后表面的镀镍层构成且用于与铝塑膜的铝箔超声焊接在一起的铜极耳,设于铜极耳下部的焊接区,热压复合于铜极耳前表面中部的极耳胶条、位于极耳胶条与焊接区之间的吸热极耳胶条。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使用过程中极耳胶条不会与铜极耳剥离,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不会造成软包锂电池漏液。


技术研发人员:秦怀鹏 刘涛 饶绍建 宋明 翟耀敏 李凡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