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做饭做菜需要占用较多生活时间,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做菜,而且炒菜对火候、时间、温控等方面要求较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年轻人不具有较好的做菜技术,为此,帮助人们完成做菜工作的炒菜机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3.现有技术中的家用型炒菜机有水平放置搅拌式炒菜机,也有滚筒式炒菜机,水平放置搅拌式炒菜机一般内锅不动,固定在上盖或煲体的旋转搅拌桨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推动菜品在内锅内作水平方向平移运动,但该种炒菜机不能较好的保证菜品在内锅滚动,容易导致菜品上下加热不均、佐料搅拌不均,影响炒菜的整体效果。滚筒式炒菜机,通过内锅倾斜一定角度,内锅内表面有扰流筋,通过电机带动内锅旋转,从而使锅内的菜品在重力作用下实现翻滚动作,类似滚筒洗衣机洗衣状态,但现有滚筒式炒菜机由于不具有搅拌桨,在少油炒菜,或淀粉类或蛋白质类等菜品炒菜时易粘锅,从于影响炒菜效果和菜品营养,同时增加洗锅的麻烦。再者,滚筒式内锅由于扰流筋的存在,可能存在清洗死角现象,内锅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实现搅拌桨和内锅同步运动的翻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的搅拌桨和内锅无法同步运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搅拌桨和内锅同步运动的翻炒装置。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翻炒不均匀且易粘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炒均匀且不易粘锅的炒菜机。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炒装置,包括:
7.内锅组件,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和搅拌桨组件,所述内锅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
8.拆装结构,所述拆装结构适于与所述内锅可拆卸连接,同时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
9.异向旋转机构,适于与所述拆装结构相连接,并带动所述搅拌桨组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内锅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10.可选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
11.内锅离合器,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内锅可拆卸连接;
12.搅拌桨离合器,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设置,所述搅拌桨离合器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
13.且所述搅拌桨离合器与所述内锅离合器绕同一轴线且相对独立转动。
14.可选的,所述内锅离合器与所述内锅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可拆卸连接。
15.可选的,所述拆装结构还包括:内锅底座,与所述内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内锅底座上;
16.所述卡接部环绕所述内锅底座周向设置,所述卡接槽环绕所述内锅离合器周向设置;所述卡接部绕第一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锁紧,所述卡接部绕第二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解锁。
17.可选的,所述内锅离合器适于在动力单元带动下绕与第二卡接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18.可选的,所述搅拌桨组件包括:
19.搅拌桨;
20.搅拌桨固定座,与所述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适于穿过所述内锅并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连接。
21.可选的,所述搅拌桨离合器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槽,另一个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部沿轴线方向可拆卸连接。
22.可选的,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
23.电机;
24.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太阳轮,与所述太阳轮同轴并分布于所述太阳轮外周侧的内齿轮,以及与所述太阳轮的外周侧、所述内齿轮的内周侧同时啮合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绕固定轴转动;
25.所述电机适于带动所述太阳轮、所述内齿轮、所述行星轮的至少其中一个转动,并使所述太阳轮带动所述搅拌桨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使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内锅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26.可选的,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内锅的转动速比为n,其中2.5≤n≤3.5。
27.可选的,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
28.电机;
29.驱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0.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
31.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3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适于带动所述搅拌桨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适于带动所述内锅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33.可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
34.可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还设置有套接柱,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适于绕所述套接柱转动。
