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2022-06-11 12:26: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驱虫兽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2.伊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在畜牧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3.兽药中0.6%伊维菌素预混剂是一种常用的动物驱虫药物。伊维菌素的物理特性是在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中易溶,而在水中不溶,所以伊维菌素预混剂的给药途径为拌料口服。由于给药途径的限制,原有剂型存在以下不足:
4.用户难以混合均匀,药效受限,药物安全性低。
5.药物和饲料混合给药受混合设备和饲料粒径的影响,养殖用户很难保证其混合均匀度。药典的标准用量是0.3mg/kg体重,分级预混合难以操作以致混合不均匀。因为混合不均匀,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部分动物吃到的药物剂量少了,造成难以达到效果;其次是部分动物吃到的剂量大了,造成毒副作用。劳动强度大,使用不方便。单胃动物驱虫时,分级拌料时需要较强的劳动力和作业水平,并且需要消耗能耗。反刍动物主要采食牧草为生,驱虫时拌料给药极不方便,而且劳动强度大。
6.综上所述,在不改变伊维菌素化学结构的前提下,对伊维菌素进行物理助溶悬浮,在水中能够均匀分布,使0.6%伊维菌素预混剂可以饮水给药。就能有效提高药物使用效能和安全性,降低畜牧业生产的生产成本,拓宽产品使用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可以在少于2%浓度时10秒速溶,溶液澄清透明、无沉淀,静置8小时后,伊维菌素的悬浮率均匀达到90%以上,并且使驱虫的群体效果和安全性提高10%以上。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伊维菌素0.4-0.8%,分散剂4-8%,渗透剂0.5-1.5%,元明粉50-60%,白炭黑1-3%,剩余为七水硫酸镁。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伊维菌素0.6%,分散润湿剂6%,渗透剂1%,元明粉55%,白炭黑2%,剩余为七水硫酸镁。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由3-5%的d425和1-3%的k12组成。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渗透剂为短链异构醇聚醚,所述短链异构醇聚醚由70%的a-(2-丙基庚基)-ω-羟基聚(氧-1,2-乙烷二基)和30%的聚醚改性硅氧烷组成。
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3.(1)在混合釜中投入白炭黑、元明粉、七水硫酸镁、分散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喷淋吸附渗透剂,最后投入伊维菌素,搅拌混合20-40分钟,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14.(2)将物料混合均匀后,通过气流粉碎机或转移至机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混合,经粉碎后的物料再进入双螺旋混合机进行混合,混合20-40分钟,使物料充分均匀;
15.(3)经检测合格后的物料分装成所需规格的产品。
16.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采用喷雾器或高压水枪喷淋渗透剂。
17.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将物料粉碎至600目以上。
1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的生产设备,包括混合釜,所述混合釜顶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气泵齿轮啮合,所述气泵齿轮与搅拌齿轮啮合;所述气泵齿轮的齿轮轴与气泵连接;所述搅拌齿轮的齿轮轴与喷淋罐的搅拌杆连接;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气管与喷淋罐连通;所述电机连接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混合釜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空心轴上同轴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喷淋罐下端的输送管连接;所述空心轴上设置有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位于混合釜内;所述喷淋杆上设置有喷头。
19.在上述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压力阀和控制阀门。
