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6:57: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包装印刷中,覆膜属于印后加工的一种主要工艺,是将涂布黏合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潮、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
3.目前现有的包装盒覆膜装置,是在包装盒未折叠仍为纸板状时将薄膜覆于纸板表面,一般只能对纸板进行单面覆膜,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单面覆膜后需要对纸板进行翻面再次覆膜,浪费时间,耽误生产。
4.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一次性进行双面覆膜、工作效率更高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7.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用于将薄膜涂覆在呈纸板状的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上,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送膜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前后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存在间距,所述送膜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上下两侧的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用于将薄膜输送至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间距处;所述薄膜靠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多个涂胶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有使薄膜和包装盒紧密连接的加强机构。
8.优选的是,所述送膜机构还包括使薄膜呈垂直状态通过所述间距处的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所述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均位于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之间,且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下两侧。
9.优选的是,所述涂胶机构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下两侧,涂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涂胶辊,所述涂胶辊与薄膜贴合。
10.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机构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上的防尘室,所述防尘室中设有烘干灯和压合辊,所述压合辊位于防尘室入口处,烘干灯位于压合辊后方。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靠近第一输送带的进料端。
12.优选的是,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下方设有多个吸尘口。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在送膜机构与涂胶机构的配合下,薄膜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与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进行粘合,一次性对包装盒进行覆膜操作,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机构对粘合后的包装盒进行后处理,使包装盒与薄膜结合度更高,也能够使包装盒表面更光滑平整;吸尘机构则能够减少附着在包装盒表面的灰尘,防止包装盒在覆膜时影响薄膜的粘合度。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7.图1 为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送膜机构;301-第一上料辊;302-第二上料辊;303-第一定位辊;304-第二定位辊;4-涂胶机构;401-涂胶辊;5-加强机构;501-防尘室;502-烘干灯;503-压合辊;6-除尘机构;601-集尘盒;602-吸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用于将薄膜涂覆在呈纸板状的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上,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和送膜机构3,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前后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存在间距,送膜机构3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上下两侧的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用于将薄膜输送至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的间距处;薄膜靠近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多个涂胶机构4,第二输送带2上设有使薄膜和包装盒紧密连接的加强机构5。
21.送膜机构3还包括使薄膜呈垂直状态通过间距处的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均位于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之间,且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下两侧。
22.涂胶机构4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下两侧,涂胶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涂胶辊401,涂胶辊401与薄膜贴合。
23.加强机构5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2上的防尘室501,防尘室501中设有烘干灯502和压合辊503,压合辊503位于防尘室501入口处,烘干灯502位于压合辊503后方。
24.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还设有除尘机构6,除尘机构6靠近第一输送带1的进料端。除尘机构6包括集尘盒601,集尘盒601的下方设有多个吸尘口602。
25.本实施例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工作原理在于:未折叠的包装盒呈纸板状由第一输送带1向第二输送带2运动,在经过除尘机构6时对表面进行清灰除尘操作防止灰尘影响覆膜效果,当包装盒运动至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之间时,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提供的薄膜经涂胶辊401涂胶后与包装盒的上下两面同时接触且随着包装盒的运动,薄膜贴合在包装盒的两面,之后包装盒进入第二输送带2并进入加强机构5中,通过压合辊503使薄膜和包装盒连接更紧密,经烘干灯502烘干收缩,薄膜即光滑平整的复合在包装盒上下两个面上。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送膜机构与涂胶机构的配合下,薄膜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与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进行粘合,一次性对包装盒进行覆膜操作,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机构对粘合后的包装盒进行后处理,使包装盒与薄膜结合度更高,也能够使包装盒表面更光滑平整;吸尘机构则能够减少附着在包装盒表面的灰尘,防止包装盒在覆膜时影响薄膜的粘合度。
2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用于将薄膜涂覆在呈纸板状的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和送膜机构(3),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前后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存在间距,所述送膜机构(3)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上下两侧的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用于将薄膜输送至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的间距处;所述薄膜靠近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多个涂胶机构(4),所述第二输送带(2)上设有使薄膜和包装盒紧密连接的加强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机构(3)还包括使薄膜呈垂直状态通过所述间距处的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所述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均位于第一上料辊(301)和第二上料辊(302)之间,且第一定位辊(303)和第二定位辊(30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下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4)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下两侧,涂胶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涂胶辊(401),所述涂胶辊(401)与薄膜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5)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2)上的防尘室(501),所述防尘室(501)中设有烘干灯(502)和压合辊(503),所述压合辊(503)位于防尘室(501)入口处,烘干灯(502)位于压合辊(503)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还设有除尘机构(6),所述除尘机构(6)靠近第一输送带(1)的进料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6)包括集尘盒(601),所述集尘盒(601)的下方设有多个吸尘口(6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用于将薄膜涂覆在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上,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送膜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前后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存在间距,所述送膜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上下两侧的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用于将薄膜输送至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间距处。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包装盒用全自动覆膜装置,在送膜机构与涂胶机构的配合下,薄膜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与包装盒的上下两个面进行粘合,一次性对包装盒进行覆膜操作,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 陈进兴 张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大象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6/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