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8:39: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例如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是指其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组成。主要承重构件包括钢柱子、钢梁、钢结构基础、钢屋架、钢屋盖等。由于我国钢产量增大,很多地区都开始采用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其中,钢结构厂房具体还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钢结构厂房。
3.现有技术中,例如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多采用多块钢板连接建成。而在组成钢结构厂房时,相邻两个钢板的交接处容易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相邻两个钢板连接处非一体结构,导致二者连接处存在缝隙、造成漏水的问题。而由于漏水,常年累月流到墙面的水会在墙面上留下很多痕迹,影响厂房等建筑的整体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对钢结构厂房的钢材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例如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其相邻两个钢板连接处存在缝隙、造成漏水,且因为漏水导致流到墙面上的印记影响厂房等建筑的适用效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的钢材连接处容易漏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描述如下:
6.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第一防水件及第二防水件,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接缝处二者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所述第一防水件包括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连接、且二者连接处构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防水部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所述第二防水部与所述第二钢板连接;所述第二防水件一侧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防水部上部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构成具有弯折结构的第一防水件,对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接缝处密封;通过第二防水件一侧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防水部上部连接,对第一防水部和第一钢板接缝处密封;实现两道密封防水结构的防漏水效果。
8.而且,所述第二防水件包括第三防水部和第四防水部,所述第三防水部和所述第四防水部连接、且二者连接处构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三防水部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所述第四防水部与所述第二防水部上部连接。
9.而且,所述第二防水部上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四防水部上设置插槽,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插槽内。
10.而且,所述第四防水部在所述第一防水部处设置第二凸起。
11.而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
12.而且,所述第二防水件上面设置第三防水件,所述第三防水件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
13.而且,所述第三防水件包括第五防水部和第七防水部,所述第五防水部和所述第七防水部连接构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五防水部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所述第七防水部端部延伸至所述第四防水部上方。
14.而且,所述第五防水部和所述第七防水部之间通过第六防水部连接。
15.而且,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接缝处二者的夹角为90
°
;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连接处的弯折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接缝处,且述第一防水部与所述第二防水部垂直;所述第三防水部与所述第四防水部垂直,且所述第二凸起为直角凸起。
16.而且,所述第七防水部顶部与所述第一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七防水部下端与所述第一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防水部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防水部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第六防水部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防水部厚度。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第一防水件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接缝处进行封闭,避免水流进入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接缝处,因此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接缝处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实现第一步防水过程;在第一防水件上设置第二防水件,第二防水件分别与第一防水件和第一钢板连接,将第一防水件与第一钢板的接缝处进行封闭,实现第二步防水过程,避免水流沿着第一防水件与第一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接缝处,实现第二步防水过程;通过两步防水结构的设置,避免水流进入到两个钢板的接缝处造成漏水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简洁合理,避免给施工带来额外巨大的工作量,便于安装,并且由于其多个钢板之间配合形成的夹角结构,能够在增强钢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安装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安装有第二防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安装第三防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安装状态侧剖示意图。
24.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第一防水件;4-第一防水部;5-第二防水部;6-第三防水部;7-第四防水部;8-第五防水部;9-第六防水部;10-第七防水部;11-第二防水件;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插槽;15-第三防水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27.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之间的第一防水件3及第二防水件11,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接缝处二者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第一防水件3包括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连接、且二者连接处构成弯折结构;第一防水部4与第一钢板1连接,第二防水部5与第二钢板2连接;第二防水件11一侧与第一钢板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防水部5上部连接。