35.可选的,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延伸形成有支撑
柱,所述套接柱套接于所述支撑柱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适于绕所述支撑柱转动。
36.可选的,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内锅的转动速比为n,其中2.5≤n≤3.5。
37.可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桨叶;
38.搅拌桨装配座,与所述桨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安装于内锅内,并使所述桨叶与所述内锅之间留有间隙;
39.所述搅拌桨装配座适于带动所述桨叶相对内锅进行转动,沿所述桨叶的旋转方向,所述桨叶沿宽度方向的表面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锅表面的切向方向成角度α设置,其中,0
°
<α<90
°

40.可选的,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40
°
≤α≤65
°

41.可选的,所述桨叶靠近所述内锅内表面一侧的面与所述内锅内表面形状相匹配;
42.所述桨叶靠近所述内锅内表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内锅内表面的距离为δ,其中,2mm≤δ≤4mm。
43.可选的,所述桨叶的宽度b,其取值范围为0.4r≤b≤0.6r,其中,r为所述内锅的半径。
44.可选的,沿所述搅拌桨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桨叶的高度h1与所述内锅的高度h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0%≤h1/h2≤70%。
45.可选的,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所述搅拌桨固定座适于贯穿内锅并与所述内锅密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46.可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内贯穿形成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转动轴线方向呈角度设置;
47.所述螺钉孔内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适于与搅拌桨装配座的内表面相抵接;
48.所述螺钉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球体,所述螺钉适于经由所述卡接球体与所述装配部内表面相抵接;
49.所述螺钉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卡接球体通过弹簧伸缩设置于所述螺钉内。
50.可选的,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适于与所述内锅的周向外表面相抵接;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锅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包括:煲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炒装置。
5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5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异向旋转机构同步带动所述内锅与所述搅拌桨朝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同步异向旋转,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同时采用拆装结构实现搅拌桨和内锅的快捷拆卸连接,不需要借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分离清洗,取放更加方便,用户体验良好。
5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拆装结构,且搅拌桨离合器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设置,从而方便实现内锅与内锅离合器、搅拌桨与搅拌桨离合器的同步连接或拆卸,且不需要借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分离清洗,取放更加方便,用户体验良好。此外还能减少内锅与整机在一起进行清洗时,可能因水汽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或内锅表面清洗不彻底而发霉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5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拆装结构,并具体采用周向设置的卡接部与卡接槽进行配合,同时采用轴向设置的插接部与插接槽进行配合,从而使得拆装结构
在连接后,内锅的装配旋合方向与工作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保证工作时,内锅组件不会松开或脱落,且能够防止内锅轴向窜动,防止离合器脱开。
5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齿轮组,并由电机带动齿轮组动作,从而使内齿轮与太阳轮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太阳轮带动搅拌桨15转动,内齿轮带动内锅13转动,使得搅拌桨15与内锅1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5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调整太阳轮与内齿轮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搅拌桨15与内锅13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58.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齿轮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配合,从而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搅拌桨15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内锅13转动,使得搅拌桨15与内锅1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59.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单个电机驱动,实现单电机控制双向转动,有利于控制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6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调整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搅拌桨15与内锅13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6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沿所述桨叶的旋转方向,所述桨叶的表面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锅表面的切向方向成角度α设置,其中,0
