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3:3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


背景技术:

2.以往,例如已知有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元件搭载部,在形成供冷媒流通的冷媒流路的冷却结构体的一部分,在表面(外表面)上搭载多个元件;以及多个冷却散热片,从与元件搭载部相向的内表面向冷媒流路内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25339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063870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346480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2-104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
此外,在如所述现有技术的半导体装置那样在冷媒流路内包括多个冷却散热片的情况下,通过微细地形成多个冷却散热片的配置等整体结构,可提高传热(冷却)效率。然而,在冷媒中存在热传导率大的微小粒子或异物等的情况下,由于为微细结构的多个冷却散热片,在冷媒流路内容易发生因微小粒子或异物引起的堵塞,有冷却性能降低的担忧。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冷却性能的降低的冷却器。
[0012]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实施例。
[0014]
(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冷却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包括:散热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三散热构件55b),具有供配置冷却对象物(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模块31)的第一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搭载面55a);流路形成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三盖构件55e),通过与所述散热构件组合而形成供冷媒(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冷媒f)流通的冷媒流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冷媒流路44);多个散热片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从作为所述冷媒流路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所述散热构件的第二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表面55b)向所述冷媒流路内突出;以及捕集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捕集部55d),在作为所述冷媒流路的表面的另一部分的所述流路形成构件的内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表面55c)中所述多个散热片构件的突出方向外侧(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部位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55c)。
[0015]
(2)在所述(1)所述的冷却器中,也可为,所述凹部沿与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冷媒的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向、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
从所述流路形成构件的内表面凹陷,并且沿着与所述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方向、车辆1的左右方向)延伸。
[0016]
(3)在所述(1)或(2)所述的冷却器中,也可为,所述捕集部在所述突出方向上面向所述多个散热片构件。
[0017]
(4)在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中,也可为,所述凹部从所述流路形成构件的内表面凹陷的方向为铅垂方向下方。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根据所述(1),通过在多个散热片构件的突出方向外侧包括捕集部,可使在多个散热片构件之间流通的冷媒中流入捕集部的一部分冷媒所含有的异物等停留于捕集部的凹部。由此,抑制因冷媒所含有的异物等而产生多个散热片构件之间的堵塞,可抑制冷却性能的降低。
[0020]
在所述(2)的情况下,通过形成有沿与冷媒的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从流路形成构件的内表面凹陷的凹部,可容易地使与一部分冷媒一起流入凹部的异物等停留于凹部内。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因冷媒所含有的异物等而产生多个散热片构件之间的堵塞以及冷却性能的降低。
[0021]
在所述(3)的情况下,通过包括在突出方向上面向多个散热片构件的捕集部,可容易地将在多个散热片构件之间流通的冷媒引导至捕集部。
[0022]
在所述(4)的情况下,通过包括向铅垂方向下方凹陷的多个凹部,可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冷媒所含有的异物等沉淀至凹部。另外,可抑制冷媒以外的空气等残留于凹部内。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电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正方向侧观察而得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电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负方向侧观察而得的立体图。
[0025]
图3是搭载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电力控制单元的车辆的结构图。
[0026]
图4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电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正方向侧观察而得的分解立体图。
[0027]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冷媒流路模型的立体图。
[0028]
图6是表示形成图5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的第一冷媒流路以及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一流路形成部以及第二流路形成部的分解立体图。
[0029]
图7是表示形成图5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的第三冷媒流路的第三流路形成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0]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的冷媒流路模型中冷媒的流通状态的图。
[0031]
图9是将图8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0032]
[符号的说明]
