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07:35: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船舶通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船舶上设的通风系统也备受关注。在通风系统的通风口处通常布置有通风口装置,用于控制通风口处的气体对流。
3.随着船舶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出现了各种新型通风系统,对通风口装置也提出来新的需求。一种设在船舶隔离舱内以人员通道孔(简称人孔)为通风口的新型通风系统,布置在该通风口处的通风口装置满足通风同时还需要满足检修人员通行。而目前常见的通风口装置多采用通风栅,其通常仅能满足通风需求且多采用焊接或打孔的方式牢牢固定在通风口处,且通风栅构造复杂及固定后难拆卸导致无法满足人员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其采用与人孔外形匹配的框体形状,在框体内配置调节板,调节板采用可折叠结构。在不占用人孔外空间且不破坏人孔和通风口装置结构的前提下,该通风口装置具备可调节风量风向、便于人员通行,及便于拆卸的特点。
5.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上述船用通风口装置的安装方法。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包括:
7.框体,其外形与人孔匹配,并与所述人孔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形成出一安装空间,且所述框体的框内表面设有弧形轨道;
8.调节板,布置在所述框体的安装空间内;所述调节板包括一个固定部和两个可折叠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可折叠部分设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每个可折叠部配置有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的转轴,以及可伸入所述弧形轨道并能够沿所述弧形轨道滑动的外沿部;所述两个可折叠部在未折叠时,所述两个可折叠部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将所述安装空间封堵;所述两个可折叠部在折叠时,形成出用于人员通行和通风的通道。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每个所述可折叠部采用扇形结构,所述转轴配置在所述扇形结构的圆心位置;所述扇形结构包括多个扇叶,所述多个扇叶绕所述转轴折合或展开。
1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扇叶包括从上至下的第一层扇叶、多个第二层扇叶和第三层扇叶;所述第一层扇叶远离所述转轴端设为向下翻边;所述第二层扇叶远离所述转轴端设为上下翻边,靠近所述转轴端设为向上翻边;所述第三层扇叶两端均设为向上翻边。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弧形轨道的表面设有贯穿所述表面的条形孔,所述第三层扇叶远离所述转轴端配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条形孔并沿所述条形孔在所述弧形轨道内转动以带动整个所述扇形结构转动。
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框体的外边缘对称设有多个接口,用于与所述人孔可拆卸连接。
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丝网,布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调节板之间,所述丝网的外边沿固定在所述弧形轨道内且其外径大于所述可折叠部的外径。
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架、紧固件和螺母组件;所述连接架配置有凹槽并通过所述凹槽与人孔连接;所述紧固件布置在所述凹槽位于人孔内的一侧,用于将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人孔;所述螺母组件布置在所述凹槽位于人孔外的一侧,用于将所述通风口装置与所述连接架固定。
1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螺母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板、活节螺栓和蝶形螺母;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一侧,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底座,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架布置所述螺母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活节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孔置于所述通孔内,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并配置有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紧固以固定所述框体。
1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架上设的螺栓孔与所述底座共同夹持所述人孔处舱壁以固定所述连接架。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船用通风口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1)在所述人孔内边沿上标记多个安装位置,在每个安装位置安装一个安装机构;