°
<α<90
°
,通过将桨叶设计成倾斜的形式,从而在保证桨叶对食材进行翻炒的同时,能够使食材在桨叶划过后实现翻滚,避免桨叶始终推动某一部分食材环绕内锅底部移动,保证食材翻炒的一致性、食盐佐料的均匀性,避免炒菜不均,使搅拌作用达到最佳,同时减少食物粘锅和减少用户因烧焦对内锅的清洗难度。
62.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桨叶由固定端至自由端的外形与所述内锅内表面形状相匹配,从而保证分布在内锅各个区域的食材均能够被桨叶以相同的翻炒方式进行翻炒,保证翻炒的一致性;同时,设置桨叶与内锅距离为2mm-4mm,能够适应多数食材的尺寸,对内锅涂层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使食物形状保持较好。
63.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使搅拌桨装配座与搅拌桨固定座可拆卸连接,从而选择性的将搅拌桨安装在内锅内或者从内锅内拆除,从而根据需要对搅拌桨进行拆除,方便对搅拌桨进行清洗,解决搅拌桨固定在内锅内不能拆洗引起的卫生问题。
64.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在螺钉内设置弹簧,并使卡接球体通过弹簧伸缩设置于所述螺钉内,从而在装配部与搅拌桨固定座安装时,能够挤压卡接球体,并使卡接球体收回至所述螺钉内,避免阻挡装配部与搅拌桨固定座的正常安装;当装配部与搅拌桨固定座安装到位时,弹簧对卡接球体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方向的力,能够使卡接球体压紧于装配部的内表面,从而避免搅拌桨在受力时沿轴线方向脱离所述搅拌桨固定座,保证装配的牢靠程度,不会因搅拌扭力而导致搅拌桨与搅拌桨固定座分离。
65.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滚轮,并使滚轮的外表面与内锅的周向外表面相抵接,从而在内锅转动时,能够使滚轮对内锅的周向外表面形成支撑,从而保证内
装配部,153-桨叶,154-卡接孔;
96.21-电机,22-齿轮组,221-行星轮,222-太阳轮,223-内齿轮;
97.23-内锅离合器,231-让位孔,232-轴承,234-卡接槽;
98.24-搅拌桨离合器,241-啮合部,242-插接槽;
99.25-搅拌桨固定座,251-插接部,252-支撑部,253-螺钉孔,254-螺钉,255-弹簧,256-卡接球体,257-第一密封筋,258-装配套,259-紧固螺栓,2510-第二密封筋;
100.26-密封圈,27-内锅底座,271-卡接部;
101.28-异向旋转机构,21-电机,282-驱动齿轮,283-第二从动齿轮,2831-卡接槽,284-第一从动齿轮,2841-插接槽,285-安装底座,2851-支撑柱,286-套接柱;
102.29-内锅滚动支撑结构,291-滚轮,292-滚动轴,293-弹性挡板,294-垫圈,295-滚动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0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0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0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0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107.实施例一
108.结合图1-图2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包括:
109.内锅组件,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13和搅拌桨组件,所述内锅13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
110.拆装结构,所述拆装结构适于与所述内锅13可拆卸连接,同时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
111.异向旋转机构,适于与所述拆装结构相连接,并带动所述搅拌桨组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112.所述搅拌桨组件包括:
113.搅拌桨15;
114.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搅拌桨15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穿过所述内锅13并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连接。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贯穿内锅13并与所述内锅13密封转动连接。
11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搅拌桨15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116.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异向旋转机构同步带动所述内锅13与所述搅拌桨15朝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同步异向旋转,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同时采用拆装结构实现搅拌桨15和内锅13的快捷拆卸连接,不需要借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分离清洗,取放更加方便,用户体验良好。
117.具体地,所述拆装结构包括:
118.内锅离合器23,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内锅13可拆卸连接;
119.搅拌桨离合器24,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23设置,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搅拌桨可拆卸连接;
120.且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与所述内锅离合器23绕同一轴线且相对独立转动。
121.所述内锅离合器23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从而在动力单元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另一端适于与内锅13可拆卸连接,进而在内锅离合器23与内锅13连接时带动内锅13转动;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一端同样与动力单元连接,从而在动力单元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另一端适于与搅拌桨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搅拌桨离合器24带动搅拌桨转动。
