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5:46: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包括脐疝锥(1)和输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脐疝锥(1)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脐疝锥(1)的底部粘接有安普贴(10),所述脐疝锥(1)的内部设有圆形通槽,所述圆形通槽的内部嵌合安装有输药管(2);所述输药管(2)的内壁安装有防水涂层(201),所述防水涂层(201)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拦截块(202),所述拦截块(202)的内部设有漏孔(205),所述防水涂层(201)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海绵圈(203),所述安普贴(10)的顶部安装有存放包(3),所述存放包(3)的顶部设有圆形槽(301),所述圆形槽(301)的内部存放有遇水膨胀颗粒(204);所述输药管(2)的表面底端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插接块(9),所述脐疝锥(1)的底部设有凹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脐疝锥(1)的底部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深度小于圆形通槽,所述嵌合槽与插接块(9)嵌合连接,所述凹槽(8)位于嵌合槽的一侧,所述凹槽(8)的内壁吸附安装有吸盘(6),所述吸盘(6)的顶部安装有嵌合圆盘(7),所述嵌合圆盘(7)的直径与凹槽(8)的内径相同,所述嵌合圆盘(7)的直径大于吸盘(6)的直径,所述嵌合圆盘(7)的顶部安装有报警盒(5),且报警盒(5)、嵌合圆盘(7)和吸盘(6)的厚度之和小于凹槽(8)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301)的顶部连接有垂坠绳体(11),所述垂坠绳体(11)的尾端连接有电导率感应器(1101),所述电导率感应器(1101)的表面安装有液压感应器(1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圈(203)的表面嵌合安装有位移感应器(4),所述拦截块(202)、输药管(2)和圆形槽(301)的圆心处于同一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盒(5)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报警灯管(501)、第二报警灯管(502)和第三报警灯管(503),所述第二报警灯管(502)位于第一报警灯管(501)和第三报警灯管(503)的中间,所述第一报警灯管(501)的内部为红色灯丝,所述第二报警灯管(502)的内部为黄色灯丝,所述第三报警灯管(503)的内部为绿色灯丝,所述第一报警灯管(501)与位移感应器(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报警灯管(502)与电导率感应器(110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报警灯管(503)与液压感应器(1102)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盒(5)的端口内表面嵌合安装有透明灯罩(50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9)的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顶端靠内安装有折边(907),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903),所述限位板(903)的顶部安装有半圆形的约束环(901),所述约束环(901)的表面安装有拉绳(902),所述限位板(903)的顶部安装有平行布置的压缩弹簧(904),且两组压缩弹簧(904)均位于约束环(901)的一侧,所述压缩弹簧(904)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板(906),所述活动板(906)的顶部设有防滑纹(905),所述活动板(906)的顶部与折边(907)的外侧表面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普贴(10)的顶部一角设有三角形的撕拉块(1001),所述撕拉块(1001)的顶部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安普贴(10)的顶部胶接有离型胶纸(100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脐疝锥(1)为零度硅
