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

2022-06-11 13:57: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


背景技术:

2.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薄弱,免疫力低下,若护理不当,未及时擦拭汗液或尿便,在娇嫩的皮肤上长时间留存刺激,尤其是褶皱处如肛周、阴囊、颈下、腋窝等部位,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皮疹,甚至破溃渗液,继而引发感染,导致脓肿、肛瘘等,增加护理难度。应对此类患儿,应充分暴露患处,局部涂抹药物后,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尿布疹患儿宜采取俯卧位,适当抬高头及胸腹部,处于头高脚低位,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3.但新生儿活泼好动,难以人为的控制其体位姿势,为护理增加难度。本暖箱可完美解决此类问题,底座可依据新生儿胖瘦个性化调节头胸腹及肩颈的高度,保持其处于最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肛门、颈部及腋窝等容易淹渍的部位,更有利于恢复。
4.对于无此类需求的健康新生儿,本暖箱也可依据患儿体型调节身体各部位高度,使其更安全、舒适的采取俯卧位、侧卧位等各种体位。
5.新生儿肺炎亦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对于感染性肺炎患儿,除了抗感染以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护理操作就是翻身拍背,促进含有病原菌的痰液排出,有利于气道更好的修复。对于早产儿,需要在icu内长期住院观察者,需经常翻身拍背以促进肺内血液流动,避免坠积性肺炎发生。
6.目前所使用的新生儿暖箱没有应对上述疾病的辅助治疗功能,只能是医护人员人工逐一进行辅助治疗,耗时耗力,而且当病患过多时会难以及时照顾每一位患者,进而引发患儿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疾病今早康复,引发家长不必要的焦虑等负面情绪。
7.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
9.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其包括支撑结构、控制结构、升降装置与敲击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结构的内部,升降装置与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外部,控制结构通过导线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敲击装置设置在支撑结构的内侧壁上,敲击装置位于升降装置远离地面的方向上敲击装置与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部支撑架、顶部支撑架、升降导向架、升降固定架与移动结构;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升降导向架的内部,升降装置与升降导向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升降导向架设置在顶部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升降固定架设置在顶部支撑架的内部,升降固定架位于升降导向架的底
部,升降固定架与升降导向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底部,移动结构与底部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吸气泵、加热结构、导气结构、过滤结构与吹气结构;所述吸气泵与加热结构均设置在顶部支撑架的内部,吸气泵、加热结构均与顶部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气结构与顶部支撑架插接。
13.进一步,所述导气结构包括万向软接杆;所述导气结构的一端与过滤结构相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结构相连接;所述过滤结构远离导气结构的一端与吹气结构相连接;所述加热结构远离导气结构的一端与吸气泵相连接;调节所述导气结构,使吹气结构对准患儿病患处,之后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空气吹入加热结构中,加热结构提升空气的温度,加热之后的空气经导气管进入过滤结构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暖空气经吹气结构吹出,加速患儿病处皮肤风干。
14.优选的,所述治疗装置还包括红外灯;所述红外灯设置在吹气结构的外侧,红外灯与吹气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红外灯通过导线与控制结构相连接,控制结构控制红外灯的开启与关闭。
15.进一步,所述升降固定架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升降固定架一体连接;所述定位结构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
16.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增压回路与升降单元;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升降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增压回路包括储存舱、增压舱、增压电机、分流舱、安全阀、泄压管与集流舱;所述升降单元的一端与分流舱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流舱相连接;所述增压回路为提供升降单元动力。
17.进一步,所述增压电机与增压舱相连接;所述增压舱的一端与储存舱通过导管相连接,另一端与分流舱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分流舱与安全阀相连接;所述安全阀的一端与分流舱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泄压管与储存舱相连接;所述储存舱与集流舱相连接;所述增压回路内部充满油状液体;所述增压电机带动增压电舱工作,将储存舱内部的油状液体通过导管传导进分流舱内部,而后进入升降单元内部,升降单元经集流舱将油状液体导入储存舱内部;当分流舱内部压力过高时,安全阀打开,将多余的油状液体经泄压管流入储存舱,直至分流舱内部压力低于安全压力,安全阀关闭。
18.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柱、导向舱、导入管、导入阀与增压管;所述增压管的一端与分流舱相连接;另一端与导入阀相连接;所述导入阀的一段与增压管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入管与导向舱相连接;所述导向舱与升降柱滑动连接;所述导入阀打开,油状液体依次经增压管、导入阀、导入管进入导向舱内部,将升降柱顶起,实现升降单元的升起工作。