122.由于搅拌桨离合器24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23设置,从而使得内锅13与搅拌桨15可以分别独立的与搅拌桨离合器24和内锅离合器23相连接,同时可以实现内锅13与内锅离合器23、搅拌桨15与搅拌桨离合器24的同步连接。结合图7所示,在安装内锅时,通过对内锅朝锁紧方向旋转,中心处的搅拌桨与内锅同时与旋转动力啮合,实现“合”的动作;通过对内锅朝解锁方向旋转,内锅卡接部271从卡接槽234处脱开,再通过内锅的轴向运动,内锅和搅拌桨同时与煲体动力断开连接,实现“离”的动作。
123.优选的,所述动力单元可以为电机21,还可以为电机21与齿轮组22的组合结构。所述齿轮组22包括:太阳轮222,与所述太阳轮222同轴并分布于所述太阳轮222外周侧的内齿轮223,以及与所述太阳轮222的外周侧、所述内齿轮223的内周侧同时啮合的行星轮221,所述行星轮221绕固定轴转动;所述电机21适于带动所述太阳轮222、所述内齿轮223、所述行星轮221的至少其中一个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齿轮223与所述内锅离合器23一体设置,从而使内锅离合器23与内齿轮223同步转动,内锅离合器23适于与内锅13可拆卸连接;所述太阳轮222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固定连接,从而使搅拌桨离合器24在所述太阳轮222的带动下进行同步转动。通过采用单电机的方式,实现内锅和搅拌桨异向旋转搅拌,节约成本,转速同步。
124.优选的,内锅离合器23上设置有让位孔231,搅拌桨离合器24从让位孔231穿过内锅离合器23并与太阳轮222相连接。所述让位孔231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之间还设置有轴承232,从而方便搅拌桨离合器24与内锅离合器23相对转动。
12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上还设置有啮合部241,所述啮合部241与所述太阳轮222啮合连接。
126.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双离合方案,且搅拌桨离合器24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23设置,从而方便实现内锅13与内锅离合器23、搅拌桨15与搅拌桨离合器24的同步连接或拆卸,且不需要借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分离清洗,取放更加方便,用户体验良好。此外还能减少内锅与整机在一起进行清洗时,可能因水汽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或内锅表面清洗不彻底而发霉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127.具体地,所述内锅离合器23构造为盘状,所述内锅离合器23与所述内锅1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234,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271;所述卡接部271与所述卡接槽234可拆卸连接。
128.通过卡接部271与卡接槽234的配合,能够将内锅离合器23与所述内锅13进行装配连接。
129.具体地,所述拆装结构还包括:内锅底座27,与所述内锅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271设置于所述内锅底座27上;
130.所述卡接部271环绕所述内锅底座27周向设置,所述卡接槽234环绕所述内锅离合器23周向设置;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一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34锁紧,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二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34解锁。
131.通过设置内锅底座27,作为内锅13与内锅离合器23连接的中转件,从而方便内锅13的制造与生产。
132.优选的,卡接部271环绕所述内锅底座27周向设置,卡接槽234环绕所述内锅离合器23周向设置,通过采用周向设置,从而通过旋转内锅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安装与拆卸,由于内锅具有一定重量,在将内锅放置在线圈盘12内之后,在进行旋转卡接,无需使用者长时间提着内锅来进行对正操作,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减少疲劳程度。
133.具体地,所述内锅离合器23适于在动力单元带动下绕与第二卡接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134.通过使内锅离合器23绕与第二卡接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内锅离合器23的旋转方向始终与解锁方向相反,保证内锅13与内锅离合器23始终处于连接状态。
135.所述卡接槽234和/或所述卡接部271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适于在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二卡接方向相对所述卡接槽234转动时进行导向对正。从而方便对正,减少对正找准时间。
136.具体地,所述卡接槽234在位于所述卡接部271的转动路径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挡块。从而对内锅13与内锅离合器23的相对转动尺寸进行限定,保证安装到位。
137.具体地,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与所述搅拌桨15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槽242,另一个上设置有插接部251,所述插接槽242与所述插接部251沿轴线方向可拆卸连接。通过插接部251与插接槽242的配合,实现搅拌桨离合器24与搅拌桨的连接。
138.具体地,所述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42沿轴线方向相互靠近实现连接,并沿轴线方向相互远离实现脱离。
139.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双离合的形式,并具体采用周向设置的卡接部271与卡接槽234进行配合,同时采用轴向设置的插接部251与插接槽242进行配合,从而使得拆装结构在连接后,内锅的装配旋合方向与工作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保证工作时,内锅组件不会松开或脱落,且能够防止内锅轴向窜动,防止离合器脱开。
140.具体地,所述插接部251和/或所述插接槽242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适于在所述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42沿轴线方向相互靠近时进行导向对正。从而实现自动导向配合,无需反复对正。
