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12:4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墙体施工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
3.目前,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具有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对地面进行硬化,随后将墙体吊装至所需处,随后对墙体进行固定,随后在墙体围绕的空间进行其余板块的施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对墙体进行固定时,需吊具对墙体进行吊装至墙体固定完毕,方能吊装其余墙体,导致整个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缩减施工周期,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待安装墙体的两侧,所述固定板朝向墙体的侧壁滑动设置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朝向靠近或背离墙体的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抵接板滑动抵接在墙体上的第一驱动件;还包括用于夹持墙体端部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呈门形,所述夹持板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抵接墙体侧壁的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朝向靠近或背离墙体的方向滑动,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用于第二抵接板滑动抵接墙体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夹持板的钢丝绳,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绳对墙体进行拉紧的收紧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墙体进行支撑固定时,首先将固定板固定在待安装墙体的两侧,并使固定板沿墙体的中线对称分布;随后通过吊具将墙体吊装至待安装处,随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抵接板滑移,第一抵接板滑移抵接在墙体上,对墙体进行预固定;随后吊具与墙体分离,并将夹持板吊装至墙体的顶部,再使墙体移入夹持板内,随后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第二抵接板滑移,第二抵接板滑移抵接在墙体上,使夹持板与墙体相对固定,再通过收紧件驱使钢丝绳进行收紧,进而使固定板与夹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对墙体进行固定,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吊具占用的时间,进而便于其余墙体的吊装,从而缩减了施工时间;同时,相较于钢管支架对墙体进行固定,减少了支撑体系占用的空间,便于对室内进行施工。
8.可选的,所述收紧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卷轴,所述钢丝绳收卷在收卷轴上,所述收紧件还包括止退件,所述止退件用于驱使收卷轴单向转动;所述收紧件还包括启停件,所述启停件用于根据钢丝绳的松紧程度,启停所述第一电机对钢丝绳进行收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墙体进行拉紧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使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进而对墙体进行拉紧,操作简单便捷;在止退件的作用下,降低了收卷轴回转的可能性,以便于启停第一电机后,对墙体进行收紧;当墙体的横向受力较大时,墙体具有朝向受力方向偏移的可能性,墙体带动钢丝绳朝向受力方向偏移,钢丝绳带动收卷轴具有转动的趋势,在钢丝绳的作用下,墙体具有恢复初始状态的运动趋势,导致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在启停件的作用下,对第一电机进行启动,第一电机对钢丝绳进行收卷,以确保钢市绳处于紧绷状态,提高了对墙体的固定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启停件包括磁铁,所述磁铁吸附在绕卷轴的端部,所述磁铁上设置有启动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触碰开关,所述收卷轴转动带动启动杆转动抵接在触碰开关上,以启动第一电机;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回转件,所述回转件用于驱使收卷轴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对墙体进行固定后,将磁铁吸附在收卷轴的端部,并使启动杆触碰在触碰开关上,此过程中,启动杆与触碰开关之间的压力为零;当收卷轴具有转动的趋势后,带动启动杆转动对触碰开关进行压接,进而启动第一电机对钢丝绳进行收卷,对墙体进行拉紧,降低了墙体晃动的可能性;对钢丝绳进行收卷时,收卷轴转动带动启动杆反向转动,并与触碰开关分离,以启停第一电机;钢丝绳使用负载较大时,钢丝绳的直径存在缩小的可能性,导致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在回转件的作用下,驱使收卷轴转动对松弛的钢丝绳进行收卷并带动驱动杆转动,使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回转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卷簧,所述收卷轴位于卷簧的中心内;所述卷簧滑动设置在收卷轴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卷簧的第一固定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钢丝绳对墙体进行拉紧后,将卷簧套接在收卷轴上,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对卷簧的另一边进行固定,此时,卷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钢丝绳松弛后,在卷簧弹力的作用下,驱使收卷轴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对墙体固定后,滑动卷簧,使卷簧与收卷轴分离,以便于第一电机对钢丝绳进行收卷。