[0033]
10:冷却器
[0034]
55a:第三散热片构件(散热片构件)
[0035]
55a:搭载面(第一面)
[0036]
55b:第三散热构件(散热构件)
[0037]
55b:内表面(第二面)
[0038]
55c:凹部
[0039]
55c:内表面
[0040]
55d:捕集部
[0041]
55e:第三盖构件(流路形成构件)
[0042]
f、fa:冷媒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
[0044]
图1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的电力控制单元4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正方向侧观察而得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的电力控制单元4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负方向侧观察而得的立体图。图3是搭载包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的电力控制单元4的车辆1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的电力控制单元4的结构的、从z轴方向正方向侧观察而得的分解立体图。
[0045]
以下,在三维空间中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方向是与各轴平行的方向。例如如图1、图2及图4所示,z轴方向与冷却器10的厚度方向以及车辆1的上下方向平行,z轴方向的正方向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向平行。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与车辆1的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平行。
[0046]
<车辆>
[0047]
包括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的电力控制单元4例如被搭载于电动车辆等车辆1。电动车辆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燃料电池车辆等。电动汽车是将电池作为动力源来驱动。混合动力车辆是将电池以及内燃机作为动力源来驱动。燃料电池车辆是将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来驱动。
[0048]
如图3所示,车辆1例如包括:第一旋转电机2及第二旋转电机3、电力控制单元4、电池5、电子控制单元6、以及栅极驱动单元7。
[0049]
第一旋转电机2例如为车辆1的行驶驱动用,通过从电池5经由电力控制单元4而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力运行动作,由此来产生旋转驱动力。此外,第一旋转电机2也可通过从车轮侧输入至旋转轴的旋转动力来进行再生动作,由此来产生发电电力。
[0050]
第二旋转电机3例如为车辆1的发电用,通过输入至旋转轴的旋转动力来产生发电电力。第二旋转电机3例如在能够连结于内燃机的情况下,通过内燃机的动力来发电。第二旋转电机3例如在能够连结于车轮的情况下,通过从车轮侧输入至旋转轴的旋转动力来进行再生动作,由此来产生发电电力。此外,第二旋转电机3在能够连结于车轮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从电池5经由电力控制单元4而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力运行动作,由此来产生旋转驱动力。
[0051]
例如,第一旋转电机2以及第二旋转电机3各自为三相交流的无刷直流(direct current,dc)马达。三相为u相、v相以及w相。各旋转电机2、3包括转子以及定子,所述转子具有励磁用的永磁铁,所述定子具有产生使转子旋转的旋转磁场的三相的定子绕组。三相的定子绕组连接于电力控制单元4。
[0052]
电力控制单元4例如包括:第一电力转换部21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第三电力转换部23、第一平滑电容器(condenser)(第一平滑电容器(capacitor))24及第二平滑电容器(condenser)(第二平滑电容器(capacitor))25、电阻器26、以及噪声滤波器27。
[0053]
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例如包括进行直流与交流的电力转换的逆变器等的同一电路。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包括: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以及三相的u相端子、v相端子及w相端子。
[0054]
第一电力转换部21的正极端子pa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的正极端子pb连接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正极端子p2。第一电力转换部21的负极端子na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的负极端子nb连接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负极端子n2。
[0055]
第一电力转换部21的三相的各相端子ua、va、wa经由三相连接器28a连接于第一旋转电机2的三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子u、端子v、端子w。第二电力转换部22的三相的各相端子ub、vb、wb经由三相连接器28b连接于第二旋转电机3的三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子u、端子v、端子w。
[0056]
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包括例如由以三相进行桥接的多个开关元件以及整流元件所形成的桥电路。开关元件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等的晶体管。整流元件是并联连接于各晶体管的二极管。
[0057]
桥电路包括:成对的高侧臂(high side arm)u相晶体管uh及低侧臂(low side arm)u相晶体管ul;成对的高侧臂v相晶体管vh及低侧臂v相晶体管vl;以及成对的高侧臂w相晶体管wh及低侧臂w相晶体管wl。桥电路包括在各晶体管uh、ul、vh、vl、wh、wl的集电极-发射极间从发射极朝向集电极顺向连接的续流二极管。
[0058]
高侧臂的各晶体管uh、vh、wh的集电极连接于正极端子(正极端子pa或正极端子pb)。低侧臂的各晶体管ul、vl、wl的发射极连接于负极端子(负极端子na或负极端子nb)。在三相的各相中,高侧臂的各晶体管uh、vh、wh的发射极与低侧臂的各晶体管ul、vl、wl的集电极连接于三相的各相端子(各相端子ua、va、wa或各相端子ub、vb、wb)。
[0059]
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控制第一旋转电机2以及第二旋转电机3各自的动作。各电力转换部21、22基于对各晶体管uh、vh、wh、ul、vl、wl的栅极输入的开关指令即栅极信号,来切换各相的晶体管对的导通(on)/断开(off)。
[0060]
各电力转换部21、22例如在各旋转电机2、3的动力运行时,将从各正极端子pa、pb以及各负极端子na、nb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而供给至各旋转电机2、3。各电力转换部21、22通过使对各旋转电机2、3的三相的定子绕组的通电依序换向而产生旋转驱动力。
[0061]
各电力转换部21、22例如在各旋转电机2、3的再生时,通过与各旋转电机2、3的旋转取得同步的各相的晶体管对的导通(on)/断开(off)驱动,而将从三相的各相端子ua、va、wa、ub、vb、wb输入的三相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各电力转换部21、22可将从三相交流电力转换而来的直流电力经由第三电力转换部23供给至电池5。