141.具体地,结合图1-图8所示,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
142.电机21;
143.齿轮组22,所述齿轮组22包括:太阳轮222,与所述太阳轮222同轴并分布于所述太阳轮222外周侧的内齿轮223,以及与所述太阳轮222的外周侧、所述内齿轮223的内周侧同时啮合的行星轮221,所述行星轮221绕固定轴转动;
144.所述电机21适于带动所述太阳轮222、所述内齿轮223、所述行星轮221的至少其中一个转动,并使所述太阳轮222带动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使所述内齿轮223带动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145.所述齿轮组22由相互配合的太阳轮222、行星轮221和内齿轮223组成,其中,太阳轮222位于中间位置并绕自身轴线转动;内齿轮223与所述太阳轮222同轴,且内齿轮223与太阳轮222间隔设置;行星轮221环绕于太阳轮222的周侧,同时,行星轮221作为太阳轮222与内齿轮223的传动机构,行星轮221同时与太阳轮222的外周侧、内齿轮223的内周侧相啮合,行星轮221的转动轴线固定。
146.太阳轮222、行星轮221和内齿轮223的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均能够带动其他齿轮转动。
147.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1适于带动所述行星轮221转动,进而由行星轮221带动内齿轮223与太阳轮222转动,内齿轮223与太阳轮222的转动方向相反。
148.优选的,行星轮安装在固定轴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d字孔d字轴方式连接行星轮,或其它花键的方式相连接,从而带动行星轮一起转动。
149.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齿轮组22,并由电机21带动齿轮组22动作,从而使内齿轮223与太阳轮222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太阳轮222带动搅拌桨15转动,内齿轮223带动内锅13转动,使得搅拌桨15与内锅1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150.优选的,将该异向旋转机构应用于炒菜机上,能够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解决平置式炒菜机翻炒不均匀问题,解决滚筒式炒菜机淀粉、蛋白质等菜品易粘锅问题。
151.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行星齿轮和单个电机进行配合,实现单电机控制双向转动,有利于控制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152.具体地,所述电机21适于带动所述行星轮221绕轴转动。
153.作为变形,电机还可以连在太阳轮或内齿轮上,也可以实现搅拌桨15与内锅13异向转动的效果。
154.具体地,所述行星轮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行星轮221均匀分布于所述太阳轮222与所述内齿轮223之间。
155.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22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行星轮221上连接有电机21。
156.具体地,所述太阳轮222与所述内齿轮223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
157.具体地,所述搅拌桨15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速比为n,其中2.5≤n≤3.5。
158.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调整太阳轮222与内齿轮223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搅拌桨15与内锅13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159.与上述异向旋转机构不同,本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同样能够带动内锅13与搅拌桨15异向旋转。结合图10-图14所示,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
160.电机21;
161.驱动齿轮282,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62.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
163.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16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带动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带动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165.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齿轮282转动,驱动齿轮282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相啮合,且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重合;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同时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从而使得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朝相反方向转动。
166.优选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d字孔d字轴方式连接驱动齿轮282,或其它花键的方式相连接,从而带动驱动齿轮282一起转动。
167.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齿轮282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进行配合,从而使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第一从动齿轮284带动搅拌桨15转动,第二从动齿轮283带动内锅13转动,使得搅拌桨15与内锅1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168.优选的,将该异向旋转机构应用于炒菜机上,能够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解决平置式炒菜机翻炒不均匀问题,解决滚筒式炒菜机淀粉、蛋白质等菜品易粘锅问题。
