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22:0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属于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车辆,尤其是中高速列车,为保证气密性需要采用主动废排。目前,中高速列车在卫生间或者通过台设置有废排风口,废排风口通过废排风道与主动废排连接,而主动废排采用上部进风侧部出风的方式将废气排出车外。市域动车组属于中高速列车,由于运营需求,市域动车组载客量大且不设置卫生间和通过台,因此需采用相应的设计隐藏废排风口并解决载客量过大带来的风量增大、风机增大、噪声增大等问题。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954233u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设置于车顶内装板上方,由废排风机、排风口及用于连接废排风机和排风口的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设置车体侧墙上,所述风道包括连接废排风机与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第一风道和安装在车体侧墙钢结构内与排风口连接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为向下倾斜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轨道车辆废排易进雨水等问题,无论是在雨天或者列车清洗时,均无进水隐患。同时,该废排装置仅在车体侧墙上安装废排格栅,取消原有的安装在车顶的废排风帽,不但有益于车辆整体美工效果,还可以降低车辆高度,满足车辆限界要求。该实用新型专利将废排装置设置于车顶内装板上方,排风口设置于车体侧墙上,解决了隐藏废排风口的问题,但是同时产生了风道增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将废排风口隐藏在内装地板和边缘挡板内,从边缘挡板进行废排,还可以减小主动废排装置的排风阻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底架和安装在车体底架下方的主动废排装置,所述车体底架上方设有内装地板,所述内装地板沿轨道车辆车体侧墙长度方向设有边缘挡板;所述主动废排装置为箱体式结构,内部设有废排风机;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边缘挡板上设有进风格栅;所述主动废排装置上方设有风道,底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车体底架上设有废排风口,所述废排风口与进风格栅相连通,所述风道一端与废排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主动废排装置相连通。
7.在边缘挡板上设置进风格栅和在车体底架上设置废排风口,使得轨道车辆客室内气流通过边缘挡板进行废排,在废排风机作用下通过废排风口和风道,最后通过主动废排装置排出。主动废排装置采用上部进风、下部出风的形式,由于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下部为负压,能够减小主动废排的排风阻力,进而可以优化废排风机的功率和尺寸。所设置的废排风口隐藏在内装底板和边缘挡板内,处于车内乘客不可见区域,且不影响轨道车辆内部整体效果。
8.优选的,所述风道为直通式风道,所述直通式风道与所述主动废排装置一体相连。使得主动废排装置能整体安装,安装简单,结构可靠。
9.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与所述废排风口之间通过双层压接密封结构相连,使得主动废排装置与车体底架之间连接密封性能更可靠。
10.优选的,所述进风格栅底部与所述内装地板的高差不小于30mm。可有效防止内装地板清洁时有水进入废排风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废排风口上部设有废排风口帽檐,所述废排风口帽檐一端与所述内装地板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车体底架相连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废排风口与所述车体底架中心线之间。同时在废排风口上部设置废排风口帽檐,能够保证即使有水进入边缘挡板夹层,也无法进入废排风口内部。废排风口帽檐还可以起到气流的引流作用。
12.优选的,所述边缘挡板沿轨道车辆长度方向上均设有所述进风格栅,使得废排风口可以开设在边缘挡板覆盖的任意位置,相应的主动废排装置可以在轨道车辆长度方向上灵活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边缘挡板为双层结构且均设有所述进风格栅,两层所述进风格栅错位布置使得两层进风格栅的格栅孔相互阻挡。可以避免乘客看到进风格栅内部,而气流可以有效通过。
14.优选的,所述风道内设有消声器,能够极大减小主动废排装置的噪声。
15.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废排装置内设有稳流吸声装置,所述稳流吸声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与所述废排风机之间。稳流吸声装置能够梳理和优化主动废排装置内的气流组织,进一步降低主动废排装置的噪声。
16.具体的,所述车底底架下方设有设备舱,所述设备舱底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主动废排装置设置于所述设备舱内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通过排风风道相连通。轨道车辆客室内气流由第一出风口排出后,经排风风道从第二出风口排出。这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既能够适用于不带设备舱的轨道车辆,又可与设备舱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广,且主动废排装置的箱体结构可以随设备舱的形状做相应调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所设置的废排风口隐藏在内装底板和边缘挡板内,处于车内乘客不可见区域,且不影响轨道车辆内部整体效果;轨道车辆客室内气流通过边缘挡板进行废排,在废排风机作用下经过废排风口和风道,最后通过主动废排装置排出。
19.2、主动废排装置采用上部进风、下部出风的形式,能够减小主动废排的排风阻力,进而可以优化废排风机的功率和尺寸。
20.3、主动废排装置自带直通式风道,能够整体安装,使得主动废排装置与车体底架之间连接密封性能更可靠,安装简单,结构可靠。
21.4、通过在废排风口上部设置废排风口帽檐,可防止有水进入废排风口内部,同时废排风口帽檐还可以起到引流作用。
22.5、废排风口可以开设在边缘挡板覆盖的任意位置,相应的主动废排装置可以在轨道车辆长度方向上灵活布置。
23.6、设置消声器和稳流吸声装置能够梳理和优化主动废排装置内的气流组织,极大
的减小主动废排装置的噪声。
24.7、这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既能够适用于不带设备舱的轨道车辆,又可与设备舱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广,且主动废排装置的箱体结构可以随设备舱的形状做相应调整。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轨道车辆下方设有设备舱时的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废排风口和废排风口帽檐的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边缘挡板的示意图。
29.图中,1-主动废排装置;2-车体底架;3-边缘挡板;4-内装地板;5-废排风口帽檐;6-废排风口;7-风道;8-消声器;9-稳流吸声装置;10-废排风机;11-设备舱;12-排风风道;13-进风格栅;14-第一出风口;15-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31.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车辆主动废排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底架2和安装在车体底架2下方的主动废排装置1,所述车体底架2上方设有内装地板4,所述内装地板4沿轨道车辆车体侧墙长度方向设有边缘挡板3。所述车体底架2上设有废排风口6,废排风口6由内装地板4和边缘挡板3遮挡。如图3所示,废排风口6上部设有废排风口帽檐5。所述废排风口帽檐5一端与所述内装地板4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车体底架2相连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废排风口6与所述车体底架2中心线之间。所述主动废排装置1为箱体式结构,内部设有废排风机10,底部设有第一出风口14,所述废排风机10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4上方。所述主动废排装置1自带直通式风道7,所述直通式风道7由金属材料制成,直通式风道7内部设有消声器8,直通式风道7与废排风机10之间设有稳流吸声装置9,直通式风道7与所述废排风口6之间采用双层空心橡胶圈压接密封。
32.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边缘挡板3为双层结构且均设有进风格栅13,两层所述进风格栅13错位布置使得两层进风格栅13的格栅孔相互阻挡,可以避免轨道车辆内的乘客看到格栅内部。同时,进风格栅13底部与内装底板4的高差不小于30mm,能够防止底板清洁时有水进入废排风口6。
33.如图2所示,如轨道车辆车体底架2下方设有设备舱11,主洞废排装置1的箱体形状可以根据设备舱11的结构尺寸限制进行调整。所述设备舱11底部设有第二出风口15,所述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之间设有排风风道12。
34.主动废排装置使用时,轨道车辆客室内部气流通过边缘挡板3上的进风格栅13进入废排风口6,依次通过直通式风道7、消声器8、稳流吸声装置9、由废排风机10带动向下通过第一出风口14排出车外。如轨道车辆下部设有设备舱11,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4排出后
经过排风风道12通过第二出风口15排出车外。
35.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