19.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导出管、导出阀与回流管;所述导出管的一端与导向舱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出阀与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导出阀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流舱相连接;所述导入阀打开,导出阀关闭,油状液体依次经增压管、导入阀、导入管进入导向舱内部,将升降柱顶起,实现升降单元的升起工作;所述升降单元升起至合适高度之后,导入阀与导出阀均关闭,保持升降单元高度不变;所述导入阀关闭,导出阀打开,导出阀内部的油状液体依次经导出管、导出阀、回流管、集流舱,流入储存舱内部,实现升降单元的下降工作。
20.进一步,所述升降柱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设置在升降柱的内部,顶杆的顶部与升降
柱相连接;所述顶杆设置在导向舱内部,顶杆与导向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柱设置在导向舱外部,升降柱与导向舱滑动连接。
21.进一步,所述导向舱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均设置在导向舱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导入管插接;第二连接端与导出管插接。
22.进一步,所述敲击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三转动臂、第四转动臂与敲击结构;所述底座与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三转动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敲击结构转动连接。
23.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第三安装架与第一转向电机;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电机设置在第三安装架内部,第一转向电机与第三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电机与第一转动臂相连接,第一转向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臂转动。
24.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臂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转动架与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架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与第二转动臂相连接,第二转向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臂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转动轴心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平行。
25.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动臂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转动架与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电机与第三转动臂相连接,第三转向电机带动第三转动臂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转动轴心与第三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垂直。
26.进一步,所述第三转动臂包括第三支架、第三转动架与第四转动电机;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第三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架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电机与第四转动臂相连接,第四转向电机带动第四转动臂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架的转动轴心与第四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平行。
27.进一步,所述第四转动臂包括第四支架、第四转动架与第五转动电机;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第四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五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架与第三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动电机与敲击结构相连接,第五转向电机带动敲击结构转动;所述第四转动架的转动轴心与第五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心垂直。
28.进一步,所述敲击结构包括第五支架、第五转动架、敲击电机与敲击吸盘;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第五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敲击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转动架与第四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敲击电机的一端与第五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敲击吸盘可拆卸连接。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对于肛周皮肤腌红患儿需俯卧位暴露肛门者,可依据患儿自身身长,选择胸部及腹部处数个升降单元升起至适当高度,抬高患儿胸部及腹部成弧形,使患儿俯卧位更舒适,同时充分暴露肛门皮肤,医护人员在肛周局部涂抹药物后,使用可移动管状风干机,对准肛周皮肤,选择合适患儿的风力挡位,进行风干处理;2)对于颈部皮肤腌红患儿,可选择颈肩部数个升降单元升起至适当高度,使颈部皮肤充分暴露,局部涂抹药物后风干机风干;3)对于腋下皮肤腌红患儿,可依据患儿胖瘦,自动调节床两侧的数个升降单元升起至适当高度,使腋下皮肤充分暴露,局部涂抹药物后风干机风干:4)可调节整体倾
斜角度,使得患儿可保持舒适的30
°
卧位,防止呛吐奶后反流引发误吸;5)对于肺炎患儿,尤其长期卧床的早产儿吸入性肺炎,可将患儿侧卧,依据患儿胖瘦,自动调节床两侧的数个升降单元升起至适当高度,使得患儿保持舒适的侧卧位,方便敲击装置辅助振动排痰。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断面剖视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剖视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原理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增压回路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单元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单元局部剖视图;