[0062]
第三电力转换部23例如包括进行升压及降压的双向电力转换的dc-dc转换器等。第三电力转换部23包括:第一正极端子p1及第一负极端子n1、以及第二正极端子p2及第二
负极端子n2。
[0063]
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连接于电池5的正极端子bp以及负极端子bn。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正极端子p2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连接于各电力转换部21、22的正极端子pa、正极端子pb以及负极端子na、负极端子nb。
[0064]
第三电力转换部23例如包括:成对的低侧臂及高侧臂的开关元件及整流元件、以及电抗器(reactor)。开关元件为igbt或mosfet等晶体管。成对的低侧臂及高侧臂的开关元件为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以及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整流元件是在第一晶体管s1以及第二晶体管s2各自的集电极-发射极间从发射极朝向集电极顺向并联连接的续流二极管。电抗器为扼流线圈(choke coil)l。
[0065]
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的发射极连接于第一负极端子n1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二正极端子p2。第一晶体管s1的集电极与第二晶体管s2的发射极连接于扼流线圈l的两端的第一端。扼流线圈l的两端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正极端子p1。
[0066]
第三电力转换部23基于对各晶体管s1、s2的栅极输入的开关指令即栅极信号,来切换各晶体管s1、s2的导通(on)/断开(off)。
[0067]
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升压时,对从电池5向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输入的电力进行升压,并从第二正极端子p2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输出升压后的电力。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的断开(off)以及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的导通(on)时,通过电抗器(扼流线圈l)的直流励磁而蓄积磁能。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的导通(on)以及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的断开(off)时,通过由电抗器(扼流线圈l)的磁能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对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施加的电压的重叠,使第二正极端子p2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产生较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高的电压。
[0068]
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降压时,对从第二正极端子p2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输入的电力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力从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输出至电池5。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的导通(on)以及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的断开(off)时,通过电抗器(扼流线圈l)的直流励磁而蓄积磁能。第三电力转换部23在高侧臂的第二晶体管s2的断开(off)以及低侧臂的第一晶体管s1的导通(on)时,通过由电抗器(扼流线圈l)的磁能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的降压,使第一正极端子p1以及第一负极端子n1产生较第二正极端子p2以及第二负极端子n2低的电压。
[0069]
第一平滑电容器24连接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一正极端子p1与第一负极端子n1之间。第一平滑电容器24并联连接于电池5。第一平滑电容器24对伴随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降压时第一晶体管s1以及第二晶体管s2的导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进行平滑化。
[0070]
第二平滑电容器25连接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正极端子p2与第二负极端子n2之间。第二平滑电容器25对伴随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的各晶体管uh、ul、vh、vl、wh、wl的导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进行平滑化。第二平滑电容器25对伴随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升压时第一晶体管s1以及第二晶体管s2的导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进行平滑化。
[0071]
电阻器26连接于第一电力转换部21的正极端子pa及负极端子na间、第二电力转换部22的正极端子pb及负极端子nb间以及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正极端子p2及第二负极端子n2间。
[0072]
噪声滤波器27连接于第一电力转换部21的正极端子pa及负极端子na间、第二电力转换部22的正极端子pb及负极端子nb间以及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二正极端子p2及第二负极端子n2间。噪声滤波器27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器(condenser)(电容器(capacitor))27a。两个电容器27a的连接点连接于车辆1的车身接地(body ground)等。
[0073]
电池5例如是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高电压电池。电池5包括电池壳体、以及收容于电池壳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
[0074]
电池5包括连接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一正极端子p1的正极端子bp以及连接于第一负极端子n1的负极端子bn。电池5的正极端子bp以及负极端子bn连接于在电池壳体内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模块的正极端以及负极端。
[0075]