169.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驱动齿轮282和单个电机进行配合,实现单电机控制双向转动,有利于控制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170.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
171.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正对设置,且两者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从而使得驱动齿轮282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转动时,能够使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朝相反方向转动,且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相重合,从而使得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
二从动齿轮283能够同步带动两个从动件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
172.此外,通过调节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能够保证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173.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上还设置有套接柱286,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
174.所述套接柱286与第一从动齿轮284一体设置,套接柱286的轴线穿过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轴线设置,使得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
175.具体地,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285,所述安装底座285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柱2851,所述套接柱286套接于所述支撑柱2851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绕所述支撑柱2851转动。
176.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
177.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m:n为1:3。
178.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调整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搅拌桨15与内锅13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179.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锅较速较慢,搅拌桨转速较快,通过仿真分析,内锅转速与搅拌桨转速为1:(2.5-3.5)时,锅内食物暴露平均时间差最小,即可达到最佳混合度,从于保证最佳的受热均匀性,因此设计齿轮时,各齿轮的齿数比可以确定为: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齿数比为45:15:15,各齿轮的转动速比为15:15:45或1:1:3。
180.本实施例的炒菜机内设置有搅拌桨,在炒菜过程中,需要搅拌桨将食物抛起后自由落下,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当搅拌桨转速过快时,食物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紧贴内锅侧壁,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当搅拌桨转速过慢时,食物长时间与内锅底壁接触,容易粘锅。搅拌桨转速要求如下:
181.m*r*ω2《mg,即ω2《g/r。
182.其中,m为食物的质量;r为滚筒内锅半径;ω为内锅旋转角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183.结合图26所示,经过仿真分析,n为搅拌桨转速与内锅转速比,横座标为食物暴露时间,纵座标为食物暴露出现的概率,图26为转速比n分别为1,2,3,4时的食物出现暴露的概率曲线图。其中,当n=3时,出现时间最短,峰值最大,即食物在翻炒的过程中,最短的时间内,同时出现集中翻炒的现象,即翻炒的均匀性最好。
184.根据此仿真效果,比值n=2.5-3.5,炒菜机的翻炒效果最好,本实旋案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齿数比为45:15:15,各齿轮的转动速比为15:15:45或1:1:3,内锅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搅拌桨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则内锅与搅拌桨的转速比为1:3。
185.具体地,结合图15-图17所示,所述搅拌桨15包括:桨叶153;
186.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所述桨叶1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安装于内锅13内,并使所述桨叶153与所述内锅13之间留有间隙;
187.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适于带动所述桨叶153相对内锅13进行转动,沿所述桨叶153的旋转方向,所述桨叶153沿宽度方向的表面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锅13表面的切向方向
成角度α设置,其中,0
°
<α<90
°

188.通过在炒菜机的内锅内设置所述搅拌桨,利用搅拌桨旋转运动,对食物进行翻炒、搅拌,达到均匀的炒菜效果,防止食物焦糊。搅拌桨具体可以包括用来翻炒食物的桨叶153以及用来实现桨叶153安装的搅拌桨装配座151,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适于带动所述桨叶153相对内锅13进行转动。优选的,搅拌桨装配座151可以与所述内锅13可拆卸连接,从而增加搅拌桨装配的方便性。
189.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桨,沿所述桨叶153的旋转方向,所述桨叶153的表面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锅13表面的切向方向成角度α设置,其中,0
°
<α<90
°
,通过将桨叶153设计成倾斜的形式,从而在保证桨叶153对食材进行翻炒的同时,能够使食材在桨叶153划过后实现翻滚,避免桨叶153始终推动某一部分食材环绕内锅底部移动,保证食材翻炒的一致性、食盐佐料的均匀性,避免炒菜不均,使搅拌作用达到最佳,同时减少食物粘锅和减少用户因烧焦对内锅的清洗难度。
190.相比于角度α=90
°
的情况,避免推土机式平推搅拌导致的搅拌不均匀。
191.具体地,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40
