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超高温燃煤锅炉单列运行的主要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0: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燃煤锅炉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超高温燃煤锅炉单列运行的主要辅机。


背景技术:

2.所谓电站锅炉,通俗来讲就是电厂用来发电的锅炉。一般容量较大,主力机组为600mw,较先进的是超超临界锅炉,容量可达1000mw。电站锅炉主要有两类: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3.根据申请号为cn201620582399.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外壳总成及回转式空预器可知,该空预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用来连接壳体中的一次风通道与壳体外的一次风口的一次过渡风道以及用来连接壳体中的二次风通道与壳体外的二次风口的二次过渡风道,壳体至少一端上设置有用来将相邻的一次风通道和二次风通道隔开的活动隔板,相邻的一次过渡风道和二次过渡风道相对的侧壁与所述活动隔板相连,活动隔板移动时能够带动对应的侧壁移动以改变一次过渡风道和二次过渡风道的截面积,壳体上设置有阻止活动隔板相对于壳体移动的锁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空预器外壳总成能够吸收活动扇形板在水平方向移动引起的过渡风道位移。
4.电厂发电传统模式上是通过煤、天然气等做为推动力,不仅耗费的资源很多,对环境也持续化的带来了很多的污染,节能降耗问题急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高压超高温燃煤锅炉单列运行的主要辅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高压超高温燃煤锅炉单列运行的主要辅机,包括煤炉,所述煤炉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预热装置,所述煤炉的出烟端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煤炉的入料端连接有磨煤装置;
8.所述空气预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煤炉相连接的输气组件,与所述输气组件相连接的空气预热器,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入气端相连接的入气组件,以及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气端相连接的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与所述磨煤装置的入气端相连接;
9.所述入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底部一端相连接的一次冷风机构,以及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底部另一端相连接的二次冷风机构,所述一次冷风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底端的一次冷风管道,以及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的进气端相连接的一次风机;
10.所述二次冷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两侧、且固定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底端的二次冷风管道,与两个所述二次冷风管道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第一三通风管,以及与所述第一三通风管的进气端相连接的送风机。
11.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煤炉的第一输烟机构,以及与所述煤炉的入
气端相连接的输气机构,所述第一输烟机构包括与所述煤炉的出烟端相连接的第一输烟管,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输烟管壳体上的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输烟管的出烟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入烟端相连接,第一输烟管通过第一蝶阀的开关控制过滤装置所产生的烟气是否进入其内。
12.进一步的,所述煤炉的壳体底端固定有炉膛风箱,由于煤炉与输气机构相连接,使得煤炉通过炉膛风箱进行供热风。
13.进一步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炉膛风箱两侧的第一输气管,以及与两个第一输气管的入气端相连接的第二三通风管,所述第二三通风管的入气端连接有二次热风管道,所述二次热风管道的入气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气端相连接,通过两个第一输气管引导二次热风从炉膛风箱的两侧进入,以使热风均匀的分布在炉膛风箱中。
14.进一步的,所述输气机构还包括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输气管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的第二输气管,两个所述第二输气管之间固定有第二蝶阀,通过第二输气管连通两个第一输气管,通过第二蝶阀控制第二三通风管内部的二次热风是否相互混合,从而改变第一输气管输送二次热风的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磨煤装置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磨煤机,固定于所述磨煤机的一端、且与所述出气组件的出气端相连接的入料管,以及固定于所述磨煤机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煤炉的入料端相连接的出料管,通过磨煤机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煤粉通过出料管排出至煤炉中,以供煤炉进行燃烧。
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煤炉顶端的一次热风管道,以及固定于所述一次热风管道壳体上的出气管道,所述一次热风管道远离煤炉的一端与所述入料管相连接,所述出气管道远离一次热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相连接,空气预热器中所产生的一次热风通过一次热风管道进入入料管中,并跟随入料管进入磨煤机中,以减少煤块以及煤粉的水分。
1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蝶阀的入气端相连接的第二输烟管,以及与所述第二输烟管的入气端相连接的脱硝机,所述脱硝机的入烟端与所述煤炉的出烟端之间通过第三输烟管相连接,通过第三输烟管进入脱硝机,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依次经过第二输烟管以及第一蝶阀与第一输烟管所产生的烟气相混合。