电子控制单元6对第一旋转电机2以及第二旋转电机3各自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电子控制单元6是通过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处理器执行规定的程序而发挥功能的软件功能部。软件功能部是包括cpu等处理器、保存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暂时存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以及计时器(timer)等电子电路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此外,电子控制单元6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等的集成电路。
[0076]
例如,电子控制单元6执行使用第一旋转电机2的电流检测值和与第一旋转电机2的扭矩指令值相应的电流目标值的、电流的反馈控制等,生成对栅极驱动单元7输入的控制信号。
[0077]
例如,电子控制单元6执行使用第二旋转电机3的电流检测值和与第二旋转电机3的再生指令值相应的电流目标值的、电流的反馈控制等,生成对栅极驱动单元7输入的控制信号。
[0078]
控制信号是表示对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的各晶体管uh、vh、wh、ul、vl、wl进行导通(on)/断开(off)驱动的时机的信号。例如,控制信号是经脉宽调制的信号等。
[0079]
电子控制单元6对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升压以及降压的双向电力转换进行控制。例如,电子控制单元6使用与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升压时的升压电压指令或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降压时的降压电压指令相应的电流目标值,生成对栅极驱动单元7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是表示对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各晶体管s1、s2进行导通(on)/断开(off)驱动的时机的信号。
[0080]
栅极驱动单元7基于从电子控制单元6接收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对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各自的各晶体管uh、vh、wh、ul、vl、wl实际进行导通(on)/断开(off)驱动的栅极信号。例如,栅极信号是通过控制信号的放大以及电平位移(level shift)等而生成。
[0081]
栅极驱动单元7生成用于对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第一晶体管s1以及第二晶体管s2的各个进行导通(on)/断开(off)驱动的栅极信号。例如,栅极驱动单元7生成与第三电力转
换部23的升压时的升压电压指令或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再生时的降压电压指令相应的占空比的栅极信号。占空比为第一晶体管s1以及第二晶体管s2的各导通时间的比率。
[0082]
<电力控制单元>
[0083]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电力控制单元4包括:冷却器10、第一模块31、第二模块32、第三模块33以及壳体34。
[0084]
第一模块31是构成第一电力转换部21以及第二电力转换部22等的多个功率半导体元件(晶体管以及二极管)的集合体。多个功率半导体元件例如是各晶体管uh、vh、wh、ul、vl、wl以及各续流二极管。第二模块32是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多个功率半导体元件(晶体管以及二极管)的集合体。多个功率半导体元件是第一晶体管s1、第二晶体管s2以及续流二极管。第三模块33是包括第三电力转换部23的扼流线圈l的各种电抗器的集合体。
[0085]
壳体34的外形例如为筒状。在壳体34的内部配置有冷却器10、第一模块31、第二模块32以及第三模块33。第一模块31与第二模块32以及第三模块33配置成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夹持冷却器10。第一模块31配置于冷却器10的上方侧,第二模块32以及第三模块33配置于冷却器10的下方侧。
[0086]
<冷却器>
[0087]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器10的冷媒流路模型10a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形成图5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10a的第一冷媒流路42以及第二冷媒流路43的第一流路形成部53以及第二流路形成部54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形成图5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10a的第三冷媒流路44的第三流路形成部55的分解立体图。
[0088]
如图5所示,冷却器10的冷媒流路模型10a包括:冷媒供给流路41、第一冷媒流路42、第二冷媒流路43、第三冷媒流路44、第一连接流路45、第二连接流路46、以及冷媒排出流路47。
[0089]
冷媒供给流路41连接于第一冷媒流路42。第一冷媒流路42通过第一连接流路45连接于第二冷媒流路43。在第一冷媒流路42中流通的冷媒冷却第二模块32。第二冷媒流路43通过第二连接流路46连接于第三冷媒流路44。在第二冷媒流路43中流通的冷媒冷却第三模块33。第三冷媒流路44连接于冷媒排出流路47。在第三冷媒流路44中流通的冷媒冷却第一模块31。
[009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冷却器10包括形成冷媒供给流路41的供给配管51、以及形成冷媒排出流路47的排出配管52。
[0091]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冷却器10包括:形成第一冷媒流路42的第一流路形成部53、形成第二冷媒流路43的第二流路形成部54、形成第三冷媒流路44的第三流路形成部55、形成第一连接流路45的第一连接配管56、以及形成第二连接流路46的第二连接配管57。
[0092]
如图6所示,第一流路形成部53包括第一盖构件53a、以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热片构件53b的第一散热构件53c。第一盖构件53a配置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第一散热构件53c配置于下方侧。在第一盖构件53a连接有供给配管51以及第一连接配管56。第一散热构件53c的外形例如是具有搭载面53a的板状等,所述搭载面53a供配置作为冷却对象物的第二模块32。
[0093]
多个第一散热片构件53b各自的外形例如为板状等。多个第一散热片构件53b从构成第一冷媒流路42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一散热构件53c的内表面53b向第一冷媒流路42内
突出,并从供给配管51的连接部51a周边朝向第一连接配管56的连接部56a周边延伸。
[0094]
第二流路形成部54包括第二盖构件54a以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热片构件54b的第二散热构件54c。第二盖构件54a配置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第二散热构件54c配置于下方侧。在第二盖构件54a连接有第一连接配管56以及第二连接配管57。第二散热构件54c的外形例如是具有搭载面54a的板状等,所述搭载面54a供配置作为冷却对象物的第三模块33。
[0095]
多个第二散热片构件54b各自的外形例如为板状以及销型等。多个第二散热片构件54b从构成第二冷媒流路43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二散热构件54c的内表面54b向第二冷媒流路43内突出。多个第二散热片构件54b包括多个板状的散热片构件以及多个销型的散热片构件,所述多个板状的散热片构件在第一连接配管56的连接部56b周边呈放射状延伸,所述多个销型的散热片构件分散配置于内表面54b上。