°
≤α≤65
°
。通过实验验证,在该角度范围时,桨叶153对食材的翻炒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192.具体地,所述桨叶153包括与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连接的固定端,以及朝远离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延伸的自由端;所述桨叶153由固定端至自由端的外形与所述内锅13内表面形状相匹配;
193.所述桨叶153靠近所述内锅13内表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内锅13内表面的距离为δ,其中,2mm≤δ≤4mm。
194.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桨,通过设置桨叶153由固定端至自由端的外形与所述内锅13内表面形状相匹配,从而保证分布在内锅各个区域的食材均能够被桨叶153以相同的翻炒方式进行翻炒,保证翻炒的一致性;同时,设置桨叶153与内锅距离为2mm-4mm,能够适应多数食材的尺寸,对内锅涂层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使食物形状保持较好。
195.具体地,所述桨叶153的宽度b,其取值范围为0.4r≤b≤0.6r,其中,r为所述内锅13的半径。优选的,所述桨叶153的宽度b=0.5r。
196.结合图27所示,其为不同桨叶宽度下食物混合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食物混合速率的表征方法基于lacey指数,lacey在0~1之间,lacey越大,食物混合程度越高。lacey达到最终稳定值的时间越短,食物混合速率越快。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桨叶153宽度的增大,当桨叶153的宽度b=0.5r时,有一个峰值,即lacey指数均较好,混合到稳定时间状态最短,从而保证炒菜混合速率越快,整体达到均匀性效果最好。如桨叶153的宽度b小于或大于内锅r的一半时,翻炒效果均有所下降。
197.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桨,通过设置桨叶153的宽度b为内锅半径的一半,从而保证食物的翻炒速率,缩短菜品制作的用时。
198.具体地,所述桨叶153的厚度为a,其中a<5mm。
199.具体地,沿所述搅拌桨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桨叶153的高度h1与所述内锅13的高度h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0%≤h1/h2≤70%。
200.具体地,沿所述搅拌桨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桨叶153的高度h1与所述内锅13的高度h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h1/h2=60%。从而保证在食材量较大时,同样能够保证桨叶153
对食材的正常翻炒。
201.具体地,所述搅拌桨的材质为金属或塑胶。当所述搅拌桨的材质为塑胶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对内锅及食材的破坏。
202.具体地,所述搅拌桨的所述桨叶153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桨叶153,从而提高翻炒效率,缩短食物的翻炒间隔,加快混合速率。
203.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桨叶15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桨叶153呈180度设置。
204.具体地,结合图21-图24所示,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25,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贯穿内锅13并与所述内锅13密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可拆卸连接。
20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贯穿所述内锅13的底壁,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位于所述内锅13的内部部分形成支撑部252,所述支撑部252适于与搅拌桨15可拆卸连接;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位于所述内锅13的外部部分形成插接部251,所述插接部251适于与搅拌桨离合器连接。当搅拌桨固定座25与搅拌桨离合器连接时,动力得以传递至搅拌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
206.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桨的安装组件,通过使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搅拌桨固定座25可拆卸连接,从而选择性的将搅拌桨安装在内锅13内或者从内锅13内拆除,从而根据需要对搅拌桨进行拆除,方便对搅拌桨进行清洗,解决搅拌桨固定在内锅内不能拆洗引起的卫生问题。
207.优选的,搅拌桨可以通过压力或摩擦力或其它作用力等方式与搅拌桨固定座25连接,并由搅拌桨固定座25向搅拌桨传递力矩,提供搅拌力。
208.通过使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搅拌桨固定座25可拆卸连接,实现搅拌桨可拆洗,且拆装方便;同时,在使用炒菜机的炖煮、蒸煮等功能,如不需要搅拌,可以拆去搅拌桨直接煮食,不影响烹饪功能;在使用炒菜机的煮粥或煮汤等功能时,可以通过搅拌桨加快烹饪,缩短烹饪时间。
209.具体地,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内部凹陷形成有装配部152,所述装配部152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210.在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带动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相对所述内锅13转动。
211.通过采用装配部152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从而方便装配部152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沿轴线方向进行装配,同时,在转动力的作用下,保证装配部152与搅拌桨固定座25在环绕轴线的方向上传力稳定。
212.具体地,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内贯穿形成有螺钉孔253,所述螺钉孔25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转动轴线方向呈角度设置;
213.所述螺钉孔253内穿设有螺钉254,所述螺钉254适于与搅拌桨装配座151的内表面相抵接;
214.所述螺钉254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球体256,所述螺钉254适于经由所述卡接球体256与所述装配部152内表面相抵接;
