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0:13: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降水井封堵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2.在一般施工过程中,井点降水井降水应用较为广泛,普通降水井封堵较为普遍,极少出现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现阶段普通降水井封堵普遍采用的做法有:一、在垫层施工前放置带止水翼环的降水井钢套管,高出基础底板100mm;二、防水上卷至钢套管止水翼环底部;三、浇筑防水保护层及底板施工;四、达到设计沉降要求后封闭后浇带;五、待达到抗浮设计要求后,将抽水泵抽出,进行降水井封堵,向降水井内回填比底板高一标号抗渗微膨胀混凝土至底板顶标高下100mm,振捣密实;六、待混凝土强度稳定且无水渗出时,对钢套管进行切割至混凝土面,组织焊接10mm厚钢板;七、钢板上部浇筑比底板高一标号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完成降水井的封堵;当遇见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时,向降水井内回填比底板高一标号抗渗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无法凝固,会被高压水冲散冲空,失去混凝土特性,不能形成有效封闭。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当遇见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时如何完成封堵并保证封堵效果。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包括无砂井管,所述无砂井管上端套接有一个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外壁中部连接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根部下方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底面埋设在垫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所述防水保护层上端设有基础底板,所述无砂井管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止水钢板,所述第一止水钢板下方的降水井中设有一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电源线、排水管分别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两个通孔穿出,所述第一止水钢板上方设有填充层一,所述填充层一的上方设有填充层二,所述填充层二上方设有第二止水钢板,所述第二止水钢板上方设有填充层三。
7.进一步的,所述无砂井管的底部通过土工布包裹。
8.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无砂井管、所述第一止水钢板、所述第二止水钢板的外径。
9.进一步的,所述垫层(6)为普通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基础底板(16)为抗渗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一与所述填充层三均为比所述基础底板高一标号的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二为干水泥与堵漏灵的混合填充层,所述防水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填充层。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通过套丝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排水长管,所述电源线、所述排
水管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两个通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皮圈。
11.进一步的,所述套丝连接管配备有相匹配丝堵。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下表面相平,所述填充层三的上表面与所述基础底板的上表面相平。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水钢板与所述第二止水钢板均焊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止水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开口面相平。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封堵成功率,保证了降水井井口封堵质量,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降水井钢套管安装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第一止水钢板安装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填充层一封堵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填充层二封堵示意图;
21.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的第二止水钢板安装示意图。
22.图中:1、降水井;2、无砂井管;3、钢套管;4、止水翼环;5、防水卷材;6、垫层;7、第一止水钢板;8、潜水泵;9、电源线;10、排水管;11、填充层一;12、防水保护层;13、填充层二;14、第二止水钢板;15、填充层三;16、基础底板;17、套丝连接管;18、排水长管;19、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高水压高水位降水井井口的封堵结构,包括无砂井管2,所述无砂井管2上端套接有一个钢套管3,所述钢套管3的外壁中部连接有止水翼环4,所述止水翼环4根部下方设有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的底面埋设在垫层6与防水保护层12之间,所述防水保护层12上端设有基础底板16,所述无砂井管2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第一止水钢
板7,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下方的降水井1中设有一个潜水泵8,所述潜水泵8的电源线9、排水管10分别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的两个通孔穿出,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上方设有填充层一11,所述填充层一11的上方设有填充层二13,所述填充层二13上方设有第二止水钢板14,所述第二止水钢板14上方设有填充层三15。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无砂井管2的底部通过土工布包裹,所述钢套管3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无砂井管2、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所述第二止水钢板14的外径,所述垫层6为普通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基础底板16为抗渗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一11与所述填充层三15均为比所述基础底板16高一标号的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二13为干水泥与堵漏灵的混合填充层,所述防水保护层12为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所述排水管10通过套丝连接管17可拆卸连接排水长管18,所述电源线9、所述排水管10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的两个通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皮圈,所述套丝连接管17配备有相匹配丝堵19,所述防水保护层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的下表面相平,所述填充层三15的上表面与所述基础底板16的上表面相平,所述第一止水钢板7与所述第二止水钢板14均焊接于所述钢套管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止水钢板14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套管3的上端开口面相平。
26.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施工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7.当降水井1的井口出现高水压高水位时,采用如下施工步骤实现:a、利用潜水泵8对降水井1进行抽水(根据井内涌水上升速度,选择相应功率的潜水泵8),当水位降到无砂井管2的管口下方时,选择比降水井1大一号钢套管3,将止水翼环4(为环装结构)焊接在钢套管3外壁中间部位,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饱满后放置在基层地基上且套住无砂井管3,浇筑混凝土层(即垫层6)使其固定。b、在垫层6上铺设防水卷材5,上卷至止水翼环4根部,在防水卷材5上水平浇筑细石混泥土层(即防水保护层12),然后在防水保护层12上浇筑混凝土层(即基础底板16)。c、在第一止水钢板7(可选比钢套管3直径小10mm的10mm厚钢板)上根据排水管10管径与电源线9直径切割出两个圆孔,排水管10和电源线9分别从两个孔内穿过,穿过后的排水管10通过套丝连接管17继续连接排水长管18进行排水,保证水位控制在无砂井管2的管口下方(套丝连接管17的上部高度控制在基础底板16下130mm,以备后续丝堵安装)。d、将第一止水钢板7放到无砂井管2的管口处,与钢套管3进行焊接,在电源线9、排水管10与第一止水钢板7的两个通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皮圈进行密封,防止后期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从缝隙内流入降水井1内,堵塞潜水泵8。e、向第一道止水钢板7上部回填比基础底板16高一标号抗渗微膨胀混凝土至底板顶标高下150mm(即填充层一11),振捣完成后收平,观察24h,观察是否有渗水现象,待混凝土上强度后,拔掉上段排水长管18,使用辅助工具安装丝堵19,观察24h,观察是否有渗水现象。f、在填充层一11上方敷上适量干水泥与堵漏灵混合物(即填充层二13),放置第二道止水钢板14,高度位于底板顶标高下100mm,并与钢套管3进行焊接,切掉第二道止水钢板14上部的钢套管3。g、在第二道止水钢板14上部回填比底板高一标号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即填充层三),振捣完成后与基础底板16找平,即完成完成降水井封堵。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