胶a液和零度硅胶b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其特征在于:该脐疝锥的操作使用步骤如下:s1、在使用本脐疝锥(1)为婴儿提供脐疝的非手术治疗前,医务人员将婴儿皮肤表面的尿片折片处理露出脐部皮肤,平复婴儿脐部皮肤是否处于完整无破损状态,并在观察婴儿脐部无肉芽组织增生情况发生后,利用卷尺测量婴儿脐疝的顶端直径、底端直径和深度数据,从而选用对应尺寸的脐疝锥(1)以备进行脐疝治疗;s2、随后将无菌棉签浸润医用石蜡油后,对婴儿的脐部内部进行污垢清理后将干净的无毒棉签浸润75%的医用酒精随后对脐部内部进行涂抹处理,以此将婴儿脐部内部的石蜡油油脂予以清理,随后按压肚脐将疝气以及疝囊回纳至脐环的内部,将选好的脐疝锥(1)放进肚脐的内部,随后撕开离型胶纸(1002),将安普贴(10)表面的存放包(3)扣合进输药管(2)的内部后贴合至肚脐以及脐疝锥(1)的表面,形成约束固定效果;s3、将安普贴(10)贴至脐疝锥(1)表面时,存放包(3)内部的遇水膨胀颗粒(204)倾倒进输药管(2)的内部并经过拦截块(202)内部的漏孔(205)掉落至海绵圈(203)的表面,此时医务人员掀起撕拉块(1001),将安普贴(10)的一角掀开,使得存放包(3)脱离输药管(2)后,将治疗需要的药液倾倒进输药管(2)的内部,随后扣合安普贴(10),使得存放包(3)依旧与输药管(2)扣合连接,通过药液的浸泡,处于拦截块(202)和海绵圈(203)表面的遇水膨胀颗粒(204)逐渐膨胀,受到拦截块(202)的拦截作用后向下挤压膨胀从而对海绵圈(203)起到挤压作用,使得海绵圈(203)内部浸润的药液挤压至肚脐的内部,起到治疗效果;s4、在治疗过程中,垂坠绳体(11)尾端的电导率感应器(1101)和液压感应器(1102)能够对输药管(2)内部的药液浑浊程度和药液内部压强进行检测操作,从而在脐疝内部伤口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干扰药液浑浊程度时,通过第二报警灯管(502)发出的黄色灯光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在婴儿腹压较高的情况下婴儿腹部的小肠向外顶出,从而使得海绵圈(203)向靠近拦截块(202)的方向位移,此时位移感应器(4)检测到与遇水膨胀颗粒(204)挤压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后向第一报警灯管(501)发送启动信号,此时第一报警灯管(501)发出的红色示警灯光通过透明灯罩(504)扩散,提醒医务人员婴儿腹压较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在输药管(2)内部药液吸收一段时间后,输药管(2)内部药液的液面降低至拦截块(202)的下方,液压感应器(1102)失去药液的浸润挤压作用,此时输药管(2)内部药液量不足,第三报警灯管(503)发出绿色灯光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查看婴儿肚脐内部脐疝的恢复情况;s5、在脐疝恢复良好,婴儿的脐疝非手术治疗结束后,将安普贴(10)撕下,并利用防滑纹(905)将活动板(906)挪动至折边(907)的正下方,使得活动板(906)在压缩弹簧(904)的作用下弹出进而露出约束环(901)及其表面的拉绳(902),医务人员通过拉动拉绳(902)从而带动限位板(903)移动进而拖动插接块(9)脱离嵌合槽,随后带动输药管(2)脱离脐疝锥(1)的内部,并拉动报警盒(5),使得嵌合圆盘(7)和吸盘(6)脱离凹槽(8)的内壁,使得报警盒(5)与输药管(2)脱离脐疝锥(1)的内部,方便对输药管(2)内部的海绵圈(203)进行替换以及输药管(2)内部的清洗,之后将存放包(3)从安普贴(10)的表面取下,方便将新的遇水膨胀颗粒(204)填充至圆形槽(301)的内部,并将新的安普贴(10)和离型胶纸(1002)粘合在存放包(3)的两侧表面,将原先的安普贴(10)再次粘接在脱离婴儿的皮肤表面,将零度硅胶制成的脐疝锥(1)挤压脐疝位置,促进脐疝的愈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硅胶脐疝锥,包括脐疝锥和输药管,所述脐疝锥的底部粘接有安普贴,所述圆形通槽的内部安装有输药管;所述防水涂层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拦截块,所述拦截块的内部设有漏孔,所述防水涂层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海绵圈,所述圆形槽的内部存放有遇水膨胀颗粒;所述输药管的表面底端安装有插接块,所述脐疝锥的底部设有凹槽。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脐疝锥和安普贴,能够实现脐疝锥个性化的定制,根据脐疝的大小定制适合患者使用的脐疝锥体,将脐疝锥直接塞入脐部凹陷处,刚好卡住疝囊,使疝囊回纳良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且不易滑动和松脱,固定牢固此外安普贴透明且固定脐疝的面积小,对婴儿皮肤刺激小,易观察皮肤的情况。察皮肤的情况。察皮肤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霞 刘清 郑燕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