215.所述螺钉254内还设置有弹簧255,所述卡接球体256通过弹簧255伸缩设置于所述
螺钉254内。
216.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孔25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
217.所述螺钉254的长度短于所述螺钉孔253的长度,通过调节螺钉254在所述螺钉孔253中的位置,从而在所述螺钉254伸出螺钉孔253时,能够与装配部152相抵接,防止搅拌桨在受力时沿轴线方向脱离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
218.通过在螺钉254端头位置处设置卡接球体256,从而增加装配部152与搅拌桨固定座25的安装顺滑程度。
219.弹簧255能够对卡接球体256提供一定的压力,在没有搅拌桨插入时,弹簧处于弹力压缩状态,保证一定的初始压力;在搅拌装配过程中,装配部152的内壁对弹簧前端的卡接球体256产生推力,推动卡接球体256压缩弹簧,从而使卡接球体256与搅拌桨之间产生压力,由于卡接球体256与搅拌桨之间有一定的摩擦系数,在压力的作用下,保证在搅拌桨拉拔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力。
220.优选的,所述卡接球体256可以为钢球。
221.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在螺钉254内设置弹簧255,并使卡接球体256通过弹簧255伸缩设置于所述螺钉254内,从而在装配部152与搅拌桨固定座25安装时,能够挤压卡接球体256,并使卡接球体256收回至所述螺钉254内,避免阻挡装配部152与搅拌桨固定座25的正常安装;当装配部152与搅拌桨固定座25安装到位时,弹簧255对卡接球体256施加的朝向远离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方向的力,能够使卡接球体256压紧于装配部152的内表面,从而避免搅拌桨在受力时沿轴线方向脱离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保证装配的牢靠程度,不会因搅拌扭力而导致搅拌桨与搅拌桨固定座25分离。
222.优选的,通过调整螺钉前后尺寸,可以方便调整弹簧的初始力。
223.具体地,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内设置有卡接孔154,在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卡接球体256适于伸入所述卡接孔154内。从而保证卡接牢靠,防止搅拌过程中搅拌桨从搅拌桨装配座151上脱离。
224.额外的,搅拌桨与搅拌桨装配座151高度配合方向至少有一定定位结构,控制搅拌桨高度方向的装配位置。
225.具体地,结合图18-图20所示,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滚轮291,所述滚轮291的外表面适于与所述内锅13的周向外表面相抵接;所述滚轮29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2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锅滚动支撑结构可以应用于滚筒式炒菜机,由于在炒菜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内锅倾斜一定角度,同时在内锅倾斜后,需要与线圈盘12或支撑环111之间有间隙,且内锅由电机带动旋转,线圈盘或支撑环相对内锅不作旋转,内锅仅有底部的驱动结构形成连接,倘若内锅上部无支撑,内锅会在重力作用下偏向一侧,容易受力不均,如果内锅与旋转轴成一定夹角,则容易导致旋转卡死问题。
227.优选的,所述滚轮291上设置有滚动轴孔295,通过滚动轴孔295套设于滚动轴292上。
228.所述线圈盘12设置于煲体11内,所述支撑环111安装在煲体11上方。
229.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设置滚轮291,并使滚轮291的外表面与内锅13的
周向外表面相抵接,从而在内锅转动时,能够使滚轮291对内锅13的周向外表面形成支撑,从而保证内锅与线圈盘或支撑环之间的间隙,避免内锅在重力作用下偏向一边的情况发生,通过内锅在滚轮291上滚动,内锅与线圈盘或支撑环原来可能的滑动摩擦变为内锅与滚轮291的滚动摩擦,保证内锅的转动轴线与驱动结构的轴心重合。
230.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滚轮291适于支撑内锅13的上半部分,防止内锅在倾斜后,产生偏向的问题,保证内锅的旋转正常和炒菜顺利进行。
231.具体地,所述滚轮291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三个及以上数量的所述滚轮291环绕所述内锅13的周向外表面均匀分布。
232.具体地,三个及以上数量的所述滚轮291的转动轴线分布于同一圆上,且该圆与所述内锅的转动轴线同心。
233.通过设置三个及以上的滚轮291,能够保证内锅13的对中度,避免偏转。
234.具体地,所述滚轮29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轴线相平行。从而在内锅13与滚轮291接触时,能够同步转动,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噪音。
235.具体地,所述滚轮291与所述滚动轴292间隙配合。通过设置滚轮291与所述滚动轴292间隙配合,从而减小滚动轴292对滚轮291的摩擦阻力,保证滚轮291顺畅旋转。
236.具体地,所述滚轮291的周向外表面设置有垫圈294。
237.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在滚轮291的周向外表面设置垫圈294,从而利用垫圈294的弹性,减少内锅与滚动轮的滑动和噪音,同时可减少内锅跳动。
238.优选的,所述垫圈294的材质可以为软胶或类似软胶材料。
239.具体地,所述内锅滚动支撑结构还包括:弹性挡板293,所述弹性挡板293弹性设置于所述滚轮291沿轴线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所述弹性挡板293沿所述滚轮29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的落入所述滚轮291范围内。
240.本实施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在滚轮291沿轴线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设置弹性挡板293,从而在滚轮291装配到位后,不易从滚动轴292上脱落,减少装配过程中因滚轮291可能产生脱落需二次装配的问题。
241.通过在滚轮291上侧边设计弹性挡板,在装配滚轮291时,滚轮291需要挤压弹性挡板,使弹性挡板变形,将滚轮装配到滚动轴292上后,弹性挡板复位,从而起到阻挡滚轮291脱落的作用,安装方便快捷,同时减少螺钉等紧固件的使用,简化安装步骤。
242.实施例二
2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包括:煲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翻炒装置。
24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