14.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夹持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墙体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抵接板靠近夹持板的面上设置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滑动穿设在夹持板上;所述滑移杆铰接在转动杆的端部,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背离滑移杆的端部;所述转动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转动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夹持板与墙体进行固定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对钢丝绳进行收卷,钢丝绳带动转动杆转动,在支撑杆支撑力的作用下,转动杆带动滑移杆滑移,进而带动第二抵接板滑移对墙体进行固定;转动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便于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滑移杆83滑移,以便于第二抵接板对墙体进行固定。
16.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供支撑杆滑动卡接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杆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驱使第二抵接板具有朝向背离夹持板侧壁滑动的运动趋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杆重力的作用下,转动杆滑动至条形槽的一个端部,导致滑移杆83的滑移距离较小;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驱使滑移杆83朝向背离夹持板的方向滑移,滑移杆83滑移带动转动杆滑移并转动,进而对转动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进行改变,以确保滑移杆83有足够的滑移距离,以带动第二抵接板滑移对墙体进行固定。
18.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固定板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板固定的第二固定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墙体固定后,将固定板收纳在收纳盒,以便于对固定板和夹持板进行转运;在第二固定件的作用下,对固定板进行固定,降低了固定板在收纳盒内晃动的可能性,进一步便于夹持板和固定板的转运。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可选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使用所述的建筑墙体支撑结构,还包括;s1:将固定板安装待固定墙体的两侧,并使固定板沿墙体对称分布;s2:吊装墙体至两个第一抵接板之间,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抵接板滑移,使第一抵接板抵接在墙体的侧面;s3:将吊具与墙体分离,随后将夹持板夹持在墙体的端部,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第二抵接板滑移抵接在墙体的侧面;s4:通过收紧件对钢丝绳进行收紧,对夹持板进行拉紧,进而将墙体暂固至上述处。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对墙体进行支撑固定时,首先将固定板固定在待安装墙体的两侧,并使固定板沿墙体的中线对称分布;随后通过吊具将墙体吊装至待安装处,随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抵接板滑移,第一抵接板滑移抵接在墙体上,对墙体进行预固定;随后吊具与墙体分离,并将夹持板吊装至墙体的顶部,再使墙体移入夹持板内,随后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第二抵接板滑移,第二抵接板滑移抵接在墙体上,使夹持板与墙体相对固定,再通过收紧件驱使钢丝绳进行收紧,进而使固定板与夹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对墙体进行固定,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吊具占用的时间,进而便于其余墙体的吊装,从而缩减了施工时间;同时,相较于钢管支架对墙体进行固定,减少了支撑体系占用的空间,便于对室内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中收纳盒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固定板;3、固定螺栓;4、第一抵接板;5、第一驱动件;51、气缸;
