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

2022-06-15 21:5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3.高速铁路转向架在维护工作中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而现有的支撑装置通常为分体式,对高速铁路转向架的车轮进行支撑,因此支撑装置不是为整体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两个支撑装置之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导致无法对转向架进行支撑工作,并且在对不同规格转向架支撑时,存在不便于移动的情况,使支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支撑装置通常为分体式,对高速铁路转向架的车轮进行支撑,因此支撑装置不是为整体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两个支撑装置之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导致无法对转向架进行支撑工作,并且在对不同规格转向架支撑时,存在不便于移动的情况,使支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支撑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和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从动辊;
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杆、螺杆、移动板和连接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后侧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后侧与螺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与移动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7.为了达到便于驱动转向架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辊、连接轴和转动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表面与第一轴承座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连接轴的左侧与主动辊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轮的内壁与主动辊的表面固定连接。
8.为了达到提高调节机构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前侧和后侧均延伸至移动板的外侧并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动孔。
9.为了达到便于调节机构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螺杆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后侧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块配合使用的移动孔。
10.为了达到对驱动机构支撑及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
11.为了达到第二支撑座平稳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表面与底座的内壁接触,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t形块配合使用的t形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使转杆带动螺杆转动,可以使移动板在螺杆的表面移动,从而使移动板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支撑座移动,使第二支撑座能够水平移动,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转向架进行支撑,达到灵活使用的效果,并且可以使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能够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因偏差的问题导致无法对转向架进行支撑工作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在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转动,可以在从动辊的配合下,使转向架的车轮进行转动,便于对转向架进行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中,1、底座;2、调节机构;201、第一电机;202、转杆;203、螺杆; 204、移动板;205、连接块;3、驱动机构;301、第二电机;302、主动辊; 303、连接轴;304、转动轮;4、第一支撑座;5、第二支撑座;6、第一轴承座;7、从动辊;8、滑杆;9、滑动孔;10、第二轴承座;11、移动孔;12、固定板;13、支撑板;14、联轴器;15、t形块;16、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转向架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和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顶部与第二支撑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 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3,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从动辊7;
23.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转杆202、螺杆203、移动板204和连接块205,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转杆202固定连接,转杆202的后侧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转杆202的后侧与螺杆203的前侧固定连接,螺杆203的表面与移动板204的内壁螺纹连接,移动板204的顶部与连接块205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块205的顶部与第二支撑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机构2,通过第一电机201带动转杆202转动,使转杆202带动螺杆203转动,可以使移动板204在螺杆203的表面移动,从而使移动板204通过连接块205带动第二支撑座5移动,使第二支撑座5能够水平移动,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转向架进行支撑,达到灵活使用的效果,并且可以使第一支撑座4与第二支撑座5之间能够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因偏差的问题导致无法对转向架进行支撑工作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在第一轴承座6的内部转动,可以在从动辊7的配合下,使转向架的车轮进行转动,便于对转向架进行维护工作。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01、主动辊 302、连接轴303和转动轮304,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与连接轴303传动连接,主动辊302的表面与第一轴承座6的内壁活动接触,连接轴303的左侧与主动辊302的右侧固定连接,转动轮304的内壁与主动辊302的表面固定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机301工作,第二电机301可以带动连接轴 303转动,使连接轴303带动主动辊302在第一轴承座6的内部转动,可以使主动辊302带动转动轮304转动,从而可以使转向架的车轮进行转动,便于对转向架进行维护工作。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移动板204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前侧和后侧均延伸至移动板204的外侧并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20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8配合使用的滑动孔9。
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杆8,在移动板204移动同时,会使移动板 204在滑杆8的表面移动,可以使移动板204能够平稳的移动,从而可以提高第二支撑座5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滑动孔9,可以便于移动板 204在滑杆8的表面移动。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螺杆203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10,第二轴承座10的后侧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块205配合使用的移动孔11。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轴承座10,在不影响螺杆203转动的同时,可以使螺杆203与底座1固定连接,能够将螺杆203限制在固定位置转动,通过设置移动孔11,可以便于连接块205带动第二支撑座5进行移动。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二电机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靠近第一支撑座4 和第二支撑座5的一侧分别
与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4,第二电机301通过联轴器14与连接轴303传动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板12和支撑板13,可以达到第二电机301 支撑及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联轴器14,可以便于第二电机301带动连接轴 303进行转动,从而使主动辊302带动转动轮304转动,使主动辊302能够稳定的转动。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二支撑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15,t形块15的表面与底座1的内壁接触,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 t形块15配合使用的t形槽16。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t形块15和t形槽16,可以进一步的限制第二支撑座5的移动轨迹,使第二支撑座5能够始终在水平线上移动,防止出现与第一支撑座4之间偏差的现象。
35.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第一电机201带动转杆202转动,使转杆202带动螺杆203在第二轴承座10的内部转动,可以使移动板204在螺杆203的表面移动,移动板204移动同时会在滑杆8的表面移动,从而使移动板204通过连接块205在移动孔11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支撑座5移动,使第二支撑座5 带动t形块15在t形槽16内能够进行水平移动,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转向架进行支撑,在转向架放置完成后,通过第二电机301电机工作,第二电机301 通过联轴器14可以带动连接轴303转动,使连接轴303带动主动辊302在第一轴承座6的内部转动,可以使主动辊302带动转动轮304转动,从而可以使转向架的车轮进行转动,便于对转向架进行维护工作。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