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护搁置架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1:03: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搁置架。


背景技术:

2.某些生产的壳体,其长度及外径较大,对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完成的此类壳体类工件,目前车间之间的周转完全没有采用保护装置,而是直接采用电瓶车转运。但采用电瓶车转运的方式每次只能周转1个壳体,转运效率不高;且在周转的过程中,容易因工人的装卸以及转运过程的磕碰,造成已经加工好的壳体表面磕碰,划伤,更严重者造成壳体变形直接报废,从而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以及加工成本。
3.针对现有技术中壳体转运效率低,且壳体容易损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搁置架,在壳体转运时为壳体提供多个放置空间以及壳体防护,提高电瓶车每次转运时运载的壳体数量,提高转运效率;另外,防护搁置架为壳体提供了防护,减少了壳体的磕碰损伤,提高产品的转运质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转运效率低,且壳体容易损坏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搁置架,包括:底架、立架以及抱臂;所述立架与所述底架垂直固定;所述立架相对的两个连接面分别连接有抱臂,所述抱臂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于所述立架的任一连接面,连接有至少两个抱臂,且两个抱臂平行设置。
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立架的每个连接面均连接有四个抱臂,两个抱臂为一组,两组抱臂设置在所述立架的不同高度上,且每一组的两个抱臂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
7.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抱臂的自由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抱臂的自由端的顶面。
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抱臂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立架活动连接。
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底架包括多个底架横梁以及多个底架纵梁;所述底架横梁平行间隔设置,多个底架横梁的同侧端面分别开设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的尺寸与所述底架横梁的端面尺寸适配;所述底架纵梁垂直固定在相邻的底架横梁之间。
1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立架包括多个立架横梁以及多个立架纵梁;所述立架横梁平行间隔设置;底部的立架横梁与所述底架横梁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底架纵梁垂直固定;顶部的立架横梁一端面开设有对接口,且位于底架横梁的对接口同侧;所述立架纵梁垂直固定在底部的立架横梁与顶部的立架横梁之间,中部的立架横梁两端面分别与其同侧支撑纵梁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可选的,每个立架横梁的顶面均设有挂钩,用于挂接箍带。
1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立架的顶面固定有起吊钩,所述起吊钩以所述立架的竖直中
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13.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预定角度为10
°‑
20
°