20.在上述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轴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喷头位于对应的螺旋叶片顶端上方。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2.1、本发明所得的最终产品粉体水溶0.6%伊维菌素预混剂稳定、高效、安全、使用便利,可以在少于2%浓度时10秒速溶,溶液澄清透明、无沉淀,静置8小时后,伊维菌素的悬浮率均匀达到90%以上。并且使驱虫的群体效果和安全性提高10%以上;并且大大的节省了劳动成本、时间成本,降低能耗。因此本发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3.2、本发明专门用于制备伊维菌素预混剂,通过混合釜、气泵、喷淋罐的同步运行,通过混合釜实现物料的混合,通过气泵与喷淋罐配合实现自动喷淋渗透剂,将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实现了半自动化的处理。
24.3、本发明的混合釜中,物料在搅拌时可沿着螺旋叶片上表面往上移动,至最上端时,会被抛起,同时过多的物料也会从螺旋叶片上朝中间位置掉落;当物料被抛起时,喷头喷洒的渗透剂刚好喷洒在物料上,实现渗透剂的充分均匀混合;由于渗透剂本身重量占比只有1%,因此非常少,而采用常规混合基本无法确保渗透剂与混合釜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只有采用本发明的专门设备采用确保渗透剂与混合物料混合,从而确保伊维菌素的分布均匀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伊维菌素预混剂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生产设备上端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喷淋罐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电机;2、气泵;3、气管;4、搅拌齿轮;5、气泵齿轮;6、驱动齿轮;7、空心轴;8、喷淋罐;9、搅拌杆;10、输送管;11、压力阀;12、控制阀门;13、旋转接头;14、机架;15、混合釜;16、搅拌轴;17、喷淋杆;18、喷头;19、螺旋叶片;20、接头;21、安装座;22、泄压阀;131、定环;132、旋转环;13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32.实施例一:
33.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伊维菌素0.4%,分散剂4%,渗透剂0.5%,元明粉50%,白炭黑1%,剩余为七水硫酸镁。
34.实施例二:
35.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伊维菌素0.8%,分散剂8%,渗透剂1.5%,元明粉60%,白炭黑3%,剩余为七水硫酸镁。
36.实施例三:
37.一种伊维菌素预混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伊维菌素0.6%,分散润湿剂6%,渗透剂1%,元明粉55%,白炭黑2%,剩余为七水硫酸镁。
3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分散剂由3-5%的d425和1-3%的k12组成。
3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渗透剂为短链异构醇聚醚,所述短链异构醇聚醚由70%的a-(2-丙基庚基)-ω-羟基聚(氧-1,2-乙烷二基)和30%的聚醚改性硅氧烷组成。
40.其中,a-(2-丙基庚基)-ω-羟基聚(氧-1,2-乙烷二基)的中文名称为c9-11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硅氧烷为利用低含氢硅油与端烯丙基聚氧烯醚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的不含活泼氢的聚醚改性硅氧烷。
4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42.(1)在混合釜中投入白炭黑、元明粉、七水硫酸镁、分散剂,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喷淋吸附渗透剂,最后投入伊维菌素,搅拌混合20-40分钟,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43.(2)将物料混合均匀后,通过气流粉碎机或转移至机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混合,经粉碎后的物料再进入双螺旋混合机进行混合,混合20-40分钟,使物料充分均匀;
44.(3)对步骤2中的物料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的物料分装成所需规格的产品。
45.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式,步骤1中,采用喷雾器或高压水枪喷淋渗透剂。
46.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式,步骤2中,将物料粉碎至600目以上。
47.本发明的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原料功能与含量表如下:
48.原材料功能优选含量/%(w/w)伊维菌素(100%a.i.)活性成分0.6d425分散润湿剂4.0
k12分散润湿剂2.0短链异构醇聚醚渗透剂1.0元明粉填料55.0白炭黑吸附填料2.0七水硫酸镁填料~100.0
49.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伊维菌素预混剂,取样检测物料的各项质量指标检测如下:
[0050][0051][0052]
