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组件,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13)和搅拌桨组件,所述内锅(13)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拆装结构,所述拆装结构适于与所述内锅(13)可拆卸连接,同时与所述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异向旋转机构,适于与所述拆装结构相连接,并带动所述搅拌桨组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内锅离合器(23),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内锅(13)可拆卸连接;搅拌桨离合器(24),贯穿所述内锅离合器(23)设置,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与所述内锅离合器(23)绕同一轴线且相对独立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离合器(23)与所述内锅(1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234),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271);所述卡接部(271)与所述卡接槽(234)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还包括:内锅底座(27),与所述内锅(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271)设置于所述内锅底座(27)上;所述卡接部(271)环绕所述内锅底座(27)周向设置,所述卡接槽(234)环绕所述内锅离合器(23)周向设置;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一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34)锁紧,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二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34)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离合器(23)适于在动力单元带动下绕与第二卡接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组件包括:搅拌桨(15);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搅拌桨(15)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穿过所述内锅(13)并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离合器(24)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槽(242),另一个上设置有插接部(251),所述插接槽(242)与所述插接部(251)沿轴线方向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电机(21);齿轮组(22),所述齿轮组(22)包括:太阳轮(222),与所述太阳轮(222)同轴并分布于所述太阳轮(222)外周侧的内齿轮(223),以及与所述太阳轮(222)的外周侧、所述内齿轮(223)的内周侧同时啮合的行星轮(221),所述行星轮(221)绕固定轴转动;所述电机(21)适于带动所述太阳轮(222)、所述内齿轮(223)、所述行星轮(221)的至少其中一个转动,并使所述太阳轮(222)带动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使所述内齿轮(223)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5)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速比为n,其中2.5≤n≤3.5。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电机(21);驱动齿轮(282),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带动所述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上还设置有套接柱(286),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285),所述安装底座(285)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柱(2851),所述套接柱(286)套接于所述支撑柱(2851)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绕所述支撑柱(2851)转动。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5)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速比为n,其中2.5≤n≤3.5。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组件包括搅拌桨(15);所述搅拌桨(15)包括:桨叶(153);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所述桨叶(1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安装于内锅(13)内,并使所述桨叶(153)与所述内锅(1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适于带动所述桨叶(153)相对内锅(13)进行转动,沿所述桨叶(153)的旋转方向,所述桨叶(153)沿宽度方向的表面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锅(13)表面的切向方向成角度α设置,其中,0
°
<α<90
°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40
°
≤α≤65
°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53)靠近所述内锅(13)内表面一侧的面与所述内锅(13)内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桨叶(153)靠近所述内锅(13)内表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内锅(13)内表面的距离为δ,其中,2mm≤δ≤4mm。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53)的宽度b,其取值范围为0.4r≤b≤0.6r,其中,r为所述内锅(13)的半径。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桨的转动轴线方向,所
述桨叶(153)的高度h1与所述内锅(13)的高度h2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0%≤h1/h2≤70%。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25),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适于贯穿内锅(13)并与所述内锅(13)密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可拆卸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内贯穿形成有螺钉孔(253),所述螺钉孔(25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转动轴线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螺钉孔(253)内穿设有螺钉(254),所述螺钉(254)适于与搅拌桨装配座(151)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螺钉(254)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球体(256),所述螺钉(254)适于经由所述卡接球体(256)与装配部(152)内表面相抵接;所述螺钉(254)内还设置有弹簧(255),所述卡接球体(256)通过弹簧(255)伸缩设置于所述螺钉(254)内。22.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装置还包括:滚轮(291),所述滚轮(291)的外表面适于与所述内锅(13)的周向外表面相抵接;所述滚轮(29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锅(13)的转动轴线相平行。23.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以及如上权利要求1-22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炒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所述翻炒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锅与搅拌桨组件;拆装结构适于与内锅可拆卸连接,同时与搅拌桨组件可拆卸连接;异向旋转机构,适于与拆装结构相连接,并带动搅拌桨组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内锅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炒装置,通过采用异向旋转机构同步带动内锅与搅拌桨朝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同步异向旋转,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同时采用拆装结构实现搅拌桨和内锅的快捷拆卸连接,不需要借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分离清洗,取放更加方便,用户体验良好。良好。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新 郑芝云 张力文 张继尧 孔进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