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17:26: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7~0.09%、si:0.20~0.30%、mn:1.15~1.35%、p≤0.015%、s≤0.005%、nb:0.04~0.05%、ti:0.011~0.020%、cr:0.50~0.60%、ni:0.32~0.39%、cu:0.35~0.45%、稀土ce:0.0004~0.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其特征在于,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0.2%、耐候指数i≥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冶炼、连铸冶炼连铸工序包括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外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铁水预处理后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转炉全程吹氩,保证终点碳含量和温度一次命中,防止增氮;lf炉外精炼进一步脱氧、深脱硫、合金化、去除夹杂、调整成分及温度,减少二次氧化和增氮;rh真空处理降低氢、氧、氮有害气体含量,真空处理时间大于20分,之后进行钙处理;连铸在厚板连铸机上进行,采用动态轻压下、电磁搅拌技术,严格控制连铸拉速在0.9
±
0.1m/min,过热度控制在20-35℃,减轻连铸坯中心偏析、疏松等缺陷,最终生产出厚度250mm优质连铸板坯;(2)轧制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10℃~1240℃,加热时间250min以上,保证合金元素的充分固溶,板坯温度均匀,加热时采用还原性气氛,减少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量;板坯出炉后经高压水除鳞后进入轧机,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即奥氏体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和奥氏体非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粗轧开轧温度1160~1200℃,单道次相对压下率至少有两道次控制在13%以上,精轧时严格控制温度和道次压下率,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低温大压下”策略,精轧开轧温度≤920℃,开轧厚度为2.0-4.0倍成品厚度,终轧温度790~810℃,轧后钢板采用控制冷却,终冷温度650~670℃;(3)回火热处理钢板经过精整探伤后进入热处理工序,钢板抛丸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560~590℃,保温时间20-40分,出炉后空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加热温度为1230℃,加热时间234min,第一阶段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185℃,第二阶段轧制的开轧温度为890℃,轧件厚度为112mm,终轧温度为790℃,成品钢板厚度为32mm;钢板冷却速度为8℃/s,终冷温度为667℃;热矫后冷床冷却;之后进行探伤和精整处理,最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570℃,保温20分,出炉后空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加热温度为1227℃,加热时间245min,第一阶段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180℃,第二阶段轧制的开轧温度为900℃,轧件厚度为80mm,终轧温度为790℃,成品钢板厚度为22mm;钢板冷却速度为8℃/s,终冷温度为670℃;热矫后冷床冷却;之后进行探伤和精整处理,最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590℃,保温20分,出炉后空冷。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加热温度1221℃,加热时间225min,第一阶段开轧温度1180℃,单道次相对压下率至少有两道次控制在16%,当轧件厚
度为56mm时,随后进行第二阶段轧制,终轧温度为810℃,成品钢板厚度为14mm;轧制结束后,钢板热矫后冷床冷却;之后进行在线探伤和精整处理,最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590℃,保温20分,出炉后空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7~0.09%、Si:0.20~0.30%、Mn:1.15~1.35%、P≤0.015%、S≤0.005%、Nb:0.04~0.05%、Ti:0.011~0.020%、Cr:0.50~0.60%、Ni:0.32~0.39%、Cu:0.35~0.45%、稀土Ce:0.0004~0.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还公布了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极地用370MPa级稀土耐候结构钢在-80℃下的冲击功大于120J,同时具有低屈强比、良好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的耐候结构钢板,可用于极地钢结构的建造。可用于极地钢结构的建造。可用于极地钢结构的建造。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 白海瑞 李鹏 王栋 杨源远 黄利 王少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6/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