如图2-5所示,一种应用于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的生产设备,包括混合釜15,所述混合釜15顶端设置有机架14;所述机架14上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与气泵齿轮5啮合,所述气泵齿轮5与搅拌齿轮4啮合;所述气泵齿轮5的齿轮轴与气泵2连接;所述搅拌齿轮4的齿轮轴与喷淋罐8的搅拌杆9连接;所述气泵2输出端通过气管3与喷淋罐8连通;所述电机1连接空心轴7;所述空心轴7与混合釜15内的搅拌轴16连接;所述空心轴7上同轴设置有旋转接头13;所述旋转接头13与喷淋罐8下端的输送管10连接;所述空心轴7上设置有喷淋杆17;所述喷淋杆17位于混合釜15内;所述喷淋杆17上设置有喷头18。
[0053]
其中机架14整体为卧倒的u型结构,采用不锈钢型材焊接而成;电机1、气泵2安装在机架14顶端。
[0054]
其中气泵2可以为小型或微型气泵,其旋转轴与气泵齿轮5的齿轮轴套接相连,通过紧定螺钉固定。气泵齿轮5的齿轮轴顶端设置有凹孔,气泵2的旋转轴插入到凹孔内,通过紧定螺钉固定。
[0055]
其中气泵齿轮5的直径要小于驱动齿轮6,如此可以提高差速比,使得驱动齿轮6转速较慢,而气泵齿轮5转速加高,从而提高气泵的供气效率。
[0056]
其中喷淋罐8安装在混合釜15顶端。
[0057]
其中空心轴7下端与搅拌轴16套接相连,通过紧定螺钉固定。
[0058]
其中喷淋杆17与空心轴7为连通状态,喷淋杆17可以通过焊接与空心轴7连接,也可以采用两根喷淋杆17相互夹紧将空心轴7夹住,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59]
其中旋转接头13由相互密封套接可旋转的定环131和旋转环132组成;定环131套接在空心轴上,但是不与空心轴固定,而是通过底部的安装座21固定在混合釜15上;旋转环132套接在空心轴上,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且旋转环132内腔通过连接管133与空心轴内腔联通。
[0060]
其中在喷淋罐8上可以设置泄压阀22,用于防止喷淋罐8内压力过高。
[0061]
其中在混合釜15上还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投放物料的,如图2所示,在混合釜15顶端右侧位置设置有投料口。
[0062]
其中在混合釜15上还设置有泄压阀,用于泄去混合釜内过高的压力。
[0063]
在上述生产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优选方式,所述输送管10内设置有压力阀11和控制阀门12。其中压力阀11用于自动开闭输送管10的通断,当喷淋罐8内的压力足够时,压力阀11被打开,从输送管10内冲入到旋转接头13内。其中控制阀门12为手动控制阀,用于手动控制输送管10的通断。
[0064]
在上述生产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优选方式,所述搅拌轴16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螺旋叶片19;所述喷头18位于对应的螺旋叶片19顶端上方。
[0065]
其中螺旋叶片19为变径螺旋,下端直径小,上端直径大,刚好与混合釜15的锥形壳体相配合;螺旋叶片19旋转时,将物料铲起,沿着螺旋叶片19上表面往上移动,至最上端时,会被抛起,同时过多的物料也会从螺旋叶片19上朝中间位置掉落;当物料被抛起时,喷头喷洒的渗透剂3006刚好喷洒在物料上,实现渗透剂的充分均匀混合。由于渗透剂本身重量占比只有1%,因此非常少,而采用常规混合基本无法确保渗透剂与混合釜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只有采用本发明的专门设备采用确保渗透剂与混合物料混合,从而确保伊维菌素的分布均匀性。
[0066]
上述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7]
将元明粉、白炭黑、d425、k12、七水硫酸镁放入到混合釜15中,将渗透剂短链异构醇聚醚放入到喷淋罐8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启动电机1,电机1带动驱动齿轮6以及空心轴7旋转,驱动齿轮6驱动气泵齿轮5旋转,气泵齿轮5驱动搅拌齿轮4旋转。
[0068]
空心轴7带动搅拌轴16旋转,从而带动螺旋叶片19运行,将混合釜15内的物料混合均匀。
[0069]
搅拌齿轮4带动搅拌杆9搅拌起来,确保喷淋罐8内的渗透剂短链异构醇聚醚处于均匀状态。
[0070]
气泵齿轮5带动气泵2旋转,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压入到喷淋罐8中,提高喷淋罐8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预设值后,输送管10内的压力阀11打开,渗透剂短链异构醇聚醚溶液从输送管10输送进入旋转接头13内,然后再经旋转接头13进入到空心轴7内,再进入到喷淋杆17内,然后从喷头18喷洒出来。
[0071]
混合釜15内的螺旋叶片19可以将混合物料搅动,沿着螺旋叶片19往上移动,当移动到螺旋叶片19最高点时,会被抛洒起来,此时喷头18喷出的渗透剂短链异构醇聚醚刚好喷洒在被抛洒起来的混合物料中,可以确保混合物料充分与渗透剂短链异构醇聚醚混合均匀。
[0072]
然后再投入伊维菌素至混合釜内,使得伊维菌素充分与物料混合,搅拌20-40分钟至充分均匀。
[0073]
然后将物料通过通过气流粉碎机或转移至机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混合,经粉碎后的物料再进入双螺旋混合机进行混合,混合20-40分钟,使物料充分均匀。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75]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