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视觉辅助系统的智能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4 19:19: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加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辅助系统的智能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但是现有自来水处理加药过程中通常是将各种药品手动搅拌在一起,然后再将其输入自来水当中,手动搅拌效率缓慢,而且因为药品的种类不同,需要的数量也不同,现在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称量,导致效率不足,而且还浪费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视觉辅助系统的智能加药装置,以解决现有自来水处理加药过程中通常是将各种药品手动搅拌在一起,然后再将其输入自来水当中,手动搅拌效率缓慢,而且因为药品的种类不同,需要的数量也不同,现在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称量,导致效率不足,而且还浪费人工成本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辅助系统的智能加药装置,包括水管,所述水管上端通过支撑杆与用于搅拌的搅拌筒连接,所述搅拌筒侧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搅拌筒顶端设有一圈用于辅助加药的加料筒,所述水管内部设有用于输料的下料机构;
[0007]
所述搅拌筒顶端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部设有电机一,所述搅拌筒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电机一输出端通过连接轴承贯穿搅拌筒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侧端设有搅动辊,所述搅拌筒内部底端设有过滤网,所述搅拌筒底端设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与下料机构连接;
[0008]
所述加料筒顶端设有筒盖,所述加料筒内部设有刻度标尺,所述刻度标尺对应方顶角处设有摄像头,所述加料筒底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内部设有电磁阀。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筒顶端设有斜坡的防护罩。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底端设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底端面设有毛刷与过滤网接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槽顶端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于外端的输出筒,所述输出筒侧端设有冷却罩,所
述冷却罩内部设有电机二,所述输出筒内部设有螺旋推杆,且电机二输出端通过轴承贯穿输出筒与螺旋推杆连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筒一侧呈开口状,且输出筒开口端贯穿水管,且螺旋推杆伸出输出筒外。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采用金属材料。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料筒内部的摄像头观察刻度标尺,以此控制下料的数量,关闭或开启电磁阀,避免现在的加药还需人工进行称量以及加药,并且还得通过人工进行检测避免药物减少,大大的浪费了人工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0018]
2、通过电机一带动转动轴使搅动辊对药品进行搅拌,并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对药物进行筛选,避免搅拌过程中存在大块颗粒的药物进入水当中,导致其化学反应缓慢,并且通过粉末状的药物加快反应效率,而且避免通过人工搅拌,使得工作效率缓慢的问题。
[0019]
3、通过电机二带动螺旋推杆转动,使其将药物输入水管当中与水融合,避免水管内部的水进入搅拌筒内部,造成输料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水管-1、搅拌筒-2、控制器-3、加料筒-4、下料机构-5、防护罩-6、电机槽-21、电机一-22、透气孔-23、转动轴-24、连接轴承-25、搅动辊-26、过滤网-27、排料口-28、受力杆-29、毛刷-210、筒盖-41、刻度标尺-42、摄像头-43、下料口-44、电磁阀-45、输出筒-51、冷却罩-52、电机二-53、螺旋推杆-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辅助系统的智能加药装置,包括水管1,水管1上端通过支撑杆与用于搅拌的搅拌筒2连接,搅拌筒2侧端设有控制器3,搅拌筒2顶端设有一圈用于辅助加药的加料筒4,水管1内部设有用于输料的下料机构5;
[0028]
搅拌筒2顶端设有电机槽21,电机槽21内部设有电机一22,搅拌筒2内部设有转动轴24,电机一22输出端通过连接轴承25贯穿搅拌筒2与转动轴24连接,转动轴24侧端设有搅动辊26,搅拌筒2内部底端设有过滤网27,搅拌筒2底端设有排料口28,且排料口28与下料机构5连接,通过电机一22带动转动轴24使搅动辊26对药品进行搅拌,并在过滤网27的作用下
对药物进行筛选,避免搅拌过程中存在大块颗粒的药物进入水当中,导致其化学反应缓慢,并且通过粉末状的药物加快反应效率,而且避免通过人工搅拌,使得工作效率缓慢的问题;
[0029]
加料筒4顶端设有筒盖41,加料筒4内部设有刻度标尺42,刻度标尺42对应方顶角处设有摄像头43,加料筒4底端设有下料口44,下料口44内部设有电磁阀45,通过加料筒4内部的摄像头43观察刻度标尺42,以此控制下料的数量,关闭或开启电磁阀45,避免现在的加药还需人工进行称量以及加药,并且还得通过人工进行检测避免药物减少,大大的浪费了人工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0030]
其中,搅拌筒2顶端设有斜坡的防护罩6,通过防护罩6避免雨水对搅拌筒2与加料筒4造成腐蚀,并避免雨水进入加料筒4内部对药物造成影响,使得药物损坏的问题。
[0031]
其中,转动轴24底端设有受力杆29,受力杆29底端面设有毛刷210与过滤网27接触,通过受力杆29底端的毛刷210对过滤网27进行清扫,避免药物堵塞过滤网27的情况,造成下料效果不佳的问题。
[0032]
其中,电机槽21顶端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23,通过透气孔23对电机槽21内部进行降温排气,避免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机一22损坏的问题。
[0033]
其中,下料机构5包括设于外端的输出筒51,输出筒51侧端设有冷却罩52,冷却罩52内部设有电机二53,输出筒51内部设有螺旋推杆54,且电机二53输出端通过轴承贯穿输出筒51与螺旋推杆54连接,通过电机二53带动螺旋推杆54转动,使其将药物输入水管1当中与水融合,避免水管1内部的水进入搅拌筒2内部,造成输料不便的问题。
[0034]
其中,输出筒51一侧呈开口状,且输出筒51开口端贯穿水管1,且螺旋推杆54伸出输出筒51外,输出筒51一侧呈开口,方便螺旋推杆54将药物输入水内部,并通过水管1内部的冲刷避免有药物依附在螺旋推杆54上端,使得处理更加完善,避免浪费的问题。
[0035]
其中,毛刷210采用金属材料,避免毛刷210在长久的与过滤网27接触时,导致毛刷210损坏,从而导致清扫不便的问题。
[0036]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将控制器3、电机一22、摄像头43、电磁阀45和电机二53连接外部电源,然后通过控制器3启动电磁阀45,使得加料筒4内部的药物通过下料口44输入到搅拌筒2内部,并且在摄像头43的辅助下观察刻度标尺42,待刻度标尺42漏出设定值后关闭电磁阀45,然后电机一22带动转动轴24使得搅动辊26对加入加料筒4内部的药物进行搅拌粉碎,并在过滤网27的作用下对其进行筛选,随后筛选后的药物通过排料口28进入输出筒51内部,随后冷却罩52内部的电机二53带动螺旋推杆54转动,使得药物通过输出筒51开口一端进入水管1内部溶解与水,然后可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新的水处理,避免人工进行,实现智能化,以此完成工作。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