28.参照图1、图2和图4,该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应用于钢结构厂房等钢结构建筑时,在相邻的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之间,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构成具有弯折结构的第一防水件3,对第一钢板1和所述第二钢板2接缝处密封;通过第二防水件11一侧与所述第一钢板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防水部5上部连接,对第一防水部4和第一钢板1接缝处密封;实现两道密封防水结构的防漏水效果。
29.参照图1、图2和图4,上述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优选的,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接缝处二者的夹角为90
°
,即优选的,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垂直。例如,第一钢板1为竖直方向,第二钢板2为水平方向。可以具体的,第二钢板2位于第一钢板1一端的侧向。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防水件11设置在第一防水件3顶部。第二防水件11一侧与第一钢板1表面接触,另一侧与第二防水部5上表面接触。
30.参照图1、图2和图4,上述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防水结构,具体的,第一防水部4为第一板体,第二防水部5为第二板体,二者连接构成弯折板结构的第一防水件3,即第一防水件3为弯折板状的第一防水板。第二防水件11为板状的第二防水板。
31.参照图1、图2和图4,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连接处的弯折结构,位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接缝处,且述第一防水部4与第二防水部5垂直。即,第一防水件3为直角弯折板状的第一防水板。
32.参照图1、图2和图4,在组成钢结构厂房时,将若干钢板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当相邻的两个钢板互相垂直时,将第一防水件3分别连接互相垂直的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将第一防水板3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连接时,第一防水件3的弯折板体将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封闭,避免水流进入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接缝处,因此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接缝处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实现第一步防水过程;第一防水件3中的第一防水部4和第二防水部5优选为一体成型,以提高第一防水件3的弯折板体将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封闭的密封防水效果。且例如,在第一防水件3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件11,第二防水件11分别与第一防水件3和第一钢板1固定连接,将第一防水件3与第一钢板1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封闭,实现第二步防水过程,避免水流沿着第一防
水件3与第一钢板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接缝处,通过上述两层防水结构,避免水流进入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连接处造成漏水的情况。
33.参照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件11包括第三防水部6和第四防水部7,第三防水部6和第四防水部7连接、且二者连接处构成弯折结构,第三防水部6与第一钢板1接触,第四防水部7与第二防水部5上部接触。
34.参照图1和图4,该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三防水部6和第四防水部7垂直。且优选的,二者一体成型。还可以具体的,第三防水部6与第一钢板1表面连接。第四防水部7与第二防水部5表面连接。从而,第二防水件11构成的第二防水结构设置在第一防水件3构成的第一防水结构上,避免水渗漏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接缝处。
35.参照图1和图4,该实施例中,可以具体的,第三防水部6为第三板体,第四防水部7为第四板体,第二防水件11为二者连接构成的弯折板。且第二防水件11为二者连接构成的直角弯折板。
36.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部5上设置第一凸起12,第四防水部7上设置插槽14,第一凸起12设置在插槽14内。具体的,第二防水部5上表面设置第一凸起12,第四防水部7下表面设置插槽14。第一凸起12可以为弧形凸起,插槽14可以为弧形凹槽。
37.通过第一凸起12增加第二防水部5顶部高度,避免水进入到第二防水部5上表面。通过第一凸起12设置在插槽14内,增加了第二防水件11与第二防水部5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防水件11与第一防水件3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38.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防水部7在第一防水部4处设置第二凸起13。通过第二凸起13,使得第二防水件11与第一防水件3之间的贴合度更高。优选的,第二凸起13为直角凸起。
39.此外,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凸起12的高度小于第二凸起13的高度,避免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之间的积水存积过多。
40.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件11上面设置第三防水件15,第三防水件15与第一钢板1连接。
41.参照图3和图4,优选的,第三防水件15包括第五防水部8和第七防水部10,第五防水部8和第七防水部10连接构成弯折结构,第五防水部8与第一钢板1连接,第七防水部10端部延伸至第四防水部7上方。
42.参照图3和图4,优选的,第五防水部8和第七防水部10之间通过第六防水部9连接。
43.可以具体的,第二防水件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防水件15。第五防水部8为第五板体,第六防水部9为第六板体,第七防水部10为第七板体,第三防水件15为第五防水部8、第六防水部9和第七防水部10依次一体成型连接构成的双弯折结构板状的第三防水板。第五防水部8为竖直方向,且与第一钢板1表面接触。第六防水部9一端与第五防水部6下端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七防水部10的一端连接,第七防水部10为下端朝第四防水部7方向延伸的倾斜结构。优选的,第七防水部10顶部与第一钢板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七防水部10下端与第一钢板1之间的距离,第七防水部10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三防水部6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长度。第六防水部9下端与第三防水部6顶部接触。第六防水部9宽度大于第三防水部6厚度。第七防水部10下端高度小于第六防水部9顶部高度。
44.通过第三防水件15能够对第二防水件11与第一钢板1的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避
免水流进入到第二防水件11和第一钢板1之间。
45.参照图3,第三防水件15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钢板1连接,具体的,第三防水件15的第五防水部8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钢板1连接。
4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