19.2)在每个所述安装位置处,借助连接架通过凹槽与所述人孔贴合,再安装螺栓以将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人孔上;所述螺栓的紧固过程为先快后慢以使所述多个安装机构位于所述人孔外的端面最终位于同一平面上;
20.3)旋转活节螺栓使蝶形螺母与人孔处舱壁平齐后,再安装框体并使所述框体外边缘的接口与活节螺栓卡合,卡合后将所述活节螺栓旋转90度,最后拧紧所述蝶形螺母固定所述框体以固定整个通风口装置;
21.4)反向松动所述蝶形螺母,反向旋转所述活节螺母90度,拆卸所述通风口装置。
22.本技术中的船用通风口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
23.1.相比于传统的通风栅结构,本技术采用具有可折叠部的调节板,占用空间小且重量轻;可折叠部折合时,可以解决人员通行的问题;可折叠部的折合或展开,可实现风向风量的调节;
24.2.通过将可折叠部设为多个扇叶结构,通过折合和展开不同数量的扇叶,实现对人孔处风向和风量的精确调控;
25.3.框体外边沿设计多个接口,将框体与人孔可拆卸安装,避免了常规的焊接和打孔等安装方式,本技术的安装精度更高;同时通风口装置拆卸时,可满足人孔处大口径的通风和人员通行;
26.4.本技术通过安装机构将通风口装置固定在人孔处,同时采用蝶形螺母,可实现快捷拆卸。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于的一种弧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示出的一种安装结构的a方向视图;
33.图6为图4中示出的一种安装结构的b方向视图;
34.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螺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36.100、框体110、接口120、弧形轨道121、条形孔122、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200、调节板210、固定部220、可折叠部221、第一层扇叶222、第二层扇叶223、第三层扇叶224、螺钉225、调节螺母230、转轴300、丝网400、安装机构410、连接架411、凹槽420、紧固件421、螺栓422、垫片430、螺母组件431、底座432、支撑板433、轴434、固定片435、活节螺栓436、蝶形螺母437、扁螺母500、人孔510、人孔内的一侧520、人孔外的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在船舶通风系统的通风口处通常布置有通风口装置,用于控制通风口处的气体对流。伴随船舶上通风系统不断改进,对通风口装置也提出来新的需求。一种设在船舶隔离舱内以人员通道孔(简称人孔)为通风口的新型通风系统,其中人孔的外形通常为椭圆形,规格通常为600*400mm,一个人孔可以分割为中间一个矩形和分布在两边的两个半圆。布置在该通风口处的通风口装置满足通风同时还需要满足检修人员通行。
40.而目前常见的通风口装置多采用通风栅式结构,其通常仅能满足通风需求且多采用焊接或打孔的方式牢牢固定在通风口处,通风栅构造复杂且包括多个栅板,及固定后难拆卸导致无法满足人员通行。
41.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发明了一种既能满足通风口处的通风需求,又能满足人员通行的通风口装置。下面对本技术的通风口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4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船用通风口装置包括框体100 和调节板200。框体100的外形与以人孔500的外形相匹配,并且与人孔500可拆卸连接。在框体100内形成一
安装空间,用于安装调节板200,在框体100的内表面设置有弧形轨道120。调节板200布置在框体100的安装空间,该调节板 200包括一个固定部210和两个可折叠部220。固定部210固定在安装空间的中间位置,两个可折叠部220设在固定部210的两侧。在每个可折叠部220上配置有固定在固定部210上的转轴230,和可以伸入弧形轨道120并能够沿弧形轨道 120滑动的外沿部。两个可折叠部220在未折叠时,两个可折叠部220与固定部 210共同将安装空间封堵,两个可折叠部220在折叠时,形成出用于人员通行和通风的通道。
43.在上述实施过程中,以人孔500为通风口的通风系统内,该通风口装置采用与人孔500外形匹配的框体100,框体100又与人孔500可拆卸连接,在框体100 内设置可折叠部220。在实际使用中,当有人员通行时,通过最大角度展开可折叠部220以露出人孔500区域来满足人员通行,可折叠部220展开状态下同时可以实现通风;另外由于框体100与人孔500为可拆卸安装,还可以将整个框体 100拆卸来满足大口径的人员通道和大面积通风。
44.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每个可折叠部220采用扇形结构,转轴230配置在扇形结构的圆心位置;扇形结构包括多个扇叶,多个扇叶绕转轴230折合或展开。通过折合或展开不同数量的扇叶可以实现人孔处风量风向的调控。即在扇叶被折合时,人孔区域被暴露,人孔内外气体对流;在扇叶被展开时,人孔区域被遮挡,两侧气体无法通过人孔的被遮挡区域对流。在多个扇叶部分被折合或展开的过程中,相对应的人孔的部分区域被暴露或遮挡,实现了人孔处风量和风向的调控。
45.参见图2,多个扇叶包括从上至下的第一层扇叶221、多个第二层扇叶222 和第三层扇叶223。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二层扇叶的数量为4片,每片扇叶角度为30度,同时展开6个扇叶可以实现完全遮挡人孔一边的半圆区域;而折合一片扇叶就露出30度的区域,依次类推,同时折合6片扇叶时人孔的半圆区域被全部暴露,人员可以从该区域进入人孔内侧,同时可以实现通风功能。将第一层扇叶221远离转轴230端设为向下翻边;第二层扇叶222远离转轴230端设为上下均做翻边,靠近转轴230端设为向上翻边;第三层扇叶223两端均设为向上翻边。通过设计不同方向的翻边以使相邻层的扇叶之间有交叠,来实现扇叶遮挡区域的完全的封闭遮挡。
