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2:1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缆的生产、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电缆线路的全长或部分段的长度。而电缆线路常常被隐藏在电缆井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无法直接测量其准确长度。现有的电缆长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测量法,低压脉冲法,脉冲电流法,脉冲电压法等。低压脉冲法通过在电缆线路的一端注入低压脉冲信号,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故障或者行进到电缆末端时会发生反射。计量从脉冲发射到接受到反射信号的时间,结合脉冲波的波速可以计算出电缆线路的全长或从发射端到故障点的长度。
3.上述方法利用了低压脉冲信号在特殊点(端点、故障点)处传输受阻而发生反射的原理,因此只能够测量电缆线路的全长,或者电缆线路的一端到故障点的距离。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测量电缆线路的一端到指定位置处的长度,上述方法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应用低压脉冲法,结合非接触式波阻抗元件,能够在不破坏电缆的情况下,对处于复杂外部环境下的电缆进行全长或部分段长度的精确测量。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电缆、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反射波接收装置、波阻抗改变装置,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和反射波接收装置与电缆一端连接,波阻抗改变装置设于电缆测量点处。
7.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多根导线,导线环绕在电缆外侧与电缆平行设置,导线相互并联与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
8.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后侧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前侧通过扣件连接,上壳体、下壳体闭合时中部设有电缆容纳槽,导线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电源和控制开关设于上壳体上部。
9.导线两侧设有导电金属板,导线两端与两侧导电金属板连接,导电金属板与电源和控制开关串联。
10.上壳体、下壳体内都设有导线和导电金属板,上壳体、下壳体内的同侧导电金属板通过导线相连。
11.上壳体上部与把手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为了测量电缆线路的一端到指定测量点间的距离,应用低压脉冲发射装置从电缆线路的一端发射低压脉冲波,在指定测量点前,电缆线路上的波阻抗均匀一致,因此低压脉冲波没有发生折反射。当入射波行进到指定测量点位置时,在
电磁感应感应作用下,导线组成的线圈上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改变了指定测量点附近的对地电容,从而使指定测量点处的电缆线路波阻抗发生突变,通过在指定测量点处加导线组成的线圈,改变测量点处的波阻抗,可以使入射波在指定测量点位置发生部分反射,应用反射波接受装置接收反射波信号,计量从入射波发射到接受到第一个反射波的时间t,脉冲波的传播速度为v,得到从线路一端到指定测量点间的距离 l=vt/2。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实现对电缆线路上任意一点到线路一端长度的精确测量,而不仅是测量电缆线路的全长。
15.2)通过非接触方法改变了指定测量点位置处的波阻抗,在准确测量的同时不会对线路造成破坏。
16.3)把手便于装置的携带,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示意图。
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示意图。
19.图中,1、上壳体;2、电源;3、把手;4、控制开关;5、电缆容纳槽;6、下壳体;7、导线;8、导电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
23.如图1、2,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电缆、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反射波接收装置、波阻抗改变装置,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和反射波接收装置与电缆一端连接,波阻抗改变装置设于电缆测量点处。
24.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多根导线7,导线7环绕在电缆外侧与电缆平行设置,导线7相互并联与电源2和控制开关4连接。
25.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6,上壳体1和下壳体6 后侧铰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6前侧通过扣件连接,上壳体1、下壳体6闭合时中部设有电缆容纳槽5,导线7设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6 内,电源2和控制开关4设于上壳体1上部。
26.导线7两侧设有导电金属板8,导线7两端与两侧导电金属板8 连接,导电金属板8与电源2和控制开关4串联。
27.上壳体1、下壳体6内都设有导线7和导电金属板8,上壳体1、下壳体6内的同侧导电金属板8通过导线7相连。
28.上壳体1上部与把手3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为了测量电缆线路的一端到指定测量点间的距离,应用低压脉冲发射装置从电缆线路的一端发射低压脉冲波,在指定测量点前,电缆线路上的波阻抗均匀一致,因此低压脉冲波没有发生折反射。当入射波行进到指定测量点位置时,在电磁感应感应作用下,导线7组成的线圈上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改变了指定测量点附近的对地电容,从而使指定测量点处的电缆线路波阻抗发生突变,通过在指定测量点处加导线7组成的线圈,改变测量点处的波阻抗,可以使入射波在指定测量点位置发生部分反射,应用反射波接受装置接收反射波信号,计量从入射波发射到接受到第一个反射波的时间t,脉冲波的传播速度为v,得到从线路一端到指定测量点间的距离l=vt/2。
30.实现对电缆线路上任意一点到线路一端长度的精确测量,而不仅是测量电缆线路的全长。
31.通过非接触方法改变了指定测量点位置处的波阻抗,在准确测量的同时不会对线路造成破坏。
32.把手3便于装置的携带,使用更方便。
3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缆、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反射波接收装置、波阻抗改变装置,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和反射波接收装置与电缆一端连接,波阻抗改变装置设于电缆测量点处,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多根导线,导线环绕在电缆外侧与电缆平行设置,导线相互并联与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波阻抗改变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后侧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前侧通过扣件连接,上壳体、下壳体闭合时中部设有电缆容纳槽,导线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电源和控制开关设于上壳体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导线两侧设有导电金属板,导线两端与两侧导电金属板连接,导电金属板与电源和控制开关串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上壳体、下壳体内都设有导线和导电金属板,上壳体、下壳体内的同侧导电金属板通过导线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上壳体上部与把手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电缆、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反射波接收装置、波阻抗改变装置,低压脉冲发射装置和反射波接收装置与电缆一端连接,波阻抗改变装置设于电缆测量点处。本实用新型应用低压脉冲法,结合非接触式波阻抗元件,能够在不破坏电缆的情况下,对处于复杂外部环境下的电缆进行全长或部分段长度的精确测量。分段长度的精确测量。分段长度的精确测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铎 宋晨灿 马奔 崔华玮 郭君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6/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