6、夹持板;7、第二抵接板;8、第二驱动件;81、支撑杆;82、转动杆;83、滑移杆;84、条形槽;9、钢丝绳;10、收紧件;101、第一电机;102、收卷轴;103、止退件;1031、棘轮;1032、棘爪;1033、扭簧;104、启停件;1041、磁铁;1042、启动杆;1043、触碰开关;11、回转件;111、卷簧;12、第一弹簧;13、收纳盒;14、插接杆;15、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参照图1和图2,建筑墙体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板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板2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固定板2位于待安装墙体1的两侧,固定板2朝向墙体1的侧壁滑动设置有第一抵接板4,第一抵接板4朝向靠近或背离墙体1的方向滑动,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抵接板4滑动抵接在墙体1上的第一驱动件5;参照图1、图3和图4,还包括用于夹持墙体1端部的夹持板6,夹持板6呈门形,夹持板6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抵接墙体1侧壁的第二抵接板7,第二抵接板7朝向靠近或背离墙体1的方向滑动,夹持板6上设置有用于第二抵接板7滑动抵接墙体1的第二驱动件8;参照图1和图2,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夹持板6的钢丝绳9,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绳9对墙体1进行拉紧的收紧件10。
26.对墙体1进行支撑固定时,首先将固定板2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在地面上,随后将墙体1移入两侧的第一抵接板4之间,随后通过第一驱动件5驱使第一抵接板4滑移,第一抵接板4滑移抵接在墙体1上,对墙体1进行初固定;随后将夹持板6吊装至墙体1的顶部,并通过第二驱动件8驱使第二抵接板7滑移抵接在墙体1,对夹持板6和墙体1进行连接;再通过收紧件10对钢丝绳9收紧,对墙体1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且节省空间;第一抵接板4和第二抵接板7滑动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墙体1进行固定夹持。
27.参照图1和图2,收紧件10包括设置在固定板2上的第一电机10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1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卷轴102,钢丝绳9收卷在收卷轴102上;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时,启动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驱动收卷轴102转动,收卷轴102转动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使钢丝绳9处于收紧状态,进而对墙体1进行拉动,使墙体1处于平衡状态。
28.参照图1和图2,为降低收卷轴102以及第一电机101输出轴出现回转的可能性,收紧件10还包括止退件103,止退件103用于驱使收卷轴102单向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止退件103包括同轴设置在收卷轴102上的棘轮1031,固定板2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与棘轮1031啮合的棘爪1032,进一步的,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棘爪1032固定设置在转轴上,转轴上套设有扭簧1033,扭簧1033的一边设置在棘爪1032上,另一边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收紧后,转动棘爪1032与棘轮1031相互啮合,对收卷轴102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了收卷轴102回转的可能性;在扭簧1033的作用下,降低了棘爪1032不慎与棘轮1031分离的可能性,提高了对墙体1的固定效果。
29.参照图1和图2,当横向风冲击在墙体1上时,墙体1存在晃动的可能性,导致墙体1存在倾倒的可能性;收紧件10还包括启停件104,启停件104用于根据钢丝绳9的松紧程度,启停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进行收紧,启停件104包括磁铁1041,磁铁1041同轴吸附在绕卷轴的端部,磁铁1041上设置有启动杆1042;固定板2上设置有触碰开关1043,触碰开关1043与第一电机101电连接,收卷轴102转动带动启动杆1042转动抵接在触碰开关1043上,以启动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收紧后,将磁铁1041吸附在收卷轴102的端部,并使启动杆1042轻触至触碰开关1043,当墙体1具有晃动的趋势时,墙体1带动钢丝绳9晃动,并驱使收卷轴102具有转动的趋势,进而带动启动杆1042抵接在触碰开关1043上,以启动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以确保对墙体1的拉力。
30.参照图1和图2,当钢丝绳9长期处于拉紧状态下,钢丝绳9的直径存在减小的可能性,导致钢丝绳9处于松弛状态;为提高钢丝绳9的收紧度,以提高度对墙体1的固定效果,固定板2上设置有回转件11,回转件11用于驱使收卷轴102转动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回转件11包括设置在固定板2上的卷簧111,收卷轴102位于卷簧111的中心内;钢丝绳9松弛后,在卷簧111的作用下,驱使收卷轴102转动,一方面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另一方面带动启动杆1042转动对第一电机101进行启动,进而提高了对墙体1的固定效果。
