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20:25: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井井体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周知,现有水表井井体成型技术领域,一体井的成型通常采用上下模加热后合模,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实现定型,冷却后实现上下模的分模,以上工序适用于水表井底盆的加工,在以上工序加工完毕后,需通过外部钻孔设备在水表井底盆的侧壁上进行贯穿孔加工,用于实现水表井盆底内外部管路的连接;但是此类水表井底盆的外部为锥度设计,在其上部钻孔加工十分困难。
3.针对对此种问题,作为水表井产品的生产企业,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一体成型模,其能够实现水表井底盆的一体成型,可通过加工设备直接实现其侧部贯穿孔以及盆腔的成型,避免二次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通过上下模合模设计形式,采用外部内芯插接的方式实现该部件成型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型效率。
5.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上模上部设置有上框架,上框架内部设置有活动腔,活动腔内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上提升部,所述的上提升部的底部设置有上退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上模内型腔内,在上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上退料杆在上模内腔中的竖向移动,以此实现将贴附在上模内腔上的物料推出;
6.所述的下模固定在下框架内,在支撑装置内部设置有下提升部,所述的下提升部朝上设置有下退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下模内腔中,在下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对下模内腔中物料的竖向推送;
7.所述的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所述的插接模块内朝向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杆,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驱动定位杆实现定位杆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内实现定位。
8.所述的插接模块包括一个侧部框架,所述的侧部框架内部设置有侧移块,所述的侧移块上设置有定位杆,侧部框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侧移块移动,带动定位杆插入至定位孔内。
9.所述的侧部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延伸框架,延伸框架上竖向设置有竖向推缸,所述的竖向推缸的顶部设置有竖向插块,当侧移块推出后,竖向插块进入至侧移块与侧部框架之间实现间隔定位。
10.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设置有下模和上模,在上模上部设置有上框架,上框架内部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上提升部,上提升部的底部设置有上退
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上模内型腔内,在上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上退料杆在上模内腔中的竖向移动,以此实现将贴附在上模内腔上的物料推出;下模以同样的结构设计实现下部推料,本装置技术特征在于其在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所述的插接模块内朝向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杆,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驱动定位杆实现定位杆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内实现定位,以此实现水表井底盆侧边孔的定位以及加工时的一体成型。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设置后,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和成型精度,避免了二次加工带来的精度不良,是一种理想的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4幅,其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i。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ii。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下模,11、下退料贯穿孔,12、定位孔,2、上模,3、下框架,31、下侧板,32、下提升部,33、下推缸,34、下活动腔,35、下导柱,36、下退料杆,4、上框架,41、上侧板,42、上提升部,43、上推缸,44、上活动腔,45、上导柱,46、上退料杆,5、插接模块,50、侧移块活动腔,51、侧部框架,52、侧移块,53、定位杆,54、侧向推缸,55、延伸框架,56、底部推缸,57、竖向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附图所示,
20.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包括下模1和上模2,如附图所示,所述的上模2上部设置有上框架4,上框架4内部通过上侧板41围成一个方形结构的上活动腔44,上活动腔44内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上提升部42,所述的上提升部42的底部设置有上退料杆46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上模内型腔内,上提升部42在上推缸43的驱动下,其竖向移动时实现上退料杆46在上模内腔中的竖向移动,以此实现将贴附在上模内腔上的物料推出,为确保上退料杆46竖向导正,在上活动腔44内部设置有上导柱45;
21.以同样的结构设置,所述的下模1固定在下框架3内,在下侧板31内部设置有下提升部32,所述的下提升部32朝上设置有下退料杆36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下模内腔中的下退料贯穿孔11内,在下提升部32在下推缸33的驱动下,下退料杆36竖向移动时穿过下退料贯穿孔11实现对下模内腔中物料的竖向推送,为确保下退料杆36竖向导正,在上活动腔34内部设置有上导柱45;
2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还在于:所述的下模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2,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5,所述的插接模块5内朝向定位孔12设置有定位杆53,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5驱动定位杆实现定位杆12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内实现定位,此种结构可实现物料的挤压热塑成型,在成型时物料避
让定位杆直接实现底盆内孔的成型。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接模块5,其包括一个侧部框架51,所述的侧部框架51内部设置有侧移块52,所述的侧移块52上设置有定位杆53,侧部框架上设置有侧向推缸54,在侧向推缸54的驱动下实现侧移块52移动,带动定位杆53插入至定位孔12内,通过以上结构实现对定位杆的驱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水表井底盆体积过大时,其需使用大压力进行挤压成型,此时存在定位杆被内部成型压力反向推出的问题,为避免该种问题的产生,所述的侧部框架51的下部设置有延伸框架55,延伸框架55上竖向设置有竖向推缸56,所述的竖向推缸56的顶部设置有竖向插块57,如图3所示,当侧移块52被推出后,竖向插块57进入至侧移块52与侧部框架51之间实现间隔定位,防止侧移块52受力后退。
24.总结: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下模和上模内部设置的退料装置实现水表井底盆成型后的稳定退料脱模,同时还能实现在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2,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12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5,插接模块5内朝向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杆53,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5驱动定位杆53实现定位杆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12内实现定位,以此实现水表井底盆侧边孔的定位以及加工时的一体成型。
2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设置后,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和成型精度,避免了二次加工带来的精度不良,是一种理想的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上模上部设置有上框架,上框架内部设置有活动腔,活动腔内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上提升部,所述的上提升部的底部设置有上退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上模内型腔内,在上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上退料杆在上模内腔中的竖向移动,以此实现将贴附在上模内腔上的物料推出;所述的下模固定在下框架内,在支撑装置内部设置有下提升部,所述的下提升部朝上设置有下退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下模内腔中,在下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对下模内腔中物料的竖向推送;所述的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所述的插接模块内朝向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杆,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驱动定位杆实现定位杆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内实现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模块包括一个侧部框架,所述的侧部框架内部设置有侧移块,所述的侧移块上设置有定位杆,侧部框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侧移块移动,带动定位杆插入至定位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部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延伸框架,延伸框架上竖向设置有竖向推缸,所述的竖向推缸的顶部设置有竖向插块,当侧移块推出后,竖向插块进入至侧移块与侧部框架之间实现间隔定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表井底盆内孔一体成型模具,其设置有下模和上模,在上模上部设置有上框架,上框架内部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上提升部,上提升部的底部设置有上退料杆一直延伸并贯穿至上模内型腔内,在上提升部竖向移动时实现上退料杆在上模内腔中的竖向移动,以此实现将贴附在上模内腔上的物料推出;下模以同样的结构设计实现下部推料,本装置在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上模型腔内设置有贯穿孔和定位孔对应,在上模型腔的外部设置有插接模块,所述的插接模块内朝向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杆,当上下模合模后,通过插接模块驱动定位杆实现定位杆动作并插入至定位孔内实现定位,以此实现水表井底盆侧边孔的定位以及加工时的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一体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强 于佃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丰井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7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