1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底部出烟端相连接的第四输烟管,以及与所述第四输烟管的出烟端相连接的除尘器,通过第四输烟管引导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烟气排出,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进行除尘处理,以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排放。
1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除尘器的出烟端相连接的第五出烟管,以及与所述第五出烟管的出烟端相连接的脱硫机,通过除尘器排出的烟气经过第五出烟管进入脱硫机,从而通过脱硫机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烟气中的so,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排放。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次风机、送风机、空气预热器等主要辅机的单列布置,以充分利用锅炉所产生的烟气,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小效果,具体为:通过送风机将冷空气送入第一三通风管,通过第一三通风管将冷空气分别送入两个二次冷风管道中,此时,通过一次风机产生一次冷风,并通过一次冷风管道将一次冷风送入空气预热器中,在此过程中,由于
一次冷风管道的出气端设于两个二次冷风管道之间,从而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
22.其二,煤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通过其尾部烟道进入第三输烟管,通过第三输烟管进入脱硝机,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依次经过第二输烟管以及第一蝶阀与第一输烟管所产生的烟气相混合,通过第四输烟管引导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烟气排出,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进行除尘处理,以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排放,通过除尘器排出的烟气经过第五出烟管进入脱硫机,从而通过脱硫机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烟气中的so,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排放。
2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气组件的第一轴测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测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轴测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轴测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32.图中:10、煤炉;11、炉膛风箱;20、空气预热装置;21、输气组件;211、第一输烟机构;2111、第一输烟管;2112、第一蝶阀;212、输气机构;2121、第一输气管;2122、第二三通风管;2123、二次热风管道;2124、第二输气管;2125、第二蝶阀;22、空气预热器;23、入气组件;231、一次冷风机构;2311、一次冷风管道;2312、一次风机;232、二次冷风机构;2321、二次冷风管道;2322、第一三通风管;2323、送风机;24、出气组件;241、一次热风管道;242、出气管道;30、过滤装置;31、第二输烟管;32、脱硝机;33、第三输烟管;34、第四输烟管;35、除尘器;36、第五出烟管;37、脱硫机;40、磨煤装置;41、磨煤机;42、入料管;43、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6.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8,一种高压超高温燃煤锅炉单列运行的主要辅机,包括煤炉10,所述煤炉10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预热装置20,所述煤炉10的出烟端连接有过滤装置30,所述煤炉10的入料端连接有磨煤装置40;
37.所述空气预热装置20包括与所述煤炉10相连接的输气组件21,与所述输气组件21相连接的空气预热器22,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入气端相连接的入气组件23,以及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出气端相连接的出气组件24,所述出气组件24与所述磨煤装置40的入气端相连接;
38.所述入气组件23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底部一端相连接的一次冷风机构231,以及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底部另一端相连接的二次冷风机构232,所述一次冷风机构231包括固定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2底端的一次冷风管道2311,以及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2311的进气端相连接的一次风机2312;
39.所述二次冷风机构232包括设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2311两侧、且固定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2底端的二次冷风管道2321,与两个所述二次冷风管道2321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第一三通风管2322,以及与所述第一三通风管2322的进气端相连接的送风机2323;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4和5,所述输气组件21包括与所述煤炉10的第一输烟机构211,以及与所述煤炉10的入气端相连接的输气机构212,所述第一输烟机构211包括与所述煤炉10的出烟端相连接的第一输烟管211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输烟管2111壳体上的第一蝶阀2112,所述第一输烟管2111的出烟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入烟端相连接,所述煤炉10的壳体底端固定有炉膛风箱11;
41.进一步的,煤炉10工作时所产生的烟气通过第一输烟管2111进入空气预热器22的内部进行处理,第一输烟管2111通过第一蝶阀2112的开关控制过滤装置30所产生的烟气是否进入其内;
42.进一步的,由于煤炉10与输气机构212相连接,使得煤炉10通过炉膛风箱11进行供热风。