[0096]
如图7所示,第三流路形成部55包括:第三散热构件55b,形成有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以及第三盖构件55e,具有形成有多个凹部55c的捕集部55d。第三散热构件55b配置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第三盖构件55e配置于下方侧。第三散热构件55b的外形例如是具有搭载面55a的板状等,所述搭载面55a供配置作为冷却对象物的第一模块31。在第三盖构件55e连接有第二连接配管57以及排出配管52。
[0097]
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各自的外形例如是沿冷媒的流通方向延伸的板状等。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从构成第三冷媒流路44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三散热构件55b的内表面55b向第三冷媒流路44内突出。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例如在沿着从第二连接配管57的连接部朝向排出配管52的连接部的冷媒的流通方向隔开规定第一间隔设置的多列的各列中,沿着冷媒的流通方向的正交方向隔开规定第二间隔排列。多列例如为8列等。冷媒的流通方向例如与车辆1的前后方向平行,冷媒的流通方向的正交方向例如与车辆1的左右方向平行。
[0098]
多个凹部55c形成于构成第三冷媒流路44表面的另一部分的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中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突出方向外侧的部位。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突出方向外侧的部位例如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上是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下方的部位。多个凹部55c沿与冷媒的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从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凹陷,并且沿着与冷媒的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例如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例如与车辆1的左右方向平行。
[0099]
在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凹部55c的捕集部55d在突出方向上面向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捕集部55d例如从车辆1的上下方向(冷却器10的厚度方向)观察而设置于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中与第一流路形成部53以及第二流路形成部54重合的部位。即,在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中,在与例如沿着车辆1的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第一流路形成部53和第二流路形成部54之间的区域(配置有第二连接配管57的区域等)重合的部位55f未形成凹部55c。
[0100]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的冷媒流路模型10a中冷媒的流通状态的图。图9是将图8所示的冷媒流路模型10a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0101]
如图8以及图9所示,从冷却器10的外部经由冷媒供给流路41流入第一冷媒流路42的冷媒在多个第一散热片构件53b之间流动,以冷却第二模块32。从第一冷媒流路42经由第
一连接流路45流入第二冷媒流路43的冷媒在多个第二散热片构件54b之间流动,以冷却第三模块33。从第二冷媒流路43经由第二连接流路46流入第三冷媒流路44的冷媒在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流动,以冷却第一模块31。从第三冷媒流路44流至冷媒排出流路47的冷媒向冷却器10的外部流出。
[0102]
通过设置在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下方(例如,铅垂方向下方)形成有多个凹部55c的捕集部55d,在第三冷媒流路44的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流动的冷媒f的一部分冷媒fa因重力的作用而流入多个凹部55c。例如当在冷媒f中含有较冷媒f重的异物时,与一部分冷媒fa一起流入各凹部55c的异物因重力的作用而沉淀至各凹部55c内。例如与一部分冷媒fa一起流入各凹部55c内的异物在作用于异物的重力较作用于异物的冷媒fa的流动方向的力大的情况下沉淀至各凹部55c内。
[0103]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冷却器10在第三流路形成部55中在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突出方向外侧包括捕集部55d,由此可使在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流通的冷媒f中流入捕集部55d的一部分冷媒fa所含有的异物等停留于捕集部55d的凹部55c。由此,抑制因冷媒f所含有的异物等而产生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的堵塞,可抑制冷却性能的降低。
[0104]
通过形成有沿与冷媒f的流通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从第三盖构件55e的内表面55c凹陷的多个凹部55c,可容易地使与一部分冷媒fa一起流入各凹部55c的异物等停留于各凹部55c内。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因冷媒f所含有的异物等而产生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的堵塞以及冷却性能的降低。
[0105]
通过包括在突出方向上面向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捕集部55d,可容易地将在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之间流通的冷媒f引导至捕集部55d。
[0106]
通过包括向铅垂方向下方凹陷的多个凹部55c,可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冷媒f、冷媒fa所含有的异物等沉淀至凹部55c。另外,可抑制冷媒f、冷媒fa以外的空气等残留于凹部55c内。
[0107]
(变形例)
[0108]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此外,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0109]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各自的外形设为沿冷媒的流通方向延伸的板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销型等其他形状。
[011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实施例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