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9:1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防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2.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现在应用较多的为活动支座,防尘罩属于桥梁支座的附属构件,其功能主要是在支座使用过程中起到防尘的作用,保护支座结构免受沙尘的影响。尤其是跨海桥梁的支座还易遭受海水侵蚀,雨水冲刷等影响,对支座的耐久性提出较高要求。除了提高材料等自身耐久性等内因外,为支座提供一个相对隔离环境干扰的防尘罩是一种提高耐久性的有效途径。对于大跨径桥梁,尤其是漂浮体系、半漂浮体系的桥梁,主梁在运营状态及地震极端荷载作用下,竖向支座的相对变形较大,同时还伴随着横向变形以及支座转动等多项变位行为,这为支座防尘罩的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防尘效果差,常规的防尘罩仅设置在支座上板,下部镂空,导致灰尘在空气流动下还是能进入支座;(2)耐久性差,在腐蚀性较大的海洋环境中,常规防尘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腐蚀及破损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3)自适应性差,在支座遭遇极端载荷作用下,如台风、地震载荷等,常规防尘罩难以适应支座较大转角及位移或自身刚度不够经常会发生损坏;(4)后期现场安装及维护成本高,防尘罩属于易损构件,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发生损坏需要整体更换;(5)不便于对支座进行后期检测及养护,在后期检测过程中,常规防尘罩经常会干涉支座的日常检测,难以检测支座的运行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本防尘装置采用采用支座固定架和底座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然后将防尘布上下边缘固定安装于支座固定架和底座固定架,在固定处设有压条,增强了防尘布边缘的密封性,随着上支座板的滑移,防尘布可发生变形保持笼罩在桥梁支座四周,底座固定架包括两个方形的第二支架,以及设于两个第二支架间的第三支架和透明板,第三支架用于支撑固定第二支架,透明板设置在第二支架周边,可通过透明板观察桥梁支座内部是否需要维修,解决了桥梁支座防尘装置密封性不足和不便于拆装维护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包括:
6.支座固定架、底座固定架和防尘布,所述防尘布上侧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固定架,其下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固定架,所述底座固定架包括透明板、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压条,所述第三支架支撑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面固定设有用于观察桥梁支座的透明板,所述压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上,所述防尘布的下侧夹紧固定于所述压条和所述第二支架中间。
7.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固定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座连接杆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侧固定安装有支座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外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压条,所述防尘布上侧夹紧固定于所述压条和所述第一支架中间。
8.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固定架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连接杆端部,通过将第二连接座固定于上支座板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调节槽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调节槽与所述支座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设于所述调节槽上,用于将所述调节槽与所述支座连接杆锁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都包括第一连接座和铝型材,所述铝型材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
11.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采用支座固定架和底座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然后将防尘布上下边缘固定安装于支座固定架和底座固定架,在固定处设有压条,增强了防尘布边缘的密封性,随着上支座板的滑移,防尘布可发生变形保持笼罩在桥梁支座四周,底座固定架包括两个方形的第二支架,以及设于两个第二支架间的第三支架和透明板,第三支架用于支撑固定第二支架,透明板设置在第二支架周边,可通过透明板观察桥梁支座内部是否需要维修,解决了桥梁支座防尘装置密封性不足和不便于拆装维护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其中支座固定架包括第二连接座、支座连接杆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为方形框架结构,在其内侧水平固定安装有支座连接杆,该连接杆成对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对立边框上,在支座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支座连接杆,在将第一固定架安装至上支座板时更加便利,底座固定架同样采用框架式结构,当需要进行防尘罩维护更换时,只需要将部分损坏部件进行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正视图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的局部放大图a;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支座固定架、2-底座固定架、3-防尘布、4-第一连接座、5-铝型材、11-第二连接座、12-支座连接杆、13-第一支架、21-透明板、22-第二支架、23-第三支架、24-压条、111-调节槽、112-第一固定孔、113-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用装配式防尘装置,其包括支座固定架1、底座固定架2和防尘布3,其中,支座固定架1固定安装于上支座板,底座固定架2固定安装于下支座板,防尘布3围绕支座转动副和滑动副设置,其上下边缘分别固定安装于支座固定架1和底座固定架2,当支座发生转动或滑动位移时,支座固定架1随着上支座板活动,防尘布3跟随支座固定架1变形,保证桥梁支座的密封性,进一步地,底座固定架2包括透明板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优选地,第二支架22采用方形金属支架,第三支架23竖直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二支架22上,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组装为方形框架结构后,将透明板21侧立固定于两个第二支架22之间,然后将底部的第二支架22固定安装于下支座板上,顶部的第二支架22用于固定安装防尘布3,采用这种框架式结构方便现场安装,当对支座进行检查时可通过透明板21观察到内部情况,且透明板21可单独拆卸,解决了桥梁支座防尘装置密封性不足和不便于拆装维护的问题。
21.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支座固定架1包括第二连接座11、支座连接杆12和第一支架13,其中,第一支架13与第二支架22结构相同,同样采用框状结构,在第一支架13内侧固定有多个支座连接杆12,优选地,支座连接杆12成对设置于第一支架13相对框架上,所述支座连接杆12水平设置,在支座连接杆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11,所述第二连接座11再固定安装于上支座板,完成支座固定架1的安装,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座11为l型支座,其上还包括调节槽111、第一固定孔112和第二固定孔113,第二固定孔113和调节槽111分别设于l型支座的两个垂直面上,其中,所述调节槽111套装于支座连接杆12上,在调节槽111的槽面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2,通过螺栓可以将调节槽11锁紧固定在支座连接杆12上,当需要调节支座固定架1的位置时,可以将调节槽111在支座连接杆12上滑动,然后再进行螺栓紧固,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座111通过第二固定孔113固定安装于上支座板,也可以安装于垫块上,再将垫块固定于上支座板,本防尘装置采用的支座固定架1拆卸方便,通过调节槽11在支座连接杆12上滑动还可以方便适配不同大小的上支座板。
22.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底座固定架2还包括压条24,所述压条24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第二支架22和第一支架13的外侧边缘,在安装防尘布3时,防尘布3的上侧边缘夹紧于第一支架13和压条24之间,其下侧边缘夹紧于第二支架22和压条24之间,通过压紧防尘布3的边缘那位置,加强了防尘装置的密封效果,优选地,防尘布3采用高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制作,具有强度高、耐磨、耐低温耐氧和臭氧性能好的优点,有效阻挡了雨水和砂石进入桥梁支座,延长了支座的使用寿命。
23.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接座4和铝型材5,优选地,铝型材5采用方形多槽式的铝型材,具有安装易维护、强耐性能、质量轻和美观的有点,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4为l型支座,使用第一连接座4将多节段铝型材5拼装,可以组装成为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22,不仅便于拆装运输,在安装压条24和固定透明板时也更快捷,进一步地,支座连接杆12和第三支架23同样可以采用铝型材5,将支座连接杆12通过第一连接座4安装至第一支架13内侧,可方便调节固定。
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
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