37.图8为本发明的敲击装置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剖视图;
39.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转动臂剖视图;
40.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转动臂剖视图;
41.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三转动臂剖视图;
42.图13为本发明的第四转动臂剖视图;
43.图14为本发明的敲击结构示意图;
44.图15为本发明的治疗装置示意图;
45.图中,1、支撑结构;11、底部支撑架;12、顶部支撑架;14、第二安装架;15、升降导向架;16、升降固定架;17、移动结构;2、控制结构;3、升降装置;31、增压回路;311、储存舱;312、增压舱;313、增压电机;314、分流舱;315、安全阀;316、泄压管;317、集流舱;32、升降单元;321、升降柱;a1、顶杆;322、导向舱;b1、第一连接端;b2、第二连接端;323、导入管;324、导出管;325、导入阀;326、导出阀;327、增压管;328、回流管;4、敲击装置;41、底座;411、第三安装架;412、第一转向电机;42、第一转动臂;421、第一支架;422、第一转动架;423、第二转动电机;43、第二转动臂;431、第二支架;432、第二转动架;433、第三转动电机;44、第三转动臂;441、第三支架;442、第三转动架;443、第四转动电机;45、第四转动臂;451、第四支架;452、第四转动架;453、第五转动电机;46、敲击结构;461、第五支架;442、第五转动架;443、敲击电机;464、敲击吸盘;5、治疗装置;51、吸气泵;52、加热结构;53、导气结构;54、过滤结构;55、吹气结构;56、红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实施例1
48.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生儿多功能治疗床,其包括支撑结构1、控制结构2、升降装置3与敲击装置4升降装置3设置在支撑结构1的内部,升降装置3与支撑结构1可拆卸连接;控制结构2设置在支撑结构1外部,控制结构2通过导线与升降装置3相连接;敲击装置4设置在支撑结构1的内侧壁上,敲击装置4位于升降装置3远离地面的方向上敲击装置4与支撑结构1可拆卸连接。
49.支撑结构1包括底部支撑架11、顶部支撑架12、升降导向架15与升降固定架16;升降装置3设置在升降导向架15的内部,升降装置3与升降导向架15滑动连接;升降固定架16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
50.顶部支撑架12设置在底部支撑架11的顶部升降导向架15设置在顶部支撑架12的内部;升降固定架16设置在顶部支撑架12的内部,升降固定架16位于升降导向架15的底部,升降固定架16与升降导向架15固定连接。
51.升降固定架16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与升降固定架16一体连接;定位结构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
52.底部支撑架11为空心方形块状结构;顶部支撑架12为方形管状结构;升降导向架15的方形管状结构;升降固定架16为方形板状结构;定位结构为沉头通孔状结构。
53.实施例2
54.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55.升降装置3包括增压回路31与升降单元32;设置两个以上的升降单元32;升降单元32与升降固定架16可拆卸连接;增压回路31包括储存舱311、增压舱312、增压电机313、分流舱314、安全阀315、泄压管316与集流舱317;升降单元32的一端与分流舱314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流舱317相连接;增压回路31为提供升降单元32动力。
56.增压电机313与增压舱312相连接;增压舱312的一端与储存舱311通过导管相连接,另一端与分流舱314通过导管相连接;分流舱314与安全阀315相连接;安全阀315的一端与分流舱31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泄压管316与储存舱311相连接;储存舱311与集流舱317相连接;增压回路31内部充满油状液体;增压电机313带动增压电舱工作,将储存舱311内部的油状液体通过导管传导进分流舱314内部,而后进入升降单元32内部,升降单元32经集流舱317将油状液体导入储存舱311内部;当分流舱314内部压力过高时,安全阀315打开,将多余的油状液体经泄压管316流入储存舱311,直至分流舱314内部压力低于安全压力,安全阀315关闭。
57.储存舱311为规则空心结构;增压舱312为空心圆形柱状结构;分流舱314为空心规则块状结构;集流舱317为空心规则块状结构。
58.支撑结构1还包括治疗装置5;治疗装置5包括吸气泵51、加热结构52、导气结构53、过滤结构54与吹气结构55;吸气泵51与加热结构52均设置在顶部支撑架12的内部,吸气泵51、加热结构52均与顶部支撑架12可拆卸连接;导气结构53与顶部支撑架12插接。
59.导气结构53包括万向软接杆;导气结构53的一端与过滤结构54相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结构52相连接;过滤结构54远离导气结构53的一端与吹气结构55相连接;加热结构52远离导气结构53的一端与吸气泵51相连接;调节导气结构53,使吹气结构55对准患儿病患处,之后开启吸气泵51,吸气泵51将空气吹入加热结构52中,加热结构52提升空气的温度,
加热之后的空气经导气管进入过滤结构54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暖空气经吹气结构55吹出,加速患儿病处皮肤风干。
60.治疗装置5还包括红外灯56;红外灯56设置在吹气结构55的外侧,红外灯56与吹气结构55可拆卸连接;红外灯56通过导线与控制结构2相连接,控制结构2控制红外灯56的开启与关闭。红外灯56照射改变皮肤湿润的环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利于皮肤恢复。另外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肿胀,起到消肿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阴囊及眼睛,可选择使用纱布或尿不湿进行遮挡;红外灯56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以防止患儿在使用过程中被红外灯56烫伤。
61.实施例3
62.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63.升降单元32包括升降柱321、导向舱322、导入管323、导入阀325与增压管327;增压管327的一端与分流舱314相连接;另一端与导入阀325相连接;导入阀325的一段与增压管327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入管323与导向舱322相连接;导向舱322与升降柱321滑动连接;导入阀325打开,油状液体依次经增压管327、导入阀325、导入管323进入导向舱322内部,将升降柱321顶起,实现升降单元32的升起工作。