31.参照图1和图2,为减少卷簧111对收卷轴102转动的影响,进而便于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卷簧111滑动设置在收卷轴102上,卷簧111位于棘轮1031背离第一电机101的一侧,卷簧11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收卷轴102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收卷轴102上开设有供卷扬内部端头滑动的滑槽(图中未示出),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卷簧111的第一固定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插接块,固定板2上开设有供卷簧111外部端头插接的插接槽,进一步的,插接块插接至插接槽内对卷簧111进行固定。
32.参照图1,第一驱动件5包括设置在固定板2上的气缸51,第一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墙体1所在的平面,第一抵接板4固定设置在气缸51的输出轴上;启动气缸51,气缸51的输出轴驱使第一抵接板4滑移,并抵接在墙体1上,操作简单便捷。
33.参照图3和图4,第二驱动件8包括设置在夹持板6上的支撑杆81,进一步的,支撑杆8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位于夹持板6所在面上,支撑杆81上铰接有转动杆82,转动杆8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墙体1所在的平面,第二抵接板7靠近夹持板6的面上固定设置有滑移杆83,滑移杆8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抵接板7所在的平面,滑移杆83滑动穿设在夹持板6上;滑移杆83铰接在转动杆82的端部,钢丝绳9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82背离滑移杆83的端部;将夹持板6夹持在墙体1后,启动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收卷,钢丝绳9带动转动杆82转动,转动杆82转动带动滑移杆83滑移,滑移杆83滑移带动第二抵接板7滑移,操作简单便捷;同时,减少了外部驱动源的投入。
34.参照图3和图4,为便于转动杆82转动带动滑移杆83滑移,转动杆82滑动设置在支撑杆81上,转动杆8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支撑杆81的长度方向,转动杆82上开设有供支撑杆81滑动卡接的条形槽84,支撑杆81的端部滑动卡接在条形槽84内,条形槽8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杆82的长度方向;转动杆82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杆82的端部距夹持板6供滑移杆83穿设的通孔之间的竖直距离处于变化状态,导致滑移杆83存在卡塞的可能性;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转动杆82滑移,使转动杆82的端部与通孔处于滑移杆83滑动路径上,进而便于带动滑移杆83滑移至所需处。
35.参照图3和图4,为确保钢丝绳9距转动杆82铰接点的距离大于滑移杆83距转动杆82铰接点的距离,从而确保滑移杆83的滑动距离,滑移杆8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驱使第二抵接板7具有朝向背离夹持板6侧壁滑动的运动趋势,第一弹簧12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抵接板7上,另一端设置在夹持板6上;在第一弹簧12弹力的作用下,滑移杆83朝向背离夹持板6的方向滑移,进而使钢丝绳9与转动杆82的连接端朝向靠近夹持板6的方向移动,进而确保了滑移杆83的滑动距离。
36.参照图1,为便于转运夹持板6和固定板2,夹持板6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固定板2的收纳盒13,收纳盒13的底壁呈开口设置;将固定板2收纳在收纳盒13内,便于夹持板6和固定板2的同时转运;为降低固定板2从收纳盒13内脱落的可能性,收纳盒1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板2固定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滑动穿设在收纳盒13上的插接杆14,进一步的,固定板2上开设有供插接杆14插接的插接孔15;将固定板2收纳在收纳盒13之后,滑动插接杆14进入插接孔15内,进而将固定板2固定在收纳盒13内。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对墙体1进行固定时,首先将固定板2搬运至墙体1的两侧,并使固定板2沿墙体1对称分布,随后通过固定螺钉将固定板2固定在地面上;再启动气缸51,气缸51的输出轴驱使第一抵接板4滑移,并抵接在墙体1上;随后将夹持板6夹持在墙体1上,启动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对钢丝绳9进行收卷,钢丝绳9带动转动杆82转动,转动杆82转动带动滑移杆83滑移,滑移杆83滑移带动第二抵接板7滑移,第二抵接板7滑移抵接在墙体1上;同时,钢丝绳9对墙体1进行拉动,进而将墙体1固定至上述处。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参照图1,剪力墙高肢导墙转换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使用建筑墙体支撑结构,还包括;s1:将固定板2安装待固定墙体1的两侧,并使固定板2沿墙体1对称分布;s2:吊装墙体1至两个第一抵接板4之间,并通过第一驱动件5驱使第一抵接板4滑移,使第一抵接板4抵接在墙体1的侧面;s3:将吊具与墙体1分离,随后将夹持板6夹持在墙体1的端部,并通过第二驱动件8驱使第二抵接板7滑移抵接在墙体1的侧面;s4:通过收紧件10对钢丝绳9进行收紧,对夹持板6进行拉紧,进而将墙体1暂固至上述处。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