1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抱臂的表面以及所述立架的表面固定有缓冲层。
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架、立架以及连接在立架上的多个抱臂,抱臂的顶面可作为壳体的承载面,两个抱臂即可固定一个壳体,且立架作为壳体的靠肩,与抱臂共同实现壳体的定位,如此,设置多个抱臂即可实现多个壳体的一次性转运,提高了壳体的转运效率;抱臂相对于水平面有一定的向上的倾斜角度,在转运过程中,壳体不容易滚落,也不易发生磕碰,从而提高了壳体的转运质量。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搁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底架101-底架横梁102-底架纵梁2-立架201-立架横梁202-立架纵梁3-抱臂4-旋转轴5-挡板6-对接口7-起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为解决上述壳体转运效率低,且壳体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搁置架,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搁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护搁置架包括:底架1、立架2以及抱臂3;所述立架2与所述底架1垂直固定;所述立架2相对的两个连接面分别连接有抱臂3,所述抱臂3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于所述立架2的任一连接面,连接有至少两个抱臂3,且两个抱臂3平行设置。
21.如图1所示,防护搁置架包括底部的底架1,以及垂直连接在底架1上的立架2,以及连接在立架2上的多个抱臂3。其中,底架1大体为长方体,为框架结构,采用平稳设计,底面与顶面平整,其尺寸满足放入电瓶车进行转运的需求。
22.立架2大体为长方体,采用框架结构,在转运壳体时,立架2可作为壳体靠肩使用。本实施例中立架2垂直于底架1设置,保证整个防护搁置架的刚性。
23.在立架2的相对的两个连接面,分别连接有多个抱臂3,抱臂3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如此可保证在转运圆筒类壳体时,避免壳体因转运时的震动而滚落。考虑到壳体的尺寸以及形状,每个连接面至少连接两个抱臂3,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两个抱臂3顶面形成的承载面用于装卡需转运的壳体。在实际的转运过程中,每个壳体通过两个平行的抱臂3承载,且由于抱臂3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会使得壳体向立架2方向靠拢,立架2为壳体提供另一个支撑点,如此,抱臂3与立架2共同完成对壳体的承载功能。抱臂3的
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
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立架2的每个连接面均连接有四个抱臂3,两个抱臂3为一组,两组抱臂3设置在所述立架2的不同高度上,且每一组的两个抱臂3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
25.抱臂3的可分层设置,以进一步增加防护搁置架可承载的壳体数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两层承载结构,每层承载结构由两个抱臂3为一组设置而成,每一组的两个抱臂3平行设置,使其二者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以保证壳体的平稳转运。更进一步的,位于上层的一组抱臂3与位于下层的一组抱臂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连接面的抱臂3以立架2为轴对称设置,保证整个防护搁置架的稳定。
26.另外,每一层的抱臂3的数量以及该层抱臂3的间隔可根据待转运壳体的尺寸、重量具体调节,抱臂3的层数也可根据壳体的尺寸、重量以及电瓶车的承载能力具体调整。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抱臂3的自由端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垂直连接在所述抱臂3的自由端的顶面。
28.为进一步对壳体进行防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抱臂3的自由端垂直固定有挡板5,以防圆筒类壳体转运过程中由于发生震动而滚落。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设置了两层抱臂3,本实施例在上层抱臂3的自由端顶面固定了挡板5,下层抱臂3未固定挡板5,这是因上层抱臂3具有一定高度,转运时上层不如下层稳定,因此为防止上层的壳体从上层抱臂3上滚落,本实施例只在上层抱臂3的自由端顶部设置了挡板5,而下层的抱臂3由于高度较低,出于减少搁置架整体重量考虑,不再固定挡板5。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抱臂3通过旋转轴4与所述立架2活动连接。
31.抱臂3可以与立架2固定连接,也可与立架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抱臂3通过旋转轴4与立架2活动连接。
32.如图1所示,可将上层的抱臂3设置为与立架2活动连接,下层的抱臂3设置为与立架2固定连接。如此,在放置下层的壳体时,既可从架体的层面放入,也可将上层的抱臂3向上翻转收起,使下层壳体从上方放入下层抱臂3。当然,所有抱臂3都可采用旋转轴4设计实现翻转收起,以减少防护搁置架闲置时的放置面积。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架1包括多个底架横梁101以及多个底架纵梁102;所述底架横梁101平行间隔设置,多个底架横梁101的同侧端面分别开设有对接口6,所述对接口6的尺寸与所述底架横梁101的端面尺寸适配;所述底架纵梁102垂直固定在相邻的底架横梁101之间。
34.底架1采用框架结构,由多个底架横梁101以及多个底架纵梁102架构焊接而成。多个底架横梁101的同侧端面开设有对接口6,该对接口6与底架横梁101的端面适配,当放置较长壳体时,可以对接另一个防护搁置架,实现不同长度壳体的防护搁置。
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两个底架横梁101,四个底架纵梁102,两个底架横梁101的同侧均设有对接口6。
3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立架2包括多个立架横梁201以及多个立架纵梁202;所述立架横梁201平行间隔设置;底部的立架横梁201与所述底架横梁101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底架纵梁102垂直固定;顶部的立架横梁201一端面开设有对接口6,且位
于底架横梁101的对接口6同侧;所述立架纵梁202垂直固定在底部的立架横梁201与顶部的立架横梁201之间,中部的立架横梁201两端面分别与其同侧支撑纵梁固定连接。
37.立架2采用框架结构,由多个立架横梁201以及多个立架纵梁202架构而成。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个三个立架横梁201,底部的立架横梁201固定在底架1平面中,两侧固定有底架纵梁102,顶部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架纵梁202一端;中部的立架横梁201固定在两个立架纵梁202之间;顶部的立架横梁201底部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架纵梁202另一端。顶部的立架横梁201与底架横梁101对接口6同侧一端也开设有对接口6,对接口6与立架横梁201适配,用于与另外的防护搁置架对接,实现不同长度壳体的防护搁置。
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每个立架横梁201的顶面均设有挂钩,用于挂接箍带。
39.如图1所示,三个立架横梁201的顶面均设置有挂钩,且设有两个抱臂3,下层抱臂3固定在底部立架横梁201偏上位置,上层抱臂3设置在中部立架横梁201偏上位置。必要情况下,可在挂钩上挂接箍带,以保证壳体无防护一侧,提高转运时的稳定性。
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立架2的顶面固定有起吊钩7,所述起吊钩7以所述立架2的竖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41.立架2的顶面还设有起吊钩7,起吊钩7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以实现防护搁置架的整体移动。另外,顶面设有两个起吊钩7,并对称设置,这样在起吊时能够保持稳定。
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定角度为10
°‑
20
°

43.抱臂3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能太小,若太小不能达到放置壳体滚轮的目的;若夹角太大则会减少壳体与抱臂3的接触面积,也不能实现对壳体的防护目的。优选的,预定角度为10
°

4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抱臂3的表面以及所述立架2的表面固定有缓冲层。
45.为进一步减少壳体的碰撞磨损,本实施例在抱臂3以及立架2表面设有缓冲层,缓冲层采用较软质地的材料进行制作,优选的,缓冲层可为橡胶层。
4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架1、立架2以及连接在立架2上的多个抱臂3,抱臂3的顶面可作为壳体的承载面,两个抱臂3即可固定一个壳体,且立架2作为壳体的靠肩,与抱臂3共同实现壳体的定位,如此,设置多个抱臂3即可实现多个壳体的一次性转运,提高了壳体的转运效率;抱臂3相对于水平面有一定的向上的倾斜角度,在转运过程中,壳体不容易滚落,也不易发生磕碰,从而提高了壳体的转运质量。
47.以上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