4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弧形轨道120的表面设有贯穿所述表面的条形孔121,第三层扇叶223远离转轴230端配置有螺钉224,螺钉224穿过条形孔121并在条形孔121的上方配置调节螺母225,该调节螺母225的直径大于条形孔121的开孔直径。螺钉224沿条形孔121在弧形轨道120内转动以带动整个扇形结构转动,螺钉224在弧形轨道120内转动的过程易操作、调节便捷,同时不占用人孔内外区域就可以实现整个通风口装置的转动调节,且便于拆卸。
4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框体100的外边缘对称设有多个接口110,接口110的形状可以为u形接口,u形接口用于与人孔500的结构配套卡和,实现可拆卸连接。
4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该通风口装置还包括丝网300,其布置在框体100与调节板200之间,丝网300的外边沿固定在弧形轨道120内。丝网的孔径可设为1 英尺4目以满足船上的防鼠和防虫需求。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于的一种弧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该弧形轨道120内侧第一轨道122高度大于外侧第二轨道 123高度,可折叠部220在第一轨道122内转动,丝网300的外边沿则被固定在第二轨道123内,即丝网外径大于可折叠部220的外径。该弧形轨道120同时布置两个不同高度的轨道既能夹持框体100上布置的结构,又便于可折叠部220 的滑动。
4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该通风口装置还包括安装机构400。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安装机构400包括连接架410、紧固件420和螺母组件430。连接架410配置有凹槽411并通过凹槽411 与人孔500连接。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通风口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参见图8,紧固件420布置在凹槽411位于人孔内的一侧510,用于将连接架410固定在人孔500。螺母组件430布置在凹槽411位于人孔外的一侧520,用于将通风口装置与连接架410固定。
5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参见图5和图7,螺母组件430包括底座431、支撑板 432、活节螺栓435和蝶形螺母436;底座431焊接在连接架410一侧,位于凹槽411内,支撑板432布置在底座431的两侧,在支撑板432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连接架410布置螺母组件430的一侧设有开孔,活节螺栓435的一端穿过开孔置于所述通孔内,另一端配置有蝶形螺母436,用于连接并固定框体100。蝶形螺母436还包括扁螺母437,通过蝶形螺母436的紧固和松开来实现框体100 与人孔500的安装与拆卸。
5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支撑板432上的通孔内配置有轴433,轴433的两端通过固定片434固定。活节螺栓435套在轴433上,可围绕轴433旋转360度。旋转调节活节螺栓435的位置以实现其与框体100的u形接口110的完美卡位,卡合后旋转90度以实现在框体100的平面方向固定框体100。
5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参见图4和图6,紧固件420包括螺栓421,螺栓421 穿过连接架410上设的螺栓孔与底座431共同夹持所述人孔500处舱壁以固定连接架410。螺栓421与连接架410之间还配有垫片422以进一步加固紧固件420 防止螺栓421松动。
53.在上述实施过程中,本技术采用安装机构400将通风口装置固定在人孔500 处,同时安装机构的一侧采用可调整的螺母组件430,在不破坏人孔结构和通风口装置原始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通风口装置的可拆卸安装。
5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船用通风口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5.1)在人孔500内边沿上标记多个安装位置,在每个安装位置安装一个安装机构400;
56.2)在每个安装位置处,参见图8,借助连接架410通过凹槽411与人孔500 贴合,再安装螺栓421以将连接架410固定在人孔500上;螺栓421的紧固过程为先快后慢以使多个安装机构400位于人孔500外的端面最终位于同一平面上;在紧固过程中,通过平整度测试对端面进行调整,最终使多个安装机构的平面偏差不超过2mm;
57.3)旋转活节螺栓435使蝶形螺母436与人孔500处舱壁平齐后,再安装框体100并使框体100外边缘的接口110与活节螺栓435卡合,卡合后将活节螺栓 435旋转90度,最后拧紧蝶形螺母436固定所述框体100以固定整个通风口装置;
58.4)反向松动蝶形螺母436,反向旋转活节螺母90度,拆卸所述通风口装置。
59.在上述安装方法中,通过安装螺栓421来固定连接架410,其在不破坏人孔 500处的舱壁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连接架410与人孔500的连接固定。螺栓421 的可调紧固的安装过程提高了安装机构400的安装精度,可以灵活调整安装机构 400在人孔500外的一端的平整度。以上安装到位后,再去安装框体100,并且采用活节螺栓435和蝶形螺母436共同调节通风口装置的安装紧固度,这样既便于紧固又便于后面的拆卸。该通风口装置的整个安
装过程难度小、精度高且便于拆装。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