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10:5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工业应用中的纯金属或合金,自然界中大约有70多种纯金属,其中常见的有铁、铜、铝、锡、镍、金、银、铅、锌等等,而合金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结合而成,且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常见的合金如铁和碳所组成的钢合金,铜和锌所形成的合金为黄铜等,金属材料在生产出来以后,由于用途不同,会在金属表面涂覆不同的化学成分,为了确保正常使用,需要对涂覆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3.现有的检测方法难以对金属材料上的钴、铬和碳含量进行精准测量,无法得知当前钴、铬和碳含量是否超标,同时现有的检测方法中大多需要添加hf,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将吸光值和工作曲线逐一对比和分析,同时统计出不同粒度颗粒数级面积大小,并根据不同粒度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积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可以对金属材料上的钴、铬和碳含量进行精准测量,避免中间环节产生的误差,能够快速得知当前钴、铬和碳含量是否超标,同时该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添加hf,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待测金属材料放入95℃-115℃的真空烘箱内干燥1.5小时,然后将金属材料取出,向透明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将金属材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5-10min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变化;
8.s2、按照重量份称取10份的浓硝酸备用,将待测金属材料和浓硝酸加入坩埚中,接着在350℃的马弗炉中反应0.5-1.5h,然后将温度升至300-450℃继续反应20min,冷却至常温后收集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
9.s3、向粉末中加入适量消解液,同时在微波消解器中溶解试验样品,混合后制成待测溶液,然后将待测溶液注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中,在不同波长的光线条件下,测出不同钴、铬和碳对应的吸光值,并采用手持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构建出相应的工作曲线;
10.s4、将吸光值和工作曲线逐一对比和分析,计算出当前待测溶液中钴、铬和碳的预测含量,然后对预测含量下钴、铬和碳的粒度进行分级,同时统计出不同粒度颗粒数级面积大小,并根据不同粒度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积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沉淀,则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edta溶液,并测定hcl含量,若氢氧化钠溶液未出现沉淀,则将金属材料取出,并沥干金属材料表面水分。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钴、铬和碳的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98.30,工作曲线的y轴单位为时间。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波消解器的设定温度为145~155℃,时间设定为25-35min。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5.a.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盐酸45%、硫酸9%、双氧水10%和氟硼酸25%备用;
16.b.将盐酸、硫酸、双氧水和氟硼酸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0-30min,然后加热至50-70℃后持续搅拌5min取出,即得成品消解液。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孔洞尺寸≥4μm,步骤s4中分级后的钴、铬和碳粒度尺寸均≤3μm。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在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后,还应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并拍摄钴、铬和碳的运行轨迹和分布范围,生成多个拍摄专区,其中多个拍摄专区不少于12个视场进行拍摄,拍摄倍数为50倍。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在计算出当前待测溶液中钴、铬和碳的预测含量后,还应配制3ppm、5ppm、4ppm、7ppm的含有钴、铬和碳元素的混合标准溶液,然后再对预测含量下钴、铬和碳的粒度进行分级。
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粒度分级为筛分法和水析法中的任意一种,步骤s2中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通过透明塑料袋进行收集,收集后,将金属材料表面通过酒精进行反复擦拭,并对擦拭区域进行密封封存。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检测方法通过将吸光值和工作曲线逐一对比和分析,同时统计出不同粒度颗粒数级面积大小,并根据不同粒度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积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可以对金属材料上的钴、铬和碳含量进行精准测量,避免中间环节产生的误差,能够快速得知当前钴、铬和碳含量是否超标,同时该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添加hf,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吸光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一种检测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将待测金属材料放入100℃的真空烘箱内干燥1.5小时,然后将金属材料取出,向透明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将金属材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7min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变化;
26.s2、按照重量份称取10份的浓硝酸备用,将待测金属材料和浓硝酸加入坩埚中,接着在350℃的马弗炉中反应1.2h,然后将温度升至400℃继续反应20min,冷却至常温后收集
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
27.s3、向粉末中加入适量消解液,同时在微波消解器中溶解试验样品,混合后制成待测溶液,然后将待测溶液注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中,在不同波长的光线条件下,测出不同钴、铬和碳对应的吸光值,并采用手持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构建出相应的工作曲线;
28.s4、将吸光值和工作曲线逐一对比和分析,计算出当前待测溶液中钴、铬和碳的预测含量,然后对预测含量下钴、铬和碳的粒度进行分级,同时统计出不同粒度颗粒数级面积大小,并根据不同粒度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积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
29.优选的:步骤s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沉淀,则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edta溶液,并测定hcl含量,若氢氧化钠溶液未出现沉淀,则将金属材料取出,并沥干金属材料表面水分。
30.优选的:步骤s3中钴、铬和碳的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98.30,工作曲线的y轴单位为时间。
31.优选的:微波消解器的设定温度为150℃,时间设定为30min。
32.优选的:消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33.a.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盐酸45%、硫酸9%、双氧水10%和氟硼酸25%备用;
34.b.将盐酸、硫酸、双氧水和氟硼酸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0-30min,然后加热至60℃后持续搅拌5min取出,即得成品消解液。
35.优选的:步骤s2中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孔洞尺寸≥4μm,步骤s4中分级后的钴、铬和碳粒度尺寸均≤3μm。
36.优选的:步骤s4中在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后,还应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并拍摄钴、铬和碳的运行轨迹和分布范围,生成多个拍摄专区,其中多个拍摄专区不少于12个视场进行拍摄,拍摄倍数为50倍。
37.优选的:步骤s4中在计算出当前待测溶液中钴、铬和碳的预测含量后,还应配制3ppm、5ppm、4ppm、7ppm的含有钴、铬和碳元素的混合标准溶液,然后再对预测含量下钴、铬和碳的粒度进行分级。
38.优选的:步骤s4中粒度分级为筛分法和水析法中的任意一种,步骤s2中金属材料表面的粉末通过透明塑料袋进行收集,收集后,将金属材料表面通过酒精进行反复擦拭,并对擦拭区域进行密封封存。
39.该检测方法通过将吸光值和工作曲线逐一对比和分析,同时统计出不同粒度颗粒数级面积大小,并根据不同粒度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积确定钴、铬和碳的实际含量,可以对金属材料上的钴、铬和碳含量进行精准测量,避免中间环节产生的误差,能够快速得知当前钴、铬和碳含量是否超标,同时该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添加hf,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