64.升降单元32还包括导出管324、导出阀326与回流管328;导出管324的一端与导向舱32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导出阀326与回流管328相连接;回流管328的一端与导出阀326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流舱317相连接;导入阀325打开,导出阀326关闭,油状液体依次经增压管327、导入阀325、导入管323进入导向舱322内部,将升降柱321顶起,实现升降单元32的升起工作;升降单元32升起至合适高度之后,导入阀325与导出阀326均关闭,保持升降单元32高度不变;导入阀325关闭,导出阀326打开,导出阀326内部的油状液体依次经导出管324、导出阀326、回流管328、集流舱317,流入储存舱311内部,实现升降单元32的下降工作。
65.升降柱321包括顶杆a1;顶杆a1设置在升降柱321的内部,顶杆a1的顶部与升降柱321相连接;顶杆a1设置在导向舱322内部,顶杆a1与导向舱322滑动连接;升降柱321设置在导向舱322外部,升降柱321与导向舱322滑动连接。
66.导向舱322包括第一连接端b1与第二连接端b2,第一连接端b1与第二连接端b2均设置在导向舱322的底部;第一连接端b1与导入管323插接;第二连接端b2与导出管324插接。
67.升降柱321为空心方形管状结构;顶杆a1为圆形柱状结构;导向舱322为圆形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端b1圆形管状结构;第二连接端b2圆形管状结构。
68.实施例4
6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70.敲击装置4包括底座41、第一转动臂42、第二转动臂43、第三转动臂44、第四转动臂45与敲击结构46;底座41与支撑结构1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臂42的一端与底座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43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43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臂4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44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臂4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转动臂45转动连接;第四转动臂45的一端与第三转动臂4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敲击结构46转动连接。
71.实施例5
72.如图9-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73.底座41包括第三安装架411与第一转向电机412;第三安装架411与支撑结构1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向电机412设置在第三安装架411内部,第一转向电机412与第三安装架411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向电机412与第一转动臂42相连接,第一转向电机412带动第一转动臂42转动。
74.第一转动臂42包括第一支架421、第一转动架422与第二转动电机423;第一支架42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架4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423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架422与底座41相连接;第二转动电机423与第二转动臂43相连接,第二转向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臂43转动;第一转动架422的转动轴心与第二转动电机423的转动轴心平行。
75.第一支架421为圆柱形结构;第一转动架422为圆形桶状结构,第一转动架422与第一转动电机适配。
76.第二转动臂43包括第二支架431、第二转动架432与第三转动电机433;第二支架43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架4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转动电机433可拆卸连接;第二转动架432与第一转动臂42转动连接;第三转动电机433与第三转动臂44相连接,第三转向电机带动第三转动臂44转动;第二转动架432的转动轴心与第三转动电机433的转动轴心垂直。
77.第二支架43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转动架432为圆形桶状结构,第二转动架432与第二转动电机423适配。
78.第三转动臂44包括第三支架441、第三转动架442与第四转动电机443;第三支架441的一端与第三转动架4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转动电机443可拆卸连接;第三转动架442与第二转动臂43转动连接;第四转动电机443与第四转动臂45相连接,第四转向电机带动第四转动臂45转动;第三转动架442的转动轴心与第四转动电机443的转动轴心平行。
79.第三支架441为圆柱形结构;第三转动架442为圆形桶状结构,第三转动架442与第三转动电机433适配。
80.第四转动臂45包括第四支架451、第四转动架452与第五转动电机453;第四支架451的一端与第四转动架4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五转动电机453可拆卸连接;第四转动架452与第三转动臂44转动连接;第五转动电机453与敲击结构46相连接,第五转向电机带动敲击结构46转动;第四转动架452的转动轴心与第五转动电机453的转动轴心垂直。
81.第四支架451为圆柱形结构;第四转动架452为圆形桶状结构,第四转动架452与第四转动电机443适配。
82.敲击结构46包括第五支架461、第五转动架442、敲击电机443与敲击吸盘464;第五支架461的一端与第五转动架4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敲击电机443可拆卸连接;第五转动架442与第四转动臂45转动连接;所述敲击电机443的一端与第五支架46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敲击吸盘464可拆卸连接。当敲击电机443带动敲击吸盘464拍打患儿后背时,敲击吸盘464形成负压,加强敲击效果。敲击吸盘464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制作,敲击吸盘464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端为环形空心管状结构,用于减轻振动效果以及加强敲击过程中的负压吸附效果。
83.整体还包括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设置在支撑结构1的外部,置物架与支撑结构1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在置物架上安置生命检测仪等检测设备。
84.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