43.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4和5,所述输气机构212包括固定于所述炉膛风箱11两侧的第一输气管2121,以及与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的入气端相连接的第二三通风管2122,所述第二三通风管2122的入气端连接有二次热风管道2123,所述二次热风管道2123的入气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输气机构212还包括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输气管2121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的第二输气管2124,两个所述第二输气管2124之间固定有第二蝶阀2125;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气预热器22所产生的二次热风通过二次热风管道2123进入第二三通风管2122的内部,通过第二三通风管2122分流,从而分别进入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中,通过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引导二次热风从炉膛风箱11的两侧进入,以使热风均匀的分布在炉膛风箱11中;
45.进一步的,通过第二输气管2124连通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通过第二蝶阀2125控制第二三通风管2122内部的二次热风是否相互混合,从而改变第一输气管2121输送二次热风的效果。
46.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4、5和6,所述磨煤装置40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磨煤机41,固定于所述磨煤机41的一端、且与所述出气组件24的出气端相连
接的入料管42,以及固定于所述磨煤机4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煤炉10的入料端相连接的出料管43,所述出气组件24包括固定于所述煤炉10顶端的一次热风管道241,以及固定于所述一次热风管道241壳体上的出气管道242,所述一次热风管道241远离煤炉10的一端与所述入料管42相连接,所述出气管道242远离一次热风管道241的一端与所述一次冷风管道2311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0包括与所述第一蝶阀2112的入气端相连接的第二输烟管31,以及与所述第二输烟管31的入气端相连接的脱硝机32,所述脱硝机32的入烟端与所述煤炉10的出烟端之间通过第三输烟管33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0还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2的底部出烟端相连接的第四输烟管34,以及与所述第四输烟管34的出烟端相连接的除尘器35,所述过滤装置30还包括与所述除尘器35的出烟端相连接的第五出烟管36,以及与所述第五出烟管36的出烟端相连接的脱硫机37;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入料管42接收煤块,并将该煤块输送至磨煤机41中,通过磨煤机41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煤粉通过出料管43排出至煤炉10中,以供煤炉10进行燃烧;
48.进一步的,空气预热器22中所产生的一次热风通过一次热风管道241进入入料管42中,并跟随入料管42进入磨煤机41中,以减少煤块以及煤粉的水分,并辅助输送煤块与煤粉,于此同时,由于一次热风管道241与出气管道242相连通,出气管道242与一次冷风管道2311相连通,以使一次冷风能够与一次热风相互混合,改变对磨煤机41内部煤块以及煤粉的吹干效果,在一次冷风管道2311上设置阀体,以控制一次冷风与一次热风是否相互混合;
49.进一步的,煤炉10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通过其尾部烟道进入第三输烟管33,通过第三输烟管33进入脱硝机32,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依次经过第二输烟管31以及第一蝶阀2112与第一输烟管2111所产生的烟气相混合;
50.进一步的,通过第四输烟管34引导空气预热器22内部的烟气排出,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器35内,进行除尘处理,以减少空气预热器22的排放;
51.进一步的,通过除尘器35排出的烟气经过第五出烟管36进入脱硫机37,从而通过脱硫机37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烟气中的so2,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预热器22的排放。
5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53.在使用煤炉10时,通过送风机2323将冷空气送入第一三通风管2322,通过第一三通风管2322将冷空气分别送入两个二次冷风管道2321中,此时,通过一次风机2312产生一次冷风,并通过一次冷风管道2311将一次冷风送入空气预热器22中,在此过程中,由于一次冷风管道2311的出气端设于两个二次冷风管道2321之间,降低空气预热器22的漏风率;
54.空气预热器22所产生的二次热风通过二次热风管道2123进入第二三通风管2122的内部,通过第二三通风管2122分流,从而分别进入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中,通过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引导二次热风从炉膛风箱11的两侧进入,以使热风均匀的分布在炉膛风箱11中,以通过对煤炉10所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的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且通过第二输气管2124连通两个第一输气管2121,通过第二蝶阀2125控制第二三通风管2122内部的二次热风是否相互混合,从而改变第一输气管2121输送二次热风的效果;
55.空气预热器22中所产生的一次热风通过一次热风管道241进入入料管42中,并跟随入料管42进入磨煤机41中,以减少煤块以及煤粉的水分,并辅助输送煤块与煤粉,于此同时,由于一次热风管道241与出气管道242相连通,出气管道242与一次冷风管道2311相连
通,以使一次冷风能够与一次热风相互混合,改变对磨煤机41内部煤块以及煤粉的吹干效果,在一次冷风管道2311上设置阀体,以控制一次冷风与一次热风是否相互混合;
56.煤炉10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通过其尾部烟道进入第三输烟管33,通过第三输烟管33进入脱硝机32,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依次经过第二输烟管31以及第一蝶阀2112与第一输烟管2111所产生的烟气相混合,通过第四输烟管34引导空气预热器22内部的烟气排出,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器35内,进行除尘处理,以减少空气预热器22的排放,通过除尘器35排出的烟气经过第五出烟管36进入脱硫机37,从而通过脱硫机37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烟气中的so2,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预热器22的排放。
57.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